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大桥建成于2014年12月13日。

南澳大桥,于2009年1月20日开工,竣工于2014年12月13日,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是一座连接汕头市澄海区和南澳县的跨海大桥。大桥起于澄海莱芜围,终于南澳长山尾苦路坪,接环岛公路,路线长约11、08公里,其中桥梁全长9341米,连接线全长1739米。大桥全线采用设计速度60公里每小时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米,桥梁净宽11米。

2015年1月1日南澳大桥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是广东省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是连接广东唯一海岛县南

南澳大桥多长

南澳大桥全长11.08公里。 南澳大桥是连接广东省南澳县和内地的跨海大桥。主桥采用斜拉索设计,东、西主塔通过48根斜拉索与桥面连接。 主桥桥塔上挂着“南澳大桥”四个大字,字体直接用电脑字体书写。 2015年1月1日,随着南澳跨海大桥的正式通车试运营,标志着这座岛屿与外界单纯依靠小船和轮船成为历史。
南澳大桥全长11.08公里。 南澳大桥是连接广东省南澳县和内地的跨海大桥。主桥采用斜拉索设计,东、西主塔通过48根斜拉索与桥面连接。 主桥桥塔上挂着“南澳大桥”四个大字,字体直接用电脑字体书写。 2015年1月1日,随着南澳跨海大桥的正式通车试运营,标志着这座岛屿与外界单纯依靠小船和轮船成为历史。

汕头南澳大桥有多长

南澳大桥全长11.08公里。 南澳大桥是连接广东省南澳县和内地的跨海大桥。主桥采用斜拉索设计,东、西主塔通过48根斜拉索与桥面连接。 主桥桥塔上挂着“南澳大桥”四个大字,字体直接用电脑字体书写。 2015年1月1日,随着南澳跨海大桥的正式通车试运营,标志着这座岛屿与外界单纯依靠小船和轮船成为历史。
南澳大桥全长11.08公里。 南澳大桥是连接广东省南澳县和内地的跨海大桥。主桥采用斜拉索设计,东、西主塔通过48根斜拉索与桥面连接。 主桥桥塔上挂着“南澳大桥”四个大字,字体直接用电脑字体书写。 2015年1月1日,随着南澳跨海大桥的正式通车试运营,标志着这座岛屿与外界单纯依靠小船和轮船成为历史。

南澳大桥到底啥时候能通车

南澳跨海大桥主体工程于1995年2月开工兴建,但最终因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致使跨海大桥在建成10多个浅海桥墩后,便一直弃置停建至今,成为海岛人一直期待圆梦的“胡子工程”。
几经波折的南澳跨海大桥工程,终于定于本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广东省第一座有真正意义的跨海大桥。计划投资12亿元、路长11.08公里、桥长9341米的该座跨海大桥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这将使广东省唯一的一个海岛县24小时通行汕头陆地的梦想得到实现。

为什么说南澳大桥是广东省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

南澳大桥是省、市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南澳发展陆岛交通瓶颈的“民生桥”、“军民桥”。2006年1月25日,省发改委批准南澳大桥立项,大桥开工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展开。2009年1月20日,南澳大桥开工建设,标志着海岛群众多年来的追梦之路即将实现。
省内首条采用钢管桩作为桩基础的桥梁
南澳大桥难度最大、最关键的环节非水下施工莫属。2009年6月9日,在凤屿西南侧海域,打下第一桩基,海上钢管桩施工作业全面铺开。原来,南澳大桥5.3公里的深水区全部采用钢管桩作为桩基础,全线共打下钢管桩593根,形成海上桥墩承台120座。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建设工期紧迫,特别是南澳海域涌浪大,突风、大雾天气频繁,沉桩施工经常受阻。在最初的8个月,施工方只完成了56根钢管桩,沉桩进度受到严重影响。而同一个墩位的钢管桩沉桩,经常出现个别桩沉桩无法达到设计标高,最多超出20多米。为此,施工单位及时开展地质补勘和静载动载试验,依据相关结果对桩长进行全面修正,并经专家评审同意后实施。修正后,只用了3个月就全部顺利完成537根桩,创造了桥梁钢管桩沉桩的奇迹。
据介绍,为了顺利完成打桩,施工方还调集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打桩船“海力801”。这艘打桩船起重能力600吨,打桩的桩长具备80米加水深,钢管桩从水平起吊到最后竖直定位可一次性完成,曾协助过杭州湾大桥和京唐大桥的施工工程。随着这一环节圆满完成,南澳大桥也刷新了广东省桥梁建设纪录——成为省内首条成功实用钢管桩作为桩基础的桥梁。
首个承台钢吊箱成功安装
为加快南澳大桥建设,南澳县于2009年9月11日开展南澳大桥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针对南澳大桥水域恶劣的海况条件,施工方中交二航局南澳大桥项目部进行了专项技术攻关,在以往类似跨海大桥钢吊箱设计的基础上,对钢吊箱进行了优化设计。钢吊箱设置挑梁和拉压杆、底板和侧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底板主梁设置在底板以上,从而增强了钢吊箱在各种工况条件下抗击风浪击打的能力,确保了钢吊箱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同年11月19日,南澳大桥首个承台钢吊箱成功安装,为后续多作业面展开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8米一次性混凝土浇筑合龙属国内首例
南澳大桥施工分为三个合龙段,包括东、西两个主桥边跨合龙和主桥中跨合龙。其中今年7月份,主桥与东引桥率先进行实施合龙施工,为大桥全桥合龙贯通打响头炮。这也创下了国内首例7.8米一次性混凝土浇筑合龙施工的记录。
由于主桥桥梁悬臂长达120多米,悬臂端部处于上下左右晃动状态,再加上受温差、降雨、刮风等因素影响,在合龙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连续多天对悬臂晃动数据进行全天候观测,再根据监控数据决定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最终,经过10多个钟头浇筑混凝土,成功实现了大桥主桥和东引桥的率先合龙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