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简介: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包括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部分:包括第2至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

第三部分:包括第5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圆明园的毁灭简写作文400字

1. 《圆明园的毁灭》的400字作文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满腔怒火。

圆明园是我国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园内浓缩了中外天南海北的风景名胜,收藏了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把圆明园洗劫一空、放火焚烧之后,昔日辉煌的圆明园竟只剩下几根残柱。

读完这篇课文,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同时我也在不尽的思考着:为什么英法联军能够轻而易举地侵略圆明园,而中国却无以反抗?这都是因为中国国力落后、清朝 *** 腐败无能,侵略者才能在我国的领土上无法无天地做事。

《圆明园的毁灭》使我想到了另一个巨大的国耻——南京大屠杀。那帮可恶的日本军队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屠杀中国三十九万名同胞,那溅出的鲜血染在了日本军队一把把屠刀上……

这些都是侵略者罪恶的行径,他们这种强盗的行为是世人不可容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振兴中华,不让祖国的财产再次流露到外国的土地上,不让我们的同胞再次遭受到侵略者的杀害!我们要以此为动力,要像周总理那样从小就胸怀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认真、努力地学习,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读书吧!

2. 缩写《圆明园的毁灭》作文

当我看到课本《圆明园的毁灭》上面已成了灰烬的圆明园照片,浮想连翩。

我们的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那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中国每个地方名胜,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还有西洋景观。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无所不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把能拿走的拿,拿不走的运,运不走的破坏,为了销毁罪证,烧了圆明园。我们现在只能看见这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近代的屈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屈辱!每当人们来到这一片灰烬前,心中对英、法联军无比愤恨。当今世界还有战争的阴影。

日本首相不是一直去拜靖国神社吗?美国不是炸掉了我们的大使馆吗?所以,我们要发展,不发展就得受到侵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现在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地返回,这标志着我们的科学技术得到世界先进水平。被动挨打的日子将永远成为历史。

3. 五年级第七单元作文 写 圆明园的毁灭 400字左右

《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 *** 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 *** 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悔辱!

上楼是我QQ好友,他抄我的,别信他,选我选我!

4.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作文(400—600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学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感慨万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圆明园在没有被英法联军烧毁以前,曾是那么辉煌灿烂: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乡野,圆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瑶台、武陵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景色,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以说,她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我国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中还珍藏着无数的无价之宝,更有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藏的历史文物、金银珍宝、宋元陶瓷、历史书画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为什么会不复存在呢?又是谁下此毒手呢?这场浩劫正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所描述和抨击的一样:有一天,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他们见物就抢,每个强盗都把口袋装得满满的,更可恶的是将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打得粉碎……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脏灭迹,掩盖罪行,竟下令火烧她,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从此变成了废墟……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在沉默。这是一种被刺痛后的沉默,内心像在被火燃烧。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耻辱!这样的耻辱在旧中国又何止这一次呢?为什么堂堂的中华民族会有这么屈辱的一天呢?是闭关锁国,是政治黑暗,是封建专制。。。.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历史,我们应该更加发愤图强,再21世纪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崛起而好好读书!

5. 围绕圆明园的毁灭写一篇演说作文400字

还有西洋景观。

建造圆明园用了150多年,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日军太可恶了,他们光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可以不择手段去杀害无辜,久久不能平静;又好像心中燃烧着熊熊烈火;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总面积达为347公顷。

可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三天三夜后,圆明园就只剩下几个残柱了,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屈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铭记这个耻辱,我气愤,水怎么也扑不掉、华中、华南;也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伤心。

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那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为什么要自相残杀?我明白了。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到1938年10月,因为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毁灭了,我无奈,因为中国 *** 那么强大。

我愤怒,园中有很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1937年7月。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 这令人气愤! 我愤怒!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美不胜收,为什么没有能力来反抗;我不解,同样是女娲创造的人类、血流成河。

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去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巧夺天工的圆明园,就这样消失在这帮可耻的强盗手里。这群强盗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破环了璀璨的文明,日军侵占了华北、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感到一阵的愤怒,好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往湖里丢石头。

6. 《圆明园的毁灭》梗概作文大全500

圆明园是万园之园,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的艺术价值也很高,圆明园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但是,就是这样一座盖世无双的建筑瑰宝,1860年英法联军夺走了它的光辉,一场被熊熊大火,它成了一堆残柱废瓦。

