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为借记利润分配,二级科目为未分配利润,贷记应付利润,同时借记应付利润,贷记现金。

企业应根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按进行分配或弥补亏损。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或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税法规定弥补期为5年,5年内弥补亏损的,可以用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在用未分配利润弥补亏损时,不编写分录。

2、向投资人分配利润或股利。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转作股本股利,贷记应付股利。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

年底分红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股东大会(董事会)做出分红决议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应付利润)

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
正式分红时

借:应付股利

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年终分红是指企业为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绩效而实施的一种在年终(春节前)发放红利的激励性报酬方案。它是一种短期激励(长期激励是员工持股),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短期绩效,属于临时性工资发放行为。

与固定工资不同的是,年终分红与个人绩效挂钩,在数额上有一定的波动性,其波动幅度一般在25%左右。在发放年终分红的时候,需要考虑三个问题:资格条件;年终分红发放的规模;个人奖励额度。

在南方年终分红也被称为年终花红。

资格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确定:

1、直线职位。一般来说,这些职位对企业利益的影响是可以进行直接测算的。

2、通过设定薪资水平阀值来确定资格条件。任何收人超过这个阀值的员工都有资格获得年终分红。

3、通过工资水平等因素来确定资格条件。这是薪资阀值方法的一种改进,它规定所有在某一工资等级或其上的员工都具备获得年终分红的资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年终分红

分红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分红的会计分录按照计提分红款的方式做。

计提分红款的的分类: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结转应付分红款,利润分配-应付股利,银行存款/现金。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根据中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应付股利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应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四、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啊?

余额全部转往利润分配
如余额在贷方,则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余额在借方(亏损),则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本年利润是指企业某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损),它是由企业利润组成内容计算确定的,是企业从公历年1月份至12月份逐步累计而形成的一个动态指标。本年利润是一个汇总类账户。
其贷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实现的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借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净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二、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三、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亏损则作相反分录。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 — 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至此,所有结转分录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了使“本年利润”科目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当期利润额又不增加编制分录的工作量,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本年利润”账页采用多栏式。
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项科目,由一级科目转变为“本年利润”下的二级科目使用,减少了结转时的工作量。但“收入”、“成本”下设的产品明细账仍需按数量和金额登记。按“附表”账页中期末结出发生额,在编制损益表时不用查看多本账簿,只通过“本年利润”就能满足编制损益表的需要。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费用,每月的发生额不大或业务笔数不多,也可直接作为“本年利润”的二级科目使用,以减少结转的工作量。如果上述费用较大或发生的业务笔数较多,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明细账,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中。

利润分配会计分录怎么做?

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四步做:
一、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三、结转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四、年度结转利润分配:
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如何确定未分配利润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规定: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和计算问题,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1、本年的未分配利润是根据本年利润得来的,是本年利润结转过去的
2、盈利时本年利润余额在贷方,年末需要结转至未分配利润,结转后本年利润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未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亏损,那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如果你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分配利润,那公式是:
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分出的利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未分配利润
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对股东的分配+其他)-(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其他)
其中,“提取盈余公积+对股东的分配+其他”就是今年的利润分配,而“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其他”为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