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即可;

2、注意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注意饲料投喂,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注意摄食驯化,池塘主养鲶鱼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鲶鱼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鲶鱼规格大

鲶鱼怎么养 鲶鱼如何养殖

1、水质:一般来说它对水质要求不高,鲶鱼对生存水质要求很低,耐低氧,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但是能尽量给它好的饲养环境总不会错的,在鱼池消毒完毕放养鱼苗前一周开始培肥水质。可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浮莲,起到遮阴、防逃及调节水质的作用。池水须经常更换,一般10-15天须换掉1/3池水。应经常观察池水水质的变化,一般水质以黄绿色为宜。

2、增氧:若发现鱼苗窜出水面,说明池水过肥水中缺氧,应及时注入新水放掉老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时增氧,有条件的还可安装增氧机增氧以防死鱼。

3、投放:放养鱼苗应无伤、无病、体健活泼,鱼种规格应在3厘米以上,大小尽量一致,以免互相残杀。

4、保温:鲶鱼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但它的缺点是耐寒性差,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冬季注意保温。

5、换水:别晒太阳,它怕光,隔两三天或三五天换一次水都行,换水时如果是自来水就先把水晾一上午。

6、喂食:鲶鱼食量挺大的,特别是天热时,鲶鱼是杂食鱼类,平时用馒头就可以喂,或者弄点肉也行,蜗牛,蚯蚓也行,小鲶鱼别喂太大块的东西。鲶鱼苗容易撑死,切忌喂太大的鱼,很容易活吞把自己卡死,喂其他的小鱼小虾小昆虫之类的,饿了鱼肉末也能吃。

鲶鱼。为什么不能越冬

鲶鱼不能越冬的原因是越冬池塘水体出现低温。越冬池塘水体出现低温是造成越冬期大批死鲶鱼的一个主要原因。养殖鲶鱼类长期在低于0.5摄氏度的水温下难以存活,而引自温暖地区和高密度饲养的鲶鱼类更不耐低温,因此,在鲶鱼类的越冬管理中要尽可能控制并减少低温的出现,特别要防止机械搅水造成水温剧降,不要使底层水温降至2摄氏度以下。

鲶鱼冬季养殖

鲶鱼是高密度养殖行业,每亩产量在1万斤以上,也就是说,养殖户养殖中华鲶的纯利润基本保持在1.5-2万元之间。而且,鲶鱼的生长周期短,基本上在80天-90天,一年可出两季。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假设鲶鱼养殖面积10亩,一年的纯利润最低为1.5万/亩*10亩*2季=30万。

怎样养殖鲶鱼,鲶鱼要怎么养

鲶鱼苗种培育,可选用水泥池培育、上池培育或网箱培育。土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以100~500平方米为宜。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0尾。同一池放同批苗,以防个体差异互相吞食残杀。

鱼苗培育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开口饵料。因此,鱼苗下塘前,首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施有机肥(牛、马粪等)培肥水质,使浮游动物大量繁生、保证鱼苗下塘后就有丰富适口的饵料(如轮虫、枝角类等)。

将注射药物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待产,产卵池面积为5~10平方米为好,水深0.5米左右。每平方米放亲鱼1组。产卵池中铺设用棕榈皮作成的鱼巢。鱼巢铺设的密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大些,以免产生过多的落地卵影响孵化率。亲鱼产卵后,迅速捕走亲鱼,让受精卵在原池孵化。

水的管理由于喂养鲶鱼大都需要投喂动物性饲料,因此易引起水质变坏。虽然本地鲶鱼耐缺氧,在污水中仍能存活,但其生长速度显著减慢,严重时停止生长。所以,应尽量保持水质清新,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的1/4~1/2,如能保持长期微流水效果会更好。

扩展资料:

鲶鱼的生活习性: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

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底层凶猛性鱼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鲶鱼

鲶鱼怎么养殖技术 鲶鱼的养殖方法

1、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鲶鱼,宜选择在水源干净无污染、便于换水、远离城市且交通便利的场所建池。池塘修建的保水性要好一些,不要透水。池塘里可种植一些不会蔓延的水草,这样可以提供栖息环境,但是不能被水草遮挡大面积水面,阻隔氧气,导致呼吸不好。进出水口覆盖网纱,防止其他动物进入,也防止鱼逃脱。四周要加高加固,设防护。

2、池塘清理

养殖池建好后就要给它消毒,消毒一般可采用干池法和带水法。干池法是将养殖池内的水放干之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然后在养殖池内均匀地泼洒生石灰,浸泡一周以后,再洗刷干净池塘,之后灌清水浸泡,直到放养前两天,放掉水之后重新灌满水,准备投放鱼苗。带水法是将生石灰化浆趁热均匀地泼洒到池内,在生石灰的毒性消失之后再培肥水质。

3、鱼苗投放

选择在正规的养殖场采购鱼苗,鱼苗应选择规格统一、体表无伤、健康活泼、进食良好的鱼苗。鱼苗采购好后要先给鱼苗进行消毒,以免鱼苗感染疫病。可以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来规划投放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投放50-100尾3-5公分左右的鱼苗即可。最好在中午温度适宜时投放鱼苗。

4、饲料投喂

对于投喂鲶鱼的饵料,一般可选择商品饲料,并搭配昆虫等活体生物,从而保证鲶鱼的营养均衡。投喂要定时定点,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为宜,投喂量还要适宜,每次投喂完,以鲶鱼在3-4小时之内进食完最好。同时,还应密切注意观察天气以及鲶鱼的生长情况,及时增加或者减少投喂量。

5、日常管理

每天都要巡塘,查看水质的好坏和鱼的摄食情况。应尽量保持水质清新,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的1/4-1/2,如能保持长期微流水效果会更好。下雨天要防止鱼逃跑,高温天要注意增氧,保持水中氧气。

6、疾病防治

饲养期间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一次,以预防鱼病。一旦发现疾病,应及时隔离,全池消毒。由于鲶鱼属无鳞鱼类,对各种药物较有鳞鱼更为敏感,特别是含敌百虫成分的灭虫药,生产实践中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