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量法:利用果胶酸钙不溶于水的特性,先使果胶质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再加沉淀剂使果胶酸钙沉淀,测定重量并换算成果胶质重量。

二、容量法:溶解于水的果胶质是由多缩阿拉伯糖和果胶酸钙组成的测出果胶质的特征部分阿拉伯糖,则可算出果胶质含量。

三、比色法:基于果胶物质水解,生成物半乳糖醛酸在强酸中与咔唑的缩合反应,然后对其紫红色溶液进行比色定量测定,生成紫红色物质与半乳糖醛酸浓度成正比。

果胶含量的检测方法

果胶含量的检测方法: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桔皮,苹果等

试剂:0.25% HCL,95%乙醇(AR),精制乙醇,乙醚,0.05mol/L HCl,0.15%咔唑乙醇溶液,半乳糖醛酸标准液,浓硫酸(优级纯)

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分析天平,水浴锅,回流冷凝器,烘箱等 三、实验步骤 (一)果胶的提取

1、原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20g(或干样8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120mL,加热至90℃保持5-10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mm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必须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在进行下一次的漂洗)。

2、酸水解提取:将预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约60mL 0.25% HCL溶液,以浸没果皮为宜,调pH至2.0~2.5,加热至90℃煮45min,趁热用100目尼龙布或四层纱布过滤。

3、脱色:在滤液中加入0.5~1.0%的活性炭,于80℃加热20min,进行脱色和除异味,趁热抽滤(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为助滤剂)。如果柑橘皮漂洗干净萃取液为清澈透明则不用脱色。

4、沉淀:待提取液冷却后,用稀氨水调pH至3~4。在不断搅拌下加入95%乙醇溶液,加入乙醇的量约为原体积的1.3倍,使酒精浓度达到50%~65%。 5、过滤、洗涤、烘干:用尼龙布过滤(滤液可用蒸馏法回收酒精),收集果胶,并用95%乙醇洗涤果胶2~3次,再于60~70℃干燥果胶,即为果胶产品。

果胶明胶卡拉胶的区别 如何区别果胶明胶卡拉胶

1、这三种胶是从不同的物质中提取出来的。果胶主要是从植物的果实中提取出来的,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一部分。柑橘、柠檬、柚子等水果中就含有非常丰富的果胶。

2、而明胶则主要是从动物的皮肤、骨头中提取出来的,它是一种可溶于热水、甘油、醋酸的食用胶。我们平时在市面上经常会看到的吉利丁片就属于明胶。

3、而卡拉胶则是从麒麟菜、鹿角菜、石花菜等物中提取出来的,它可代替琼脂、明胶、果胶来制作果冻。由它制作出来的果冻不会有弹性不足、易融化等缺点,因此它现在是做果冻经常会用的凝胶剂。

啤酒中果胶含量的测定标准

变色程度。果胶经水解,其产物--半乳糖醛酸可在强酸环境中与咔唑试剂产生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呈色深浅与半乳糖醛酸含量成正比,由此可进行比色定量测定果胶含量,啤酒中果胶含量的测定标准就是化合物变色程度,色越深含量越多。

如何分辨掺了果胶的蜂蜜如何分辨参了果胶

常见的辨别真假蜂蜜的方法:

1、闻味道,真的土蜂蜜或者真的蜂蜜,是绝对有花香味的,哪怕很淡,是绝对没有酸味、工业味、腥味等;如果您无法辨别什么样的花香味,您可以采用对比方法,闻两瓶不同蜂蜜,一瓶真的蜂蜜,一瓶加工蜜或者假蜂蜜,一对比就能有很明显的效果。

2、看气泡,蜂蜜要是没有加工,使劲摇晃,是有气泡产生的,在上层和蜂蜜间都有气泡,比较均匀,并且会持久不消的,那是因为活性酶的原因;加工过后,上层只会有少量的气泡或者没有气泡,蜂蜜中会有均匀的气泡呈上浮装为最佳。

3、看颜色,真正的蜂蜜是不会那么纯的,看着怎么都不会那么透亮。而假蜂蜜色泽鲜艳,非常的透明,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

4、看粘度,这点一定要注意,不要去相信什么越稠的蜂蜜+能拉丝的蜂蜜就是好蜂蜜,NO,不是这样的,蜂蜜是有波美度的,有的商家为了故意提高波美度,有意的加工脱水浓缩,水分少了,自然浓度就上去了,拉丝就很简单了,真的蜂蜜是半粘稠的,特别是到了夏季,还有点稀稀的,这是正常的,一般这种原蜜夏天都需要放冰箱保鲜室内。

5、尝味道,舌头是人体比较敏感的部位,辨别真假蜂蜜时可以用舌头进行验证。真蜂蜜它的蜜味比较浓,而且比较纯正,糖的成分也比较适中,不会太甜,回味时略有酸味和微刺喉的感觉。而假蜂蜜糖分比较多,蜜味比较淡,吃到嘴里都是甜味而没有蜜味。

怎样辨别蜂蜜真假 教你5个小窍门轻松辨别真假蜂蜜

6、含杂质鉴别:取5毫升蜂蜜,加5倍的水稀释搅匀静置24小时,有悬浮团状物或沉淀形成,表明有杂物,沉淀物越多则掺杂量越大,纯蜂蜜无沉淀析出。另外可将一勺蜂蜜放入杯中,再加四至五倍热水使之溶化,静置三至四小时后如无沉淀发生则为无杂质蜂蜜。

