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涝北旱是由气候引起的自然现象。我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南涝北旱是厄尔尼诺现象吗
是。
当厄尔尼诺出现时,西太平洋温度下降,热力不足,(虽然东太平洋温度增加)至少说是在西太平洋上不利于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
换言之会导致该赤道低气气压减弱,又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密切联系(上面已提及),因此副热带高气压带也会相应减弱,即在低于3纬度就形成下沉气流了,换言之副热带高压南移。
对我国而言,副热带高气压在东部会随着月份推进-退出,副热带高压的减弱或南移使锋面雨带只能滞留江淮一带(主要是华东一带),造成华北地区干旱,华南一带长期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也相对干旱。
总体而言就造成夏季南涝北旱的局面
造成南涝北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于北方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少雨的天气。而南方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海洋上的低气压交会控制和台风的共同影响造成多雨天气 。
夏季风强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强盛北抬,静止锋停流在长江以北的黄淮流域,使黄淮流域长时间降雨导致南旱北涝。 夏季风弱时副热带高压南移,北方冷空气可到达长江以南,使静止锋停流在长江以南,江南长时间降雨,导致南涝北旱。
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即会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多,即会造成北旱南涝。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2021 年以来,北方多地出现洪涝灾害,而南方却经历高温炙热,如何解释「北涝南旱」这一现象?
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气候,也会有不同的地形。即使是同一个时期,南方和北方的气温都会有所差异,而南方和北方也会产生不同的自然灾害。
“北涝南旱”,是与传统的“南涝北旱”相对应的一种气候现象,在气象学研究中指的是中国华北地区夏季年代际降水异常与东部季风区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年代际降水异常的比较。
南旱北涝: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最近几年,我国夏季主雨带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北移趋势,这一趋势正在逐步得到更为普遍的认可。有关地区需要对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变化,除季节分配不均外,各年降水多少也不一样。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这叫做降水的年际变化。
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极端天气、极端自然灾害会变得越来越频发,这也是老百姓觉得平时日常生活中,灾害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正常的根源。
为什么南涝北旱?
南涝北旱或者北涝南旱都与季风的推移有关。如果季风带推移过快慢就会导致雨带推移过慢,也就是说雨带会比正常年份留在南方的时间更长,这就导致南方降雨更多,而北方降雨迟迟不至,也就是所谓的“南涝北旱”.相反的,如果季风推移快于正常年份也就是雨带推移快于正常年份,就会导致南方降雨不足而北方长时间降雨,也就是“北涝南旱”
夏季南涝北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关系,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造成的,即是赤道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伴有空气辐散,导致垂直空气柱质量减少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然后刚才说到赤道地区高空伴有空气辐散,然后会向两极流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在30纬度附近与纬线平行,在这个30度位置,就形成下沉气流,即副热带高压带,因此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造成的,并且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密切联系。知道这个关系之后,我们再去讨论厄尔尼诺。
当厄尔尼诺出现时,西太平洋温度下降,热力不足,(虽然东太平洋温度增加)至少说是在西太平洋上不利于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换言之会导致该赤道低气气压减弱,又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密切联系(上面已提及),因此副热带高气压带也会相应减弱,即在低于30纬度就形成下沉气流了,换言之副热带高压南移。对我国而言,副热带高气压在东部会随着月份推进-退出(一般规律是5月在华南登陆,然后8月到华北,9月南撤,10月基本撤离),副热带高压的减弱或南移使锋面雨带只能滞留江淮一带(主要是华东一带),造成华北地区干旱,华南一带长期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也相对干旱。总体而言就造成夏季南涝北旱的局面
该如何解释今年“北涝南旱”的现象?
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南方多雨容易发生涝灾,北方少雨容易发生旱灾。然而2021年却有些特殊,河南和山西相继出现巨大洪灾,给当地造成了严重影响,整个环境局势似乎都反了过来,变成了“北涝南旱”。关于这一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早已给出结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
1、北涝南旱的现象洪水和旱灾自古就有,在史书上也有不少相关的记载,不过这些记载大多数都是南涝北旱。在普通人的想法里,南方就是多雨的天气,北方就是干燥环境。只是这样的想法,似乎对应不上2021年的情况。前有河南涝灾引起全国关注,后有山西秋汛过去后发生强降雨八方救援,这些极端的自然灾害都不符合人们的认知。
2、大环境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无论是在网上还是课本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全球变暖”这个词。而提到这个词的时候,往往还会带上一句“气候变暖会引起极端天气”。现在全球变暖是趋势,大环境下的气候在改变,出现极端天气不难理解。大多数人感到惊讶,是因为没遇到过相关的场面,觉得课本或者网上的描述没有那么严重,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极端天气”。
3、可能会越来越多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曾经发布过一个报告,大概内容是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后会出现很多极端天气,这些天气会引来一些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是一种趋势,不是人们喊“保护环境”口号能解决的事情,现在要做的应该是普及灾害防备知识,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在灾害来临的时候,把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