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熟的黑木耳,颜色由深转浅;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子实体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时,应立即采收。

2、采收的时间,最好在雨后初晴或晴天早晨露水未干,耳片柔软的进行。采收时用手指齐耳基部摘下,并把耳根处理干净,以免溃烂。如遇阴雨天,成熟的耳片也要采摘,以免造成烂耳。

3、采下的黑木耳,摊薄在晒席上趁热晒干。未干前不得翻动,防止耳片内卷失去美观。阴雨天可把湿耳在室内摊开晾干,等晴天再晒或用炭火烘干。干制的黑木耳,随即装入塑料袋,藏放干燥通风处,以防吸潮变质。

地栽黑木耳如何采收与加工

耳片弹性减弱是成熟的标志,耳片成熟后,生理活性下降,若遇高温、高湿极易感染杂菌,发生腐烂性“流耳”,因此,应及时采收,尤其是高温、高湿季节,对有八、九分成熟的耳片也应采收,采收时留在菌袋上的耳根必须清除干净,以免感染杂菌产生“流耳”。

对采摘下的木耳,去除多余的耳根后及时放在沙网上晒干,末干之前不必多次翻动,以免出现“拳耳”。

毛木耳如何加工?

(1)阳光晒干

毛木耳干制只能晒干,不宜采用脱水机烘烤,因为烘烤会使背面毛色变黄,失去光泽。采收的鲜耳,摊放在洗耳场地面上,修剪蒂头,适当洒水;堆放5~8小时,厚度不超过20厘米,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天,在感观上可使背面茸毛更长、更白。然后用清水漂洗,摊放在竹席或铺有遮阳网的水泥坪上晒干。摊晒时,应使背面向上,一片一片地张开摊排晒耳时,耳片未发硬不要翻动,以防耳片卷曲,影响商品外观。阴雨季节采下的鲜耳,摊放于洗耳棚内不洒水,一般可放置数天,待天晴后再洒水湿润耳片,洗净摊晒。鲜耳的晒干率,一般为4.5~5∶1。

(2)切丝加工

木耳丝是白背毛木耳出口的一种商品规格。切丝加工的工艺要求:采用电动洗耳机可提高商品耳的漂洗质量,其漂洗原理是经耳片互相摩擦和流水漂洗,去掉污物杂质。采收的鲜耳含水量一般在65%~80%,含水量高的在机内转动中易引起破裂,导致胶质流失;含水量太低不易洗净。因此,在控制含水量的同时,可适当多装耳,使其摩擦系数大,缩短洗涤时间。较大的流水量,则可及时漂弃杂质,漂洗后用切丝机进行切丝。影响切丝质量的有多种因素,如切丝机的性能关系到碎丝率的高低,洗净耳片的含水量关系到胶质的流失,操作者的工作程序关系到木耳丝长短数量的比例,晒丝过程中的翻动和干度关系到减少碎丝比率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逐步探索加以解决。木耳丝采用白色透明塑料袋小包装,外用纸箱包装出口。

黑木耳的采收技术是什么

生长中的黑木耳子实体,颜色深褐,耳片边缘内卷,有弹性,耳根扁宽。随着耳芽逐渐长大,耳片颜色逐渐变浅,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变细,而且子实体腹面(光面)开始产生白色粉末状担孢子,表明黑木耳子实体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

新鲜湿润的黑木耳耳片滑腻,不易整朵采摘。一般在雨后天晴或暂停人工喷水后,待木耳晾至半干(耳片已干,耳基尚润)时采摘。最好是在耳片全干,晴天晨露未干时采摘。过干时,则应先喷水,让耳片稍润后再采摘,否则容易弄碎耳片,造成损失。这样采摘的木耳,含水量较少,容易晒干,不会出现“拳耳”,碎耳也少,有利于提高干耳产量和质量。

采摘木耳时,用手将整朵木耳连同耳基一起捏住,稍微扭动一下,即可将木耳完整地采摘下来,放入篮中。不可乱抓耳片,硬性拉扯,以免将木耳拉成碎片,且残留在耳杆上的耳片、耳根容易腐烂,影响耳芽再生。

对于不同季节长出的木耳,采收要求稍有不同。小暑前生长的春耳和处暑后生长的秋耳,可以采大留小(子实体达到采收标准者为大,未达到采收标准者为小)。因为这时气温较低,虫害少,留下幼耳仍可继续生长。伏天生长的伏耳,要求大小一齐采摘。因为伏天气温高,害虫多,留下的幼耳常被害虫吃掉。所以,当大多数伏耳达到采收标准时,大小一齐采摘。

鲜黑木耳的采收如何做到安全、无公害?

鲜黑木耳采收过程必须按食品原料的标准进行各环节工作,要做到鲜黑木耳的采收安全、无公害,主要应抓好如下环节:

(1)采收人员的健康水平应达到食品加工人员的水平,要求身体健康,无传染病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采收鲜黑木耳的盛装容器和工具达到安全卫生要求。

(3)采收后的鲜黑木耳依然是活体,依然进行有氧代谢,集聚成堆的鲜黑木耳子实体会发热,应及时送往工厂加工,特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更应及时加工,防止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