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伞齿轮的方法:测量固定弦齿高的弧齿厚,配对检验接触斑点,有噪音要求的要加负荷测量噪音分贝,配对检验接触斑点要看其形状、大小、位置。依据其使用场合不同要求不同。依据情况还会测量齿部径向跳动,螺旋伞齿轮即螺旋圆锥齿轮,常用于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圆锥齿轮的轮齿分布在一个圆锥体的表面,其齿形从大端到小端逐渐减小。

弧形锥齿轮(螺旋伞齿轮)如何测量参数?

根据齿顶圆和齿数算出大概模数,知道配对齿轮的齿数就可精确计算出所有参数,唯一测绘的只有齿宽。

变位主要是基于大小齿轮的等寿命设计,进行强度设计时主要进行下面两个校验,一个是弯曲强度,一个是接触疲劳强度,大小齿轮齿数不同,所以同时间转数不同,因此要求小轮的单个齿的强度要高于大轮才能够实现大小轮寿命相近。

固定一个齿轮,在另一个齿轮齿廓上,顶上百分表,左右转动顶表的齿轮,百分表读数变化值,就是侧隙。要是在常温没侧隙就会咬死,而且为了在齿轮的侧隙上留下空间储油。在齿型变到最大时也要留有空间给储油。所以都会有侧隙。

有侧隙也有缺点就是当齿轮副转换转向时会带来回程误差和冲击。但不同场合的齿轮副的侧隙要求不同,像仪表为了减小回程误差就要小侧隙,而经常转换转向的地方防止冲击过大也要小侧隙。

太小的侧隙容易咬死而且因为储油问题而润滑不良。而其他地方的侧隙可以大一些,但侧隙太大的问题也不用多说,肯定不行的。会有不同的用场会有一些合理的值。

扩展资料:

螺旋伞齿轮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圆弧重叠系数大,承载能力高,传动平稳平顺,工作可靠,结构紧凑,节能省料,节省空间,耐磨损,寿命长,噪音小。

在各种机械传动中,以螺旋伞齿轮的传动效率为最高,对各类传动尤其是大功率传动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传递同等扭矩时需要的传动件传动副最省空间,比皮带、链传动所需的空间尺寸小;

螺旋伞齿轮传动比永久稳定,传动比稳定往往是各类机械设备的传动中对传动性能的基本要求;螺旋伞齿轮工作可靠,寿命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旋伞齿轮

锥齿轮检测方法

一种锥形齿轮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先选定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仪,并以法向模数 Mn、齿数Z、齿形角α
如果你的齿轮比较小 可以用投影仪和样板进行比较测量
. N" C3 C- E5 A, W7 h. m. M3 C& u齿顶圆 的测量 小一点的可以用环规,大一点用的用千分尺 和 卡尺 而且还要看齿轮是单齿还是双齿 测量时还要将补正值加进去;% @6 o% s6 C5 J2 r* t
尺厚用公法线千分尺;
[( S' d6 E! w内孔可以用 孔规和内径千分尺 ;
& F$ v+ c, D8 L5 d4 X0 X3 f齿顶圆偏心用千分表和中心定位装置配合进行测量
要是常规的齿轮的话主要检验一下几项:
+ u, e& I* l' H" J1、外观、几何尺寸 用千分尺,目测等方式,按照要求的几何尺寸验收即可
4 E6 T3 w; }& Q2、硬化层厚度,硬度的检验,借助于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等工具。( t5 Y! G3 q# l V
3、疲劳寿命,在接近实际使用条件的条件下测试。7 k4 @3 Z0 ]' t$ d, _/ e
呵呵~~~~~~~~,个人意见!

锥齿轮如何测绘,要测哪些参数?如何计算?

直齿圆锥齿轮:需确定模数m齿数z分度圆锥角δ。

1.数出被测齿轮齿数z。

2.测出大端齿顶圆da。

3.算出分度圆锥角δ,tanδ1=z1/z2, tanδ2=z2/z1。

4.由表中公式得m=da/(z+2cosδ),取相近标准模数。

5.按表格计算其余数据。

怎样测量差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

测量方法:用磁性百分表固定在减速器壳的凸缘上,百分表的触头应垂直于从动锥齿轮牙齿大端的凸面,用手把住主动锥齿轮,然后轻轻往复摆转从动锥齿轮,观测百分表指针摆动的读数。正确的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范围为0.15-0.40mm。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伞齿轮怎么看是变位还是变位

