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造性游戏技巧: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前提条件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充足的时间、宽敞的活动场所,其次要创设良好的、宽松的自在心理环境。
二、捕捉游戏的兴奋点
孩子喜欢游戏,在某种特殊的情景下会自发地生成许多游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细心观察,适时介入,来延续孩子创造性游戏的愿望。教师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
如何开展幼儿创造性游戏活动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通过创造性游戏活动来达到教育效果呢?通过这几年的教育实践,观察、参与幼儿的各种游戏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l鼓励幼儿对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其创造性游戏的基础,儿童积累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在游戏中的内容就会变得越复杂,情节更曲折。然而,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片面、简单、肤浅、,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去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丰富幼儿的知识。可经常带幼儿参观、郊游,开展科学小实验,讲故事,邀请各种职业的家长来园给幼儿传授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为幼儿创造性游戏活动奠定基础。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幼儿的游戏,因此,鼓励幼儿接触牟活,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是做好创造性游戏非常重要的前提。2充分利用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保 证充裕的活动时间 开鼹创造性游戏活动,还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有限的活功空间,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区域,并要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不要样样东西给他们......(本文共计2页)
如何指导幼儿创造性游戏
创新能力是由人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与创造性个性品质综合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创新性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意性;创造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为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孩子们2岁半到3岁半进入幼儿园,要在幼儿园生活、学习3到4年的时间,这正是幼儿脑细胞增值快、大脑皮层发育旺盛,创新思维发展迅速的时期。心理学研究证明:”3岁半到5岁的孩子十分富于幻想,创造萌芽时有显现,表现出不受习惯约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期间孩子们兴趣十分广泛,好奇心很强,思维定势少,求知欲望强烈。细心的教师和家长会发现这一年龄的幼儿常会喋喋不休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常使教师们应答不暇。
每个孩子都有创新的潜质,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向往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所以这时各种各样的玩具自然成了孩子们的亲密伙伴,更是孩子们开展各种游戏的基础,而结构游戏则是利用许许多多的成品或半成品玩具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谈谈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点滴体会。
一、提供丰富的成品、半成品玩具,给幼儿创造能够创新的氛围与机会
幼儿园的学习形式主要是活动,尤其是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提供有利于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各种结构游戏玩具,如:积木、积塑片、胶粒、插塑、橡皮泥、饮料瓶、毛绒玩具、各种纸箱、废纸盒、剪刀、玉米皮等,这些材料最大特点是孩子们不受任何约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构建活动,如:用积木、纸箱可搭建各式各样的房子或构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汽车、飞机、轮船等,用橡皮泥可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动物、人物等,用饮料瓶、纸盒、剪刀等各种废旧物品可粘贴各种花篮、纸娃娃、拉力车等,通过这些构建活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发展创新能力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幼儿多实践,大胆想象和创造。同时教给他们创造的方法,在构思上则是更多地鼓励那些独特的想象和创造,从而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
引导幼儿围绕中心主题内容进行构建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构建的内容是否生动、形象,是否丰富,往往反映了幼儿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以“美丽的城市”为主题的游戏中,先引导幼儿说说“美丽的城市”应构建哪些物体,幼儿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说:“有宽敞的大街、高楼大厦、超市、动物园、、学校、桥、公园”等,然后孩子们像玩角色游戏一样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构建。他们几个人围在一起,动脑筋,发挥想象,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高楼大厦”、“动物园”、“超市“等。教师是城市的总设计师,将孩子们的作品放入合理的区域,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辛苦劳动和创造,一座富有想象力的城市诞生了。像这样的构建活动,孩子们的建构作品有丰富完整的特点,孩子的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引导幼儿根据材料的结构功能、造型特点建构物体形象
结构游戏的材料种类繁多,结构功能也不尽相同,通过孩子们自己想象、创造,用同一种结构材料可建构出同一物体形象。在这样的结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是打破幼儿思维定势,引导幼儿从可以选择一种结构材料到选择多种结构材料,从构建单一的物体形象到构建丰富的物体形象,如:在构建大桥时,我们可让幼儿欣赏图片或影像资料,启发幼儿大脑想象,巧妙构思,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悬索桥、双层桥、高架桥、立交桥、浮桥、跨海大桥、隧道等各式各样的大桥,这时幼儿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表扬鼓励、点燃创新精神的火把
