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予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用心走进学生心灵,以智取人;

2、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工作对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谈心,通过学生的语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3、辅导上的耐心,使学生树立信心,用成功教育激励学生,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软硬不吃的孩子怎么去教育

孩子脾气太过倔强,软硬不吃,家长不如试试“心理暗示”教育。

让孩子转移注意力,缓解执着。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2个孩子成绩差不多的孩子解一道题。当第一个孩子解题时候,他告诉孩子这道题很难,很多人都解不出来。当第二个孩子做题时,他告诉孩子这道题很简单,五分钟之内绝对可以成功。

结果,第一个孩子花了十分钟没有解答成功,第二个孩子成功在五分钟之内完成。显然科学家的积极心理暗示有了成效。孩子从必须解题成功的执着转变为这题很简单,我觉得一定能够成功的积极暗示。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采取这种积极的暗示教育方法。当孩子倔强于某一事物时,转移孩子注意力,缓解孩子执着。

对待软硬不吃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遇到调皮捣蛋,屡教不改,软硬不吃的孩子,那就是锻炼老师了。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心态要放平和,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样的孩子,经历过老师批,家长打骂,心理承受力很强。人们发现调皮捣蛋中的一些孩子在步入社会后,有的比当年的一部分优秀生混得开丶混得好,这和孩子超强的耐挫力有很大关系。

其次,分析情况。有的孩子是个善良可爱的好孩子,只是自制力弱,他确实改不了这么快。此如上课说话,爱搞恶作剧,做事毛躁,不写作业等,这样的生活、学习习惯就容易让人产生调皮捣蛋的感觉。老师批评他,他也知道错了,并且有改正的愿望。对这样的孩子,我会和孩子商量一个他能坚持的小目标,并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和从不嫌弃、从不放弃。并且争取家长和其他任课老师配合,让家长和老师也要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等待,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丶宽容孩子的反复和说到做不到。这时孩子心里因为有了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他就会愿意向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一个明明知道是错误却又要犯,老师批评时表现得无所谓或者以此要和老师叫板来证明自己不怕任何人的孩子,我的态度就会是非分明的表现出零容忍。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孩子在家里也是不听话的,用犟、泼、闹让家长屈服了,他希望在学校里和老师也复制这样的处事模式。甚至他也想在班里同学身上复制这些的模式,欺凌同学。例如,老师上课时不想批评孩子而用眼神示意他认真听课,他则不错眼神地与老师对视,激怒老师;老师批评他,他会摔课本丶干脆趴在桌上甚至摔门而出。对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忍心劝他转学,那就让他知道规矩,用规矩约束他的行为和语言。这时老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言。因为他在调皮捣蛋的路上已经练成老手了,特别善于抓老师的漏洞。不和他套近乎,也不冷落他,让所有学生看出来老师根本不喜欢也不纵容他的行为,时间长了,他就会有所改善。这时老师要对孩子的转变及时适当小认可,不能太大,否则一直表现好的孩子就会认为调皮捣蛋的惹事精更受老师关注,影响大多数孩子对老师的看法。对他的软硬不吃,老师坚决的态度极重要,只是老师仍然要让孩子感觉到爱、不嫌弃丶不放弃。当他知道他犟不过你,你又总占在理上对他好,用不了一个学期,他就会有所改观的。

孩子软硬不吃该怎么教育

要教育这种软硬不吃的孩子,需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极致软的方法,而且所谓“软”,其真正的含义应该是“理解、包容、鼓励与引导”,用这种软方法可以很好的教育孩子;二是用鸡爪子硬的方法,且这个“硬”是明确、严格与一致性,让孩子意识到有些事情是不可以随意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