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清楚或许分开可让彼此生活的更好,感情的开始,是彼此欣赏和心心相惜,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油然双方的精神愉悦;感情的破裂也源于不再能相互置于心中彼此共融的懂得,将自己从对对方感情的过分依赖中抽离出来;

2、切忌总是将自己置于失败者的位置上,感情的破裂是双方的问题,并非只你一人,要打起精神,完善自己,在家人和工作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

3、转移注意力,寻找能让自己真正快乐的事,人的一生中并非只有爱情,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生活,努力在自己的兴趣上好好经营自己,享受生活的快乐

怎样割舍一段感情?

割舍总会让人心疼。不能再争取一下吗?

好吧,如果你已做了决定,我们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时间。没有人能够真正割舍下某一段感情,我们都是情感复杂的动物,触景生情,蓦然回首,总是或多或少的让你触碰到本以为已经放得下的感情。

时间是一剂良药,它会让你淡忘割舍的痛。时间久了,再想起来都是一些美好的画面,不哀愁,不怨恨,但也会轻叹假如。

我们的生活总是要面对明天的,就如同在长的夜也不会阻隔黎明。

如果真的决定了,就微笑着面对以后的自己和生活,重新开始,去勇敢的找一份属于自己的不会再割舍的感情。

愿你一切都好,我的朋友。

如何把一段感情断舍离

有的人分手会剪掉长发,准备从头开始,还有的人会暴饮暴食大醉一场,大哭一场,或者特意去自己定情的地点走一趟告别过去,这些小小仪式,并不全是舒适的,甚至也不是全部有用的,但是这些行为带来的分手仪式感,可以有效的帮助一个人开始放下。

生活里很多事情是有始无终,你要是没有主动去划上一个句点,它就会像是手头上永远在拖延的工作,始终在耗费你的精力,增加你的时间成本。而仪式感的心理暗示作用是很大的,它有点像deadline,把你的精神拖延具象化了,清晰化了。

2、接纳自己的愤怒和悲伤

有的人没法接受自己的情绪,结果就是越压抑越反弹,因为太伤心的时候就特别渴望被爱,被满足,情感需求就特别旺盛,太愤怒的时候也会特别不甘心,不愿意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放手,最后的结果就是报复性的纠缠,表现的多么需要对方。

其实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因为过多的对自己说“我不需要什么”反而让压抑的需求积累反弹了。

所以,不要否定情绪,要接纳情绪。分手前经历的所有委屈、愤怒、不甘和悲伤情绪,你不用逃避它,因为这些情绪更有利于维持跟别人的边界感。你清楚他给带来的坏,你才会躲避它,愤怒和悲伤都是你的自我防御机制,提醒你别再掉进同一个坑里。

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想发泄就发泄,不用怪自己,也不用因为还念着对方觉得自己没出息。你本来就应该有情绪,不要做一个假装坚强的机器人。

3、反焦虑思维

一位有着30年执业经验的心理学博士,罗尔·肖克,在《反焦虑思维》一书中给出过一个公式:

焦虑=高挑战-低技能

如果在工作中,就是你的能力匹配不上你的野心的意思。过度的焦虑会让你陷入自己怀疑的漩涡。而在爱情中,你的高挑战是“不联系不想念”,你的低技能就是“忍不住回想”。结合这个焦虑的公式,反焦虑思维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降低挑战,一个是提升技能。

怎样降低挑战呢,如果“不联系不想念”是你的终极挑战,那么你可以将它拆分为几部分更容易达成的目标,逐步实现。例如我首先在3天之内不联系对方,这就是我成功的第一步,然后一定要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比如允许自己翻看一些过去的东西,也就是给自己松紧有度的订目标,直到自己的小目标一个个实现,终极挑战才不会显的那么艰难。

怎样提高技能呢?同样是拆分技能点,逐个攀爬,从一天的情绪反复到三天的情绪反复,先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同样是给予奖励,然后刺激自己实现更多的小目标,往最终目标靠近。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这个反复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焦虑。要警惕自己进展缓慢或者小目标失败产生的新的焦虑,在自己设定的道路上稳扎稳打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