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大大厦,作为起核心作用的摩天楼,囊括了餐饮、购物和槟城政府市政办公的功能。但是这一振兴计划从未真正实现,因为建设工程搬迁了槟城社区的原有居民,拆除了原有的餐厅和商店,以给摩天楼腾出空间,而人行天桥最终也未建设。许多最初的租赁者最终搬出了缺乏维护的光大大厦,使得空旷的大楼处于损毁的边缘;

2、范斯沃思住宅,建筑师希望将人与自然的分隔达到最小化。扁平的白色面板之间夹上了完全透明的玻璃,上面只覆盖了最小的金属杆件。然而,负责人对于这一住宅的最终结果感到非常不舒服,最终房屋被收藏家收购 ;

北京十大最失败建筑

1. 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大楼

 

此楼位于西便门立交桥南,紧临西便门角楼,一栋高高耸立的白色塔楼(至少25层以上吧)顶上加了三个中式的红色屋檐坡顶造型,好似一个高个头瘦子顶着三顶红色的“小礼帽”,不中不洋,不新不古,不伦不类,可谓集天下之大丑于一身。 类似这样的建筑在北京数不胜数 !

2. 交通部办公大楼

位于东长安街,仅临全国妇女活动中心大楼,外墙选用少见的深褐色,柱子高深,体形庞大,门面威严,线条粗硬,给人的感觉便是傲慢无礼,活生生的一付“政府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架势。 设计师根本未能考虑其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协调与搭配,周边建筑均为白色等浅色调,造型舒缓,此楼便显异常的唐突。 该建筑在北京建筑界已成为公认的败笔。

3. 中旅大厦

三元桥西北角,北京尽人皆知。此楼系加拿大华裔建筑师在京成立的“大地”建筑事务所设计,外部造型繁臃,哗众取宠。此楼的建设历经“八年抗战”,每遇国家下达压缩楼堂馆所建设的指令,此楼便只好停工以待……它是刻意追求创新而完全失败的典型代表。

4. 北京西客站

位于西三环东莲花池。造型看似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实际华而不实,仅屋顶的古典亭子造型,包括材料、结构处理及安装就花费上几千万人民币,可它除了装饰门面外毫无用处,而内部,包括候车室,交通流量, 外部停车场等设计极不合理, 根本未能体现设计的本意和主体-即候车行为及旅客,也就是未能“以人为本”。 如果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改善空调、照明、座椅、卫生间、残障设施、消防设施等, 广大旅客将无疑大大受益。 另外,北京西客站的施工质量之差也是北京90年代所罕见的,大量使用伪劣产品,阀门漏水,照明昏暗。一大批贪污受贿的蛀虫因此工程而被捕入狱。北京西客站成了北京的耻辱。我们的设计师根本不明白此道理:即一个设计,功能的要求永远是第一位的。领导的好大喜功,设计师的惟命是从…… 陈希同不就最喜欢这种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吗?

5. 中服大厦

大北窑立交桥东北角。里面的重庆“金山城”酒楼再火,也无法掩饰我们的悲哀。铅笔式的造型原想造就一只服装设计的金笔,可选材的糙劣,裙房立面的杂乱无章,在国贸大厦及航华科贸中心的映衬下,它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垃圾,北京规划中CBD中心区的垃圾。 其滑稽可笑的造型甚至引起外国人的疑问:难道中国人也搞生殖崇拜!

6. 光华长安大厦

位于东长安街。火柴盒的玻璃幕墙上镶了一圈中式坡屋檐,典型的“穿西服,戴礼帽”, 或称”陈希同式”的建筑。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这种“北京特色”象恶性传染病一样在京城建筑界蔓延,它的毒素可能要贻害几代人......

7. 富华大厦

东二环十条桥南。号称“后古典欧式建筑之中国版”。建筑大师张开济曾说,建筑在中国有四种形式,即“中而新,中而古,洋而新,洋而古”,最高境界是中而新,最差是洋而古,此“富华大厦”不幸即为“洋而古”。

8. 东方广场

东长安街王府井路口。东方广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它庞大的体积所造成的视觉冲击是负面的,它对东长安街主线条及王府井步行街造成的强烈压迫感是永远难以挽回的。 最重要的是它紧邻故宫,其庞大的规模使紫禁城的特有的皇家尊严荡然无存,使古城高度保护线从此失去的意义。

9. 首都机场新候机楼

如果想找一个缺乏远见的设计实例,请看首都机场新候机楼。 这个貌似极其现代化的家伙其实脆弱得不堪一击。新候机楼于1999年投入使用, 当时设计容量预计可满足到2005年的需求。可仅仅使用了2年就达到了设计极限!如果说设计者无法预测因中国经济腾飞而提前到来的机场客流量的话 (其实根本不难预测 !), 那么设计之初很多人就认为它小了。但当时的争论是一次就建一个超大的还是在不同的地方建2个小的, 但最后却是在同一个地方建了2个小的,这其实是最不经济的。

新候机楼的设计更是问题多多,如安检入口太少, 二层离港区外部大厅太小, 旅客步行线路太长, 餐厅等服务设施太少等等。 还有,作为一个超大型的封闭式建筑,其内部几乎没有任何绿化等人工室内环境的营造, 严重缺乏人文关怀,同时环保节能设计方面也十分落后。 更为严重的是其外部交通设计,出租车、机场大巴等通道严重不足,拥挤混乱,旅客怨声载道。

现在一个新的候机楼又在规划设计中,但愿这次他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10. 中国国家大剧院

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这个价值3.6亿美金的玻璃怪物引起了90年代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的震惊和哗然, 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在成功完成上海浦东机场的设计后, 把他的声誉象赌注似的压在了这个全玻璃的鸡蛋壳上。在京的上百位中科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务院强烈要求更改设计。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失败的大型工程项目?

英国伦敦的“对讲机大楼”——反光强烈的「熔车杀手」,这座外表酷似「对讲机」的大楼位于芬乔奇街20号,楼高37层,造价达2亿英镑,是伦敦金融城三大地标之一。与周围普遍低矮的建筑相比,它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如果单从气势上看,帅到爆炸啊!令人惊讶的是,就是这座让人耳目一新的对讲机大楼,却在2015年被英国评为年度最差建筑。曾经有一辆汽车停在大楼对面,约2小时后,由于玻璃幕墙反射的光和热强度太大,车的后视镜及车身外层的胶,居然被热到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