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欧阳子的人一共有三位。

一位是欧阳修,他在他的一文中自称欧阳子,“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欧阳修是北宋人。

一位是春秋战国著名的铸剑师,也叫欧冶子。欧冶子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善于铸剑,曾为越王铸造了五把名剑。

一位是现代著名作家,台湾南投县人,生于日本广岛。她的散文集有《移植的樱花》,小说集《那长头发的女孩》。

评论欧阳子的花瓶,及属于什么文学类型

欧阳子的《花瓶》是小说

评论:

欧阳子是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文坛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花瓶》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欧阳子笔下的"花瓶"已具有超越供人玩赏而趋于自强自立的象征新意。可以从权力的争夺、男权的解构、两性和谐的呼唤等方面重新解读《花瓶》,应该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挖掘作品新的内涵,这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创作也许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花瓶》和《中国式离婚》一样,是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而造成悲剧的原因有世俗枷锁的羁绊,也有夫妻双方自身的过失。有人说,夫妻之间女人崇拜男人,两人的关系会越走越近,而如果男人崇拜女人,两人的关系就会越走越远。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它无法解释《中国式离婚》。

《花瓶》中的石治川应学会放手,婚姻是双方的结合和互补,而不是相互捆绑,绝对占有,否则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对于冯琳,我们给予怜悯的同时,又要认识到她也有自身的过失,她没有尽到婚姻的责任。

幸福的婚姻都是何其的相似,不幸的婚姻却各有各的不幸.

串雅序的原文注释

《周礼》分医为四[1],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2],後乃有十三科[3],而未闻有走方之名也[4]。《物原》记岐黄以来有针灸[5],厥後巫彭制药丸[6],伊尹创煎药[7],而未闻有禁、截诸法也[8]。晋王叔和纂《脉经》,叙阴阳、内外,辨部候、经络、脏腑之病为最详,金张子和以吐、汗、下三法,风、寒、暑、湿、火、燥六门,为医之关键,终未闻有顶、串诸名也[9]。有之[10],自草泽医始[11],世所谓走方是也。人每贱薄之[12],谓其游食江湖[13],货药吮舐[14],迹类丐[15];挟技劫病[16],贪利恣睢[17],心又类盗。剽窃医绪[18],倡为诡异[19]。败草毒剂,悉曰仙遗[20];刳涤魇迷[21],诧为神授[22]。轻浅之证,或可贪天[23];沉痼之疾[24],乌能起废[25]?虽然诚有是焉[26],亦不可概论也。为问今之乘华轩、繁徒卫者[27],胥能识证、知脉、辨药、通其元妙者乎[28]?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29]。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30],胥能决死生、达内外、定方剂,十全无失者乎[31]?俨然踞高座、侈功德矣[32]。是知笑之为笑[33],而不知非笑之为笑也。

[1] 周礼: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周代的典章制度。 分医为四:即将医生分为下文所谓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见《周礼·医师章》。

[2] 食医:相当于后世的营养师。 疾医:内科医生、 疡医:外伤科医生。

[3] 十三科:明·陶宗仪《辍耕录》引《圣济宗录》谓为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明史·职官志》载:“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与《辍耕录》所载略有不同。

[4] 走方:《串雅内编·绪论》:“负笈行医,周游四方,俗呼为走方。”

[5] 物原:书名。明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罗颀所著。罗因宋代高承著《事物纪原》一书,不能黜妄崇真,故另著《物原》,以求事物之起源。后人认为罗书不著出典,亦颇有粗误。

[6] 厥:其,那。代词。 巫彭:相传为黄帝时的医官,精于药物炮制。

[7] 伊尹:商汤之臣,名挚,初为汤妻陪嫁的奴隶,任厨师,善烹饪,长于调养,相传《汤液经法》为其所著。后因佐汤伐夏桀有功,尊为阿衡(宰相)。

[8] 禁:指走方医中使用禁方、禁药以及带有神秘迷信色彩的祝由、水法等驱病之法。 截:指用单方重剂、使疾病截然而止的治法。

[9] 顶、串:《串雅·绪论》:“药上行者曰顶,下行者曰串;故顶药多吐,串药多泻。顶串而外,则曰截。……此即古汗吐下三法也。然有顶中之串,串中之顶。”

