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平均电缆长度估算每根电缆长度:

平均电缆长度等于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远距离、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近距离相加的和除以2。

总电缆长度等于平均电缆长度加平均电缆长度的百分之十加端接容余6米。

2、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

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等于服务区域内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远距离加服务区域内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近距离加6的和乘0.55乘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

3、电缆订购数,按4对双绞电缆包装标准:

一箱线长等于305米,电

依据楼宇中双绞线用量

你好!你是问依据楼宇中双绞线用量怎么算?依据楼宇中双绞线用量:
1、用平均电缆长度估算每根电缆长度:平均电缆长度等于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远距离、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近距离相加的和除以2。总电缆长度等于平均电缆长度加平均电缆长度的百分之十加端接容余6米;
2、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等于服务区域内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远距离加服务区域内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近距离加6的和乘0.55乘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
3、电缆订购数,按4对双绞电缆包装标准:一箱线长等于305米。

综合布线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的设计标准有哪几类,分别列出其代表性的技术规范。
2、如何核算水平布线中双绞线的数量。
3、述综合布线是如何进行标识管理的。
4、设备间对环境有什么要求?
5、综合布线施工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6、简述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步骤。
7、简述认证测试的内容及其作用。
8、试分析基本链路、永久链路、通道的异同点。
9、6类布线系统认证测试需要测试哪些参数?
10、简述长度测试的工作原理。
11、现场测试有何环境要求,环境对测试结果有何影响?
12、综合布线验收一般有哪几个阶段?
13、简述双绞线与电力电缆在不同情况下的最小净距
14、写出综合布线系统中各部分构成并简要说明。
15、什么是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各有什么缺点?
16、工作区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什么
17、叙述水平子系统和主干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18、大开间办公室中的布线一般常采用哪几种技术?并分别叙述它们应用的场合。
19、公有地址与私有地址有何不同,分别用在什么场合?
20、指出2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21、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无线局域网最合适,说明理由?
22、企业构建局域网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那些?
23、你认为网络拓扑图在构建和维护网络中有何用途?
24、在局域网组网中,选择集线器和交换机作为网络互联设备对网络运行性能有什么影响?
25、如果本案例中某一楼层的计算机数量超过单个交换机的典型端口数(24口或48口等),你将如何设计解决方案?

弱电系统中综合布线的点位计算和线缆长度怎么计算?

综合布线常用公式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综合布线习题 急! 急! 急! 急!

总数100个信息点:
其中水平布线,双绞线平均距离(每个点)=(70+30)÷2×1.1=55米。那么水平布线双绞线总用量就=100(信息点数量)×55米=5500米。如要换算成线的箱数那么就5500米再除305米,就是18.03箱,你可以算18箱也可以算19箱。
工作区子系统中水晶头的用量是100个,水平布线系统中模块的用量也是100个。因为有100个信息点。如果水平布线系统中还要求制作用户端跳线那么一根跳线用2个水晶头,就再加200个。
这样回答可以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就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