多思好问是创新力的萌芽。在实践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从提问开始,在解答问题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由于孩子意志薄弱,还不能正确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教师要鼓励他们动脑思考、动口提问、动手操作,因此,当孩子在结构游戏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加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此外,教师对幼儿正在进行的构建活动不断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对幼儿的思维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有利于幼儿的创造发展。
幼儿在创造过程中。只要有点滴创新,老师要充分肯定和赞扬,使孩子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更强烈的创造意愿。如:在指导孩子用各种废旧纸盒拼装汽车的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启发他们用纸盒做车身,用橡皮泥和饮料瓶做车轮,刚开始孩子们热情很高,但由于材料较硬,需要用剪刀剪、拆、拼、粘等技法,有一定难度,因此孩子们失去了信心,这是我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孩子们终于完成了“小轿车”、“大客车”、“货车”“吊车”等各种造型,看着自己亲手构建的玩具,孩子们高兴极了,这样的构建活动,不仅可发展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可培养孩子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
幼儿园中的游戏有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如区域活动、集体游戏活动,有幼儿自发的游戏,如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自己组织、创造出的游戏,还有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游戏形式,即“寓教于乐”。其中任何一种游戏,都有内在的价值,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语言等的提高都有帮助。游戏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人们越来越发现游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实践,我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这里主要对教师在游戏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一点体会和想法。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是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投放幼儿游戏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其他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要赋予启发性、层次性,并能构成丰富的游戏情景。如我班开展的“超市”,投放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有各种瓶瓶罐罐、小碟子……姚诗逸小朋友把“旺仔牛奶”的罐子放到了下面,把一个小碟子放到了上面,用来作秤,一边称东西,一边还说“这个×斤”。可见,幼儿在丰富的游戏环境中就能萌发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行为。二是要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只有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才会有愉悦的心态,才会大胆的创造、 [b] 1活动。
其次,要肯定幼儿的大胆创造。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师应肯定他们的想法,不能否定或进行反面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另外,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应使用正面评价性的语言。如我班的梁凯雯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时,遇到了娃娃要过生日但没有生日蛋糕的情景,她就提议,没有蛋糕我们就自己做。老师听到后就肯定了她的想法:“梁凯雯,你的办法真好!”接着,娃娃家里的成员就一起做起了“蛋糕”,他们个个都很认真,娃娃家进行了热闹的生日庆祝会。
再次,教师应以适当的身份适时的进行指导。
我们知道,教师在游戏中的身份是环境的支持者、维护者,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适时的改变角色,以相应的身份适时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如当幼儿在无目的的摆弄操作材料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老师和你来一起玩好吗?想想这些拼板能做什么?”幼儿拿了一块梯形的拼板说:“可以用来做手枪。”“好,那手枪是谁拿的?”“是拿的。”“那你想不想来当?”“想。”教师就引导了幼儿利用手里的玩具当,并告诉他要再想出新的点子。
最后,要及时的鼓励、表扬幼儿,给幼儿成功的体验。
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幼儿再创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今后的游戏中能继续主动的创造和想象。我班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会组织 [b] 1幼儿来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并给一些有创造性行为的幼儿以五角星奖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幼儿。
创造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相信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幼儿的创造力能获得可喜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导语: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孩子今后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面对不同问题,并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乐趣。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自我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幼儿更快成长发展。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一、利用游戏的特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现实生活是幼儿游戏的源泉,想象思维活动是幼儿游戏的支柱,幼儿通过思维、想象扮演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同时,游戏活动中制作的玩具和材料的使用,体现幼儿的创新能力。