[10] 之:指上文所谓“走方、禁、截、顶、串”等。

[11] 草泽医:即走方医。

[12] 贱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鄙视,瞧不起。

[13] 游食:原谓不事生产,遨游逐食。《荀子·成相》:“臣下职,莫游食。”杨注:“游食,谓不勤于事,素飡游手也。”后亦指奔走谋生。

[14] 货:名次活用作动词,卖。 吮(shǔn顺上声)舐(shì世):吮痈舐痔。《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又《汉书·邓通传》:“文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后以喻诌媚贪利之徒的卑劣行径。

[15] 迹:形迹,行为。

[16] 劫病:谓掠夺病家钱财。

[17] 恣睢(suī虽):胡作非为。

[18] 医绪:指残缺不全的医学知识。绪,丝端,引申指残余之物。

[19] 倡为诡异:妄称是诡秘奇异的医术。倡,称说。

[20] 遗(wèi谓):赠送。

[21] 刳(kū哭)涤:指走方医的用刀剖开病人、然后用水冲洗荡涤的治疗方法。 魇(yǎn眼)迷:用符咒喷洒等迷信方法驱病的治法。

[22] 诧:夸耀。此为诈称之意。

[23] 贪天:“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之省。天,自然。

[24] 沉痼之疾:经久难愈之症。

[25] 乌:副词,表反诘,哪里,怎么。 起:使动用法,使……痊愈(康复)。 废:指“沉痼之疾”。

[26] 诚:确实。

[27] 为问:试问。 华轩:华丽的车子。 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拥有众多。 徒卫:仆从。

[28] 胥(xū须):全,都。 元妙:即“玄妙”。“玄”字因避康熙帝玄烨讳而作“元”。

[29] 俨然:庄严貌,这里是“一本正经”的意思。 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高耸,高高地戴着。 高冠:指高大的官帽。 窃:窃居。

[30] 游权门:奔走于权贵门下。 奉:同“俸”。

[31] 十全:语出《周礼·医师章》,谓十治十痊。全,同“痊”。

[32] 踞高座:盘踞高位。 侈: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夸耀。

[33]“是知笑之为笑”二句:这是只知道被耻笑的人是可笑的,却不知道没有被耻笑的人才是更可笑的。是,这。“是知笑”的“笑”,指被讥笑、耻笑的走方医。之为,固定结构,“之”作助词,协调音节,为,是。非笑,指没有被讥笑、耻笑的“国医”。

予幼嗜岐黄家言[1],读书自《灵》、《素》、《难经》而下,旁及《道藏》、《石室》[2];考穴自《铜人内景图》而下[3],更及《太素》、《奇经》[4]。伤寒则仲景之外,遍及《金鞞》、《木索》[5];本草则《纲目》而外[6],远及《海录》、《丹房》[7]。有得,辄钞撮忘倦[8],不自知结习至此[9],老而靡倦[10]。然闻走方医中有顶串诸术,操技最神[11],而奏效甚捷。其徒侣多动色相戒[12],秘不轻授[13]。诘其所习[14],大率知其所以[15],而不知其所以然[16],鲜有通贯者[17]。以故欲宏览而无由[18],尝引以为憾[19]。

[1] 岐黄家言:指医学著作。岐黄,代指医学。

[2] 旁:广泛。 道藏:道教经书之总集。现存明辑印本之《道藏》五四八六卷,其中收医籍多种。 石室:疑为《石室秘録》,系傅青主之遗著,由陈士铎整理而成。论述128种治法,有独特见解,颇多新意。

[3] 考穴:探讨穴道。此泛指研究经络学说。 铜人内景图:指北宋王惟一所著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4] 太素:指隋代杨上善编纂的《黄帝内经太素》。 奇经:疑指李时珍所著之《奇经八脉考》。

