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的形近词:

陧、捍、提、揑、掜、湼、圼、隉、㘿、倪;

捏的意思:

1、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2、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的形状;

3、假造,虚构;

捏造句: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捏的形近字?

陧、捍、提

一、陧:niè

部首:阝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五笔86:BJFG 五笔98:BJFG 仓颉:NLAG

笔顺编号:522511121 四角号码:762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667

释义:“杌陧”( wùniè):[局势、心情等] 不安。

二、捍:hàn

释义:保卫;抵御: 捍卫。 捍御。

组词:捍卫、捍御、捍逆、雕捍、御捍

三、提

[ tí ]

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

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3、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

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

5、率领,调遣:提兵。

6、取出:提取。提货。

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

9、古代鼓名:“师帅执提”。

10、姓。

[ dī ]

〔提防〕小心防备。

[ dǐ ]

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秦王”。

扩展资料

一、基本字义

捏:niē

1、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2、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的形状:捏饺子。捏面人儿。

3、假造,虚构:捏造。捏陷。

二、捏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扌,总笔画是10画。

三、捏字的笔顺是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横。

四、捏组词:扭捏、捏合、拿捏、捏造、、捏告。

钓,犯,撺,潺,捏,瓢,舀,癞,楫,拇,的组词和形近字

钓【钓鱼】 钩【鱼钩】

犯【罪犯】 范【模范】

撺【撺掇】 蹿【上蹿下跳】

潺【潺潺的流水】(实在没想起来形近字)

捏【拿捏】 煌【辉煌】

瓢【瓢泼大雨】飘【风雨飘摇】

舀【舀水】臼【脱臼】

癞【癞蛤蟆】懒【懒惰】

楫【舟楫】辑【编辑】

拇【拇指】姆【保姆】

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的形近字

1、裙《群,峮,郡,珺,輑》。

2、哆《够,侈,移,茤,卶》。

3、嗦《溹,萦,》

4、烤《栲,拷,洘,铐,铐》。

5、蜷《倦,淃,卷,棬,绻》。

6、灌《嚾,懽,壦,权,獾》。

7、僵《缰,壃,橿,僵,疆》。

8、焰《谄,啗,陷,馅》。

9、铜《絧,铜,詷,铜,酮》。

10、烘《洪,珙,哄,供,栱》。

11、梗《硬,哽,粳,埂,挭》。

12、腮《偲,楒,崽,缌,嗯》。

扩展资料:

形近字、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简单的说 形近字指某几个字看上去相似,但又不是同一个字的都称为形近字。

极易混淆的形近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

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

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

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乏”;

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

五是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又比如“大拇指”错成“大母指”,这是过去学生高考中出错率最高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