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穿的,不分男女。
袈裟,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袈裟的意义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
袈裟也叫做福田衣,因为袈裟上的条纹有如田地一般,正是其代表“福田”的象征。
袈裟分为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和尚穿的是袈裟,那尼姑呢,尼姑穿的是什么?
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穿的,不分男女。【袈裟】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袈裟】
梵语,此云“不正色”,即坏色染衣也。染,表心染于法;坏,即要无所染也。【袈裟】 具云迦罗沙曳,此云不正色,从色得名。章服仪云:袈裟之目,因于衣色,如经中坏色衣也。会正云:准此,本是草名,可染衣,故将彼草,目此衣号。十诵以为敷具,谓同毡席之形。四分以为卧具,谓同衾(音钦)被之类。萨婆多云:卧具者,三衣之名。大净法门经云:袈裟者,晋名去秽。大集经名离染服,贤愚经名出世服。真谛杂记云:袈裟是外国三衣之名,名含多义。或名离尘服,由断六尘故;或名消瘦服,由割烦恼故;或名莲华服,服者离着故;或名间色服,以三如法色所成故。言三色者,律有三种坏色:青、黑、木兰。青谓铜青,黑谓杂泥,木兰即树皮也。业疏云:听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剥故。章服仪云:条堤之相,事等田畴之畦,贮水而养嘉苗。譬服此衣生功德也。佛令象此,义不徒然。五分云:衣下数破,当倒披之。在雨中行,水入叶中,应顺披之。章服仪云:比见条叶,不附正仪,当马齿鸟足缝之,即须顺左右条开明孔。不作,即同缦衣。南山问:比见西域僧来,多缝衣叶者何?答:此佛灭后将二百年,北天竺僧与外道同住,外道嫉之,密以利刀内衣叶中,同往王所。外道告王,沙门释子,内藏利刀,欲将害王。因告捡获,由此普诛一国比丘。时有耶舍阿罗汉,令诸比丘权且缝合,为绝命难。此乃彼方因事权制,非佛所开。故义净云:西国三衣,并皆刺合,唯东夏开而不缝。依律,大衣限五日成,七条四日成,五条二日成。限日不成,尼犯堕,比丘突吉罗。业疏云:若有衣不受持者,突吉罗。下二衣有长者,开将作从。悲华经云: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愿成佛时,袈裟有五功德: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授记;二、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娑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若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力,寻生慈心;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璎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争,念此袈裟,生慈悲心。海龙王经,龙王白佛:如此海中,无数种龙,有四金翅常来食之,愿佛拥护,令得安隐。于是世尊,脱身皂(昨早切,黑色也)衣,告龙王:汝取是衣,分与诸龙,皆令周遍。于中有值一缕之者,金翅鸟王不能触犯。持禁戒者,所愿必得。搜玄引大集:王问比丘不能说,遂羞堕地,袈裟变白。法灭尽经云:沙门袈裟,自然变白。应法师云:韵作[(叚)/毛]裟,音加沙。葛洪字苑,始改从衣
和尚的衣服叫袈裟 , 尼姑的衣服叫什么?
“袈裟”并非是比丘(和尚)的专利,它是僧、尼共同的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除了法衣,还有海青,也是僧、尼衣服的共名。为我国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本属于宽袍大袖的唐装,身腰、下摆、袖口都很宽阔,穿着自在。对于居士而言,不是每个人都能穿海青的,只要穿上海青就意味着已经是受持了在家戒律的真正居士。
不过,在古代,比丘尼所穿的衣服,又称为缁衣。如《红楼梦》中讲惜春出家: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尼姑穿的衣服叫什么
缁衣
唐 刘商《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 明 陈汝元《金莲记·诟奸》:“丞相是当朝黄阁,小尼是出世缁衣。”
【忧乐美 团队---生同一个寝】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吧====
和尚尼姑为什么要穿袈裟?
袈裟,梵语Kasāka,巴利语Kasāya,汉译作坏色、不正色、染色、秽色、赤色,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袈裟是僧人最重要的服装。
袈裟的颜色袈裟的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论,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色(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魏时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以紫衣、绯衣。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朝廷明令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绦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绦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穿黑衣。
披着法袈裟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裸露右肩披挂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
袈裟十利功德及异称大凡袈裟为贤圣之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举袈裟十利,即穿袈裟有十种功德:一以之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二离寒热、蚊虫、恶兽;三示现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人天宝幢相,可生梵天之福;五穿着之时,生宝塔想,灭除诸罪;六染为坏色,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又据《释氏要览》卷上载,释迦如来昔为大悲菩萨时,曾于宝藏佛前,誓愿于己成佛时,袈裟能成就五种功德:一佛弟子虽犯种种邪见,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达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果位,得不退转;二天龙、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袈裟,则可于三乘解脱道上,得不退转;三若有鬼神、诸人,为饥渴、贫穷等所迫,得袈裟小块乃至四分,即可饱含充足;四若众生共相冲突,起怨贼之想,如念及袈裟之神力,便生慈悲之心;五若持有袈裟小块,恭敬尊重,则一旦在兵阵,常得胜于他人。
中国僧人的服装有两类:常服(俗服)与法服(袈裟)。法服又称僧衣,来源于佛装,是僧尼行法之服。按照佛教规定,袈裟由若干碎布补缀成条,并列缝制为衣。共有三衣:僧伽梨(大衣),用布9—25条;郁多罗僧(上衣、七条衣),7条;安陀会(内衣、五条衣),5条。故而又称百衲衣、田相衣。袈裟的形状为长方形,早期制作简陋,后世渐趋奢华。袈裟的披着,大致有“披袒”两式:披谓披于双肩;袒谓只披左肩,偏袒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