[5] 金鞞(bǐ比)、木索:疑指明代卢之颐所著之《伤寒金鞞疏钞》及《摩索金匮》。

[6] 纲目:《本草纲目》的简称。

[7] 海録、丹房:疑指唐代李珣所著之《海药本草》及独孤滔之《丹房镜源》。一说,海录或指《海录碎事》(《本草纲目》中引此书)。

[8] 辄:就。 抄撮:摘记。钞,抄。

[9] 结习:指积久难除之习惯,养成习惯。

[10] 靡:不。 倦:厌倦。

[11] 操:运用。

[12] 动色:示意。 戒:同“诫”。

[13] 秘:神秘。

[14] 诘(jié杰):问。

[15] 大率(shuài帅):大都。 所以:指使用的方法。

[16] 所以:……的原因。 然:这样。

[17] 鲜:很少。通贯:融会贯通。

[18] 宏览:广泛阅览,扩大眼界。 由:机缘;途径。

[19] 尝:通“常”,常常。

有宗子柏云者[1],挟是术徧游南北[2],远近震其名[3],今且老矣[4]。戊寅航海归[5],过予谭艺[6]。质其道[7],颇有奥理,不悖於古[8],而利於今,与寻常摇铃求售者迥异[9]。顾其方[10],旁涉元禁[11],琐及游戏[12],不免夸新鬬异[13],为国医所不道[14]。因录其所授,重加芟订[15],存其可济於世者,部居别白[16],都成一编[17],名之曰《串雅》[18],使後之习是术者,不致为庸俗所诋毁,殆亦柏云所心许焉[19]。昔欧阳子暴利几绝[20],乞药於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21],传方於下走。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22]?亦视其人善用斯术否也。乾隆己卯十月旣望[23],钱塘赵学敏恕轩撰[24]。

[1] 宗子:同族兄弟辈中排行最大者。

[2] 挟(xié斜):依靠。 是术:这种医术,指走方医术。

[3] 震:响,传遍。

[4] 今且:如今。且,用以协调音节的助词,无实义。

[5] 戊寅:指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

[6] 过:访。 谭:通“谈”,唐代避武宗李炎讳改“谈”为“谭”,后遂沿用。 艺:指医术。

[7] 质:问。

[8] 悖:违反,违背。

[9] 寻常摇铃求售者:指“铃医”,即走方医。铃,指串玲,走方医行医时的标志性宣传工具。 迥异:大不相同。迥,远,明显。

[10] 顾:连词,表轻转,只是。

[11] 元禁:即“玄禁”,亦即玄虚,指玄虚的治病方法。

[12] 琐:猥琐。

[13] 夸新斗异:谓故意标新立异。

[14] 国医:指正统医生。 不道:不齿,不愿提起,即瞧不起。

[15] 芟(shān山)订:删改订正。

[16] 部居别白:按类编排,区分清楚。部,名词活用作状语,按部类。

[17] 都:汇总。

[18] 名之:名次活用作动词,命名。

[19] 殆(dài代):副词,表推测,大概。 许:赞同。

[20]“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二句:《医说》卷六《车前止暴下》:“欧阳文忠公尝得暴下,国医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帖,甚效。公曰:吾辈脏腑与世人不同,不可服。夫人便以国医药杂进之,一服而愈。召卖药者厚遗之,求其方,乃肯传。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二钱匕。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其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 欧阳子: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暴利:大下大泻。 牛医:兽医,此指走方医。

[21]“李防御治嗽得官”二句:《医说·治痰嗽》载:李防御初为医官时,宋徽宗嫔御閤妃患痰嗽,李治之无效,后向走方医买药十帖,妃服后病愈,李才得以继续为官。 防御:宋代军医称作防御,又作医官的通称。 下走:指走方医。

[22] 小道:义同“小技”。 观:这里是“重视”的意思。《论语·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23] 乾隆己卯:指公元1759年。 既望:夏历十五日称“望”,夏历十六日称“既望”。

