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用水洗净外皮,再用稻草搓、刮去鳞状粗皮,有茎杆的斩去茎杆。

2、按每10斤鲜天麻加2两明矾,投入沸水中煮10—20分钟。或者把大小分开放在蒸笼中蒸透。

3、煮或蒸到手捏会发软,对光照看时见到半透明无实心,即可取出用木板压扁,白天放在太阳下晒,晚上放在火坑上或煤炉旁烘干,也可放在铺一层纸的铁锅里用微火烤干。

4、对天麻烘烤时一般用火炭火,忌用木柴以免熏黑,火力不宜过大过猛,以免块茎表面迅速干燥而成外干内湿。

5、大批量烘烤的,可砌一米高的长方形坑灶

新鲜天麻的加工方法

天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重要,这种中药能够治疗各种各样的随便,也有一些人会用天麻直接泡水,其实在加工天麻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技巧的,因为大多数的天麻外皮都特别的难处理,大多数人都会用水洗的方式,将外面的泥土冲刷干净,那么天麻的加工方法是什么呢?

加工天麻时,先用水洗净外皮,再用稻草搓、刮去鳞状粗皮,有茎杆的斩去茎杆。按每10斤鲜天麻加2两明矾,投入沸水中煮10—20分钟。或者把大小分开(以免生熟不均)放在蒸笼中蒸透。煮或蒸到手捏会发软,对光照看时见到半透明无实心,即可取出用木板压扁,白天放在太阳下晒,晚上放在火坑上或煤炉旁烘干,也可放在铺一层纸的铁锅里用微火烤干。

对天麻烘烤时一般用火炭火,忌用木柴以免熏黑,火力不宜过大过猛,以免块茎表面迅速干燥而成外干内湿。大批量烘烤的,可砌一米高的长方形坑灶,灶中摆放铁锅,炭火放在铁锅里,用炭灰盖住炭火,然后在灶上放长竹席,竹席上铺放麻袋,放上天麻后再盖一层麻袋。注意经常翻动使其干燥程度均匀一致。烤至半干时可即取出,待天麻体回潮后,内部水份向外渗透了,再行烘烤,要反复三次才能达到全干。

如在木炭上加一些用70—80%胶泥加上20—30%硫磺,另加水捏成煤团状的硫磺泥球行进熏烘,可使天麻色泽洁白,并能防止虫蛀。加工后的天麻要用白纸包好,装在无毒塑料袋里封好,或装在瓷缸里,缸口美国层干净的厚纸,贮藏在干燥的地方,防潮防蛀。

天麻加工常用的方法

天麻加工一定要认真细致,不然的话会把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好天麻加成次品,功亏一篑,收不到好的经济效益。天麻加工常用的方法有3种:

①笼蒸法:用笼蒸制天麻的方法称笼蒸法。此法加工的天麻色泽鲜艳,质量最好。即将用清水洗净表皮泥土的天麻,分大、中、小三级分别放入地笼内蒸10~20分钟,小的时间要短,大的时间稍长,以蒸透无白心为度。

②米汤水煮法:利用5%的小米清水在锅内煮沸,加工的天麻为米汤水煮天麻。即用清水洗净天麻体上的泥土,按大、中、小分开,首先在锅内添加5%的小米清水,以淹没天麻为度。加热煮沸后再分别放入大、中、小天麻,大天麻(150~200克)煮10~15分钟,中等的(100~150克)煮8~10分钟,小的(80克左右)煮3~5分钟,不断翻动,发现煮透时及时捞出。

中药材天麻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哪几种

③明矾水煮法:用1%的明矾水煮沸加工的天麻,称之为明矾水煮天麻。处理方法同笼蒸法和米汤水煮法,不同的地方只是把洗净的天麻放在1%的明矾水中浸泡几分钟后,煮透即捞出干制处理。

天麻加工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天麻采后一般在5天内加工,以免腐烂的大麻造成损失。天麻从杂质中分离出来,按大小分级,在水中浸泡至70%,取出,稍微干燥,湿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并干燥。用小火加热锅,然后倒入切片,炒至微黄。将天麻片放在喷有水的芯纸表面,放入锅中,用文火将其烧焦,直到纸张颜色变黄,并不断转动药片,直到两面都变黄。

