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盘龙生姜,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长岭社区以盛产生姜而闻名,盘龙生姜具有色白质嫩,清香可口,爽口化渣,粗纤维含量低,含硫量少等特点,既可为菜,也可调味,更可入药。

2、路孔艾粑,艾粑使用糯米、艾蒿、砂糖为原料微甜,浓浓的艾蒿香,在路孔当地一般农家会在正月制作艾粑,香香的艾粑,浓浓的年味。

3、荣昌折扇,折扇一名聚头扇,又称撒扇、折骨扇,既是一种用于夏季拂凉的民间手工艺品,也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工艺美术品,同时还是戏剧、舞蹈表演的重要道具。

4、盘龙羊肉汤,羊肉汤最早起

荣昌县的特产是什么

荣昌四大特产就是折扇,生猪,夏布,陶瓷.
如果你想问的是吃的,那就是黄凉粉,卤白鹅,羊肉汤.
另外还告诉你一些我喜欢的小吃,南门桥那家的凉粉和凉面是最好吃的,而且他的粉肠酸粉和酸辣粉也很好吃.还有荣昌的杂酱面,牛肉米线也不错,晚上的烧烤就更不用说了.荣昌消费水平也很低,花少许的钱就可以大饱口福.

重庆荣昌特产是什么

重庆荣昌特产是什么

荣昌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部,渝、川两省(市)接壤处,介于东经105°17′-105°44′,北纬29°15′-29°41′之间,地处重庆大都市区和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西部门户、幅射渝西川东区域的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带上重要的工贸城市;以下是“重庆荣昌特产”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荣昌猪

地域范围 荣昌猪主产于重庆荣昌和隆昌两县,后扩大到永川、泸县、泸州、合江、纳溪、大足、铜梁、江津、璧山、宜宾及重庆等10余县、市。 特定品质  按毛色特征分别称为“金架眼”、“黑眼膛”、“黑头”、“两头黑”,“飞花”和“洋眼”等。其中“黑眼膛”和“黑头”约占一半以上。   荣昌猪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漩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结实;鬃毛洁白、刚韧。   乳头6~7对。 文化典故  荣昌猪品种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勤劳聪明的荣昌人民选育而成。以其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较高、肉质优良、鬃白质好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

2、盘龙生姜

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长岭社区以盛产生姜(俗称盘龙生姜)而闻名,盘龙生姜具有色白质嫩,清香可口,爽口化渣,粗纤维含量低,含硫量少等特点,既可为菜,也可调味,更可入药,备受广大消费者亲睐,是餐厅、宾馆必备的上等蔬菜。生姜经过深加工后可成为老少咸宜的保健生姜饮料。当地农民着力打造万亩无公害生姜基地,小小生姜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2003年5月,盘龙镇长岭社区以本地特色重点农产品—生姜种植为依托,成立了“荣昌县盘龙长岭仔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传授技术、服务群众为宗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目标,致力于生姜种植产业的推广与发展。该合作社被重庆市评为“十佳模范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荣昌夏布

俗称麻布。荣昌的夏布生产,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蜀布”记载,其上品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夏布是用苎麻线经过多道手工工序编织而成。根据不同的.要求,能够生产出粗布、细布和罗纹,用途很广。尤其是漂白细布,具有布面平整、莹润光泽、洗后易干、烫后凌角明显、坚韧耐用的优点;制成的时装,典雅大方,深受人们喜爱。民国时期,全县拥有夏布织布机5000多台,全年产销70万匹,大都出口欧美、南洋等国家。民国初年,周义和曾在0.75米宽的布面排上3600根线头织成一对夏布,经漂洗加工出来,正所谓“濑溪河水漂洗夏布甲天下”。