另外,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由于它适合幼儿的创新意识,而且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材料、选择伙伴、交流收获等。如游戏“欢欢礼品店”,我们根据大班主题《我找到了春天》活动内容开展这类手工制作游戏,因为幼儿有这方面的生活及知识经验,所以游戏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定主题,自己充当角色,自己设计游戏情节,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
活动时,有的幼儿选择当服务员,介绍这一阶段他们店里制作的礼品品种,有的选择当经理、送货员……活动中幼儿能按游戏角色、情节支配与调节自己的行动,并能独立从事游戏中担任的角色活动。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幼儿不断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可以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只有对周围生活中的物体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有较细致和全面的了解,才能顺利构想和构造。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和了解周围多种多样的物体和建筑物,使幼儿对物体有感性认识,为建构活动做好准备,为创新构造打下基础。例如为了搭好公园,我让幼儿春游时重点观察公园的布局、设施等,使幼儿对公园有进一步了解,再搭起来就格外轻松,布局也比以前好多了,不再杂乱无章、毫无头绪。
新《纲要》明确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作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作为幼儿园组织与实施原则之一。要使游戏深入、高质量地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
1.利用美术区角的多样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的创新能力发展是以想象为基础的,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表象是对过去直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幼儿没有对事物的表象认识,就没有可以用来加工的记忆表象,再造想象就发展不起来,创造想象将只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要经常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生活,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植物园旁,当孩子们奔跑欢笑的时候,适时引导孩子把看到的自信地说出来:“我画的柳树最好看……”“我画的桃花最美……”“我画的蝴蝶花像真的一样……”这种随机而教的方法可作为常用手段。
在美术活动区为幼儿准备各种活动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在幼儿兴致勃勃地画画时,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教幼儿学会赏识其他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凭自己的观察、印象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感受,结合想象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评价能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更感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活动,对幼儿创新能力培养起促进作用。评价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占少数的较好作品与较差作品,而且要重视大多数一般水平的作品;不仅要重视幼儿美术作品成果,还要重视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少用“对、错”、“像不像”评价幼儿的作品,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幼儿独立构思,多肯定、多认同幼儿的作品。
2.利用角色游戏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
幼儿园即社会,从初步社会意识到社会性行为形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身边一点一滴的事做起,给幼儿“自我发展”的机会。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很适合作为发展幼儿创新能力的媒介。
《纲要》提出教师要“放手”,但实际工作中,老师只是让幼儿选择自己游戏中想要扮演的角色,而游戏开展中,幼儿则被限定在老师规定好的游戏模式中。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似乎玩得很有秩序,有主题、有情节,其实他们只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任务,而不是在进行一次快乐的游戏活动,谈不上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老师要从教育理念上改变自己,明确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把角色游戏还给幼儿,教给幼儿游戏方法,让幼儿有选择游戏的自由。在游戏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让幼儿有更多自由性是促进幼儿创造才能发展的有利因素,这一环节,教师应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构思和丰富游戏情节,协助幼儿推动游戏发展,不能干预和支配幼儿。教师可以角色身份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平等的人际氛围中,这当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幼儿的帮手和支持者。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让幼儿有更多思考和创造自由,幼儿的创造性才能充分体现。如照相馆出现了经营危机,上门的顾客越来越少。几个小店员都很着急,经理蕾蕾说她的姨妈开了照相馆,可以去那里参观一下,学习到底怎样才能更吸引顾客。
过了几天,他们的经营策略果然改变了。不但增加了艺术照、婚纱照等许多不同业务,还安排专人做模特进行宣传,吸引了许多孩子参加他们的游戏。游戏过程中常会遇到困难,幼儿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发现与创新。
要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需要幼教工作者领会新《纲要》精神,积极拓展适合幼儿自主创新教育的途径,让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给每个幼儿一个能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为祖国未来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