擦去皮肤,清洗,彻底煮熟或蒸汽,压平,干燥或在60℃以下晒干。它是固体,明亮和半透明。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抽搐、偏瘫、风湿性瘫痪、肢体麻木、斜口和眼波、手足衰竭、中风偏瘫、肌肉和骨痛、帕金森病等疾病。头晕、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厥等,对血管性神经源性头痛及脑震荡后遗症有显著疗效。天麻还具有显著改善记忆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天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完全退化,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元素。它的叶子也高度退化,几乎有鳞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它没有自养能力。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提供营养源;从箭麻到生殖生长和制种阶段,主要依靠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块茎仅吸收部分水分作为补充。因此,天麻种子能否发芽和发芽率取决于发芽细菌,天麻种子能否长成商品麻取决于蜜环菌的质量和生长情况。

7月中旬至9月下旬,地温在18℃~25℃时,天麻块茎发育加快,块茎重量占总重量的60%~70%;当地温超过25℃时,天麻块茎发育受到抑制。可育的花在枯萎后逐渐扩大,并发育成果实。果实逐渐长大。从六月到七月,果实会自行裂开,种子会飞出。当果实即将裂开时,是收获果实的最佳时机。服用天麻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会有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瘙痒等副作用。有些患者面部或全身也会肿胀甚至脱发。

天麻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哪几种

将天麻用稻壳搓去粗皮,用清水冲洗干净,投入沸水中,然后按水的量加入2%的明矾,煮到无硬心(用竹针扎试),对亮看无白心即可。煮时也应按大小分级进行,根据经验,大麻煮10~15分钟,小麻7~9分钟即可。煮时有膨胀过大的、可用竹针刺扎放出气体,以免胀破。煮好后捞出放冷水中冷却,然后烘干或晒干。烘干时,温度不要过高,以60~70℃为宜,便于水分的蒸发;过高时,可使麻形成一个干的硬壳,内部发软不易干透;当烘至七八成干时,用木板压扁,再用50~60℃的温度继续烘干;最后,用硫黄熏一下。这种方法加工的天麻,因水煮,可损失一部分药效,而且成品发乌,口质较差。东北民间,有的用小米饭煮制,据说可以减少药效的损失,而且可以提高折干率。

天麻的加工方法

采收方法:将表土扒去,取出土壤上层的菌材以及填充料,然后将天麻的根茎取出,一层一层地收获即可。加工方法:将天麻分级后放在水中洗净,然后将其表皮剥干净,再按等级将天麻放入蒸笼上蒸煮15-30分钟左右,待其熟透后放在阳光下暴晒,直至晒干为止。

一、天麻采收方法

1、天麻采收时间是在休眠期,此时天麻已停止生长,既便于加工,又利于收获后及时栽培。无性繁殖的冬栽天麻,适合次年深秋至初冬(即10-11月)或第3年春季采挖;春栽天麻在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采挖,有性繁殖头年6月播种,第2年11月采挖,20%为种麻,80%为商品,对于有性繁殖的采收时间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来确定。

2、采收天麻时注意不要损伤麻体(麻嘴或块茎),小心的将表土扒去,取出填充料以及土上层菌材,轻轻的将天麻取出,一层层的收获,取出的天麻要进行分类,麻米、种麻、商品麻分开盛放,大白麻和箭麻需要及时进行加工,米麻和小白麻作为种用,作为种用的天麻要妥善贮藏以免造成烂种。

3、具体贮藏方法为先将用手捏能成团、松手可散开为湿润细土撒在平地上,以5-10厘米厚为宜,再将天麻种单层摆在上面,再撒5厘米厚的细湿润土,放种时要小心轻放,注意贮藏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烂种,建议栽培和采收同时进行,备好新菌材和木段。天麻的收获期分为冬春两季,冬收在封冻之前,春收在解冻之后萌动之前(4月中旬)。

二、天麻加工方法

天麻收获后应及时加工,一般采用笼蒸、炕烘法制干,其操作工艺流程为选级、洗净、蒸煮、烘干:

1、天麻选级,按天麻重量进行50克差度分级,根据箭麻大小,一级天麻应在150克以上、二级天麻70克-150克、三级天麻70克以下、四级天麻是残缺虫蛀的。201克以上分别置放和处理,并同时剔出病麻、烂麻等不合格品。

2、用清水洗去麻体表面的泥沙,分好级的天麻在水中冲洗干净,再按等级将天麻放入蒸笼上蒸煮15-30分钟左右,称为明天麻或雪天麻,如果是带皮的,洗后可以直接蒸煮,注意天麻不要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将以上3个等级的天麻,分别用水冲洗干净,洗净后当天一定要加工处理,待其熟透后放在阳光下暴晒,直至晒干为止。

3、将天麻出口或作为礼品,要剥净表皮,然后煮后烤干,天麻采收后,选择个大、均匀、有红色鹦哥嘴者,以水洗、去皮、蒸煮(加明砜水)、整形、烘干,再使用硫磺熏蒸,这样加工出的色泽好,从而精制成为明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