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零序分量:把三个向量相加求和。即A相不动,B相的原点平移到A相的顶端,注意B相只是平移,不能转动。同方法把C相的平移到B相的顶端。此时作A相原点到C相顶端的向量,这个向量就是三相向量之和。最后取此向量幅值的三分一,这就是零序分量的幅值,方向与此向量是一样的。

2、求正序分量:对原来三相向量图先作下面的处理:A相的不动,B相逆时针转120度,C相顺时针转120度,因此得到新的向量图。按上述方法把此向量图三相相加及取三分一,这就得到正序的A相,用A相向量的幅值按相差120度的方法分别画

如何计算负序电流?

中国有关规程对发电机正常运行负序电流的规定:汽轮发电机的长期允许负序电流为6% ~ 8%发电机额定电流;水轮发电机的长期允许负序电流为12%发电机额定电流。

对不对称负荷、非全相运行以及不对称短路引起的转子表层过负荷,50MW及以上A值(转子表面承受负序电流能力的常数)大于等于10的发电机,应装设定时限负序过负荷保护。

在三相电路中,对于任意一组不对称的三相相量,总可以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组三相对称分量之和。正序和负序、零序的出现是为分析在系统电压、电流出现不对称现象的时候,将三相的不对称分量分解成对称分量(正与负序)以及同向的零序分量。

扩展资料

零序电流和负序电流其实只是人为虚拟的产物。对于一个三相不平衡(不对称)系统(电压或电流),为了分析和计算方便,人为的将这个三相不对称系统分解成“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这种方法称为“对称分量法”。

1、负序分量(电压或电流)的特点是:三相大小相同,相差120度,相序和正序相反。

2、零序分量(电压或电流)的特点是:三相大小相同,三相相位相同。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忽略分布电容电流的情况下,系统发生任何故障都没有零序电流,只有正序和负序电流。(在考虑分布电容电流的情况下,电容电流就是零序电流的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序电流

零序、正序、负序电流的计算方法??

正序、负序、零序的出现是为了分析在系统电压、电流出现不对称现象时,把三相的不对称分量分解成对称分量(正、负序)及同向的零序分量。只要是三相系统,就能分解出上述三个分量(有点象力的合成与分解,但很多情况下某个分量的数值为零)。对于理想的电力系统,由于三相对称,因此负序和零序分量的数值都为零(这就是我们常说正常状态下只有正序分量的原因)。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三相变得不对称了,这时就能分解出有幅值的负序和零序分量度了(有时只有其中的一种),因此通过检测这两个不应正常出现的分量,就可以知到系统出了毛病(特别是单相接地时的零序分量)。下面再介绍用作图法简单得出各分量幅值与相角的方法,先决条件是已知三相的电压或电流(矢量值),当然实际工程上是直接测各分量的。由于上不了图,请大家按文字说明在纸上画图。
从已知条件画出系统三相电流(用电流为例,电压亦是一样)的向量图(为看很清楚,不要画成太极端)。
1)求零序分量:把三个向量相加求和。即a相不动,b相的原点平移到a相的顶端(箭头处),注意b相只是平移,不能转动。同方法把c相的平移到b相的顶端。此时作a相原点到c相顶端的向量(些时是箭头对箭头),这个向量就是三相向量之和。最后取此向量幅值的三分一,这就是零序分量的幅值,方向与此向量是一样的。
2)求正序分量:对原来三相向量图先作下面的处理:a相的不动,b相逆时针转120度,c相顺时针转120度,因此得到新的向量图。按上述方法把此向量图三相相加及取三分一,这就得到正序的a相,用a相向量的幅值按相差120度的方法分别画出b、c两相。这就得出了正序分量。
)求负序分量:注意原向量图的处理方法与求正序时不一样。a相的不动,b相顺时针转120度,c相逆时针转120度,因此得到新的向量图。下面的方法就与正序时一样了。
通过上述方法大家可以分析出各种系统故障的大概情况,如为何出现单相接地时零序保护会动作,而两相短路时基本没有零序电流。
在这里再说说各分量与谐波的关系。由于谐波与基波的频率有特殊的关系,故在与基波合成时会分别表现出正序、负序和零序特性。但我们不能把谐波与这些分量等同起来。由上所述,之所以要把基波分解成三个分量,是为了方便对系统的分析和状态的判别,如出现零序很多情况就是发生单相接地,这些分析都是基于基波的,而正是谐波叠加在基波上而对测量产生了误差,因此谐波是个外来的干扰量,其数值并不是我们分析时想要的,就如三次谐波对零序分量的干扰。

三相短路有负序电流吗,怎么算

依然是以正序等于负序小于零序阻抗为条件,首先三相是对称短路,所以,,你懂的。负序电流绝对值(因为两相短路及接地正负序电流反向)单相小于两相接地小于(随着零序阻抗升高而逐渐接近于)两相。试想若零序阻抗无穷大,即为不接地,就等同于两相。这个都是有计算式,向量图的,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联系相通的地方。

零序、正序、负序电流的计算方法?

