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七苦指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第一苦生苦,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 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

第二苦老苦,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 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

第三苦病苦,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第四苦死之苦,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

人间七苦指的是什么

人间七苦一般指的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其中前四种是自然的痛苦,难以避免。后三种即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不合理的生活现实。

1、生: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2、老: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精力、健康、记忆随风而去,老去的恐惧日渐清晰。对“老”的恐惧,本质上是一种“得到后再眼睁睁看着失去”的恐惧。

3、病:病来如山倒,虽然打过拳击的人不多,但骤然被击倒的感觉所有大病过的人都有体会。

4、死:死的可怕,不在过那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而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5、怨憎会:便是跟无比讨厌的人处在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想不理还不行,委实烦人;烦得久了,也便是苦难了。

6、爱别离: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

7、求不得: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只可观,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情绪里不免伤心,焦灼和懊悔。

人生七苦是哪七苦?

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生之苦,按照佛祖之说,人生在世即为苦之根源。如果不曾有生,何来苦之谈。生之苦,在于从此就要经历人世间一切的种种,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虽然如此,生之苦不敢苟同,人生在世虽然是苦的开始,但是又何尝不是乐的开始,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来看同一件事了。人生之苦,亦可以为人生之乐,苦中作乐,何乐不为?如果用一颗快乐的心去看,即使是苦也会变得快乐了。如人之初恋,苦嘛?甜中有苦,苦中有酸,酸中又含甜。如果不去试,焉知其中滋味? 老,老之苦,在于有生之年愈来愈少,精力,体力越来越差。这也是人生所必需的一个阶段。老有何苦?苦在年龄越来越大,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眼看着外面的世界在一天天的变化,看着自己熟悉的人,物,世界一天天的离自己而去。苦在儿女一天天的长大,也离自己越来越远。苦在死之将近,而愈发感到孤独无助。 病,病之苦,也许只有病人自己才能够体会。病之苦在于,健康受损,亲人受累。有时甚至有自己生病,其实最苦的还是自己的亲人,看着他们关切的眼神有时比病之痛苦强过百倍。 死,死之苦,在于即将远离人世。无论这一生,乐也好,苦也罢心中总是有诸多的难舍的。亲情,爱情,友情,都难以舍弃。观之七苦,犹以死为甚,人皆有死。也许死之苦,是人最难经历的,也是终是经历的,自古帝王将相,皆将一死。也许死也是七苦之中最平等的,对世间万物最为公平的一种。你可以生在帝王之家,应有尽有,尝尽世间所有欢乐。我也许生于市井,遍历人间诸苦,但我们最将都走向死。死之后我们也就没有任何不同了,都将化为一抔黄土。 怨憎会,怨与憎本来就是人生最大敌人。人生数十年,时光有限,何必为了一点小事,而互相怨恨,搞得如同陌路。 爱离别,人生即是如此。不想见的却终是要见。不想离的却偏偏要分离。爱离别之苦,也是最为难耐之苦。本来可以相守一生,却因为造化弄人,终于还是分开,此中痛苦也许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的体会罢了。 求不得,人皆有求。求得便欢欣无限,求不得,便终日心事重重,难以自拔少了人间本来有的许多乐趣。须知世间之物无限,岂可样样皆据为己有。何不抱一颗平常心去求,得之欣然。不得也不必烦恼。虽然现在有人说“知足者长乐”这句话也一定全对,但有时却可以使你觉得走出这个门你也许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佛说七苦,人人皆有。也许人生这百年会过得更加充实快乐,临死之时也不会有丝毫遗撼

人生七苦都是哪几苦呢?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然而,笔者想说说人生中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另外七种苦。

讽刺挖苦:人生中难免会遇到讽刺挖苦之人,可能我们某方面做得不够极致,不够尽善尽美,才露出了马脚,让他人乘虚而入,轻蔑刁难。

切勿放在心上,强大自己是最好的语言。

中伤诬陷之苦:一个人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一些人往往会妒忌或看不得别人进取,有意无意地语言伤害,甚至歪曲事实真相诬陷,是一种低俗之人。

说到嫉妒虚荣,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诗仙李白的陵墓荣踞在气势雄浑的采石矶头。然而,却被过往的、所谓的“诗人”们写满了他们的“佳作”。这时,有一位智者也写了一首七绝:“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从此,再也没有人在李白陵墓前写诗了。

如若遇之,微微一笑,或者含蓄表达,因你的优秀已经不需要直接的言语。

流言蜚语之苦:有的人喜欢嚼舌头,夸大其词,以寻找是非或莫须有的事情,使别人痛苦或不高兴为其目的。不要在意,不基于事实的蜚语,始终经不起考验,终会被揭穿的。

壮志未酬之苦:有的人喜欢豪言壮语,认为自己的理想远大,却没有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待到岁月流逝回首时,悔恨虚度了光阴,理想变成了幻想。

相传有一位贫穷的读书人,家里唯一值点钱的就是一只陶制的大瓮,担心丢掉,就常常守着它睡觉。有一天晚上,心中突发一个念头:如果某一天自己富有了,不再贫穷了,就拿出一些钱,用来买地,建造房屋,也蓄养歌女,拥有自己的马车,就是像其他富贵者一样。他反复思量着,越想越高兴,竟然忘乎了自己,情不自禁地跳起来,一不留心,踩破了那只唯一的家产,如梦初醒。

怀揣理想是件好事,只想不做,就会像踩瓮人一样,空欢喜一场,得不偿失,唯有抓住现在、专注现在才是硬道理。

忧思忧虑之苦:有的人生性多思、多虑,患得患失,可能也会蹉跎了岁月,浪费了年华,可能会一事无成。

学会放下,让心情轻松,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坎坷境遇之苦:人生都有自己的舞台,悲剧或者苦难,也是剧情的发展,只是际遇痛苦了点,坚持就可迎来美好的、经得起考验的结局。

怀才不遇之苦:是千里马,终会遇见赏识自己的伯乐,暂时没有实现抱负,耐心地坚持,努力地探索,定会迎来晨起的朝阳。

齐白石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师,篆刻家。他出生贫寒,上学不到一年,就辍学回家,15岁小小年龄就去拜师学习木工,卓越的成就,让他成为了一个幸运的人,遇到了陈师曾和徐悲鸿两位知音。先因陈师曾的推荐,齐白石的画在国际上出了名,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慕名来买。再后来,徐悲鸿注意到了齐白石的画,几对虾子,生动逼真,跃然纸上,就以院长名义聘齐白石为当时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还亲自出版了《齐白石画集》。

诚然,千里马都有一技之长,怀才不遇或许是机遇还没有降临到自己身上,何不累积资本和经验,独闯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佛教所说的“七苦”是哪些?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

扩展资料:

人生八苦:

1、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2、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

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3、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

4、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5、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6、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

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7、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

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8、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

如果阴盛开,而阴盛开,痛苦就会极至:如果阴盛开,痛苦就会被追求,如果爱与恨分离,痛苦就会被避免。它是在树荫中盛开的,它是在它应该得到回报的原因中;它就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流逝,在衰老和腐烂的痛苦中。阴是炽烈的,创造的迷茫的,三代循环的,和生与死的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