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引领,帮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

2、建立制度,严明律己,养成教育规范化,长期化。

3、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积极分子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中的作用。

5、教师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身作则。

6、通过技能带动班上学风的形成,通过学风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如何抓好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中职学生素质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专门从事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也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形势下,加强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实现的教育培养目标,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职院校学生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同学,尤其是新生,认为基础课程枯燥,并且对于以后的工作没有太大作用,所以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非常不认真。而后期有因为前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也不太认真。而这样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校期间一直不能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最后导致学生逐渐落后甚至退学。

2.公民品德水平较低。有一部分学生对国家、集体没有足够的感情,没有荣誉感,不乐于帮助他人。个别同学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珍惜班级及宿舍卫生。这些现象都将导致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其以后的发展极其不利。

3.沟通能力较差。大部分同学只生活在“小圈子”里,除了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不善于与外界的他人交往;同时,部分学生不愿意与父母进行交流,容易与他人因矛盾而产生冲突。这些都将导致学生在家庭与社会中感觉不到温暖,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4.身体素质较差,懒于锻炼。很多同学不能按照要求参加学校规定的两操一课,对于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也敷衍了事,课后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导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下降。

5.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技能操作,大部分同学都处于被动地位,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

三、采取可行的方法与措施

鉴于以上情况,班主任除了在平时的个沟通中多提醒、多督促学生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1.多宣传,多讲解,提高学生对道德和素质的认识。主要方法: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多开展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对素质的认识,调动学生的热情及积极性。每月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如雷锋月、感恩节、教师节、体育节、技能节等,培养学生在感情上与道德上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自身素质培养的认识和需求。

2.多活动,多竞赛,充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结合前期对学生思想和认识上的教育,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与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丰富的课余活动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精神。

3.常评价,常督促,定期考核评价,督促学生及时改进。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并通过自评、班评、师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批评,而在于在学生中间形成良好的风气,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评价:(1)公民道德素养;(2)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3)实践与创新;(4)运动与健康;(5)审美与表现。

4.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场所,除了在学校给学生建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适当情况下,可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以便于制定更合适的标准与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通过这个办法,让学生在融洽的家庭氛围和学校氛围中更健康地成长。

四、后记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因此,我们不能企图把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培养成为科学家。学校教育的成果也不可能像现代化工厂制造出的产品一样具有同等的性能和同等的品质,因为职业学校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实习设备总是会与先进企业的生产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使他们能够懂得做人的道理和规矩,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基本品质。当然,班主任在开展以上各项工作时,也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阻碍,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坚持、努力、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他们,学生总有一天会成长、成人、成才。

如何教职高的学生

一、明确认识职高生的特点

众所周知,职高学校的学生是比较难管的,很多教师在学生管理的问题上十分头疼。职高生往往综合素质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比较差,缺乏高远的理想和追求,组织性和纪律性不强。他们十分好动,缺乏公共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是非观念不强,打架、逃课上网、夜不归宿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他们做事情缺乏毅力,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青春期的逆反现象成为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发生矛盾时不能保持冷静,动辄打架,严重的甚至酿成人员伤亡,造成严重后果。

上述种种情况都加大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职尽责,但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但是职高生的难管,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外,和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不无关系。职高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时,首先需要扭转“中职生是差生”的观念偏差,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中职生虽然好动,缺乏自制力,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中职学生的潜能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没有什么差别,教师应该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注意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所谓的“差生”就能发展得很好。

二、真诚关爱学生

所有的沟通必须融入对学生深深的爱。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搭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中职学生不是三岁小儿,不是教师说一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便会感动得痛哭流涕,痛改前非。他们会不断地犯错误,需要持续的敦促和教育,这些都考验着教师的耐心。富有个性的学生是否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导,师生情感的融洽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只有具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与学生谈心时,年长的教师要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以长者的角度给予关怀;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可以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要态度诚恳,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学生终能体会到教师的赤诚之心。此外,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给学生以信心。教师的赞扬和赏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充分开展“赏识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真诚并不是随意宣泄情绪,教师要理性、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以免学生误会或受到心灵的伤害。教师通过发自真心的关怀,让学生慢慢认识到教师是在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从而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三、掌握科学的沟通方法

1.注意语言技巧

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犯了错误,会以种种借口来加以掩饰和搪塞。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大发雷霆,严厉训斥。教师的疾言厉色往往会让学生心中不服,生出逆反情绪,腼腆的学生则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善于婉转地进行说教。和风细雨式的语言,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体现了身为教师应有的气度和修养,又给学生留有余地,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思和悔悟。如果教师说话不注意,甚至用奚落、讽刺的语言当众羞辱学生,则会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学生的精神受到了打击,心灵受到了伤害。因此,教师要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善用温暖的语言来教导学生。

2.建立沟通的常态机制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情和习惯各异。教师往往比较注意那些表现活跃、成绩较好的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不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主动走进他们的内心,定期找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成长。此外,教师要做好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教师最好每学期都能和家长沟通两到三次。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不但利于把握学生动向,预防学生品德和成绩下滑,还有利于家长多多了解孩子的近况,从而使学校和家庭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怎样培养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一、用老师的真爱感化学生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离家后没有父母的关爱和管理,有的学生学习不主动,甚至调皮捣蛋,这是正常现象,无可厚非。但是他们的本质是好的。每个教师都应当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多同他们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心灵深处的烦恼和痛苦,解除他们思想上的包袱,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给他们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心情。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关心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习,同时还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老师不仅是教给他们知识的师长,同时还是关心他们生活的“父母”;老师批评他们是为了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而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怨气;老师要求他们遵守纪律是为约束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老师应当得到他们的尊敬和爱戴,而不是为了“师道尊严”。

