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命题出自《庄子杂篇天下》,是惠施残存的十个命题之一。其理解有以下几种:

1、这个命题是辩驳《墨经》中的无穷的概念,具体哪一句各有分说,原则上大致就是南方是无穷的,即空间无穷;

2、惠施命题内多涉及事物的相对性,如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一类”,所以有人解释南方根据选点,即在任何一个点都有南方,所以这个南方永远无法到达,所以南方无穷。而对于两个点,南方又是有穷的,可到达的,所以南方有穷;

3、惠施是在说地球是圆的,即南方有个穷尽的南极点。

南方无穷而有穷

“ 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

惠施这句话似有个错觉,“南方无穷而有穷”,是从空间而言。而“今日适越而昔”,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惠施把时间的问题空间化,而将时空合一。可见时间只有一个度,不能和空间混同,如何可以随空间之源而逆倒回来?

而说“今日适越而昔,连环可解也”他在此表述的“宇宙是圆的”这个洞见,这个洞见是可以理解的。

一《中国哲学十九讲》

南方无穷而有穷.哪个思想家的观点?

《墨子·经说下》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认为个别区域前不容一线之地,这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而惠施反驳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就是说南方尽管是无穷的,但是最后还是有终极的地方。

学富五车但故事

1. 读学富五车成语故事有感 作文 300字 郭玉诚

学富五车

五车:copy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拼音]

xué fù wǔ chē

[出处]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例句]

苏轼是个学富五车的大文学家。

[近义]

博大精深 真才实学 五车腹笥 学贯中西 ...

[反义]

不学无术 蒙昧无知 目不识丁 不识之无

2. 学富五车 故事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内方,其书五车。”容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他读过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不过有一点大家要注意,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纸,当时的字都是写在竹片上。写上字的竹片叫做竹简。一本书要很多竹简组成。当时的五车书所蕴含的信息量是不能与现在相比的,可能还比不上一本《大英网络全书》。不过在当时那种信息缺乏的社会,能读五车书的人确实算得上学识渊博了。

3. 学富五车 成语故事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他分内析事物之一,说:“容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4. 历史成语故事:学富五车

学富五车”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王安石《赠外孙》:“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用“学五车”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学富五车”的典故,反映了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传播手段。这么多的简册,运输、存放都很麻烦,人们常形容说:“汗马牛”、“充栋宇”。因而形成了“汗牛充栋”的成语。

5. 学富五车有什么成语故事

学富五车

[释义]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典源

《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

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译文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斡旋五国兴衰,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6. 成语故事学富五车

【注音】copyxué fù wǔ chē

【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观点,宋国人惠施认为天下无物不变,无时不动,任何东西的性质是相对的,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庄子评价他学富五车,知识非常广博。

【出处】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天下》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学识渊博

【相近词】博大精深、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相反词】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7. 学富五车成语故事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

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

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7)学富五车但故事扩展阅读:

成语解析: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示例】: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白话文: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解析】

博大精深

1、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2、出自: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白话文:“到现在读书,如果揭日月而行千年,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不是近代学者所及。”

3、示例:瑚之为学,博大精深,以经世自任。 ——《清史稿·陆世仪传》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的思想与知识等

【反义词解析】

不学无术

1、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出自:《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白话文:“然而,霍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

3、示例: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

8. 学富五车算不算寓言故事

学富五车不是寓言故事。

学富五车,中国成语。形容学问渊博。学富五车出自战国·庄版子《庄子·天下》权: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知其言也不中。意思为: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

9. 学富五车的意思

10. 学富五车 成语故事

学富五车,中国成语。形容学问渊博。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惠施, 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中文名

学富五车

外文名

be wealthy in knowledge

出 处

《庄子·天下》

拼 音

xué fù wǔ che

释 义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感 *** 彩

中性词

成语结构

主谓式

目录

1 成语资料

2 成语典故

▪ 典源

▪ 译文

▪ 释义

3 相关词语

4 英文解释

▪ 简明释义

▪ 例句

成语资料

编辑

【释义】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学富五车——竹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博大精深、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殚见洽闻。

【反义词】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是有关于什么的观点?"

阐述了庄子对墨家的非乐、节用、兼爱、节葬以及后期墨者的墨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同。因为墨家的这些思想与庄子的轻物思想有一致之处。在“不受世俗牵累”段中,介绍了宋钘、尹文的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的白心的观点。

出自于庄子的《杂篇·天下》,原句是: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

翻译: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

扩展资料

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司马迁在《史记》用精练的一二百字介绍了庄子的生平,并未提起庄子的字,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杂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