7、含水鉴别:蜂蜜滴于白纸上,纯正蜂蜜呈珠状,不会渗开,而掺水蜂蜜则会渐渐渗开,渗开速度越快,掺的水分越多。

8、含糖鉴别:掺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混浊状,花香味亦差。掺红糖的蜂蜜颜色显深,掺白糖的蜂蜜颜色浅。可用两手指揉搓,以感到黏腻为好,有颗粒感的则含糖。

9、结晶鉴别:真蜂蜜一般在真蜂蜜结晶较为松软,放在手指上能很容易捻化,有细腻感。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淀较为致密,放在手指上捻时,有沙砾感。

10、铁丝鉴别: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蜂蜜中,如果铁丝上附有粘物,说明蜂蜜中有杂质,如果铁丝上仍很光滑说明没有杂质。

11、买蜂蜜时要看标签:仔细查看产品的标签,有的蜂蜜产品配料表中写着蔗糖、白糖、果葡糖浆、高果糖浆等,这对真的蜂蜜产品也是不允许的。蜂蜜的标签上也只能写什么花的蜂蜜,或者纯蜂蜜。不可能是蜂蜜膏、蜂蜜饮品之类的偷换概念的伪蜂蜜。

如何用水果提取果胶?请朋友们帮忙解答.谢谢!

(一)工艺流程

山楂渣→漂洗→水解抽提→粗滤→离心分离→过滤→浓缩→千燥→果胶粉

(二)操作要点说明

(1)漂洗:为了不影响果胶的质量和凝胶力,浸提后的山楂渣需要用水漂洗,以进一步除去渣中残留的糖、酸、色素等可溶性成分。

(2)水解抽提:包括原果胶的水解和果胶溶出两个过程。一般用热的稀酸溶液作为水解液进行水解,使原果胶成为可溶性果胶,但水解不要过度,防止可溶性果胶降解为果胶酸。抽提效果与水解液的酸度、水解抽提的温度、时间有关,也可采用多次抽提。根据经验,一般水溶液的pH值应保持在1.8~2.5,水解抽提温度90~95℃,时间50~60分钟,抽提用水最好经过软化处理。

(3)抽提液的处理:抽提液经过粗滤后,用蝶片式离心分离机分离出固体杂质,再用酶水解抽提液中的淀粉。酶反应条件是:淀粉酶添加量1%~2%,反应温度45~50℃,时间2~3小时,酶反应后加热,在75~80℃温度下保持3~5分钟灭酶。在其中加入0.3%~0.5%活性炭,在50~60℃下搅拌20~30分钟,使果胶脱色,最后经过硅藻土过滤,可得澄清的果胶抽提液。

(4)果胶抽提液的浓缩:一般用真空加热浓缩法,将澄清的果胶抽提液放入真空蒸发器中,在81.3~86.6千帕真空下浓缩,使果胶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7%~9%。这种浓缩液可以作饮料原料用,也可进一步加工成果胶粉。

(5)果胶粉的加工:用浓缩果胶液加工果胶粉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喷雾干燥法:用喷雾干燥机干燥,热风温度130~160℃,干燥后用孔径0.25毫米的筛筛分。用这种方法加工成的果胶粉颗粒细、溶解性好、成本低,但成品果胶粉中杂质较高。

②乙醇沉淀法:将浓缩果胶液放入凝结器中,添加果胶液量1.5%的盐酸,搅拌30秒,促进果胶的凝结,并溶解部分盐类,减少杂质沉淀。然后加入等量的浓度90%的乙醇,边加边搅拌,加完后每隔2~3分钟搅拌一次,果胶即沉淀析出。用压榨机去液汁,榨出的液汁供乙醇回收用。在沉淀的果胶中加果胶2倍量的浓度为95%的乙醇,边搅拌边洗涤0.5小时,然后取出凝结果胶,榨干液汁。如此反复洗涤2次,榨干后,将凝结果胶送入真空干燥室中,在65~7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8%以下为止。将干燥果胶粉研细,过60目筛(筛孔直径0.25毫米),筛后尽快包装。用此方法加工的果胶粉纯度高,凝胶力强,但成本高,耗用的乙醇多,因此,用这种方法制取果胶粉时必须配备乙醇回收装置。

③铝盐沉淀法:通常用硫酸铝沉淀,果胶抽提液可不经浓缩处理。将果胶液在搅拌过程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铝溶液,然后用氢氧化铵溶液调整pH至3.8~4.2,调pH值应在搅拌下进行,以免局部碱化而引起果胶的脱甲基作用。当pH值达到3.5左右时,开始生成氢氧化铝,pH超过3.5时,氢氧化铝就与果胶一起沉淀,形成黄绿色的凝胶体。经过搅拌并放置一段时间,果胶便可完全沉淀。用滚筒筛沥去沉淀果胶的水分,并用冷水洗涤去除过多的母液,然后压滤,并将滤饼破碎成3毫米大小的碎片。由于氢氧化铝不溶于乙醇,用含有10%盐酸的乙醇滚洗氢氧化铝—果胶沉淀的碎片,就可将其中的氢氧化铝转变为氯化铝,使铝与果胶分离。为了去酸,果胶要用75%的碱性乙醇和中性无水乙醇先后洗涤。压滤后的湿果胶约含60%的水分,经干燥至含水量7%~10%后便可研细、过筛和包装。用铝盐法生产的果胶呈黄绿色。此法的优点是乙醇用量少,但铝离子不易除尽,会使果胶中含有较多的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