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局规定地震时期受灾者所携带的防护物品如下。

1、用于自救的棉线手套。

2、应急的食物和水,最好为罐头装,方便安全地长时间保存。

3、用于照亮的蜡烛,火柴或应急灯。

4、超薄保温雨衣一件,这种银色的雨衣可以有效防止身体热损失,必要时可用来盛水。

5、装应急物品的高强度尼龙袋一个。

其他可以选配的物品还包括尼龙绳,高频哨子,防灾头巾,口罩,水壶,药品和收音机等。

另外,保持镇静在地震中也十分重要,大声喊叫会加速新

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1、估计地震的震级和所造成的危害,比如说它的烈度的分布,还有人员死亡和经济的损失。
2、制定一个政策框架,制定总体的规划,包括一系列的行动,比如说预防性的行动,还有灾后的反应和重建。
3、制定地震救灾减灾战略,这个战略制定了一系列的量化指标,比如说在十年内将受灾人数和经济损失减半,并且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4、制定一些相关机构,采取行动的一些地震应急活动的指导原则。针对这些指导原则,制定一系列的详细计划。
另外,日本还制定了一个地震预警信息系统。这个预警信息系统虽然只能够提供几秒钟或者是几十秒钟的预警,但是它非常有用。“比如说如果收到了这样的预警,日本的新干系列车就会停止,而且在全日本有一千多个地震台站,当一个地震发生的时候,最靠近地震中心的台站就可以收到碧波,而且可以分析横波抵达每一个台站的时间。

日本人民在防震减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防震减灾方面采取了措施:

1、日本地方政府有专门为居民和参观者建立的防灾教育中心。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用各种图片、文字、影像介绍的日常防灾知识,可以进行包括地震、泥石流和消防的体验。

2、中心还开设有面向公众的各种防、减灾培训课程,既有面向单位开设的消防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防火管理的一般知识、防灾人员的责任、设备的使用、综合防灾操作训练等;也有面向广大市民开设的外科医护急救培训——包括人工呼吸、心脏的基础知识及止血的方法等等。

3、在公司里,平均1年内会举办2次地震演习,届时所有的人都需要在同一时间带着统一发的安全帽从高楼开始往下走。大家聚集到一个场地,开始有人说现在是关东大地震达到了几级,需要大家如何做好逃难准备。

4、然后有专业人员教给大家如何做最简单的抢救,告诉在地震中受伤的人如何互相帮助。另外在日本的家庭里,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和砸伤人,书柜和衣柜一般在顶端都有将其固定在墙上的设施,并且家里的家具在安排摆放时,也会注意有没有会从高处掉下来的东西。

5、绝对不在床头放重的东西,再有就是随时看好家里哪些是容易出现三角地带的地方,这样如果大地震到来的时候,可以临时躲避。

扩展资料:


预防应急

设防环节

(1)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制定区划图、开展地震小区划、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2)抗震设计: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3)抗震施工: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简单地说,就是在工程建设时设立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涉及到工程的规划选址、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住房环境

(1)处于高大建(构)筑物或其他高悬物下:高楼、高烟囱、水塔、高大广告牌等,震时容易倒塌威胁房屋安全;

(2)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物下:震时电器短路等容易起火,常危及住房和人身安全;

(3)危险品生产地或仓库附近:如果震时工厂受损引起毒气泄露、燃气爆炸等事故,会危及住房。

房屋加固

为了抗御地震的突然袭击,要经常注意老旧房屋的维修保养。墙体如有裂缝或歪闪,要及时修理;易风化酥碱的土墙,要定期抹面;屋顶漏水应迅速修补;大雨过后要马上排除房屋周围积水,以免长期浸泡墙基。木梁和柱等要预防腐朽虫蛀,如有损坏及时检修。

必要时对房屋进行简单加固,具体方法有:墙体的加固。墙体有两种,一种是承重墙,另一种是非承重墙。加固的方法有拆砖补缝、钢筋拉固、附墙加固等。

楼房和房屋顶盖的加固。一般采用水泥砂浆重新填实、配筋加厚的方法。

建筑物突出部位的加固。如对烟囱、女儿墙、出屋顶的水箱间、楼梯间等部位,采取适当措施设置竖向拉条,拆除不必要的附属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

日本发生7.4级的地震,当地有哪些抗震措施?