一般的,与标准齿轮相比较,正变位齿轮,齿顶圆、齿根圆变大;负变位齿轮,齿顶圆、齿根圆变小。可以根据以上变化,初步判断是否为变位齿轮、正变位还是负变位。
准确判断齿轮是否变位,以及是正变位还是负变位,可以通过测量齿轮公法线尺寸,计算齿厚,根据齿轮实际齿厚与标准齿厚的对应关系,可以计算出变位系数。
希望将提问,处理,改为“工程技术科学”分类。

怎样测量差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 da ge

锥齿轮对的啮合间隙可用压铅法和千分表检查。用压铅法检查时,可将厚约1.5毫米、宽5毫米,长50毫米的铅条置于齿轮的轮齿之间,用手沿前进方向转动主动锥齿轮轴,铅条被碾压后取出测量被碾压部分的厚度,即为锥齿轮对的啮合间隙。用千分表检查时,应将表的触头抵住从动锥齿轮轮齿的大端,并处于齿轮圆周的切线方向,然后用手固定主动锥齿轮轴,再用另一手按齿轮旋转方向来回轻轻摆动从动锥齿轮,这时千分表表针的摆动量即锥齿轮对轮齿的啮合间隙。测量时应测四点,取其平均值。各车锥齿轮对的啮合间隙为:红岩261、吉西爱曲和吉比西均为0.15--0.3毫米,奔驰2026为0.2-0.25毫米,日产TKL-20为0.3--0.4毫米,五十铃TD]和SIR为0.28-0.36毫米。若间隙不符合要求,可在从动齿轮轴(或差速器壳)左右侧轴承盖内(或外座圈与座孔间)调整垫片总厚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将一定厚度的调整垫片由一侧移至另一侧来调整,奔驰2026、日产TKL-20、五十铃习R和TD]等车是用在差速器两侧轴承预紧度不变的前提下,拧松一侧、拧紧另一侧的调整螺帽来调整。

怎样测量差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

1,红丹粉观察接触点、面后调整好实际安装距; 2,固定主动齿轮安装位置; 3,无间隙配装从动齿轮(保证接触面),测量实际安装距; 4,通过调整垫片装配到所需侧隙; 5,确定侧隙后可以固定从动轮,旋转主动轮测量主动轮摆动角度以已知侧隙 换算出摆动角度与侧隙的比例关系; 6,以后就可以用摆动角度来测量啮合间隙了。

工厂如何测螺旋锥齿轮副的侧隙?

在锥齿轮滚动检查机上固定一个锥齿轮,用百分表沿法向指向另一个锥齿轮的近大端近分度圆处时,轻轻搬动这个动轮,百分表显示的读数就近似为大端的间隙,要注意的是随固定轮位置的不同,这个值是在变化的,因为固定位置不同,动轮与定轮的啮合点位置是不一样的,而锥齿轮,尤其是弧齿锥齿轮大小端的齿侧间隙也是不一样的,在二维图中标出的齿隙一般也有较大的公差,故对这一测量值可以直接视为齿侧间隙。另一种办法是用软铅丝(类似电器上用的保险丝,而决不是用铁丝)沿齿向夹在啮合副的齿槽中强制啮合,当软铅丝被压扁后测量软铅丝的各处厚度就可以知道各处的齿侧间隙了。

