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体呈纺锤形,口位于头部前端,口旁有须两对,体色青黄,尾鳍下叶红色,背鳍,臀鳍都有硬刺,最后一根刺的后缘有锯齿;草鱼: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其体较长,腹部无棱;鲫鱼:形体黑胖,肚腹中大而脊隆起,体长15~20厘米,呈流线型,体高而侧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轮廓隆起,尾柄宽;腹部圆形,无肉稜,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鲢鱼:体侧扁而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约为体长的四

鲤鱼,鲫鱼,草鱼怎么分辨

这三种鱼可以根据外貌,鳞片以及颜色区分。鲤鱼是这三种鱼中唯一一种有胡须的鱼,且鳞片上有十字纹理;鲫鱼无胡须,鱼鳞较小,体色主要是灰色;草鱼无胡须,成体较鲫鱼大,体呈茶黄色。

鲤鱼,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

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鲤鱼的鳞有十字纹理,所以名鲤。死后鳞不反白。有从头至尾的胁鳞一道,不论鱼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鳞,每鳞上有小黑点。

鲤鱼

鲫鱼体侧扁而高,体型较小,背部暗淡,腹部发白色浅,不过也因鱼产地的不同体色呈现出差异,但多呈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嘴上无须,鱼鳞较小。

鲫鱼体色主要是灰色,如灰黑色的体背,银灰色的体腹和灰白色的鳍条。 

鲫鱼

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鲤科、草鱼属鱼类。体长为体高的3.4~4.0倍,为头长的3.6~4.3倍,为尾柄长的7.3~9.5倍,为尾柄高的6.8~8.8倍。体长形,吻略钝,下咽齿2行,呈梳形。背鳍无硬刺,外缘平直,位于腹鳍的上方,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较至吻端为近。鳃耙短小,数少。体呈茶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边缘灰黑色,胸鳍、腹鳍灰黄色,其它鳍浅色。

草鱼

如何区分鲤鱼,草鱼,鲫鱼?

区分鲤鱼、草鱼、鲫鱼可以看鱼的外貌:

1、草鱼的身子长、细,而且头尖;

2、鲤鱼有胡子,头部有点下弓;

3、鲫鱼和鲤鱼差不多,但没有胡子,但是鳞片要比鲫鱼大一些。

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背部的颜色为黑褐色、鳞片边缘为深褐色,胸、腹鳍为灰黄色,侧线平直,肉白嫩,骨刺少,适合切花刀作菊花鱼等造型菜。

鲫鱼在欧亚地区为常见淡水鱼,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的其中一种鱼类。鲫鱼经过人工养殖和选育,可以产生许多新品种,例如金鱼就是由此产生的一种观赏鱼类,和食用的野生鲫鱼学名同为 Carassius auratus 。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厘米,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多产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带,洱海鲫鱼较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