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能动的反映论是什么?

能动的反映论,又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要内容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

③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应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

什么是能动的反映论 能动的反映论是什么意思

1、能动的反映论一般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

3、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认识者通过对实在物的直接的感性直观认知到存在的东西。反映论和认识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二者并不等同。认识论是反映论的高级形态,只有人才有认识,特指人的反映,而不是讲动物的或其他更低级的反映。凡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必然是反映论者。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什么叫做能动反映?

能动是相对被动来说的,就是说主体是有自由地行动的意思,而千万不要理解为“受刺激后的反馈”,这样说太被动了,非常的物质(经济)决定论

能动性指的是:

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人的能动性与无机物、有机生命体、高等动物的能动性有别,称为主观能动性。其特点是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

能动反映说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文学创作源泉的解释。只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认为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这不仅肯定了文学作品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强调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作家主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反映生活过程中的重大作用,灌注着辩证法。文学作品的素材来自社会生活,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料基地,作家的大脑则是这原料的加工厂。

自然形态的东西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变成观念形态的东西,也就是说,客观生活只有经过作家头脑的中介才会转换为文学作品。

这里i作家头脑的加工和中介过程不是照相机的摄取或镜子的反射,而是复杂的精神劳动和思维过程;不是简单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作家的头脑不仅决定着文学反映生活的正确与否及其深浅程度,而且决定着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发生怎样的影响。

作家世界观的先进性也在于此。能动反映说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依据,把社会生活、作家和文学作品三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研究,不仅揭示了以社会生活为原点的:三者顺向关系,而且指出了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循环联系,以及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反向乍用。

从而划清了与表现说,再现说的界限,对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