1、创设适宜的户外自主游戏环境
我们要重视为幼儿创设良好积极的户外游戏环境和科学地规划户外场地。幼儿园的沙水池、小树林、小土坡、草地等,都应在科学规划下物尽其用,使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大自然。结合幼儿园所在位置的实际基础设施和环境,对幼儿园进行合理、科学的布置。
2、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开展游戏的前提是提供材料,缺少了材料是无法开展游戏的。材料的提供不仅要丰富还要满足幼儿游戏的要求,适合幼儿游戏的特点。如:沙水区,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工具,如玩沙的工具:大小不同的铲子、漏勺、各种各样的模型、小推车、小动物玩具、铲车、钩机玩具等。
3、合理引导学前儿童开展讨论活动
开展幼儿园户外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与学前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或引导学前儿童互相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切实发挥其对于幼儿游戏的有效指导作用。在学前儿童进行户外这种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引导他们畅谈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措施。
4、教师的有效介入和指导
户外活动中强调游戏的自主性,但自主并等于自由“放羊”式。教师是环境的提供者也游戏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观察者。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学会交流,学会使用材料,指导幼儿提高游戏的有效性、目的性,教师的指导是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的关键因素。
5、时刻对学前儿童予以重点关注
在学前儿童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其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予以合理的鼓励,并且通过适当的设问等技巧,逐渐培养学前儿童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也可以与学前儿童共同参与到游戏中去,基于游戏情节,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学前儿童予以适当指导,确保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
创造性游戏的主要指导方式是
幼儿游戏的指导方式一般有:
(1)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一间接 “教”
教师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这是创造性游戏的主要指导方式。
(2)以教师身份直接点拨的显性指导一直接 “教”
这种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 -定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开展游戏,或当游戏中 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时,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指导。
幼儿创造性游戏发展的水平:
小班幼儿处在创造性游戏的初期,他们常从事平行游戏: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但游戏的目的性较差,主题和内容也极不稳定。
中班幼儿处于创造性游戏的高峰时期,在游戏中有合作也有分工,能有目的地玩,但是计划性较差,组织能力也较差。
大班幼儿创造性游戏水平较高,并开始对复杂的规则性游戏感兴趣。
幼儿教师指导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指导要求:
1. 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满足幼儿游戏的多种需要
2.创造良好的能引发幼儿创造性游戏的环境,保证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时间
3.通过观察确定指导幼儿游戏的方法和途径,引导游戏进程,提高游戏水平
4.按照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5.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式
如何创设幼儿园户外自主性游戏环境?
让我们把目光投放在当前幼儿园,不难发现开展户外幼儿自主性游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活动形式单一、材料投放过于随意、教师控制过于频繁、没有有效利用户外场地、划分不够科学,等等,使得幼儿对户外游戏活动兴趣不浓厚,效果可想而知。下面我们从科学规划场地、投放适龄材料、教师有效指导三方面阐述有效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 \x0d\x0a一、科学规划场地是开展户外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前提条件 \x0d\x0a科学规划场地不仅影响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性,而且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和持久性。有研究指出,空间的分隔会影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效果,还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因此,科学规划场地确实是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前提条件,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无论户外场地的空间有多大、无论把场地分割成几个区,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具体规划。 \x0d\x0a多样性的户外场地是开展游戏的重要资源,幼儿园的小山坡、沙池、小树林、草地等,都能在统一规划下物尽其用。我园户外场地狭小,只有三个户外可利用的空间:大操场、小晒台、楼顶大晒台,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开展活动?我们专门组织老师分组讨论:可以开设哪些活动区?在什么地方设置?需要多大的空间?各区域之间如何更好互动?等等。对本园游戏区域的设置进行统一布局,充分挖掘现有空间与材料,合理规划,巧妙利用,做到既让环境充满童趣,又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各种游戏活动。如:大操场草地上设置成集平衡区、钻爬区、攀爬区为一体的综合游戏区,摆上长木凳、长梯凳、楼梯,供幼儿走平衡或在下面钻爬;三棵大树分别系上麻绳编成的爬网、软梯、竹竿,供幼儿攀爬;小晒台屋顶装上钢塑雨棚,设置成角游区,布置成“客家小剧院”、“客家小吃一条街”等;四楼大晒台设置成建构区,投放纸箱、可乐罐、木制、竹制等建构材料,引导幼儿开展主题建构。 \x0d\x0a户外游戏区域的划分和建置,极大地开发了幼儿园的环境资源,根据各区的特点,我们每天分时段、分年段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由于科学地划分场地,让幼儿能打破班级界限,互相交往,互相合作。