二、用教师博大精深的知识、栩栩如生的教学吸引学生

十五六岁的孩子,正是学习知识、渴望知识的时期。不管是基础差还是基础好的学生,他都有求知的欲望。只是对某些学生而言,有的知识他难以理解,阻碍了他的求知欲。作为教师,就有责任、有义务激发起他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学生,使教学内容尽量浅显易懂,化抽象为具体,化理论为实际,让学生多动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对基础好的学生,使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使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们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比如基础差的学生我们安排模块化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学操作;基础好的除动手外,再多学点理论知识。为此,我们在10、11级学生中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和模块化教学。通过尝试,效果明显: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只要教师的学识渊博,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得法,教学设施先进,学生就会被奇妙无穷的知识所吸引,被教师博闻强记、博学多才的能力所感染,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用教师以身作则的行动感染学生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口头上,更在行动上。如果一个老师的行为轻浮、举止粗鲁、表里不一,他的学生会不效仿他吗?即使他要求学生非常严格,教育学生的话语是金玉良言,难道学生不认为他是自欺欺人?如果一个老师的行为庄重、举止文明、表里一致,他的学生会不受感染吗?他教育学生,即使只用三言两语,难道学生领会不到他言近旨远的教诲吗?答案不言而喻。品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道德败坏,言行不一,误人子弟的教师,只能遭到学生的唾弃和鄙视。所以,只要我们老师行为规范,举止文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得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了陶冶,世界观得到了矫正,学习的目标得到了指引,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端正,学习动力就会增强,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也会升华。

四、用耐心教育的方法挽救学生

中职学生中有不少学生不努力学习、贪玩好耍。究其原因是他们年龄小,思想和生理都不成熟,他们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当然学习态度就不端正。在他们心中,吃、喝、玩、乐是趣事,上课、做作业是负担。他们做事,凭兴趣爱好,凭感情冲动。只要他们感兴趣,只要他们一时感情冲动,什么事都会干,都敢干,不计后果。如有的学生,为了一点小事而殴打同学;凭兴趣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为贪玩不请假离校;上课时心猿意马,作业时无所适从;对老师的批评充耳不闻。这些学生的本质坏吗?不!他们的本质是好的。只是他们的思想不成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形成了一些不良嗜好。我们作为人民的教师,就应当掌握每个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及这些缺点和错误会给他们人生带来什么影响,给学校、给社会造成什么恶果。绝大多数学生的本质都是好的,只要我们教育得法,他们是能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

五、用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

中职学生年轻气盛,喜爱争强好胜,面子观念极强,逆反心理极强。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平时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对平时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我们也要肯定他们的长处,用鼓励的话语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管他学习成绩好与坏,不管他道德品质高与低,只要他有进步,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

有几个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我鼓励他们说:“只要你们上课记笔记,下课能认真完成我布置的全部作业,你们的期末成绩就可以及格。”他们非常高兴。从此,他们认真记笔记,做作业,不懂的地方问同学、问老师,最后达到了老师的要求,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还有几个学生,平时考试分数很低,学起来很吃力。我鼓励他们说:“你们可以多回答我上课的提问,只要回答问题就可加分,答错不扣分。”每个同学都有自尊心,为了多加分,他课后会看书看笔记的。如果养成习惯,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

六、用制度约束学生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处罚,仅凭教育是挽救不了个别学生的。要想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才,学校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对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并优先分配;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且屡教不改的学生严惩不贷,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该开除的开除,决不能手软。只要有了严格的校规校纪、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做到“惩一儆百”的作用。如果没有严格的校规校纪、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或执行不力,那些平时表现较差、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就会产生蒙混过关的思想;那些表现良好、学习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会产生随波逐流的思想,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影响学校的声誉。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牺牲更多的时间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成为栋梁之才。

中职学生家长如何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1.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

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沟通的重要内容,因此努力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艺术势在必行。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教育素质也就有了差距。即使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也大多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教育子女也仅停留在经验模式上,影响了家教质量,降低了与学校教育配合的效果,因此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举办教育讲座等教育形式提高家长的素质。教育讲座应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家长的需要,配合学校教育,有的放矢的进行。讲座可以由学校领导和教育专家主讲,也可以请一些在教育孩子中有些心得体会的家长来发言,讲座既要有大量活泼生动的例子,还要有见解独到的理论,使家长学有所得,在讲座中受到启发。

2.及时搜集学生在家庭表现的信息,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关于学生的一些信息,这是学校的基础性工程,这些信息包括学生的自然状况、家庭状况、思想政治状况、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状况、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这些信息的获取一是靠学校这一主渠道,另一条则是靠家庭这一重要渠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与家长的联系,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属于原始信息,将这些原始信息与学校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加工整理,就可以形成正确教育学生的目的信息和决策信息。

学校要求班主任在自己班里选择一个典型的学生来完成一份心理个案。在完成这份心理个案的过程中,关于这个学生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多方面搜集。首先从家长对该生成长历程的叙述了解到该生的出生情况和成长背景,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使他性格发生转变的重要人和事,所遭遇的挫折等等;其次从同学中了解该生在校的表现。在我搜集资料和逐步了解情况的过程中,我多次找该生谈心和教育,及时纠正他心理上的偏差和给予他鼓励,慢慢的家长和同学都反映该生发生了改变,在完成心理个案后,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家庭能否发挥教育的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家庭的兴衰,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使之与学校教育有良好的沟通,共同为国家教育事业出力!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