不求甚解:甚:过分、很、极、非常;如欺人太甚。解:了解,理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

出处:陶潜《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用法:含贬义。多用于学习,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望文生义、食古不化、生吞活剥、浅尝辄止。

反义词: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格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一千多年来争相传诵。他也写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许多散文名篇,被后世广为引用的,则是《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一句。
十分耐人寻味的是,对“不求甚解”的使用、理解却成了问题,见仁见智,相去甚远;或褒或贬,均常引用。也有人用作谦逊的语词,表示自己并没有作认真细心的研究。因此“不求甚解”云云,确实有弄清楚的必要。而且,这也牵涉到对陶渊明的认识和评价。
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己丑馆选》:“读书不求甚解,此语为何?曰:静中看书,大意了然。惟有一等人,穿凿求解,反致背戾,可笑。故曰:解是不解,不解是解。”朱国桢认为“不求甚解”意味着“大意了然”,基本上可以成立。但是,“不求甚解”再进一步是否就是“穿凿”呢?恐怕说得很片面。这一论点的缺陷是把“大意了然”作为读书的目的,或者说是读书的要求的完戒。事实上,“大意了然”只可能是读书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说成为目的,那只能是初步的。
明代黄宗羲《张仁庵古本大学说序》:“道暗读书不甚解,任怀得意,融然远寄。”比朱国桢的提法要确切得多,因为陶渊明的原文,下面接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都没有把“不求甚解”作为事情的结束,而是说没有再去在字面上多作分析,把困惑之处仍旧记在心上。一旦遇到其他的诗文,或生活中的某些感受,有了新的感悟,触类旁通,就把悬疑解决了。这就是陶渊明所说的“每有会意”,黄宗羲所说的“任怀得意,融然远寄”。
朱国桢、黄宗羲二人对“不求甚解”的理解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也有其共同点,即“不求甚解”决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浅尝辄止”的同义词。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此时做这六合县的乃是湖南人氏,姓梅,名飏,号子赓,行二,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不求甚解。”在这里,“不求甚解”成了“颟颟顸顸”者的具体的表现,根本不可能再有后来的“每有会意”。可以说,同样一句话,完全不是陶渊明原来的意思。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这里“不求甚解”的用法也接近《官场现形记》,也和陶渊明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
当代的学者倪其心鉴赏《五柳先生传》的文章说:“他读书不是为了做官求荣利,不必适应官府的标准,无须牵强附会,穿凿曲解……”似乎受了朱国桢《涌幢小品》一定的影响,说得并不是太准确。但是接着说:“他是从古圣贤作者求取真知,精神上获得充实和鼓舞,……”还是比朱国桢的说法跨越了一步,比较完整一些。
要探索“不求甚解”的原来的涵义,首先是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上下文,从《五柳先生传》整篇文章着眼,如果联系陶渊明其他有关的诗文考察,收获一定会更多一些。他的《移居》之一结束的两句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可知他决不是对书籍“浅尝辄止”的人。不仅自己要认真思考、寻求感悟,有时还要与友人互相研讨,共同切磋。
事实证明陶渊明的读书有时比别的人更专心,收获也更丰厚。《山海经》是一部颇具神异色彩的奇书,陶渊明读过之后,写了一组《读山海经十三首》,反映了他隐居田园时“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之乐。通过神话题材,表达了他的遐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古代文人读《山海经》者有一大批,但是用诗歌写读后感,而且写得亲切感人的仅陶渊明一人,既空前,也有可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之内,再不会有第二个人出现。假使陶渊明只是泛泛地浏览《山海经》,那就不可能写出《读山海经十三首》的。
再说,读《山海经》有深切体会,写了诗,是一种情况。另一方面,读其他的书,有了深切体会,却不一定写诗。他的《饮酒二十首之五》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指对生活中的感受而言,当读书时,情况基本上应该也是如此,有时感受到了“此中有真意”的“真意”,也可能一时之间没有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话说得比较平直、顺畅。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话说得略有跌宕,或者说,其中有半拍休止符。尽管用语不一样,但是分别用“不亦悦乎”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以表达读书之后得到感悟的快乐却是异曲而同工,也给了我们有力的启示:他们都没有停留在“不求甚解”的中途路上。
当代的殷南写过一篇《我所知道的王静安先生》:“研究一样东西,等到感觉沉闷的时候,就应该暂搁开,做别样的工作,等到过一些时,再拿起来去做,那就可以得到一种新见解,新发明。否则单调的往一条路上走去,就会钻进牛角尖去,永远钻不出来的。”我又觉得和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而且讲得比较透彻了些。当然,我也由此更确信“不求甚解”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思考问题的一种过程,或者说经常遭遇到的一种情况,有其积极性,乃至必然性、规律性,而决不是“浅尝辄止”,更不是思想懒汉的自我辩解。
语词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解误读的情况时有发生,《官场现形记》和《民族主义第六讲》所说的“不求甚解”是贬义词,不是陶渊明原来的涵义,必须辨明。但这也是客观存在,不必改动,也无法改动。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就可以了。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经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之,简单的理解就是非常喜欢读书,但是不追求书面深层次的意思,只是说随性而读,如果自己能突然之间领会了那种快乐,就是没有办法比拟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是适用的,不要觉得自己每一本书都应该精读,没有必要,除了我们一些专业知识课本之类的东西,我们要精读,确保其中每一个细节,这些都能够理解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之外,其他的书籍无论是历史的是地理的,是军事的,物理的化学的这些经典的读物,我们都是顺其自然的去读,自己能读到什么样的程度那是缘分,毕竟自己不是以这个为生的,只是说想从这本书中领略到一点东西而已。