以班级为单位,轮流交换活动场地,为幼儿到游戏区域进行自主游戏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x0d\x0a二、投放适龄游戏材料是引发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游戏的心理基础 \x0d\x0a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有所不同,教师应熟练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为其投放适宜的适龄游戏材料,才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x0d\x0a所谓适龄的材料,是指材料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发展水平相适宜,能引发幼儿高效的活动、积极的发展。我们在材料的投放上要考虑适龄、有趣、有挑战性、成功感的材料,它们能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调动积极性,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如:我们为小班幼儿投放游戏性、情境性、趣味性较强的材料,把户外活动场地和游戏设置得犹如游乐场,投放“打怪兽”、“给小动物喂食”、“荷叶下躲雨”等游戏材料,幼儿玩得愉快;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且喜欢探索、喜欢挑战,于是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些低结构的运动材料,如:玩玩板凳,投放一人一条板凳,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一个人玩的玩法:钻、爬、抬、拖等,他们很快发现几个人玩会更好玩,可以合作、竞赛,如:叠叠高、挑担子、过弯路、下斜坡等;中班幼儿合作、协调等方面不如大班幼儿,但他们也喜欢挑战,于是我们投放“赛马”、“闯关”等游戏材料,让他们尽情其中,玩有所获。 \x0d\x0a因此,我们一定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选择和投放游戏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引发幼儿的自主游戏兴趣,强化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x0d\x0a三、教师有效指导是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的关键因素 \x0d\x0a如今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同样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所以,尽管我们强调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户外游戏活动就等于自由活动,教师只要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一旁维持秩序,或为幼儿添加一些游戏材料就可以了,教师仍然有责任对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只是指导过程中应该更多的是隐性指导,更要注意指导的有效性、艺术性。 \x0d\x0a户外游戏活动指导的核心是帮助幼儿提高游戏的计划性、目的性、有效性,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学会共处与分享,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而不是仅仅管理纪律,控制纷争与噪音。教师是环境的提供者,也是户外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如何让教师的有效指导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x0d\x0a1.探索挖掘教材,引发幼儿游戏发展。 \x0d\x0a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挖掘和利用各种适宜幼儿的游戏内容和资源,综合其他教育元素,多方位地引发幼儿游戏发展。 \x0d\x0a(1)“举一反三”的创意空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地运用游戏材料,使活动持续有效、创意无限。如:在认识竹子后,让孩子自由探索其玩法,跨越、投掷、平衡,等等,孩子们是天生的发明家,他们在探索出各种玩法的过程中,提高了运动能力;认识纸后,了解了民间造纸,角游中开辟了一个民间“造纸”作坊,还引出另一个“纸浆造型工艺厂”的诞生。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又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使活动生动、持久。 \x0d\x0a(2)“有机整合”的组合运用。单一的玩法会让人倦怠,而富有变化的组合则会创造精彩。幼儿园有宽阔的户外场地,有多样化的游戏区域,将它们进行有机整合,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游戏“炸碉堡”,先创设情境,然后提出要求,过小河(平衡区)—翻高山(攀爬区)—炸碉堡(投掷区),最后完成炸碉堡的任务。该游戏开展巧妙结合各游戏场,使活动体现综合性、创造性、挑战性。 \x0d\x0a2.善于有效观察,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x0d\x0a在户外宽敞、自由的空间里,要求教师具备善于观察、适时指导的能力。因为只有认真、完整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对于其能力的发展,游戏中的表现我们才有较为客观的认识,指导时做出适宜的调整策略。如:建构游戏“杨成武纪念碑”,用积木叠纪念碑快垒好又倒塌,急得幼儿满头大汗,求助老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纪念碑,下面的底座和上部的碑身有什么不同?怎么拼搭才不会倒塌?幼儿认真观后说出答案,可找不到搭底座较大的木块,看到周围的鞋盒,想到办法了:鞋盒里面多放几块小木块,盖上鞋盖就可当底座,几个鞋盒叠成纪念碑底座,上半部分再用较小积木往上搭,就牢固了。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观察、敢于放手,引导幼儿挖掘材料更多的价值,在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回应,巧妙介入,有效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x0d\x0a3.解读幼儿行为,满足幼儿不同需要。 \x0d\x0a先贤有言“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必定存在差异。我们不能单纯从字面上保持尊重幼儿差异性的认识,真正在活动中做到“尊重个性,区别对等差异性”。如何解决教育个体的不均衡性问题,就必须因人施教。首先,提供的材料具有层次性,可满足不同个体、不同能力幼儿的选择。如:跳跃区中为幼儿提供用自然物制作的跨栏架,如若干大小不一的纸盒、砖块、沙袋,幼儿可以直接使用跨栏架,也可以根据自己跨栏的水平,叠放、组合进行跨栏、跨宽、跳高等。其次,创设户外游戏具有递进性,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如:过小桥,从较宽的到窄的小桥练习再到负重过小桥、花样过小桥,难度逐渐递增,能力弱的可就练习单纯的过小桥,而能力强的幼儿则挑物过小桥、两人对面过小桥,等等,既实现锻炼目标,又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获得成功的快乐。 \x0d\x0a教师要扩大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孩子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发挥户外游戏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根据环境特点、幼儿年龄和水平,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辅助材料,追随孩子的脚步提供适宜的支撑力量,让孩子大胆地、自由地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去挖掘,让他们在自己能够支配掌握的世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怎么利用游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导语:各种游戏活动是幼儿创新意识产生的源泉,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动力,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引导,精心培养,才能成为燎原之势。
