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用荤饵挂钩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把钩尖露出来。有钓友表示不要露,以防被鱼类发现;也有钓友表示要露出来,否则会刺鱼无力。双方其实都有道理,而且都没有什么错。具体是否露钩尖,要根据荤饵的种类来决定。

2、一方面,在使用红虫、蚯蚓等荤饵时,是需要把钩尖藏起来的。因为此类荤饵的体型都相对纤细,暴露的钩尖会显得格外明显和突兀,如果露出来的话不利于鱼钩的隐蔽。虽然不确定是否一定会有影响,但是肯定要比不露钩尖差一些。

3、而另一方面,如果使用的是鸡肠、螺蛳肉或者小虾一类,其皮质的韧度和硬度都要大得多。如果还把钩尖藏到肉里,那么鱼类在吞食钩饵后,就不能保证刺鱼时一招必中,跑鱼的几率极大。因此在使用此类荤饵时,一定要露出一部分钩尖,毕竟相比较隐蔽性来说,刺鱼的重要性更大。

钓鱼时 “露钩”了,鱼儿还会来吗?

我提建议用打飞钩和蘑菇食,打飞钩钓鲤鱼是不错的钓法,它所有的八只硬脑线钩子全部裸露在外面,如同一只刺猬,鱼钩在鱼看来只是吃食的障碍物,妨碍了它吃食。为了吃到食物,它可以先把鱼钩含在嘴里再去啃食,鸡蛋大的食物它绝对是吸不起来的,一口绝对咽不下去。只要鱼钩没钩住鱼的嘴,它没感到不适,它就会不停的吃,只有当鱼钩已钩住鱼嘴并游动时,才能把一团鱼饵和海杆线拉动。否则不论鱼怎莫吃,海杆也没有信号。如果说这种钓法鱼是在喝汤,不是在啃食,那末“蘑菇食”钓法可不可以说是啃食呢?蘑菇食钓法适用于,在小鱼较多的水域挑较大的鱼钓,它的形状如同一个蘑菇或一把伞,八只钩子均匀的分布在伞面的边缘上,埋藏在很结实的面食里,八根脑线如同暴露在外面的伞骨,由中心向边缘分布。此饵入水以后,如同一把倒在地面的张开的伞,伞面的厚度根据鱼的大小决定,钓大鱼厚一些,钓二斤左右的鱼伞边厚15毫米。这种鱼食鱼只能啃食,不啃下一块是吃不进去的,小一些的鱼是很难啃得动的。当它把啃下的鱼饵连同鱼钩一起吃进嘴里,并且游动时,在先拉动鱼饵以后,才会把信号传给海杆线,这两种钓法,只要有信号鱼就已被钩住了。因为鱼饵的重量已把钩尖拉进了鱼的肉里。
由此是否可以说明,鱼吃露钩的鱼饵,也会啃食。

有人说钓鱼要微露钩尖,这能行吗?

我给正解:漏不漏钩尖完全一样。道理:你可以到科技馆看一看许多鱼类眼睛是看不到正前方向的,是盲区。鱼儿吞食时靠嗅觉。所以爆炸钩才能钓到鱼,飞钩钓鲢鳙也是利用了鱼类盲区,类似的还有空钩钓,挂红虫、玉米粒、小麦粒等钓鱼也是同样能够钓到鱼的道理(凶猛鱼类除外)。希望我的解释能给钓友们带来启示,多钓鱼,钓大鱼。[] 查看原帖>>
采纳哦

漏出鱼钩钓鱼影响上鱼吗

这个主要还是和钓的鱼种和鱼的大小有关,像罗非鱼,鲶鱼等这些基本都是咬死钩的鱼类,露出鱼钩基本不影响而且感觉中鱼也不会吃太死,吞肚子里的(但钩蚯蚓时还是经常有的),另外钩蚯蚓等露出钩尖可以用倒刺卡住,鱼饵不易脱钩。
但钓鲫鱼或其他小鱼种,个人还是觉得不露会更好的,露了钩尖感觉不会咬死钩的。还有就是大鱼基本饵料也是大块的,不存在露钩尖的问题,除了蚯蚓,虾肉等。

根据季节来判断,用蚯蚓钓鱼不露钩尖好还是露钩

挂蚯蚓不露钩尖:
鱼咬钩自然更加大胆放心,鱼没有发现饵的异常,吃口大又猛
挂蚯蚓露出钩尖:
钩尖露出,更容易在鱼咬钩时刺中鱼的嘴唇,增加几率
那么按照上面的说法好像露还是不露钩尖,效果都可以,仔细看下面,其实很多钓友表示不露出钩尖比较好好,为什么?钓鲫鱼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时候吃口很好,突然鲫鱼吃着吃着,突然不吃了,提起来一看,钩尖出来了。
其实不露钩尖比较适合冬季鱼类吃口少,吃口轻的情况,适合鲫鱼鲤鱼这种胆小的鱼类,钓鲫鱼鲤鱼最好不露钩尖。