日本发生7.4级的地震,作为一个经常发生地震的国家,日本人从小就掌握了很多抗震常识,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抗震措施,比如房屋很多都是木质的,就算是高层建筑也采用了防震地基,而且日本建设了发达的地震监测网以及预警系统。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除了资源匮乏,人口密度高的缺点外,还非常不幸的出于地震带上,这就导致了日本成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引起的此生灾害比如海啸等也是经常光顾日本,当年日本的福岛核电站事件就是因为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的,这次在日本近海发生了高达7.4级的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好在由于预警及时,并没有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跟财产损失,相关的核电站也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这归功于日本的抗震措施以及到位的抗震宣传,下面就来说一说日本都有哪些抗震措施:

一、灵敏的地震监测及预警网络

日本由于地震频发,所以在地震预测以及预警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是由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并不能完全准确的预测到地震,不过能提前几秒钟通知国民就能够避免很大的伤亡。

二、特殊的防震建筑结构

在日本有很多木质类的建筑,而且这些建筑大都采用箱体设计,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倒塌造成人员伤亡,而高层建筑中也大都采用了“地基地震隔绝”技术来预防地震发生。

三、普及的抗震意识

在日本从小学生开始就会进行避震演练,而且居民家中都会准备一些临时的避免物资,以免被困后无法生存。这就极大的减少了地震造成的伤亡。

你知道日本发生7.4级的地震,当地有哪些抗震措施?欢迎留言讨论。

日本东北地震次数超57万次,应对地震我们可以有哪些措施?

日本东北地震次数超57万次,应对地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虽然我们现在预报地震的科学性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地震不可避免。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面对地震不恐慌,要冷静沉着,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建造坚固的建筑物和房子,当然是应对地震最重要的选择。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政府在所有的建筑当中都要求要能够防大级别的地震,因此日本的各种建筑都有很高的防震性能。

做好家庭预防。对于家中的立柜等等高大物体,应该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因为坠倒而砸伤家中的人。

而且在家庭中应该设置一片空旷的区域,不管是顶上或者周围都没有高大的物体,这样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摇曳坠物而砸伤家庭成员。

不要随便跳楼。地震专家告诉我们说“大震跑不了,小震不要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级别不大的地震中,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不要随便跳楼。实践证明,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灾害中,因为随意跳楼而造成的伤害要比保持冷静大的很多。

如果地震突然来临,人在家中或者在办公室,可以赶紧躲到一个能够阻挡坠物的地方,比如桌子底下等等,这样能够有效的保护坠物造成的头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害。

当然,小型地震来临的时候,如果家中正在煮饭或者是正在用电,一定要切断电源,切断气源,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家中出现火灾等不安全事故。

总而言之,地震是一种破坏程度很高的自然灾害,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一定要学习一些防震的救护常识,多参加一些地震救灾自我防护的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地震自我保护、救护的技能,就会多一份安全的保险。

日本每年地震都很多,有什么防震措施?

日本处于太平洋地震带上,所以日本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但是日本在地震防御措施上拥有非常成功的经验。首先就是对于楼房的抗震在建造时期就有非常高的要求,甚至于说是非常苛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地震来临的时候,保证楼房不会轰然倒塌造成非常大的伤亡。其次就是日本的民众从小学的时候,就要开始接受关于防震减灾的教育,而且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类似的演习。最后就是地震应急包体系的假设,几乎每家都会有对应的地震应急包。

首先就是对于楼房的抗震在建造时期就有非常高的要求,甚至于说是非常苛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地震来临的时候,保证楼房不会轰然倒塌造成非常大的伤亡。比如日本许多地方都使用空中架设的管线,这样做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防止地下管线在地震的时候被破坏,而且维修起来非常困难。而且所有的建筑都是严格按照抗震楼体进行修建的。

其次就是日本的民众从小学的时候,就要开始接受关于防震减灾的教育,而且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类似的演习。这点其实非常重要,其实当年四川桑枣中学的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出,平常经常进行地震演练,仅仅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全校2200名师生就全部撤离,无一伤亡。日本也是如此,所以每次地震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该通过什么方式,往什么地方进行逃生。

最后就是地震应急包体系的假设,几乎每家都会有对应的地震应急包。这个包裹里面有医疗用品,3天的水和干粮,还有警示用的哨子。而且基本上都会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拿起应急包开始逃生,起码能够保证3天之内,不用为生存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