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梦中作》翻译:

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旁浓密的百花,色彩灿烂迷人。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也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

句子赏析:

第一句写静夜景色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

第二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

欧阳修《梦中作》古诗赏析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欧阳修

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竟多至九十九首。这类作品有的确实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

欧阳修此诗四句分叙四个不同的意境,都是梦里光景,主题不大容易捉摸,因为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曲折而复杂的情怀。

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千山月”三字,意境空阔,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

次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说明时间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说“百种花”,则此时的节令换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幽隽,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

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梁代任昉在《述异记》中说: 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归,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经朽烂。既归,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这句反映了作者超脱人世之想。

末句写酒兴已阑,思家之念不禁油然而生,表明作者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东坡《水调歌头》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

四句诗虽是写四个不同的意境,但合起来又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暗寓作者既想超越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仕与隐的矛盾思想。

“诗言志”,读完全诗,寓意就逐渐明朗了。诗人的抑郁恍惚,与他当时政治上的不得志有关。这诗在《居士集》卷十二,它前后的二首目录原注都标明为皇祐元年(1049),可能为同时所作。这时欧阳修还在颍州,尚未被朝廷重用。所以这四句是在抒发心中的感慨,它的妙处是没有把这种感慨直接说出。这种意在言外的手法,要仔细体察才能明其究竟。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对此诗作过分析。他认为古人绝句诗一般有两种不同特点: 一种是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如古时的《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以及欧阳修这诗都属此类。另一种是“意连句圆”,四句意思前后相承,紧密相关,如金昌绪的《春怨》即是。这首《梦中作》,确如升庵所说,写的乃是秋夜、春宵、棋罢、酒阑等四个不同的意境,但又是浑然天成,所以陈衍说:“此诗当真是梦中作,如有神助。”(《宋诗精华录》)

这诗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工巧,天衣无缝,前后两联字字相对。这显然是受了杜甫《绝句》诗的影响。

(求)对欧阳修的梦中作的赏析

梦中作原文: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一种则是一句 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 。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 ,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好像四幅单轴画。扬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认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

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此诗之祖。不

过,细细体味,这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一的,正可以诗题的一

个“梦”字贯通。因为是梦,故尔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

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绰绰,游移不

定,似是而非。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

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李后主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时

候,到底给人片刻慰籍。可欧阳公表现的梦,却是客愁贯穿于始

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

愁之深之切了。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全诗却给人

以无庸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

笔,可发一赞叹。

古代诗歌鉴赏梦中作欧阳修的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表现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写作特色:一句一个场景;拟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

诗人借梦中之景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前两句点写秋色静夜的梦境,营造一种缥缈凄迷的氛围,表达诗人仕途失意的凄凉;第三句用王质观棋故事,表达诗人对悠闲生活的渴盼,第四句写梦中醉酒之景,表达诗人客居他乡的无奈之情。全诗借(梦)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客居思家的情感。

《梦中作》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梦中作》是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的作品。

作品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作者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的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全诗凄怆悱恻,吞吐呜咽,代表了南宋遗民怀念旧君故国的拳拳心意。

如帮到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