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年: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每个月31天,4月、6月、9月、10月是每个月十天,平年二月是28天,因此加起来等于365天。7乘以31加上4乘以30加上28等于365天。

2、闰年: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每个月31天,4月、6月、9月、10月是每个月十天,闰年二月是29天,因此加起来等于365天,7乘以31加上4乘以30加上29等于366天.

一年有多少天如何计算?

一年有365天或者366天,
有大月7个月都是31天:31×7=217天
有小月4个月都是30天:30×4=120天
2月份在普通年份为28天,闰年为29天,闰年一般四年一次
求和=217+120+28=365天
闰年=217+120+29=366天

一年有多少天,求计算方法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闰年的计算方法: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

除去满足上面条件的年份,其余为平年。

扩展资料:

4﹑6﹑9﹑11为小月30天,1﹑3﹑5﹑7﹑8﹑10﹑12为大月31天, 平年2月为28天,闰年2月为29天。

阳历平年每年分十二个月,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二月只有二十八日,历月的平均值大致与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6日相等。

阳历的大小月有一定规则,七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八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于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

平年一年有多少天? 是怎样算出来的?

平年一年365天
平年和闰年的区分方法: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1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能整除3200,但同时又能整除172800则又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
1、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包括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
闰年有366天。
2、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个位和十位均为0)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闰年的2月有29天。例如:1996年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1997年是平年。平年有365天。
3、闰年二月份29天;平年二月份28天。

一年的天数怎么计算?

这个应该是农历的算法吧
阴历一年有多少天?每个月各多少天?闰月是怎么回事?
农历
平年12个月有三种天数:
五个大月七个小月353天(如1965年乙巳年),
六个大月六个小月354天(如2005乙酉年),
七个大月五个小月355天(如2003癸未年),
闰年十三个月也有三种天数,(有闰月,即多一个月)
六个大月七个小月383天(如1993癸酉年),
七个大月六个小月384天(如2004甲申年),
八个大月五个小月385天(如2006丙戌年)。
农历平年比公历年少10至13天,闰年比公历年多17至20天。 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2。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2012年农历阳历双闰年 2012壬辰龙年共有384天
2012壬辰龙年有多少天?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会答错。许多人都会习惯性的认为2012龙年是闰年,会有366天。其实不然,2012年壬辰龙年即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将有384天。是不是很惊讶?不如把“2012年壬辰龙年有多少天”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朋友吧!
昨日,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了解到,2012年既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为双闰年。天文历表显示,即将到来的农历壬辰龙年共有13个月、384天。
昨日,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道,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有29天)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1年有13个月)的年即为闰年。“通常情况下,每4年会出现一次阳历闰年,每19年会有7次农历闰年,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了。”
该条新闻出现后,马上疯传网络,网友直呼“伟大的中国人再次证明了2012年果然不平凡”。还有不少出生于农历四月的网友已然开始盘算狂欢。“因为2012壬辰龙年闰四月,所以我要过一个阳历生日、一个农历生日,闰月再过次生日。一年过三次,多多讨红包哩!”
关于闰年,据王思潮介绍,出现阳历闰年,是因为地球绕日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一回归年,阳历的正常年份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因此就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使当年天数变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按照正常规律,被4整除的年份一般为闰年,即将到来的2012年就能被4整除,因此一年的天数就有366天。
昨日傍晚,记者致电紫金山天文台历算部副研究员陈灼,咨询农历闰年的缘由。她解释道,农历一个朔望月大约是29.5天,农历一般以12个月为一年,共有354天或355天。而一个回归年约是365.25天,比一般的农历年多11天左右。为了解决两者的矛盾,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因而,农历的闰年就有了13个月。”
天文历表上显示,今年农历甲午马年被安排了一个闰九月,从2014年1月31日开始,至2015年2月18日结束,共有384天。