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当时,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双手的中华民族,拥有亿万双眼泪汪汪的眼睛的中国人民,只能握着铮铮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而恶昏庸无道腐败的清 *** ,不光不阻止这一恶行的发生,反而继续投敌卖国,继之而后的中法战争竟然出现了“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奇怪现象。原本完整的国家变得四分五裂! 当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时,英法联军得意忘形,那肆意的哈哈大笑,穿越时空,穿越历史,仍然响在耳旁。

你们太可恶了!你们就是无恶不作的强盗!你们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你们将被历史永远咒骂! 现在的圆明园,没有了往日那盖世无双的风采,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富庶,想到这儿,我无比的惋惜和生气。这是懦弱的清王朝落后挨打的见证,今天,我们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不让悲剧重演。

7. 围绕圆明园的毁灭写一篇演说作文400字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感到一阵的愤怒,好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往湖里丢石头,久久不能平静;又好像心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水怎么也扑不掉。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园中有很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也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建造圆明园用了150多年,总面积达为347公顷。

可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三天三夜后,圆明园就只剩下几个残柱了! 这令人气愤!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美不胜收、巧夺天工的圆明园,就这样消失在这帮可耻的强盗手里。这群强盗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破环了璀璨的文明! 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伤心。

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那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

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我愤怒,因为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毁灭了,我无奈,因为中国 *** 那么强大,为什么没有能力来反抗;我不解,同样是女娲创造的人类,为什么要自相残杀?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

《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屈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铭记这个耻辱。因为历史不能倒流,所以中国要强大。

8. 圆明园的毁灭作文400字,急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 康熙皇帝 命名的。

康熙皇帝 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 圆明 " 雍正皇帝 有个解释,说“ 圆明 ”二字的含义是:“ 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质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 崇信 佛教,号“ 圆明居士 ”,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著有《 御选语录 》19卷和《 御制拣魔辨异录 》。在清初的 佛教宗派 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 佛教 施以影响,努力提倡“ 三教合一 ”和“ 禅净合一 ”,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 胤禛 (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 圆明园 ”正是取意于 雍正 的 法号 “圆明”。 。

历史发展 圆明园是 清代 著名的 皇家园林 之一。圆明三园 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 胤禛 (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

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 诸值房,御以“ 避喧听政 ”。

乾隆 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 长春 园,在东南邻并入了 绮春园 。

至 乾隆 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 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 热河 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遭遇浩劫 历史背景 清咸丰十年(1860年) 英法联军 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 骑兵 和一个 步兵团 ,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 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 *** 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10月18日,3500名 英军 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 清漪园 、静明园 、静宜园 、畅春园 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 葬身火海。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 万寿山 、玉泉山 、香山三山,清漪园 、圆明园、畅春园 、静明园 、静宜园 五园。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

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 入侵北京。 英法联军 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 寺庙 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

如,圆明园的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藏舟坞 ,绮春园 的 大宫门 、正觉寺 等。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 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 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之无能。 这么听起来好像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

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 *** 、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洗劫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 、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 海淀 ,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 大宫门 。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 太监 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 任亮 等人以身殉职。

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 文丰 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 外务大臣 :“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

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 格兰特 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 士兵 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圆明园可抢的 东西 实在太多。

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

9. 圆明园的毁灭作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文章结构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相关资料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圆明园是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铺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举国珍宝、稀世文物,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1860年10月6日至17日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毁三天三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万春园、福海、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步恢复,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扩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两个“圆”字不同,“毁”字的写法。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展标。

下面我们细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抒发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者的憎恨。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什么?

2、再读,比较用两个“不可估量”比用一个感觉怎样?

3、回读体会。读出惋惜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大家思考: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观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4、出示课件:圆明园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

5、相机板书:布局众星拱月

6、回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清楚。读出布局美。

六、学习第四部分,分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课件:“学习提示:a先读读,看看这一部分写了什么?b画出重点词语。c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汇报。抓“上自……下至”、两个“最”字。

3、相机板书:文物多而珍贵

4、回读体会。

5、引导背诵。

过渡语:圆明园真美呀!它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造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看看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课件:“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