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古代生活其实是比较困苦的,因为这种隐士永远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淡薄,不是,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每天喝喝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可以了。明明也是正常人,当然也是要吃饭的,他也会因为粮食因为孩子的问题而担忧,因为他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也是一个正常的父亲,他写的这些诗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薄,但是不是他不需要生活。

古代的隐士,他们所写的一些诗,我们其实看看就好,这种生活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这是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就像我们把自己的一些生活状态发到朋友圈儿的话,也是选那些比较好的时候,所以我们浏览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幸存者偏差,就觉得古代这些隐士的生活非常的让人向往,非常的自由。

如何理解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今天的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你应该怎样读书

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是重在理解文章的精要主旨,无需咬文嚼字的理解 ;现在理解为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入的了解.
我觉得读书应该根据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专业方面的书需精读,文学名著可选择性的精读.时下的流行书籍更多的可泛读.

对“不求甚解”的理解~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以盛情赞颂的笔调,生动地描述了五柳先生读书的态度与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美谈。然而五柳先生读书的方法是否对头?这种方法是否可取?时至今日,仍然臧否不一,争论焦点则集中在对“不求甚解”的理解上。
一代学人邓拓在《杂文四则》中对不求甚解这样评析: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会意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二是说明读书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后贯通,了解其意。
我颇同意此观点之提法,“不求甚解”就是既以读书为其好,又不执著于字句,乃至内容;若能会意,则融会贯通了。由此,我以为读书应有两个过程: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精于熟在后,期在会意。
那么这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是否就是不认真呢?不是。读书的目的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以治学论之,当然要致力于学有所专的攻读和才有所长的培育。但就态度和方法而言:一是博览群书,广收信息以求见多识广,胸有全局,以避免踞于一隅,坐井观天;二是紧扣专长,务于精熟,以集中精力,早登高峰。此外,对于思想者而言,“不求甚解”相对于创造性也许是一种优点,因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往往是在他接触了一种新观点,但又未被完全征服同化使其成为“信仰”的时候,以思想的“火花”为形式迸发出来的。一旦完全接受,反而成了思想的桎梏。正是因为如此,孟子才会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总之,“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要视自己的目的何在,要求如何而定。如我辈读书为陶冶情操或自娱,当以“不求甚解”为手段,避免为求“甚解而苦其心志”,弄得欲速而不达,反为不美。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应该是指陶渊明喜欢读书,但不追求对字句的穿凿附会(即不拘泥于对字句的解释),而重在感悟。后世多有“不求甚解”者,断章取义,拿此句来做遮羞布,掩盖其无知的真面目。
好读书与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认为,“不求甚解”指反面的一种求知态度,意思是只追求表面肤浅的理解,而不进一步去理解。这种认知是不对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说的,但在我们通常的理解中,它却常常作为一个不好的读书习惯。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陶渊明这句话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里,首先存在的是“书”与“人”的关系,其次则是“人”对“书”的两种接受方式。从“书”与“人”的关系而言,因为我们是从事教育事业的,是把“书”做为学生的教材看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对“书”的学习在品德和知识上有所提高的,所以我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就把“书”等同于“师”了。我们这种理解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但必须看到,我们这种对“人”与“书”的关系的看法,是受到了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的严重影响的,是同“人”与“书”的固有关系有很大参差的。