钓鱼时挂蚯蚓时要把鱼钩的尖露出来吗

露不露钩尖都无所谓,鱼没那么高智商,它不认识鱼钩。但蚯蚓一定要活,如果鱼钩比所钓的鱼嘴大或小杂鱼多,最好是顺着鱼钩把蚯蚓套在鱼钩上再剪断,用蚯蚓钓鱼最好用有倒刺鱼钩(无倒刺的很容易被小鱼拽走),把蚯蚓先套在钩尖一部分,然后穿破,再套进一部分,这样就不至于被鱼牵掉了。

蚯蚓钓鱼,鱼钩尖到底要不要露出来

这问题以前讨论的很多,一直没有定论。从现在科学的角度讲,鱼是低等动物,智商很低,应该是不认识鱼钩的,所以露不露尖无所谓。就像视频上李大毛老师挂蚯蚓的方法,完全是露尖的。从鱼钩穿刺鱼嘴的角度考虑,蚯蚓的皮肉较嫩,不存在钩尖不能穿透的问题,所以也不必在意露不露尖。只有从鱼钩进入鱼嘴的角度考虑,才要考虑是否露尖。像垂钓鳑鲏、小麦穗、淡水石斑等嘴很小的小型鱼类时,蚯蚓不能露尖,否则鱼钩进不了鱼嘴。

蚯蚓作饵钓鱼要不要露出钩尖

一、蚯蚓的选用:1、选用瘦蚯蚓。所谓“瘦蚯蚓”这里是指因没有喂食而饿瘦的蚯蚓,大小如普通牙签大。适应垂钓公历3月初至4月中旬的仲春到暮,农历的惊蛰至清明期间。垂钓时要把它截为两段,从断口处钩入,钩尖处露一点,钩尖蚯蚓留有l~2厘米长让其蜷曲蠕动。挂钩后不要使蚯蚓堵塞钩门,多余的截头留尾于钩尖蠕动。采用细线小钩,钩最大不宜超过丸七8号。
2、选用肥蚯蚓。所谓“肥蚯蚓”这里是指偏大一点或是喂养肥粗的蚯蚓。适应垂钓公历4月末至11月末的暮春、夏秋和初冬。
3、选用小蚯蚓。所谓“小蚯蚓”这里是指如精细牙签大的蚯蚓,适应垂钓寒冬和早春至仲春鱼儿。这时的鱼儿觅食动作轻微,张口小.吞食缓慢迟钝。在钓具上应选用细线小钩:主线l号,脑线为0.8号,钩是丸七5—6号。小钩挂穿小蚯蚓不会阻塞钩门,适应块头小点的鱼儿吸饵吞钩。要求蚯蚓要鲜活,挂钩蚯蚓后钩尖或钩体不能裸露,钩尖上的蚯蚓不要掐断,保留1厘米左右长让其蠕动,逗引鱼儿来咬钩。垂钓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忌钓早晚天时。
二、钓具:钩线适宜,钩用丸七7-8号,如钓2千克以上的鱼用丸七9-10号,蚯蚓随着增大,或是挂多条小蚯蚓。渔线用1.5号主线,脑线为1.o号,因钓鱼太小而定。勤换钩上死腐蚯蚓,保持钩上蚯蚓鲜活蜷动,挑逗鱼儿前来咬钩。钩尖上的蚯蚓尾巴长度在1~2厘米为宜,不应超过3厘米。每钓一条鱼换一条蚯蚓。
三、技巧:1、拖拉逗引法。将钩饵投向前面的最远方,由远至近拖拉,拖拉幅度20厘米左右,有意想不到的大鱼中钩。稍等1分钟拖拉一次为妥,这样获鱼率高。
2、定点逗引法。在钓点小幅度将钩饵提起放下,轻放速提幅度10~20厘米,引诱鱼儿前来咬钩。每2—3分钟重复一次,就在不经意间往往会有鱼中钩。
3、移动逗钓法。此法适应缓流水,或是有风浪缓流水。采用扁担式双钩。逗引钓法获鱼多,消耗体力大。蚯蚓挂钩后蘸上商品饵粉更佳。
4、扇形逗引法。将钩饵呈扇形一定角度向左或向右斜拉,再轻缓放下,注意动作要慢条斯理,在钩饵缓慢移动时有鱼咬钩。每次横移量在20—30厘米,重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