怎么利用游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一、在思维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国外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这样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条标语符合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因此,尽量给孩子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
大自然变化无穷,神奇美妙,正是幼儿学习探索的好去处,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利用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能够获得丰富的感知,当幼儿投身于自然观察和认知事物时,教师及时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做到“孩子能够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孩子能想的事,就让他自己想”。
无论幼儿是以动作表情显出疑问,还是用语言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时,教师都要抓住时机,尽可能给予幼儿满意的解答,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提一些“为什么?”“你认为呢?”诸如此类的开放性问题,使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新知。
二、在科学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孩子“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孩子的“自由精神”,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
在一次玩《沉与浮》的活动时,我就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鼓励幼儿猜想铅笔、泡沫、木珠、玻璃珠、铁块、橡皮、木架子、皮球、石头等,在水里会怎么样?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让幼儿在自由的气氛中进行沉浮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提醒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在操作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解决难题,让幼儿学会在操作中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验和记录,回答了自己的猜测。因为木块、铅笔、皮球、泡沫“轻”浮在水面上,而石头、铁块、玻璃珠等“重”沉入水底。
同时孩子们还发现了与“沉浮”相关的事物,把“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有的小朋友发现把泡沫弄湿了,它就会沉入水底…在这样的学习中,幼儿不仅积极地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而且学习了用讨论与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从而获得多方面的学习经验。
三、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创新来源于好奇,来源于对问题探索和解决的欲望。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营造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创造器材环境,提供自由空间,创造情景环境,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就是从场地和器材的设置上激发幼儿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比如摆放一些新鲜的玩具,对同一种器材设计不同的陈列模式,进行不同的组合,让幼儿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探究问题的愿望。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活动场地留一些空白,让幼儿自己去发挥,这样既激发他们自觉创造的积极性,又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创造一些机会,丰富活动的实践性。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制器材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器材、零件或者废旧物品,通过一定的情景,引导幼儿制作活动器材。如一次投掷活动,我把活动设计成占领敌人的阵地,一些孩子就找来饮料罐、小木棍、绳子,做成了手榴弹的模样;一些孩子用萝卜做成了炮弹,这样既训练了幼儿的手部力量,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四、在民间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灵活多变,有时一种游戏就有多种玩法。如“跳房子”,只用一个沙包,在地上画上线,就有多种方法,有跳平行线、有跳方格、有跳棱形等等,而且脚上跳法也不同,有单脚跳和双脚跳,幼儿可以自由地找小伙伴,自己商定玩法,快乐游戏。幼儿在学会了一些游戏的方法之后,还会与小伙伴一起改变游戏玩法,重新制定游戏规则、重新设计场地布置等,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性。
许多民间游戏还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幼儿在游戏中边吟边玩,始终处于欢乐之中。幼儿对有些儿歌内容已熟记,他们就尝试改编儿歌的内容,教师则引导他们把时代信息编到儿歌里去。
如民间游戏“推小车”,原来儿歌内容是:“吱吱吱,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咪咪笑。”经过改编后,变成了这样:“笛笛笛,汽车叫,开上汽车送蛋糕(或雪糕),谁要?谁要?娃娃吃得咪咪笑。”
