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脊柱的椎骨共有32块。因环推与枢椎之间,骶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腰部的椎间盘最厚,约为9毫米。从腰1到骶椎之间都存在有腰椎间盘。 人们常说的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指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其实颈椎、胸椎之间均有椎间盘,也同样可以突出,不过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方法不同而已。

椎间盘共有多少块?

全身的椎间盘共有23个。
椎间盘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脱出症.
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锥体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上下有软骨板,是透明软骨覆盖于椎体上,下面骺环中间的骨面。上下的软骨板与纤维环一起将髓核密封起来。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束的纤维软骨构成,位于髓核的四周。纤维环的纤维束相互斜行交叉重叠,使纤维环成为坚实的组织,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负荷。
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髓核是一种弹性胶状物质,为纤维环和软骨板所包绕。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复合体、硫酸软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时含水量高达90% ,成年后约为80%。
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脊柱的椎骨共有32块。因环椎与枢椎之间,骶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椎间盘的总厚度为全脊柱总长的l/4-1/5。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所以人们常说的椎间盘突出多指腰椎间盘突出,其实颈椎、胸椎之间均有椎间盘,也同样可以突出,不过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方法不同而已。
椎间盘突出总的治疗原则是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治疗。
椎间盘:相邻二椎体间借椎间盘牢固相连。以脊柱胸段中部最薄,由此向上,向下逐渐增厚,而以腰部最厚,故脊柱腰段运动最大。

人体的脊椎一共有几节

人类脊柱有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块脊椎组成的)。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

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

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扩展资料

出生时的椎骨在椎体和两侧椎弓各有一个骨化中心。生后一年,胸、腰椎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较晚,约在7~10岁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与椎体的融合,在颈椎为3岁,胸椎为4~5岁,腰椎6岁,骶椎7岁或更晚。次发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现。

脊柱的分节和包绕神经管,是一个复杂的演化发育过程,在发育过程中脊椎的发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见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见的发育障碍是两侧椎弓对合障碍形成的脊柱裂。

较轻的脊柱裂多为腰骶椎骨的后弓没有合并,但脊神经正常,表面皮肤正常或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着及毛发,因临床无症状,常在X线片中发现,称隐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时有脊神经、脊膜或脊髓的膨出,产生相应的脊神经功能障碍。

在胚胎1~3个月时,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一致,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迅速超过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内上升。在出生时其末端位于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缘,腰2以下的脊膜称为终丝,仍连于尾骨水平。

随着这种生长不相称的结果,腰骶脊神经就从脊髓的发出处,斜行到相应的脊柱节段出椎间孔处,脊髓以下的神经呈马尾状,称为马尾神经。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进行,以免刺伤脊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脊椎

人的脊椎有多少节

问题一:人的脊椎骨有多少节? 人的脊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五个部分,其中颈椎骨有7节,胸椎骨有12节,腰椎骨有5节,骶椎、定椎共有10节,人的脊骨从上到下共有34节。

问题二:人体的脊柱有多少节? 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

问题三: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成年后共206块骨.其中脊椎骨中 颈椎7块; 胸椎12块; 腰椎5块伐骶骨5块愈合为1块(但是属于206块中的5块).尾椎4块愈合为1块(但是属于206块中的4块)

问题四: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类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它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由24块椎骨组成,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问题五:人的背部有多少节脊椎 32节脊椎,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3节。尾椎5节。共32节脊椎。

问题六:腰椎共有多少节 脊椎亦称脊柱、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共24块(成年人)独立的椎骨。脊椎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问题七:脊椎分为几节 亦称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下,重力传至下肢骨,体积渐缩小.
(2)后面观: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3)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鹘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湿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

l4/5,l5/s1椎间盘膨出是什么意思

表示l4/5,l5/s1椎间盘膨出。

人体一共有5块腰椎,分别用L1-L5来表示。骶椎由5个骶骨组成,成年后互相融合成一块三角形的骶椎,用S1-S5来表示。

骶椎上面与第五腰椎相连,下与尾骨相连。L5S1椎间盘突出在人体腰椎间盘突出中是常见的节段。因为越靠近骶骨,所承受的重量就越重,如果在加上突然的暴力,压力,那么下面的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扩展资料

解剖结构

1、成年人共有23个椎间盘(第1~2颈椎之间无椎间盘),其中胸部的椎间盘最薄,约2毫米;腰部的椎间盘最厚,约10毫米,全部椎间盘的总厚度约占骶椎以上脊柱全长的1/4。

椎间盘由周围部分的纤维环和中央部分的髓核两部分组成。纤维环由多层交错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牢固地将椎体连接在一起,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坚韧性,除承受压力之外,还可防止髓核溢出。髓核为白色胶状物质,富有弹性。当髓核受重力作用时便向四周扩展,并挤压纤维环向周围延伸和膨胀。

2、在脊柱运动时,椎间盘产生楔形形变。若脊柱前屈时,椎间盘前半部分被压扁变薄,而后半部分增厚,髓核向后移动;脊柱后伸时则相反。若脊柱向右侧屈时,椎间盘右半部变薄而左半部增厚,髓核向左移动;脊柱向左侧屈时则产生相反的变化。

因此,椎间盘具有增大脊柱运动幅度、承受压力、缓冲震动、保护大脑和脊髓的作用;同时也是身高早晚变化的主要原因。

3、椎间盘的血管分布,幼年时期比成年人丰富,可达深层,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层血管逐渐变少,而且口径也变小。椎间盘的神经仅分布于纤维环浅层,深层及髓核则无神经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椎间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l5-s1椎间盘突出

人体椎骨有几块?组成有哪些?