(1) 求零序分量:把三个向量相加求和.即A相不动,B相的原点平移到A相的顶端(箭头处),注意B相只是平移,不能转动.同方法把C相的平移到B相的顶端.此时作A相原点到C相顶端的向量(些时是箭头对箭头),这个向量就是三相...

什么是负序电流啊?

在分析三相不对称电路时,前辈们发明了“对称分量法”:即把一个三相不对称量(电压或电流)分解成“正序,负序,零序”三个对称分量。这样可以简化分析和计算的过程。所谓“负序”分量就是幅值和“正序”分量相等,相序和“正序”分量相反(正序顺时针依次为A-B-C,负序顺时针依次为C-B-A)。不知你是否能理解。

如何通过DQ变换求出电流的负序分量

可以通过负序角度代入的方法来求呀,正常正序的角度顺序是A超前B120度 B超前C120度 C超前A120度的顺序,即A(ωt) B(ωt-2PI/3) C(ωt-4PI/3),那么负序的情况就反过来了,即A(ωt) B(ωt+2PI/3) C(ωt+4PI/3),把上面的角度关系带入到DQ变换式中即可得到电流的负序的DQ轴数值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负序电压定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负序电压是在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零序互感器感应得到的。

在计算电力系统的不平衡时引用对称分量法,即任何三相不平衡电流,电压或阻抗都可以分解为三个平衡相量分量:

即正相序UA1,负相序UA2和零相序UA0即:UA = UA1 + UA2 + UA0,UB = UB1 + UB2 + UB0,UC = UC1 + UC2 + UC0,其中是正的相序的相序顺时针方向是UA1,UB1和UC1,它们的大小相等,相隔120度。

负相序逆方向的相序是UA2,UB2和UC2,它们的大小相等并且彼此分开。 120度;零相序是相等且同相的,并且每个相序逆时针旋转。

扩展资料

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可认为是三相对称的,即各元件三相阻抗相同,三相电压、电流大小相等,相与相间的相位差也相等,且具有正弦波形和正常相序。

对称的三相交流系统,可以用单相电路来计算。只要计算出一相的量值,其他两相就可以推算出来,因为其他两相的模值与所计算相相等,相位相差正负120度。三相对称短路或断线时,交流分量三相是对称的。因此,可以利用系统固有的对称性,只需分析其中一相,避免逐相进行计算的复杂性。

但是,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以及单相断线和两相断线等不对称故障时,三相阻抗不相同,三相电压、电流大小不相等,相与相间的相位差也不相等。对这样的三相系统不能只分析其中一相,通常采用对称分量法进行分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继电保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对称分量法

什么是负序电流?是怎么产生的?

正序、负序、零序的出现是为了分析在系统电压、电流出现不对称现象时,把三相的不对称分量分解成对称分量(正、负序)及同向的零序分量。只要是三相系统,就能分解出上述三个分量(有点象力的合成与分解,但很多情况下某个分量的数值为零)。对于理想的电力系统,由于三相对称,因此负序和零序分量的数值都为零(这就是我们常说正常状态下只有正序分量的原因)。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三相变得不对称了,这时就能分解出有幅值的负序和零序分量度了

负序电流是什么意思

1、当电网系统处于不对称运行状况时,导致负载运行时的电流不对称,此时,系统电流不仅含有正序电流分量,而且此时的系统电流还包含有负序电流分量和零序电流分量。

2、三相电网不平衡运行时,电网电压中将产生大量的负序和零序分量,当负序电流分量存在时,其会在发电机转子中通过电磁感应产生2ω(电网基波频率)频率的交流电流量,从而引起发电机机组振动、转子发热过量、降低异步电机的最大运行负荷等问题。这些危害造成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受到损害,进而导致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无法进行,间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力系统不对称运行状会对输、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以及用户带来严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