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三谢”:

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生于会稽始宁。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出生于会稽。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灵运每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官位不显,仕

南朝三谢人物介绍

南朝三谢: 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出处:

"三谢"者,乃南朝宋名士谢灵运,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南朝齐诗人谢朓。

由来:

在李白的所有诗文中,提到过的历史人物有150多位,而"三谢"尤被诗人推崇备至。

一说是晋朝 谢尚 、 谢奕 、 谢安 三兄弟的合称 。三人皆以书法知名。

唐 窦臮 《述书赋上》:"博哉四庾 ,茂矣六郄 ,三谢之盛,八王之奇。"

另一说是南朝 (宋)诗人 谢灵运 、谢惠连 及 南朝(齐) 诗人 谢朓 的合称。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下》引 唐子西 《语录》:"江 左诸 谢 诗文,见《文选》者六人。 希逸 无诗, 宣远 、 叔源 有诗不工,今取 灵运 、 惠连 、 玄晖 ( 朓 )诗合六十四篇为三 谢 诗。"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诗一》:"诗自 左思 潘 陆 之后,至 义熙 永明 间又一变矣,然当以三 谢 为正宗。"

谢灵运: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

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祖籍陈郡阳夏,但其祖父谢玄已移籍会稽始宁,并葬于该地。因此,谢灵运平生实未至此地。谢灵运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谢灵运十五岁时,去京都旧居作乌衣之旅,受其叔器重,赞曰:文章之美,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南朝挖制区)莫及。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

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东晋时,他8岁袭封康乐公,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

刘宋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改食邑为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谢灵运已二十岁,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后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元嘉十年(433)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终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墓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子谢凤,同徙岭南,早卒;孙谢超宗,被宋孝武帝认为是"灵运复出"。

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是谢安幼弟谢铁之曾孙,谢灵运之族弟,父谢方明历任竟陵太守、丹阳尹、会稽太守等职。

惠连"幼而聪敏,年十岁即能属文","轻薄不为父方明所知",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谢灵运"见其新文,每曰:'张华重生,不能易也'"。《诗品》引《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

尝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常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就是在梦中见到谢惠连而写出来的。

钟嵘在其《诗品》评价他:"小谢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骋。《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故而其诗为中品。后人把他和谢灵运、谢脁合称"三谢"。

谢朓

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永明元年(483年),谢眺“解褐入仕”。

永明九年(491年)春,谢朓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永明前、中期,他担任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他广结诗友,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未预其谋,被诬死于狱中。

“三曹”、“三苏”、“三谢”分别所指﹖

1、三曹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曹丕(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操之子)

曹植(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之子,曹丕之弟)

2、三苏

苏洵(北宋文学家家)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洵之子)

苏辙(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3、三谢

谢安(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

谢灵运(南朝宋名士,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名将谢玄之孙,谢瑍幼子)

谢朓(南朝齐时山水诗人,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

古代中两个诗人合称的名字,比如李杜,还有什么?

诗人合称:

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苏李--苏味道、李峤

文章四友--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元白--元缜、白居易

刘白--刘禹锡、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

高岑--高适、岑参 边塞诗人

王孟--王维、孟浩然 山水诗人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苦吟诗人

温韦--温庭筠、韦庆 花间派的代表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

二李--李益、李贺

皮陆--皮日休、陆龟蒙

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永嘉四灵--南宋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黄--苏轼、黄庭坚

南施北宋--施闰章、宋琬 清初诗人

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

晚清诗界革命二巨子--黄遵宪、丘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