在椎骨专栏(24):
子宫颈椎骨(7) incl. 地图集& 轴
胸部椎骨(12)
腰部椎骨(5)
椎骨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椎和1块尾椎.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每块椎骨都有 1个椎体; 椎体在前
1个椎弓; 椎弓在后
1个椎孔; 椎体和椎弓围成的孔.
上下椎孔 连接成椎管,内有脊髓.
7个突起; 向后的一个突起叫棘突 一个
两侧的突起叫横突; 一对
向上的突起叫上关节突; 一对
向下的突起叫下关节突; 一对
椎弓与椎体相连处叫椎弓根,此根上下缘凹入叫上切迹和下切迹.
当两个椎骨相连结时,上位椎骨的下切迹与下位椎骨的上切迹形成一个孔叫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
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1、颈椎:共七块,特征为有横突孔.第2——6颈椎的棘突短小,而且末端分叉.
第一颈椎又名寰椎;由前弓,后弓和侧块构成.前弓的后面有一关节面叫齿突凹,侧面的上面有一对肾形的上关节凹,下面有一对扁平的下关节面.
第二颈椎又叫枢椎; 椎体上有一向上的齿突,齿突两侧有上关节面,与寰椎侧块下关节面相关节.
第七颈椎的棘突特别长,而且末端形成结节,在颈后易摸到,又叫隆椎.
2,胸椎:共12块,棘突较长,而第5——8胸骨最长;棘突尖斜向后下方,重叠呈复瓦状.
椎骨体两侧和横突前两面有关节面,与肋骨小头和肋骨结节相连,上下关节的关节面呈额状位.
3,腰椎:共5块,椎骨最大,棘突似四方形的薄板,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位.
4,骶椎:5块愈合成一块骶骨,骶骨形似尖在下,底在上的倒三角形.前面光滑,有纵高排列的四对骶孔.后面粗糙不平的骶骨粗隆.骶管纵贯骶骨,由骶椎孔连接而成.
5、尾椎:4块愈合成一块尾骨.

腰椎间盘在人体哪个位置?

腰椎间盘在人体相连的两块腰椎骨之间。
腰椎间盘是连接相连的两个腰椎之间的纤维软骨盘。
正常成年人一共有椎间盘23个,有5个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外侧的纤维环,而中间是髓核。
髓核是柔软的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组成的。
说这么多你可能不懂,
吃过猪脊骨吧,
两块骨之间的白色的脆骨。

人体骨骼的分布常识!

人体骨骼的分布常识!

成年人有206块骨。
【头部的叫做颅骨】共23块,其中脑颅骨8块(额骨1块,蝶骨1块,枕骨1块,筛骨1块,顶骨2块,颞骨2块),面颅骨15块(鼻骨2块,泪骨2块,上颌骨2块,颚骨2块,颧骨2块,下鼻甲2块,舌骨1块,犁骨1块,下颌骨1块)。
【躯干部的叫做躯干骨】有51块,其中椎骨26块(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24块,胸骨1块。
【四肢部的叫做附肢骨】有126块,其中上肢骨64块(包括锁骨2块,肩胛骨2块,肱骨2块,桡骨2块,尺骨2块,腕骨16块,掌骨10块,指骨28块),下肢骨62块(包括髋骨2块,股骨2块,髌骨2块,胫骨2块,腓骨2块,跗骨14块,跖骨10块,趾骨28块)。
【中耳鼓室内的叫做听小骨】有6块,分别叫做锤骨(2块)、砧骨(2块)、镫骨(2块)。

人体骨骼的数量

人骨头共有206块

206,上学时生物课上讲过

人体骨骼的巨集观结构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由外而内)。骨膜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细胞与基质(由钙盐和骨胶组成)组成,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部分。中间是骨髓腔。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

人体骨骼的知识。周二之前给我。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3个大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著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由肌肉帮忙,进行各种活动。假如没有了骨骼,人体就成了一堆肉,还能做什么呢?
人体所有的骨骼,从形状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较大,如胫骨、肱骨等,有的则很小,如趾骨等。从形状上大致可分为5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扁平状的骨起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比如颅骨保护大脑等;棒状骨负责人体运动,例如四肢的骨骼等。
脊椎骨是由颈部至臀部贯穿身体中央的骨,由上而下,依序是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骨、尾骨。脊椎骨上有可从外部触控得到的凸骨,这是找穴道时的重要依据。

人体骨骼的功能有哪些?

