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近似银白色、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铁磁性的金属元素,它能够高度磨光和抗腐蚀。镍属于亲铁元素。在地核中含镍最高,是天然的镍铁合金。在地壳中铁镁质岩石含镍高于硅铝质岩石,例如橄榄岩含镍为花岗岩的1000倍,辉长岩含镍为花岗岩的80倍。陨石包含着铁和镍,早期它们被作为上好的铁使用。因为这种金属不生锈,它被秘鲁的土著看作是银。一种含有锌镍的合金被叫做白铜,在公元前200年的中国被使用。有些甚至延伸到了欧洲。

为什么镍离子的水化热在第四周期过度元素的2价离子中是最大的?

原因在于+2价镍离子能形成配位化合物。
镍元素外围电子排布3d84s2,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化学性质较活泼,但比铁稳定。室温时在空气中难氧化,不易与浓硝酸反应。细镍丝可燃,加热时与卤素反应,在稀酸中缓慢溶解。镍不溶于水,常温下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本体金属继续氧化。

正二价镍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什么先排d?

因为电子填充三大原则针对的是原子而不是离子。
这三个原则是用来解释原子的电子填充的。
你属于理解概念的不全面。
至于离子的电子构型是在已经填充了电子的原子基础上,失去价电子,或得到电子的结果。

镍、铜和锌的价电子数分别为多少?

镍:+2价和+3价,铜:+1价和+2价,锌:+2价。价电子数就是价电子的个数。对于主族元素而言,最外层电子就是价电子;稀有气体没有价电子数。对于副族元素而言,除了最外层电子外,次外层的d电子也是价电子。
价电子指原子核外电子中能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的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不仅是最外层电子,次外层电子及某些元素的倒数第三层电子也可成为价电子(对于镧系和锕系元素而言,除了最外层和次外层的d电子外,倒数第三层的f电子也是价电子)。

如何鉴别银离子和二价锌离子和二价镍离子

(1)银离子、二价锌离子、二价镍离子的鉴定: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以上三种溶液,向三支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产生黑色沉淀的试管装的是银离子溶液(2Ag+
+
2OH-
==
Ag2O黑
+
H2O);产生白色沉淀的试管装的是锌离子溶液(Zn2+
+
2OH-
==
Zn(0H)2白);产生绿色沉淀的试管装的是镍离子溶液(Ni2+
+
2OH-
==
Ni(0H)2绿)
(2)银离子、二价锌离子、二价镍离子的分离
取含三种阳离子的混合溶液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向其中加入含HCl
0.3mol/L的H2S溶液,在这种强酸性溶液中,只有Ksp极小的Ag2S将沉淀出来,Zn2+和Ni2+不会生成硫化物沉淀(2Ag+
+
S2-
==
Ag2S),过滤得到滤液(含Zn2+和Ni2+)和Ag2S沉淀,向沉淀中加入浓硝酸就分离出Ag+;另外在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由于氢氧化锌的两性和氢氧化镍的碱性,因此Ni2+就以Ni(OH)2的形式沉淀出来,Zn2+以Zn(OH)42-的形式留在滤液中。过滤沉淀,加入稀盐酸得到Ni2+;滤液酸化得到Zn2+

正四价镍电子排布

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
2p6
3s2
3p6
3d8
4s2。
正四价镍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
2p6
3s2
3p6
3d6。

各种离子颜色

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浅绿色、铁离子——淡紫色(溶液中一般呈现棕黄色)、锰离子——浅粉色、钴离子——粉色、镍离子——绿色、亚铬离子——蓝绿色、铬离子——绿色、镉离子——蓝绿色、金离子——金黄色。

高锰酸根离子——紫红色、锰酸根离子——墨绿色、铬酸根离子——黄色、重铬酸根离子——橙色、硫氰合铁络离子——血红色、四氯合铜络离子——黄色。

扩展资料:

颜色是物体发出或反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决定的,是人类的视觉的感受,某些离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其内在化学特性决定的。

化学常见固体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有色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