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肥过多。在给凤尾竹施肥时,如果施肥过多的话,那么是极易导致凤尾竹叶片发黄干枯的。尤其是在叶片叶尖处表现的更为明显,老叶会逐渐因此而掉落。因此如果是因为施肥过多导致黄叶干枯的话,那么要及时向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清水稀释肥料,较为严重时则要更换新土。但是也要满足凤尾竹的营养需求,如果凤尾竹缺乏营养的话,那么凤尾竹的嫩叶则会因为营养不足而出现黄枯现象,这个时候便要适当施肥。

2、浇水过多。凤尾竹虽然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有一定要求。但是与施肥一样,我们一定要控制好浇水量,如果浇水过多的话,那么土壤产生积水会导致凤尾竹根部被沤烂。影响营养吸收,导致嫩叶逐渐丢失光泽,枝干细小,新梢出现萎蔫现象等。因此如果浇水过多的话,那么要及时排水,将土壤吹干。保持一个干燥、通透性强的环境,将土壤松土,让水分尽快蒸发。

3、浇水不足。如果浇水不足的话,那么也容易造成叶片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叶片边缘容易干枯,老叶则更为明显,将会从上到下逐渐黄枯且脱落。不过对新叶的生长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注意控制好浇水量。要满足凤尾竹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将土壤浇透且不会产生积水。

4、光照过强。凤尾竹是一种喜欢生长在半阴环境中的植物,耐阴性比较强。因此适宜在强光中生长,如果凤尾竹叶片受到强光照射的话,那么极易导致叶片被灼伤,从而出现发黄现象。因此要注意为凤尾竹营造一个阴凉干燥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在夏季时,要一定要做好遮光工作,不可让凤尾竹叶片受到阳光直射。不过也不能够将凤尾竹长期放在荫蔽环境下,这样的话凤尾竹则会因为光照不足而导致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过少,从而出现黄叶。所以我们也要为凤尾竹提供适量的散射光。

凤尾竹叶子尖发黄干枯怎么办

主要方法如下:

1、及时换土,凤尾竹叶尖发黄干枯的状况后,需及时松动周围的土壤,若长期生长在板结的土壤中凤尾竹叶尖会出现干枯的状况,施加肥料,缺乏养分也会使得凤尾竹叶尖干枯发黄。

2、需及时施加稀释后的饼肥水进行缓解,合理浇水,土壤过于干旱也会使得凤尾竹叶尖发干,需及时浇水保湿。

3、给植物施肥过多也会引起花卉发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植株叶子顶端出现褐色,一般叶面肥厚没有光泽,并且凹凸不平,老叶枯黄掉落。

4、解决办法:停止对凤尾竹施肥,如果病发严重,可以用清水进行浇灌,并排水,逐渐降低肥料的浓度。

凤尾竹养殖注意事项:

1、水分

它喜湿润,又怕积水。在刚栽种过后腊做,需要浇透一次。其他的时候,仅保持湿润就可以,不要积水。夏季的敬辩次数相对来说是最多的,一到两天一次。除了浇水,还可以经常向它的叶片上喷点水。

2、肥料

主要是由机肥,腐熟的粪便等都可以。它们主要作亮局缺为基肥,混入盆土中。另外,还可以每个月施加一次氮肥。

凤尾竹叶子发黄、干枯怎么办?

凤尾竹叶子发黄、干枯要根据具体的发黄颜色来针对性的解决,水黄:凤尾竹嫩叶无光老叶无变化,应将植株脱盆晾干后重新栽种;旱黄:浇水过少,老叶从上到下发黄脱落,应增加水量,浇透水等等。

1、表现:水黄

表现在凤尾竹的嫩叶安无光泽,老叶变化不明显,枝干逐渐细小,新梢发育萎蔫。

解决办法:花卉放置于干燥通风的位置进行养护,等待风干一些的时候放回盆土中。

2、表现:旱黄

凤尾竹浇水过少也会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浇水过少,叶子边缘干枯,老叶从上到下逐渐发黄脱落,但是新叶的生长还较为正常。

解决办法:注意浇水时多浇,浇透即可。

3、表现:灼黄

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会引起叶片发黄的现象,表现为叶梢,叶缘出现干枯,叶片部分出现换色斑点。

解决办法:受到灼伤的凤尾竹放置到阴凉干燥的地方即可。

4、表现:肥黄

给植物施肥过多也会引起花卉发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植株叶子顶端出现褐色,一般叶面肥厚没有光泽,并且凹凸不平,老叶枯黄掉落。

解决办法:停止对凤尾竹施肥,如果病发严重,可以用清水进行浇灌,并排水,逐渐降低肥料的浓度。



扩展资料:

凤尾竹养殖注意事项:

1、水分

它喜湿润,又怕积水。在刚栽种过后,需要浇透一次。其他的时候,仅保持湿润就可以,不要积水。夏季的次数相对来说是最多的,一到两天一次。除了浇水,还可以经常向它的叶片上喷点水。

2、肥料

主要是由机肥,腐熟的粪便等都可以。它们主要作为基肥,混入盆土中。另外,还可以每个月施加一次氮肥。

凤尾竹叶子发黄发干如何补救怎么办

凤尾竹的叶子发黄发干,可能是浇水过少、光照过强、土壤板结导致的,养殖凤尾竹时,需要每隔一周浇水一次,并在盛夏季节时期,为凤尾竹做好遮阴措施,而且要更换疏松透气的腐殖土,使凤尾竹的叶片恢复翠绿。