如何计算每年的天数

这个应该是农历的算法吧
阴历一年有多少天?每个月各多少天?闰月是怎么回事?
农历
平年12个月有三种天数:
五个大月七个小月353天(如1965年乙巳年),
六个大月六个小月354天(如2005乙酉年),
七个大月五个小月355天(如2003癸未年),
闰年十三个月也有三种天数,(有闰月,即多一个月)
六个大月七个小月383天(如1993癸酉年),
七个大月六个小月384天(如2004甲申年),
八个大月五个小月385天(如2006丙戌年)。
农历平年比公历年少10至13天,闰年比公历年多17至20天。 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2。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2012年农历阳历双闰年 2012壬辰龙年共有384天
2012壬辰龙年有多少天?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会答错。许多人都会习惯性的认为2012龙年是闰年,会有366天。其实不然,2012年壬辰龙年即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将有384天。是不是很惊讶?不如把“2012年壬辰龙年有多少天”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朋友吧!
昨日,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了解到,2012年既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为双闰年。天文历表显示,即将到来的农历壬辰龙年共有13个月、384天。
昨日,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道,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有29天)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1年有13个月)的年即为闰年。“通常情况下,每4年会出现一次阳历闰年,每19年会有7次农历闰年,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了。”
该条新闻出现后,马上疯传网络,网友直呼“伟大的中国人再次证明了2012年果然不平凡”。还有不少出生于农历四月的网友已然开始盘算狂欢。“因为2012壬辰龙年闰四月,所以我要过一个阳历生日、一个农历生日,闰月再过次生日。一年过三次,多多讨红包哩!”
关于闰年,据王思潮介绍,出现阳历闰年,是因为地球绕日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一回归年,阳历的正常年份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因此就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使当年天数变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按照正常规律,被4整除的年份一般为闰年,即将到来的2012年就能被4整除,因此一年的天数就有366天。
昨日傍晚,记者致电紫金山天文台历算部副研究员陈灼,咨询农历闰年的缘由。她解释道,农历一个朔望月大约是29.5天,农历一般以12个月为一年,共有354天或355天。而一个回归年约是365.25天,比一般的农历年多11天左右。为了解决两者的矛盾,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因而,农历的闰年就有了13个月。”
天文历表上显示,今年农历甲午马年被安排了一个闰九月,从2014年1月31日开始,至2015年2月18日结束,共有384天。

古人是怎么算出来一年有365天的?

一年有365天,这个定律在古代就已经被发现了。虽然以前的生产生活水平低下,但是我们也不能低估古人的计算能力,他们计算日数的办法可多着呢!01、把握住太阳运行的规律。

如果你一直以为太阳运行的规律是我们现代人发现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太阳运行的规律,他们运用最简单的方法,揭示了最真实的规律。他们选择在地上树立一根竹竿,然后每年记录太阳照射过来时的竹竿在地上的影子。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影子的长度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等到影子和第一天记录的位置重合时,那就说明一年就这样过来了。

02、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

其实古人在生活中就发现了一年中是有四个季节在不断地更替的。春天过去就是夏天,夏天过去就是秋天,秋天过去就是冬天,冬天过去就又是春天了。每个季节的天数都是固定在三个月的样子,因为天气的不同来划分季节的不同。在每个月的计算里面,那就更加简单了,只要数一数就可以了。

03、寻找冬至时间。

冬至时间怎么判断呢?就是影子在地上投射的长度最长的时候,就是冬至。每一年来说,都只会有一个冬至存在。想要算出一年的时间,那就算两个冬至之间相差的时间就可以了。直接记录两次影子最长的时候,然后进行日期的计算,最后就会发现一年的天数就是365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历法的国家之一,也曾计算出每年的平均日数大概是在365.2422天,也就约等于365天。于是直到现在,我们每年都是以365天来计算,但是有时候还是有一两天的差别。

怎样计算年的天数

平年:
(1、3、5、7、8、10、12)7个大月
(4、6、9、10)4个小月
2月
7×31+4×30+28=365天
闰年:
(1、3、5、7、8、10、12)7个大月
(4、6、9、10)4个小月
(29) 2月
7×31+4×30+29=366天

一年有多少天是如何计算的?

阴历与阳历阴历也叫农历。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阳历也叫公历。阳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古代人是通过什么计算出一年有365天的?

