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不同:糜,作名词,是粥的意思。作动词,有粉碎,捣烂;消耗的意思。靡,浪费,奢侈,分散的意思。
2、出处不同:糜,出自两汉佚名《东门行》:“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译文: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靡,出自宋代司马光《训俭示康》:“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译文:所以不跟着习俗随风倒的人就少了。
糜和靡有什么区别,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糜和靡长得很像,但意思和用法完全不同。
糜,作名词,是粥的意思。作动词,有粉碎,捣烂;消耗的意思。
靡(mí或mǐ),多音字。
读mí时,意为浪费、消失、烂、研究、摩擦等。
读mǐ时,意为没有、散乱、顺风倒下、蔓延、华丽美好等。
【详细介绍】
糜 [mí]
1粥.
邹韬奋《经历》:“这话实际等于饥荒劝人吃肉糜!”
2碎烂,毁坏.
糜碎;糜烂.
3浪费.
糜费;奢糜.
4姓.
糜 [méi]
见“糜子”.
糜子 [méi zi]
穄子.形状与黍子相似,但子实不黏.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二道糜子碾三遍,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
靡 [mǐ]
顺风倒下.
应风披靡.
衰弱;不振.
叶圣陶《邻舍吴先生》:“其俗柔靡,人轻节义.”
华丽,精美.
靡丽.
无,没有.
郭沫若《怀念董老》:“九旬寿考靡蹉跎.”
副词.不.表示否定.
叶圣陶《穷愁》:“久则数载,暂亦匝月,靡可期也.”
靡 [mí]
耗费,浪费.
靡费.
散,分散;扩散.
梁启超《暴动与外国干涉》:“其暴动所波靡之面积百倍于波.”
波靡.
【用法】
糜
1.以糜敝之。——《荀子·富国》。注:“散也”
2.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贾山《至言》
3.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4.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靡
1.而百姓靡于外。——《战国策·秦策》
2.国家靡敝。——《礼记·少仪》。疏:“谓财物糜散凋敝。”
3.不随俗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靡之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糜和靡的区别
糜和靡的区别:含义不同,词性不同。1、糜:粥。腐烂;糜烂;浪费。靡:浪费、倒下、没有。2、糜,作名词,是粥的意思。作动词,有粉碎,捣烂,消耗的意思。靡,作名词,通“湄”。水边,河岸。作动词,表示浪费、奢靡。
靡字介绍
形声字。从非,麻声。本义是散乱、倒下,读mǐ,由“麻”和“非”构成。《黄帝内经·素问》上说:“麻麦稷黍豆为五谷。”上古时期人们把麻籽当粮食吃。整个字的意思是不把麻籽当粮食吃,把它扔掉,由此产生浪费的含义,“麻”字有麻木的含义,整个字的意思是没有麻木的感觉,由此产生没有的意义,“麻”字还表示田地里的麻杆还都直立着,整个字的意思是麻杆不直立着了,由此产生倒下的含义。《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由本义引申为顺从、使顺服。
糜字介绍形声字。篆文从米,麻声。隶书从米,靡声。楷书沿袭了篆文的写法。本义是粥。《礼记·问丧》:“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粥一般都煮得比较烂,所以“糜”又引申有碎烂的意思。《字汇·米部》:“糜,烂也。”《孟子·尽心下》:“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还引申有耗费、米麦碎粒的意思。字还通假为“眉”。《字汇补·米部》:“糜,与眉同。”
“糜”和“靡”有什么区别?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糜有两个读音,mi,二声,做名词是粥的意思,例如肉糜;做动词是粉碎的意思,例如糜烂 mei,二声不黏的黍(亦称“穄”),组词糜黍
靡也是两个读音,mi,二声,1.浪费的意思,例如靡费 mi,三声,意思是无,没有,例如靡日不思2.倒下,例如望风披靡
縻、靡、糜三个字的区别?分别组词
縻
①mí【名】:牛缰绳
揽縻(拉着牛鼻绳);縻粃(牵牛的缰绳);縻绠(牵引的绳子
②mí【动】:束缚,拘束
羁縻(牵制;笼络);縻系(拘禁;捆缚;牵制);縻职(被职务牵制束缚);縻絷(拘禁);縻络(拘囚);縻军(指受牵制而不能灵活机动的军队)
靡
1、mí
【释义】浪费:靡费|奢费。
【靡费】浪费。
〖例句〗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防止靡费。
2、mǐ
【释义】
1.顺风倒下:风靡 | 披靡 ; 美好:靡丽
⒉无;没有:
【靡日不思】
靡:没有。没有一天不思念的。形容非常想念。
【靡不开悟】
【靡丽】华丽;奢华
糜
⒈:粥
糜沸(比喻世事混乱之甚,如糜粥之沸于釜中);糜粥(粥)
⑴ 粉碎,捣烂
糜没(粉碎毁灭);糜灭(粉碎毁灭);糜躯(粉身碎骨,指献出生命);糜捐(粉身碎骨,舍弃生命);糜粉(粉碎。亦指碎屑)。
⑶ 消耗,通“靡”
糜耗(糜费);糜费(浪费);糜损(浪费损耗)。
糜的意思
糜的意思是1. 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乱纷扰)。2. 烂,碎:糜烂。糜躯(牺牲生命)。糜灭。3. 浪费:糜费。4. 姓。
糜,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mí、méi,最早见于秦篆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糜”的基本含义为粥,如肉糜;隐身含义为烂,碎,如糜烂。在读作méi时,基本含义为不黏的黍,如糜子。在读作mí时,古文中“糜”通“靡”,表示消耗,如糜耗。
说文解字注
(糜)糁糜也。各本无糜字。浅人所删。今补。以米和羹谓之糁。专用米粒为之谓之糁。糜亦谓之鬻。亦谓之饘。食部曰。饘、糜也。释名曰。糜、煮米使糜烂也。粥淖于糜。粥粥然也。引伸为糜烂字。从米。麻声。靡为切。古音在十七部。黄帝初敎作糜。各本无此六字。今依韵会所据锴本补。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钞皆引周书黄帝始亨谷为粥。此记化益作井、挥作弓、奚仲造车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