齿轮测量的测量仪器

为了正确测量和评定产品质量,齿轮测量仪器通常应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T10095-2001(等同于ISO1328:1997)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所规定的精度项目、精度评定方法以及规定的公差,对产品齿轮进行快速、高效、可靠的测量。由于市场(如汽车行业)对齿轮测量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齿轮测量精度项目也应不断有所发展,齿轮测量仪器也应有所创新,使测量功能不断增强,以满足新的需求。
齿轮测量仪器通常由仪器主机、坐标或位移传感器、测头装置、测量拖板数控驱动系统、测量系统电气装置与接口,以及计算机等主要部分组成。随着关键精密零部件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模块化,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制造技术以及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齿轮测量仪器的研制与开发。新的控制软件和测量软件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齿轮测量中心的开发受到众多齿轮测量仪器制造商的重视;90年代逐步形成了系列化产品推向市场。CNC齿轮测量中心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在齿轮测量仪器上集成应用的结晶,是坐标式齿轮测量仪器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该仪器实质上是含有一个回转角坐标的四坐标测量机——圆柱坐标测量机,主要用于齿轮单项几何精度的检测,也可用于(静态)齿轮整体误差的测量。
德国KLINGELNBERG的P系列齿轮测量中心,其特点是采用了专利的三维数字式高精度光栅测量头(使用了HEINDENHAIN的超高精度光栅);性能稳定的优质铸铁床身,高性能直线电机驱动系统;高精度滚珠轴系和密珠滚动导轨。仪器精度达到德国标准1级。据报道该厂生产并经精化的一台P65齿轮测量中心,被英国国家齿轮计量实验室选定,作为英国齿轮精度传递及标定的基准仪器。美国M&M的齿轮测量中心,其三维高精度电感测量头;花岗石基座;精密气浮轴系以及精密直线滚动体结构导轨,成为该仪器的特色(也采用了直线电机驱动),仪器测量不确定度为2μm。德国MAHR的GMX275采用的模拟量测量头,可选择扫描或单点采样方式,可以按0.1°间距转动,使测头的测尖能处于被测齿面的法面上,仪器测量不确定度在测量空间内为(2.3μm+L/200)。齿轮测量中心除了能测量圆柱渐开线齿轮,还能测量齿轮滚刀,插齿刀,剃齿刀等齿轮刀具,以及蜗杆、蜗轮、凸轮轴等复杂型面的回转体零件。国外齿轮测量中心厂商,大多还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制式锥齿轮的测量软件和锥齿轮加工机床的参数修正软件,这有益于加快锥齿轮的首件试切。通过接口或网络的信息集成,将测量机、锥齿轮设计及锥齿轮加工机床连接一起,构建成锥齿轮闭环制造系统——将试切锥齿轮几何形状的测量信息,转换成相应机床参数的调整信息后反馈到机床,实现锥齿轮加工的CAD/CAM/CAT,使锥齿轮的“零废品”制造成为可能(可惜还未见国内应用的相关报道);选用相关软件,还能用于反求工程对工件参数进行测定。高精度和一机多能的特点,使齿轮测量中心更适合于工厂计量站使用。
日本的齿轮测量仪器制造商,在我国市场经过十年的沉寂后近亮相频繁。大阪精机在GC-HP系列齿轮测量仪器的基础上,开发出CNC电子创成式的CLP系列齿轮测量仪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参展亮相的东京技术仪器公司(Tokyo Technical Instruments Inc.)。在2003年底上海中国国际齿轮传动、制造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上该厂首次展出TTI-300E型CNC齿轮检测仪,据称其质量较小的测头部件能单独在径向运动,便于快速测量齿轮齿距偏差。密珠轴系的主轴回转精度可达0.03μm,仪器测量重复性达到0.5μm。除了能对渐开线齿轮高精度测量外,该仪器还能对齿轮刀具(如滚刀、剃齿刀、插齿刀)以及蜗轮蜗杆进行测量。该公司产品在中国已售出30余台(主要集中在台资企业)。
国产CNC齿轮测量中心有了长足的发展,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精达公司都先后成功开发出了系列产品。哈量的3903A齿轮测量中心,经过几年努力,仪器精度和测量速度据称已达到或接近KLINGELNBERG公司产品的先进水平。精达公司作为后起之秀,发展引人瞩目,其JD、JDS系列齿轮测量中心,目前在国内产品中销量最多。国产齿轮测量中心的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已经具有和国外产品竞争的能力。不过在仪器精度、稳定性,尤其在测量软件(如弧锥齿轮的测量软件)、仪器故障诊断功能等方面,和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令人欣慰的是国内齿轮量仪制造商已有共识,已联合高校院所协同攻关努力缩小差距;随着性价比的迅速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国产齿轮测量中心的发展前景看好,在国内市场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齿轮单面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仪
1、这类仪器在我国曾得到大力开发与生产,特别适合摩托车汽车齿轮批量生产现场的质量检测和生产工艺监控。成都工具研究所研制的CNC蜗杆式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是一个典型实例,至今已在国内市场销售200余台,少量销往国外。它的特点是采用跳牙磨薄测量蜗杆与被测齿轮啮合,对齿轮齿面进行滚动点扫描测量。测量信息丰富,测量效率高。德国FRENCO公司推向市场的URM齿轮误差滚动扫描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完全类同于我国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该仪器可称为平行轴齿轮式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它采用高精度圆光栅作为角度传感器,特殊测量齿轮为测量元件,测量基本单元是测量齿轮上特制的测量棱线,分别为齿廓测量棱线和齿向(螺旋线)测量棱线。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为3.5~4.5μm,测量重复性为2~3μm。测量时间1~2分钟,测量齿轮使用寿命约20万次。该产品已在德国福特汽车厂、大众汽车厂得到应用。成都工具研究所生产的CSZ500A、B型锥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是滚动点扫描测量技术在锥齿轮测量上的应用范例。测量锥齿轮的齿廓、齿向测量棱线的制作采用了自行开发的专利技术,仪器测量重复性可高达1~2μm,可测量锥齿轮的齿形、齿向、齿距偏差,齿面形貌偏差,切向综合偏差以及接触区。测量时间取决于大小锥齿轮齿数,通常为5~10分钟。
2、齿轮双面啮合检查仪
由于计算机、精密光栅传感器以及数控技术的应用,传统的齿轮双面啮合检查仪经过技术改造提升,整体水平有了质的改变,分析功能增强。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智能双面啮合齿轮测量仪配备了笔记本电脑、长、圆光栅传感器、直流伺服电机和单片机数据采集,能对齿轮的径向综合偏差、一齿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等进行测量外,还能对毛刺、划伤、磕碰等缺陷进行判定。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办公机器以及照相机、玩具行业等用小模数齿轮(尤其是塑料齿轮)产量大增,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齿轮双面啮合检查仪市场需求相应增加。2003年上海展览会上就展出了日本东京技术仪器和大阪精机的齿轮双面啮合检查仪。据东京技术仪器公司介绍,他们的TF-40NC是世界上第一台CNC齿轮双面啮合检查仪,其特点除了自动校零点、显示最大、最小和中心距平均值外,还能对基准(测量)齿轮的径向振摆进行自动补偿。除了MARPOSS的M62系列、大阪精机的GTR-PC、北井产业的KGT等产品外,我国的哈尔滨精达测量仪器有限公司也生产用于工位检测、具有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的齿轮双面啮合检查仪。
3、齿轮单面啮合检查仪
齿轮单面啮合检查仪又称为齿轮副传动精度检查仪或齿轮滚动检验机。典型实例是美国GLEASON公司的凤凰HCT500、德国KLINGELNBERG公司的GKC60 CNC锥齿轮滚动检验机。它装有高精度圆光栅,可以测量锥齿轮、圆柱齿轮副的传动精度——切向综合偏差,以及加载加速时的三维结构噪音分析、齿面接触斑点,用以评定传动副配对质量。我国原内江机床厂与重庆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国产CNC锥齿轮滚动检验机,为赶超国外先进水平做出了贡献。小模数齿轮刀具制造商日本小笠原开发的MEATA-3型齿轮副传动精度检测仪,可以测量蜗杆蜗轮副、内外直/斜圆柱齿轮副、锥齿轮副、端面齿轮副等的传动误差,仪器分辨率为1角秒。 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开发了采用原子力测头的超精密三坐标测量机,精度为0.01μm。用它测量齿轮时,由于测头只能沿垂直方向运动,所测齿轮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在测量限定齿数的实物样板时,测量精度可达到纳米级。测量样板所用测针的顶端曲率半径为2μm,因而可以测量齿面粗糙度。随着我国齿轮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国家标准GB/T10095-2001(等同于国际标准ISO1328:1997)的公布、宣传和贯彻,我国齿轮测量技术和齿轮测量仪器的发展方向更明,步伐更快。齿轮测量技术已成为先进齿轮制造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齿轮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齿轮精度评定指标的出现将推动齿轮精度标准的不断发展,齿轮测量技术和齿轮测量仪器也将不断发展。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在组织、引导我国齿轮制造业、提高行业整体齿轮制造技术和质量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分会对于齿轮测量仪器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和支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齿轮测量仪器制造业必将实现新的振兴。