4、荣昌白鹅

荣昌白鹅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广泛分布于平坝和丘陵水稻产区。荣昌白鹅属中国白色鹅种的优良鹅,具有生长快、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荣昌白鹅体躯呈椭圆形,全身羽毛洁白,喙、肉瘤、胫、蹼呈橘红色,虹彩蓝灰色。公鹅体形较大,头颈稍粗,额部有一呈平圆形的肉瘤,好斗,叫声高而哄亮,体重4.4~5公斤。母鹅体形略小,体重4.3~4.9公斤,头清秀,颈细长,肉瘤不明显,性情温驯,叫声低而清脆,腹部有少量不太明显的皱褶,俗称“蛋包”。 荣昌白鹅,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在清光绪年间,荣昌白鹅已被列为全县重要特产之一。

5、荣昌卤白鹅

“卤鹅卤鹅,盯一眼走不脱。”这句荣昌城内的顺口溜可是老少皆知,因为每到中午、傍晚时分,大街小巷都是卤鹅飘香。  荣昌卤白鹅可是咱荣昌的一绝,且极其大众化,一只白鹅除了毛之外,全身上下皆可卤,卤鹅肉、卤鹅翅、卤鹅肝等等,每一样都有特别味道。卤鹅儿须选肉质好的荣昌白鹅,去毛取出内脏洗净,再将陈年老卤水烧开放入鹅儿,加入老姜、胡椒等香料,卤至20分钟后翻面,一般1小时卤成。卤白鹅要吃有名气的,最好还是尝尝五福街口的李鹅儿。李老四的卤鹅色泽金黄发亮,五香味浓,粑软适中,调料微辣、适口,姜葱味齐备。除了李老四卤鹅外,南门桥一带的卤鹅味道也正宗得很。

6、路孔艾粑

艾粑使用糯米、艾蒿、砂糖为原料微甜,浓浓的艾蒿香,糯糯的也不黏牙!在路孔当地一般农家会在正月制作艾粑,香香的艾粑,浓浓的年味!现在你随时可以在镇上买到!值得一尝。

;

我的家乡____重庆荣昌

        我的家乡是重庆市荣昌区,它位于重庆市西部,是重庆的西大门。它的经纬度是东经105º17'_105º44',北纬29º15'_29º41',东邻大足、永川,西接四川省隆昌县,南邻泸州,北与内江、安岳接壤,总面积1079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85万左右。距重庆市区89公里,距成都市区246公里。辖区有吴家镇、清流镇、仁义镇等15个镇,有广顺街道、安富街道等9个街道。

昌州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荣昌便是巴国的属地。西汉以后,地属江阳和江安两县。唐乾元二年正月,即公元758年,始设昌州,下设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便是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时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更名为荣昌县,县治今昌元镇,属重庆府,1949年12月成荣昌人民政府,先后隶属于西南川东行署璧山专区、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4月,荣昌并入重庆市至今。2015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重庆市下辖的荣昌县,设立荣昌区,相关的区域界线、政府驻地未做调整。2015年6月18号,荣昌区挂牌成立。

        荣昌历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国”、“棠城”、“昌州”的美称。城内多见两三人环抱的黄角树,万年青,海棠花等。有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铁、成渝高速公路经过荣昌。著名景点有万灵古镇、螺罐山、李家寨、清流伊斯兰教风情小镇。

        地方特产有工艺折扇、夏布、生猪、陶瓷、茶叶。

        知名产业有陶瓷业、畜牧业。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天气温多在38ºC 左右,多有闷热天气,素有“火炉”称号。

        荣昌交通便利,县内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络,实现了镇镇通水泥路或者柏油路,村村通客车,有功能完善的三级车站和二级车站各一个,有一个高铁站。
    荣昌属丘陵地带,有山有水,农业主产稻谷、玉米、红薯。蔬菜类主要有花菜、空心菜、莲藕、圆白菜、莴笋、白萝卜等,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

