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海拔最高点为4877米。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早在汉、魏、晋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至唐代时因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线而使其战略地位最为突出。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生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这就是为什么把“赤岭”该称为“日月山”的原因。公主离开日月山继续往西走

日月山的来历

唐代以前的日月山不叫日月山,叫做赤岭,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因远望高山“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这座海拔仅3200米的小山,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

因其太小而不值一提。她在群山环绕中透出一个隘口,让骑马行走的民族便利地穿越青藏高原,成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重要隘口,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交马赤岭”。

中原和吐蕃封建王国的使者必须在此换乘对方的马方可踏入异域土地。穿越青海远嫁西藏,从古都长安出发的文成公主必然要沿着这条祖先拓展的古道,走向遥远的西部。

让守望高原的日月山,迎来这铭心刻骨的历史感动。“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就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就像“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天涯海角。

漫漫的远嫁之路,必然要有这么一处分手告别的苍凉之地 。为送别我们的公主,日月山便被赋予了这凝重的阳关情结。作为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文成公主在山上支起了帐篷。

在故乡做最后一梦,伫望故乡最后一眼。她站在山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取出临行前父皇唐太宗所赐的日月宝镜。没想到镜中出现的却是长安繁华的景色。

令她离愁倍增。公主悲喜交加,泪如泉涌。想到自己远嫁和亲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赤岭,摔在东的是日镜,摔在西的是月镜,摔碎的镜片让泪水和风沙掩埋,成为今天的日月二山。

扩展资料: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海拔最高点为4877米。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而呈红色,故古时被称为“赤岭”,藏语称“尼玛达娃”,蒙古语  称“纳喇萨喇”,即太阳和月亮之意。

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早在汉、魏、晋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据地质学家考察,两亿多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高原隆起,青海湖成为完全闭塞的湖,使本来向外泄的河只好转过方向向西流。站在山顶,向东眺望,一派田园风情。

向西看,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海心山明丽动人,与田园秀色迥然不同。故游人都说:“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月山

青海省日月山的由来

由来:日月山其名的由来,跟文成公主有关。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动身西去和番之时,悲痛万分,唐王赔送了一面宝镜劝慰她,要她到了汉藏分界的地方,取出来照看,从镜子里就能够看见家乡和父母亲人。历经艰幸,辗转到了赤岭,公主思亲心切,便取出宝镜照看,镜中显现的只是自己消瘦的面容和残阳斜照下的赤岭山脉,她此时才明白,父母是为江山社稷而哄骗了自己,悲愤伤心之下,把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了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

日月山名称的来历,具体位置

具体位置: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既是湟源县、共和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省内、外流域水系分水岭和农、牧区天然分界线。

来历:

文成公主途经赤岭作短期停留的历史事实,给汉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青海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

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但当她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日月宝镜”,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下定了毅然前行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继这次和亲的70年后,唐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弃隶缩赞,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走过的路,又一次经过了日月山。金城公主入蕃和亲,对于促进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日亭、月亭在当年公主驻足的地方高高耸立,站在亭前西望,当年崎岖艰难的路程如今已变成了连接汉藏人民的康庄大道。

P.S.:其实那个“倒淌河”的形成说法不一,开端都是文成公主流泪 然后另外一个是流泪之后叹一句:”天下河水尽向东,唯我一人向西去“然后这条河突然向西流了额

浙江大明山的由来?

大明山原名日月山。相传元末朱元璋曾以游方僧的身份在大明山千亩田慧照寺生活过一段时间,并在此结识刘伯温,共商大计,聚众抗元。据说日月山给了朱元璋启示,“日月为明”,故朱元璋称帝后定国号为“明”,并在此重建了慧照寺,并在大明山麓建了大明寺(慧照分院),“日月山”从此也就改称为“大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