“书”是什么?“书”实际上是“一席话”。谁的“一席话”?

作者的“一席话”。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一席话”?因为作者有自己的思想或感触,有一种需要让别人理解和同情的愿望,也就是有表现的愿望,说话的愿望。这“一席话”是为了别人理解和同情的,而不是为了别人不能理解和同情的。它与日常的谈话有没有不同呢?当然有。但这种不同不在于让人不能理解、不能同情上,而在于它需要更多的人的理解和同情上。它不是仅仅告诉一个人的,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简单的现实愿望和要求的,所以作者要把它写出来,印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在这里,就产生了“书”的好坏的标准。什么是“好书”?“好书”就是读者仅仅通过它的这“一席话”就能让读者理解和同情的“书”,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都已经在他说的这“一席话”里,而不需要再添上其他的一些话。假若需要再添上其他一些话这部书才能更完整、更清楚,这部书就不是一部“好书” 了。也就是说,凡是那些通过这“一席话”就能让读者同情并理解他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的,就是“好”的作品,而凡是通过这“一席话”还不能让读者理解并同情他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的,就是不那么好的作品了。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因为时代、地域的关系产生的语言差异的问题,但这只是一个词语的解释的问题,词语都懂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存在于这“一席话”之中了。离开这一席话,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也没有了别的语言载体。

所以,好的“书”,是“读”过就“懂”的。“读”同“解”(理解)是同时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就是“解”,“解”就是“读”,“解” 是在读的过程或读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存在一个“甚解”的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才是一种正常的读书方式,接受方式。老是觉著在作者这“一席话”的背后还有什么作者故意藏掖着的东西,像猜谜一样非得要猜出作者没有说的意思来,并不是作者的原意,也不是“好”作品的标志。从对学生的影响而言,这往往给学生一个印象,好像越是好的文章,越是让人不懂或不容易懂的文章,到他作文的时候,他也要故意卖关子了,也要故作高深了。这恰恰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以及怎样写的重要原因。

-

在这里,是不是就没有了一个“解”的问题了呢?也不是!但“解”的问题不是从作者那里发生的,而是从读者这里发生的。从作者那里,他是依照不必“甚解”也能让读者感到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的角度而写了这“一席话”的,并且离开了他的这“一席话”就不是他的话了,不是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他并不需要还要有一个“第三者”对他的读者解释自己的作品。不解释,读者就不明白他写的是什么,他这个作品为什么不换一个写法?只有到了读者这里,才有了一个“解”的问题。这个“解”的问题首先产生在一个读者并非原来的作者所假......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在当时,人们学习都是为了中举,为了名利,但他不求甚解,就是表明自己读书只求领会要意,不求在字句上领悟去考试,是一种陶冶情操的表现,主要是表现他淡泊名利,不与世俗挣道。

《不求甚解马南_》中怎么理解“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扩展资料:

一、分段大意:

1、第一部分(第1段):摆出批驳的靶子。

2、第二部分(第2---4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3、第三部分(第5---6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以古人事例证明。

4、第四部分(第7---8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5、第五部分(第9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二、作者简介: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福建人,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60年代初,以“马南_”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于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

《不求甚解》是《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