儿歌内容的改动,游戏玩法也随之改变,赋予老游戏新玩法,使游戏更加符合现代幼儿的需求,使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加了民间游戏的魅力,激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创造、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总之,各种游戏活动是幼儿创新意识产生的源泉,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动力,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引导,精心培养,才能成为燎原之势。
如何有效开展游戏教学?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进行自己的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游戏充盈于心,充盈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全神贯注于游戏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自由的和快乐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定义
所谓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指把幼儿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幼儿园里游戏就是基本活动。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而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再者,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
二、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能有利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游戏有益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强体质,使他们的动作变得协调、身体变得结实。当幼儿在玩沙子、绘画、拼图等游戏时,可以训练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灵巧,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二)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游戏,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创伤。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在学前领域中,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幼儿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儿在做“医生治病”的游戏中,体验了医生、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焦虑,孩子的痛苦、医生的积极治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发展同情心和面对变化作出反映等综合调节能力。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实现了情感的发展,使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感的冲动性,高级情感随之在游戏中萌芽。
(三) 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因素,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知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接触事物获得知识,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过程中体会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感觉干与湿,玩积木的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大小、形状、颜色等,在玩推小汽车的过程中观察到汽车的速度和力度的关系等。因此,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儿童获取社会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三、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游戏环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建立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证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形象与符号,向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统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蝌蚪找妈妈、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鹅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空间与时间,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火花,保护幼儿可贵的创造精神,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三)幼师在游戏中的指导
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但是教师也要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准备游戏、创设游戏环境,应根据不同年龄和游戏水平的幼儿选择难度适宜 、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
最后,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结合运用,包括观察、询问、评价以及教师直接的游戏参与。观察中教师要针对儿童游戏情况确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创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戏监督者、调停者、游戏者、记录员、顾问或通讯员等。另外,教师通常是以假装角色进人游戏,成为游戏的一员。一旦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角色规范采取行动,利用角色之间的关系采取隐蔽的方式控制 游戏发展。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假装介入应仅干预一段时间,在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后教师即应离开。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认识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是符合幼儿园教学特点及幼儿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早期教育专家冯德全先生说,对幼儿来说“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将幼儿园教学活动完全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