怎样检查调整后桥大小圆锥齿轮(主、从动锥齿轮)的齿侧间隙?

各型农用车的主、从动齿轮的侧间隙都有一个规定值(表3-8),一般小吨位农用车为0.1~0.2mm,大吨位农用车为0.15~0.30mm。

表3-8 部分农用运输车后桥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mm)

表3-8 部分农用运输车后桥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mm)(续)-1

主、从动齿轮的齿侧间隙一般用轧入铅片的方法测量。把铅片或熔丝弯成∽形。置于两齿轮的非工作面之间,转动齿轮副,取出被挤压的铅片或熔丝,量得最薄的厚度,即为齿侧间隙。

对于如BJ1040(1041)型这类车辆的后桥结构形式,齿侧间隙调整方法是:首先取下差速器壳上两个锥轴承调整螺母的锁片,然后以相等圈数拧紧一端的调整螺母,拧松另一端的调整螺母,即可使大锥齿轮沿轴向移动,达到调整主、从动齿轮齿侧间隙的目的,且不改变差速器壳上两个圆锥轴承的预紧度,直到齿侧间隙达到车辆要求值时为止。对于BJ1040(1041)型车,该齿侧间隙的测量也可将主动齿轮固定不动,轻微转动从动齿轮,在其大端测量其位移值应为0.20~0.50mm,并在从动锥齿轮圆周上不少于3个等距离分齿的齿牙上检查测量。

对于如NJ1061型车辆的后桥,主、从动锥齿轮齿侧间隙的调整是由主动锥齿轮的轴承壳和后桥壳之间的调整垫片的增减使主动锥齿轮轴向移动来完成的(图3-97),其规定值为0.10~0.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