一年365天是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不过古人可不认为地球是圆形的,而是天圆地方,直到阴阳学的出现。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才有了一个质的跨越,直到“圭”的出现,计算一年到底有多少天才有最权威的认证,以当今的技术来计算一年为365天是非常简单的,接下来我先来为大家介绍一种当代使用测量方式最多的一种。

按照恒星年的计算方式,首先采取地球作为公转,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

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沿着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绕着太阳公转。走完大约约9.4亿公里的一圈路程要花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即大约一年。

不过还有一种计算一年有365天的并非有中国的古代,神奇的玛雅人也曾计算出一年有365.2420天,与当代计算出一年的时间仅仅相差0.0002。那么玛雅人是通过什么计算的呢?

玛雅人语言一向是非常准的,而且玛雅人拥有三大历法分别是太阳历、太阴历、卓尔金历。三大历法相结合使用能够准确地推算出一年到底有多少天,玛雅人是如何使用这三本历法的呢?

第一:太阳历,玛雅人早早的就知道通过太阳来计算历法。这种方法与我国古代的“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会再来说“圭”。玛雅人也就是通过这一本历法推算出的时间与当代推算出的时间仅仅差了0.0002天,也就是说五千年里也只会有一天的误差,在当时的条件看来,玛雅人的天文学是非常先进的。

第二:太阴历,这本历法主要是通过观察星座的。通过这本历法玛雅人计算出584日是金星的历年,与当代推算出的时间仅仅相差12秒。不过玛雅人为了能够准确的预算,却花费了384年的时间。

第三:卓尔金历,至于这本历法据推测是一种宗教的纪念活动日,与土星有着莫大的关系。

可以看出玛雅人对于宇宙奥妙的研究是比较深的,但始终没有办法窥探出宇宙的奥秘,接下来讲述我国古代测试一年有多少天的方法。

太阳周年视运动是指太阳在太空中的运动轨迹,我国聪明的阴阳学家乃至后来出现的天文学家对这种运动轨迹都用“圭”做出了准确的计量,只要能够让太阳测量出回归年统统都好办了。

想要测量回归年,首先就要确立冬至与夏至。夏至时太阳最靠近北方,然后慢慢南移,到冬至时最靠近南方,然后又慢慢北移。直观地来看,就是冬至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夏至时影子最短。

确立冬至就要用到了“圭”,起初使用“圭”计量是不准确的,原因是会有很多模糊的影子,原因是很简单,但实际操作难度相当大,直到郭守敬发明了第一座观象台,我国的天文学工作才得到飞速的发展。

“观象台” 的体型虽高大,便于测量,但有一点依旧不能很标准,太阳照射来的光线常常超出以至于不能良好的使用。不久后,郭守敬发明了一种很强大的配件,“景符”。从而坚持测量。

一年中影长最长的那一时刻,就是冬至点,两个冬至点之间的时长,就是一个回归年长度。最为神奇的是郭守敬测量得出的天数是365.2422,与当代测量出的天数相同,比起玛雅人我国古代人的智慧简直是更胜其一筹。

祖冲之曾经经过研究以及与各界天文学者的讨论最终确立:大明五年十月十日影一丈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丈八寸一分太,二十六日一丈七寸五分强,折取其中,则中天冬至应在十一月三日。求其蚤(早)晚,令后二日影相减,则一日差率也,倍之为法;前二日减,以百刻乘之为实。以法除实,地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一刻,在元嘉历后一日,天数之正也(引入)。

由此可见我国祖冲之早早就能够有计算天数的方式,只是苦于没有工具计算,直到郭守敬的不断实践,最终确立了天数为365.2420。可见我国古代天文学水平是多么的先进,即使是聪明的玛雅人,也不及我中华古代的能人异士。

.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怎么计算?平年有多少天?

平年一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

准确地说一年是365天多6小时左右,每四年就会多出一天,当某一年的年份可以被4整除就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公元年数(不逢百的)不能被4整除的为平年;但是整百(个位和十位均为0)的年数,不能被400整除的也是平年。

计算方法:

(1)普通年份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如:1901年是平年,2004年不是平年)

(2)世纪年份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不是平年)

扩展资料

(1)判断年份是不是平年,只需看年份的末两位数,如果末两位数不能整除4,那么就是平年;反之,就不是。

(2)遇到末两位数都是0的年份,我们就看年份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不能整除4,那么就是平年;反之,就不是。

(3)如遇到2004年(末两位是04的),可以直接把它看做一位数,如果这个数不能整除4,那么就是平年;反之,就不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