凤尾竹叶子发黄发干的处理方法

1、补充水分

养殖凤尾竹时,如果浇水过少,就会导致植株的枝叶干枯发黄,需要立即补充水分,可以每隔一周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在给凤尾竹浇水时,可以向其枝叶上和四周环境中喷洒水雾,提高空气的湿度。

2、遮阴措施

凤尾竹不耐暴晒,养殖凤尾竹时,如果让其被强光直射,就会导致植株的枝叶被晒伤而枯黄,需要在盛夏季节的时候,为凤尾竹做好遮阳措施,可以在植株上方搭建遮阳网,或者将凤尾竹移到通风且半阴的环境中。

3、更换土壤

凤尾竹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养殖凤尾竹时,如果长期不为其换土,就会导致土壤板结僵硬,从而使得凤尾竹的叶片干枯腐烂,需要每隔2-3年为凤尾竹更换一次盆土,可以使用疏松透气的腐殖壤土中。

4、养护管理

养护凤尾竹时,需要使用锋利的剪刀将植株干枯发黄的枝叶剪掉,以免情况更加恶化,再往凤尾竹枝条的断口处喷洒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溶液,为其消毒灭菌,然后即可把凤尾竹移到阴凉透气的环境中进行养护。

在养护时,施肥过多过浓,也会容易导致凤尾竹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在给凤尾竹施肥时建议大家以有机肥为主,还要是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稀释后再使用,大量使用过浓的肥料容易引起凤尾竹肥害烧根。

凤尾竹的叶子发黄发干,可能是浇水过少、光照过强、土壤板结导致的,养殖凤尾竹时,需要每隔一周浇水一次,并在盛夏季节时期,为凤尾竹做好遮阴措施,而且要更换疏松透气的腐殖土,使凤尾竹的叶片恢复翠绿。

凤尾竹的叶子发黄怎么办呀?

凤尾竹的叶子发黄,可能是施肥过于频繁导致的,需要停止施肥,并且用大量的清水清洗土壤,也有可能是土壤板结黏重的缘故,需要为凤尾竹更换更为疏松肥沃的土壤,还有可能是浇水过少导致的,需要每隔三天浇一次水。
叶子上有蜘蛛网一样的东西是叶螨留下的网,叶子背面有微小的蜘蛛一样的动物。可用阿维菌素喷洒,也可用蚍虫林、氧化乐果、苯丁哒螨灵、马拉硫磷或双甲脒等药剂治疗。
凤尾竹叶子发黄,多数和管理方法不当有关,可参考一下几点进行解决防治。
一、光照过强
1、原因:凤尾竹是喜欢明亮的散射光的,如果它的生长环境过于荫蔽或者是阳光直射过强,凤尾竹就会发生叶片发黄这样现象。
2、处理方法:只要把凤尾竹移到散射光的环境下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叶片的发黄。
二、排出积水
1、原因:如果在养它的时候浇了过多的水,那么它的根系就有可能因此而发生腐烂,叶片也会因此而出现变黄的症状。
2、处理方法:将花盆中存积的水倒出来,然后将它搬到通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将花盆垫高,吹干花土。
三、科学用肥
1、原因:它的生长环境是需要给予一定的养分的,但是如果突然给它用肥太多,就会造成叶面变黄的现象。
2、处理方法:不论是施肥过多还是使用了没有腐熟的肥料,我们都需要用水将壤土中多余的的肥料冲走。后期建议以稀释后的碧卡水溶肥或稀薄饼肥进行施肥,以免引起肥害。
凤尾竹叶变黄,可喷洒波尔多液。
凤尾竹,是禾本科簕竹属植物。
植株较高大,高3至6米,竿中空,小枝具9至13叶,稍下弯,直径1.5至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节间长30至50厘米,幼时薄被白蜡粉,并于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节以下部分尤其较为密集,老时则光滑无毛,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分枝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节即开始,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稍较粗长。
竿箨幼时薄被白蜡粉,早落;箨鞘呈梯形,背面无毛,先端稍向外缘一侧倾斜,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极微小以至不明显,边缘有少许繸毛;箨舌高1至1.5毫米,边缘呈不规则的短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狭三角形,背面散生暗棕色脱落性小刺毛,腹面粗糙,先端渐尖,基部宽度约与箨鞘先端近相等。
末级小枝具5至12叶;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高0.5毫米,边缘微齿裂;叶片线形,叶片长3.3至6.5厘米,宽4至7毫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粗糙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
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并在基部托有鞘状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至6厘米;先出叶长3.5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具芽苞片通常1或2片,卵形至狭卵形,长4至7.5毫米,无毛,具9至13脉,先端钝或急尖;小穗含小花3至13朵,中间小花为两性;小穗轴节间形扁,长4至4.5毫米,无毛;颖不存在;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长18毫米,无毛,具19至21脉,先端急尖;内稃线形,长14至16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脊间6脉,脊外有一边具4脉,另一边具3脉,先端两侧各伸出1被毛的细长尖头,顶端近截平而边缘被短纤毛;鳞被中两侧的2片呈半卵形,长2.5至3毫米,后方的1片细长披针形,长3至5毫米,边缘无毛;花丝长8至10毫米,花药紫色,长6毫米,先端具一簇白色画笔状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毫米,顶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一长约1毫米的子房柄,柱头3或其数目有变化,直接从子房顶端伸出,长5毫米,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