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蒲公英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中药材,除了野生的外,现在人工栽种也是比较常见的。

2、人工种植一般选择每年的二月份到五月份、八月份到十月份两个时间段,因为此时期的温度是表适宜的,光照也充足,种植下去的话存活率也高一些。

3、人工种植蒲公英的话先要采集蒲公英种子,一般在五月份下旬的时候就开始手机,采收种子以后晾晒一到两天的时间然后搓掉种子表面白色羽毛状的毛放那备用。搓掉毛的后的种子晾干以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半小时的时间,清除掉种子表皮的细菌,然后等到水温凉了以后浸泡八到十小时的时间,捞出来后晾干表面的水分即可。

蒲公英什么时候播种

蒲公英在4-9月间均可播种

蒲公英肉质根较粗壮;叶基生,叶狭倒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盾圆,边缘有倒向羽状缺裂,长20-65cm,最长可达80cm以上,宽50-100mm左右;花由叶丛中抽出,头状花序,直径25-40mm。

总苞宽钟状,长13-25mm,绿色,先端渐尖长4-10mm;舌状花,亮黄色;花葶多数,可达百余枝,花葶高20-70cm;瘦果浅黄褐色,长3-4mm。

中部以上有大量小尖刺,其余部分为小瘤状突起,顶端突然缢缩为长0.4-0.6mm的喙基,喙长7-12mm,冠毛白色,长6-8mm,种子千粒重为0.68g;花期始于4月上旬,5月上旬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延续15天左右,全年均有零星开花,在9-10月间也有一次较集中的果期。

1.选地与整地。蒲公英适应性很强,在大部分土壤中均可成活,但人工栽培应选用向阳、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

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0m²施有机肥30000-40000kg,整细整平,做畦待播。

2.播种与育苗。蒲公英在4-9月间均可播种。种子无休眠特性,且采收后生活力下降较快,最好在5月下旬选用刚刚采收的新种播种。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直播一般采用条播,浇足底水后按行距25-30cm开浅沟,亩用种500g,播后耙平地面即可。育苗时需专用育苗畦,撒播用种5g/m2,覆土0.5cm以下,7-15天内出苗。及早清除杂草。

3.定植。育苗畦内苗高达到10cm以上、幼苗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按不同的栽培目的采用不同的株行距。

作药用与食用栽培时株行距一般为25cm×25cm,较好的地块还可以减小密度。作观赏用时可定植于较深的花盘,也可根据绿化带形状适当调整密度来定植。定植后浇定植水和缓苗蒲公英水,然后中耕锄草。

蒲公英应该在什么时候种植?有哪些种植技术?

蒲公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野菜之一。至于什么时间采收好,与用途有关,如果当野菜食用,食用部分是幼苗和嫩叶,由于蒲公英的根孽能力强,在春季、夏季一直有新的幼苗长出,所以春夏天都可以采摘,叶苗鲜嫩,蒲公英是农村常见的一种植物。全草药用、嫩茎叶食用,是一种热门野菜之一,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蒲公英对气温的适应性广,既抗寒又耐热;能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

蒲公英的抗早和抗湿能力也比较强、 蒲公英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热、耐寒耐瘠,抗病能力很强,少发生病虫害,温室播种在11月~12下之间,育苗移栽。如果是大棚或中小拱棚栽培,可于第二年2~3月扣上农膜,3月下旬收新芽,这个时候时市价格高,蒲公英是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子边缘具波状齿痕,根部渐窄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期在4~10月。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早春表土5厘米深处地温达1-2℃时,上年种植的蒲公英就开始萌发长出新芽。一般清明节(4月5日)前新芽露出地面,此时在土里的"白芽"部分长度已有3-4厘米。所以野生的蒲公英一般在4月20日前后即可上市,蒲公英是十月一号左右种上(和种小麦的时间差不多)等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收获第一茬叶子(叶子可以直接卖给加工厂,加工成茶叶)蒲公英的叶子一年能收六~七茬。根是中药材,一年收获太小。

一般等三到四年收获一次,蒲公英算得上是一种应用型都还非常广泛的植物,本身它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特性都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现在也就造成了不少的地方也都有着一定的种植人群的。一般来讲,种植这样的一种花卉,它在春季和秋季都是可以进行收获的。

蒲公英是什么时候种植的?如何种?

很多人对于蒲公英的回忆还停留在小时候一吹就四处飘散的白色透明花瓣,其实蒲公英是一种野菜,还有药用价值,有一些地区的农民朋友专门种植蒲公英来赚钱,那么蒲公英怎么种植的呢?

1.种植时间

采种,种子会在六月成熟,可以及时采摘,要在种子飞散之前采摘。种植就要在秋季九月进行。购买最种子可以在春季就开始种植,秋季还可以再种植一次。时间就是两个时间段,主要是因为要赶上适合的气温环境。主要受温度影响。设施栽种可以提前时间,如果冬季能达到适合气温也可以栽种。

2.种植方法

2.1环境

种植在温暖地区,一般在4月开花,5到6月结籽,不耐寒、不耐旱、怕积水。种植土壤是要深层次、疏松、富含营养物质的土壤,所处地势要在山坡,山地。水位低的地方。种植地要避风,不能在风口,万一种子一成熟都叫风吹去了。

2.2幼苗期

种子很小,可以直播,直播反而可以缩短发芽时间,但是需要保持水分的管理,浇水面积比较大,所以要使用其他喷灌保湿。幼苗出土后一般不会感病或者死亡。但是需要注意太阳光的照射,强光,对幼苗不利,可以撤一张遮阳网。可以降低温度和光照,能够给幼苗一些生长空间。

2.3生长期

幼苗期大约在幼苗长到十片叶子以后就差不多结束了,结束幼苗期,可以逐渐增加光照,保正叶子的光合作用,制造持续营养物质,帮助根系植株生长。这时候,可能也可以适当追肥一些,一般不施肥生长也很好,但是为了更好要追肥。一直到开花结实,开花和结实的时间比较快,要集中管理,抓住采种关键时期。

2.4收获

蒲公英是有药用价值的野菜。但是如果食用,在生长期就可以采摘。食用价值比较好,种植管理比较容易,但是要抓住采摘时机。但是每次种植最好都要留种。注意简单的环境适应程度,不要盲目种植。

蒲公英的种植技术(时间、方法和效益)

通常会在春季的3、4月份以及秋季的9、10月份进行蒲公英的种植活动。在为其准备好养护土壤之后,需要催芽处理,之后将其种好做好之后的养护工作即可。该植株的前景还是挺好的,只要我们养护得当,就可以有不错的效益。

一、种植技术

1、该植株的种植时间要么是在春季的3月份一直到4月份,要么就是在秋季的9月份一直到10月份,每年就这四个月用来种植,需要在前面收获的季节里将种子收好并保存好,切记要干燥放置,如此在之后的播种环节才能够生长发育的好。

2、首先我们需要为种子调配适宜的生长基质,可以使用腐叶土配合上一些河沙土、田园土等一起使用,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壤土上面喷洒一些多菌灵溶液,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3、催芽处理:若是春季种植,就需要催芽,将种子放在40℃的温水中泡上一天,然后转移到湿毛巾上面待2天,之后就可以用了。

4、播种就正常的撒播种子即可,之后根据土壤的湿润度加水或者不加具体判断,然后好好养护即可。

二、效益

效益还是很可观的,因为该植株对于人的身体比较有好处,所以在养护的时候要细心。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蒲公英的种植技术(时间、方法和效益)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建筑界分享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