        濑溪河是荣昌的母亲河。她发源于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白云村,流经大足、荣昌、泸县和龙马潭区,于龙马潭区胡市镇注入沱江。濑溪河河水清澈,滋润着荣昌人民。河岸两侧翠竹林立,河水里水藻悠悠,景色迷人。荣昌城里有人工修建的大概十米左右宽阔的护城河,排出城里的生活用水以及洪涝水。
      荣昌人民算得上小小美食家,在“吃”上特别讲究,好吃也会做吃。荣昌的美食有卤白鹅,男女老少都爱吃。“卤鹅,卤鹅,盯一眼,走不脱。”这是对它最好的描述。常见于百姓家的午餐和晚餐上,也是招待客人,赠送朋友的特色食品。用筷子夹一块卤鹅肉放进特制的调味料里滚一下,再慢慢嚼着吃,麻辣咸香油而不腻的味道回味长久。
      荣昌羊肉汤是荣昌人的骄傲,它不同于其它任何地方做出来的味道,喝起来鲜香浓郁,羊肉蘸上调料,越吃越想吃。

          荣昌黄凉粉也是远近闻名,荣昌人已经把凉粉店开到了全国各地。吃一碗正宗的荣昌黄凉粉用上的调味料有十几种之多,它也是经济实惠型的特色食品,对于荣昌人来说,吃起来越麻越辣越香的味道最好。
          荣昌铺盖面的店面在重庆市区也很多,薄薄的铺盖面薄的有劲道,吃起来清香而浓郁。
      荣昌艾粑可以用不同的馅料,可甜可咸,浓浓的艾叶香味,糯糯的二米粑不粘牙。
        荣昌还有四大特产,荣昌猪、夏布、折扇、陶瓷。

          荣昌猪体型大,体重长到两三百斤、四五百斤不等,结构匀称,具有耐粗饲料,适应性强,瘦肉多,肉质好,腰身部位鬃毛纯白色,头顶上或者眼睛周围有黑色鬃毛,所以老百姓称它为“眼镜猪”。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种猪之一,推广面积很大。
        荣昌夏布是荣昌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主销韩国、日本及港澳台地区。夏布系列产品已经列入重庆科技兴渝百亿工程。面料晶莹洁白,薄如禅翼,能与丝绸媲美,吸湿吸汗不贴身,凉爽舒适,广泛用于衣料、椅垫、工艺装饰品等。
        荣昌折扇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与苏杭扇齐名,为中国三大名扇之一,是馈赠嘉宾,亲朋好友的佳品。
          荣昌陶土资源丰富,已有800多年的陶瓷生产历史。它与广东石湾和江苏宜兴齐名,被誉为三大陶都。荣昌陶器与云南建水陶器,广西钦州陶器,江苏宜兴紫砂陶一样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并有“泥精”的美称。荣昌生产的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皮陶、彩绘陶和仿铜陶,风格古朴,技术独特,美观大方,畅销海内外。荣昌安富已经建立了陶艺学校,安富街道也重新修葺完毕,建成了陶器古街。
        荣昌游览的景点也很多 ,有万灵古镇、清流民俗风情小镇、昌州故里、荣昌安陶博物馆、河包斜塔、岚峰森林公园、天主教堂。

    万灵古镇依山傍水,高高的万灵山,清清的濑溪河,静静陪伴着古镇。
      清流民俗风情小镇位于荣昌西北角,那里居住有汉族、土家族、回族、彝族等多个民族,以汉族为主。
    昌州故里位于荣昌濑溪河畔,再现了荣昌的历史风貌。
      河包斜塔建于清代,塔高约十米,宽1.5米,因地层下陷,自然形成斜塔。

   

    荣昌安陶博物馆是重庆唯一一座由镇街筹资建设的公益性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陶”的重要平台。

   

        岚峰森林公园位于荣昌区南部古佛山林区,林区面积8千余亩,海拔460_600公尺,最高点三层岩711.3公尺 ,森林植被丰富。

 

      天主教堂位于荣昌城内,是一座欧洲宗教建筑艺术风格,法国神父于1913年主持兴建,1915年竣工。

      荣昌工业近些年也蓬勃发展,有荣昌板桥工业园区,荣隆工业园区,广顺工业园区。园区内入住了很多外地企业,也有不少大型企业,荣昌经济迈开了步伐,荣昌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我的家乡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她都是那样的美,美出了浓浓思乡情。
   
   

       