骨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骨骼按其不同功能,以一定方式和力学结构,互相连成一个整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人体骨骼的功能表现在人体内具有支援身体、保护内脏、完成运动和参与代谢、造血等功能。 1.支架功能 骨骼是全身最坚硬的组织,互相连结成一个完整的、坚硬的骨架结构,使身体保持一定的形态和姿势,对人体起著支撑和负重的作用。人之所以能站立、行走、负重和劳动,骨骼起著 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人体骨骼的功能中最主要的功能。骨骼的支架功能主要是由躯干骨中的脊柱及四肢骨负担,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就会损害这种支架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2.保护内胜功能 人体一些骨骼按一定方式互相连结而围成一定形状的体腔,以其坚硬的结构保护腔内的各种重要脏器。如头盖骨围成坚硬的颅腔,保护大脑免受外力打击;肋骨和胸椎骨、胸骨等 围成桶状的胸腔,保护胸腔内的心脏、肺脏和纵隔中的器官、组织;骨盆骨围成的盆腔,保护子宫、膀胱;骨髓腔保护脊髓等。这种保护作用,对于防止内脏重要器官免受外力的打击和伤害是非常重要的 ,是不可缺少的。 3.运动功能 骨骼本身没有自主的或主动运动功能,它是在神经支配下的肌肉、肌胞、韧带和其他软组织的共同作用下,使身体能够完成各种运动和动作的,如行走、劳动、吃饭等。在完成运动的 过程中,骨骼起到杠杆作用和支援作用,关节连结起到枢纽作用。
4.参与人体钙、磷代谢 骨内储存大量的钙和磷,骨组织成为机体代谢所需钙、磷的最可靠且永久性的来源,对血液钙、磷浓度起到调节作用。当血液中的钙、磷增多时,便转移贮存到骨骼内;血 液中钙、磷浓度降低时,骨骼内钙、磷便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液内钙、磷代谢平衡。因此人们常称骨胳是钙、磷的“储存仓库”。 5.造血功能 骨盆腔内的红骨髓是人出生后的人体主要造血器官,具有制造与释放血细胞的作用,维持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生成、发育、释放、死亡和清除的动态平衡,保持人体的正常血回圈和生 理活动。 正是由于人体骨骼的功能,人类才能完成各种活动,正常生活。

有关于人体骨骼的资料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
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

人体骨骼的作用是支撑什么

骨骼作用 (1) 支援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 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挠”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 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 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骨骼还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的幼年时期,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后,部分松质骨内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人体骨骼 记忆

我觉得画图和看标本对记忆很有帮助。
先画脊椎,胸骨,肋骨躯干骨,再画四肢大的骨头。而且要记住各部分的数量。人形画的差不多,加加减减也等于206的时候,就大功告成了。而足骨,腕骨,颅骨等就要看标本了。至于口诀什么的,自创的话会记得更牢哦(就是把每块骨的第一个字连成一句话)~

人体骨骼详解

脊椎亦称脊柱、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共24块(成年人)独立的椎骨。脊椎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整体外观
在正常情况下,脊椎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鹘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溼性脊椎炎等)可使脊椎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下,重力传至下肢骨,体积渐缩小。
(2)后面观: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3)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基本构造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人的脊椎骨有多少节?

人类脊柱有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块脊椎组成的)。

扩展资料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脊柱

腰间盘的结构是什么

结构:
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上下两椎体之间,柔韧而有弹性,对椎体起着平衡和缓冲震荡的作用。人体除颈椎1-2之间以及骶椎外,其他椎体之间包括腰5骶1之间均有这种结构,整个脊柱共有23个椎间盘,占整个脊柱全长的32.1% ,椎间盘有三部分组成:上下两个软骨板、中间的髓核、外面的纤维环。中间的髓核是一个半流动状的液体物质,被纤维环包围在中间,上下由软骨板封闭。

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一共有33块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根据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颈椎骨,特点是椎体小,椎孔为三角形,棘突短,横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较颈椎大,较腰椎小,其特点是椎体象心形,两侧有关节面接肋骨头,椎孔较小,棘突长而多斜下,横突斜向后外侧等。

扩展资料

脊椎骨分型

腰椎骨较大,特点是椎体两侧无关节面,横突向外侧,没有横突孔及关节面等;骶骨是由五节骶椎骨合成,特点是底向上前与未节腰椎合成骶骨岬,分前、后及外侧面。五块骶椎的分界线为横嵴,嵴的两端叫骶前孔,后面正中线有纵嵴,是骶棘脊突联合而成。

嵴外侧有孔叫骶后孔,第五骶椎向尾侧伸出两突起叫骶骨角,接尾骨之尾骨角;尾骨是由四至五节尾椎联合成的,其特点是没有椎弓、棘突和椎孔,尾骨角接骶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