荣昌卤白鹅的历史

四川历史上有六次大规模的移民。据统计,四川人(重庆约85%,成都约79%左右,山区约50至60%之间)大多为移民后裔。而在元末明初的第四次移民中,就有部分客家人移民落籍于古昌州,后来数次的移民中,又有大量的客家人迁至荣昌,从而使荣昌成为举国闻名的“客家村”。
至今,移民已有三百九十多年,在荣昌保留客家风俗习惯的人群仍有近四万人。客家的风俗习惯在岁月中改变了荣昌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连长期以来受南方人青睐的卤鹅,也遂渐成为荣昌老百姓的餐桌佳肴。
卤鹅本为潮汕食物。据统计,在我国仅南方约有6亿人喜欢吃鹅。经过荣昌的客家人在三百多年里的不断适应和改进,卤鹅逐渐成为了今天荣昌地去的特色饮食品牌,受到了重庆乃至全国人民喜爱的饮食名点。
荣昌卤鹅集粤菜和川菜所长,既有粤菜和潮汕菜注重的用料选料、味尚清鲜、油而不腻的特色,更有川菜调味多变、口味清鲜、醇浓并重、适应性强、麻辣浓郁的地方风味。
荣昌卤鹅的百年美味,也有荣昌白鹅的功劳。素有“鹅中来杭”之称的荣昌白鹅有360多年。据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荣昌白鹅就被列为全县的重要特产。1989年,荣昌白鹅更被列入国家级保护鹅种,成为荣昌县重要而宝贵的地方资源。
经过数代客家美食家的创新与改进,以肉质更为细腻的“荣昌白鹅”取代运输不便、成本较高的潮汕“狮头鹅”为卤制主料、并以潮汕传统卤制方法为基础进行卤料配方的改进、再以具有川菜特色的麻辣鲜香佐料进行调味,造就了今天遍布荣昌的潮汕与川菜口味相结合的地方风味——“荣昌卤白鹅”。卤鹅的主要特点是色泽金黄发亮、五香味浓、粑软适中、骨质松脆、骨髓香滑、肉感香嫩,调料微辣、适口,姜葱味齐备,食之回味。

荣昌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荣昌白鹅 
荣昌白鹅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广泛分布于平坝和丘陵水稻产区。荣昌白鹅属中国白色鹅种的优良鹅,具有生长快、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
路孔艾粑
艾粑使用糯米、艾蒿、砂糖为原料微甜,浓浓的艾蒿香,糯糯的也不黏牙!在路孔当地一般农家会在正月制作艾粑,香香的艾粑,浓浓的…
荣昌卤白鹅
“卤鹅卤鹅,盯一眼走不脱。”这句荣昌城内的顺口溜可是老少皆知,因为每到中午、傍晚时分,大街小巷都是卤鹅飘香。荣昌卤…
盘龙羊肉汤
羊肉汤,那可是咱荣昌人的骄傲,用它作早餐招待亲朋好友,可算作最为高档的标准和礼节了。羊肉汤最早起源于解放前,据说…
荣昌麻竹笋
重庆荣昌是“中国麻竹笋之乡”,主打竹牌,该县发展适合在本地种植且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林业项目,通过以奖代补,引导农民种植麻…
黄凉粉
 说起荣昌黄凉粉,那可是80万荣昌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美食,既价廉又物美。荣昌人到了外地,想起最多的小吃莫过于它,回来后…
荣昌白猪
荣昌白猪荣昌的家畜特产,具有“皮薄肉嫩,瘦肉多”的特点,50年代,英国出版的《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就已收入专条记录。…
渝丰米
重庆荣昌国家粮食储备库渝丰米业成立于2000年12月,现已开发出10余个品种,4种规格包装的渝丰优质系列大米,具有米粒丰…
酸辣粉丝
重庆市荣昌县河包镇以出产粉条闻名于世,河包酸辣粉丝也借粉条盛名而远近闻名。在山城重庆流传:"三根酸辣粉丝中,有…
铺盖面
提起铺盖面,你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在重庆市区及各区县,有不少荣昌人以此为生并使它声名远播,如您想吃原汁原味的铺盖面,最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