[24] 撰:“撰”的异体字。

《秋声赋》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秋声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晚年所作的一片文章。全文译文及鉴赏如下:

【译文】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只要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动摇他的精神。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人)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作品鉴赏】

本文是作者晚年所作。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作者的心情也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也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这篇赋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布局,文势一气贯串而又曲折变化,作者从凄切悲凉的秋声起笔,为下文铺写“有声之秋”蓄势;然后由草木经秋而摧败零落,写到因人事忧劳而使身心受到戕残,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这是“无声之秋”;最后归结出全篇主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作者正在秋夜专心致志地读书,忽听一种奇特的声音从西南方传来。作者惊讶于这样的声音,细听,起初似雨声淅淅沥沥,又似风声潇潇飒飒,忽然又如波涛奔腾翻涌,又似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它接触到物体上,又发出如金铁相撞的鏦鏦铮铮的声音,又好像奔赴敌阵的军队,衔枚迅跑,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马行进之声。

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用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

接着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增强了艺术真实感。作者对童子说:“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回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童子的回答,质朴简明,意境优美、含蓄。这里,作者的“悚然”与童子的若无其事,作者的悲凉之感与童子的朴拙稚幼形成鲜明对比,对秋声的两种不同的感受相映成趣,富于意味。作者在第一段通过悬念式的对声音的生动描绘,点明了文章主题即秋声。文章起始,就写得脉络清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接着寻根溯源,探究秋声所以形成的缘由?“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自答曰:“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声,是秋天的声音,作者从秋之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把秋天的到来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和秋之内在“气质”描绘得具体可感,其色颜容貌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之意似已围裹全身。这种秋气,是一种肃杀之气,是让人速生冷颤之气。它只要施展它的一点余威,就会使繁茂蓊郁的绿色变色,葱茏的佳木凋零。这样,通过秋声的描绘和感受把“秋”之威力作了形象化的描绘。“秋”何以有这样的威力和会使人产生如此的感受呢?

接着,作者又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声进行了剖析和议论。“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即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古代用天地、四时之名命官,如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这是六官。司寇掌刑法。故秋天是古代刑官行刑的季节。在四季中又属阴冷的季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从五行来分,秋属金,由古代多以秋天治兵,“沙场秋点兵”,所以秋又有战争的象征;这样,秋天对人来说,意味着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从自然界来看,天地万物,春天生长,秋天结实,意味着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转衰的过程,人与此同,故有对生命将息的悲叹与伤感。又以音乐为喻,古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时相配,秋属商,又将五行和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相配,秋主西方,秋属于商声,商,伤也,悲伤之意。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古音分十二律,夷则为十二律之一。将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夷则配七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律中夷则。”夷,是删刈,杀戮之意。万物由繁荣到衰败,则为自然之规律。作者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的产物,人与自然、社会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从个人出发体验感悟自然和社会。这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

接着作者仍然抓住秋声的主题,通过无情的草木与万物中最有感情,最有灵性的人的对比,抒发议论。作者认为,百般的忧虑和万事的操劳必然损伤着人的身心,内心受到刺激和痛苦,必然损耗精力,更何况是“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呢!这样就容易朱颜易老,乌发变白,“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这是你自己无穷无尽的忧劳伤害了自己,又何必去怨恨秋声的悲凉呢?这就说明了作者之所以感到秋声之悲凉,其根源不在秋声,主要是当时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所致。当时作者被朝廷重用,但想起曾经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心情郁闷。这样的情绪和秋季气息正相统一,触物伤情,有感而发。

作者蓄积已久的深沉苦闷和悲凉没有人能理解。“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唯有四壁的虫鸣,与“我”一同叹息。此情此景是何等悲凉:秋风呼号,秋声凄切,长夜漫漫,虫声唧唧,悲愤郁结,无可奈何,只能徒然叹息。

此文,把写景、抒情、记事、议论熔为一炉,浑然天成。作者叙事简括有法,而议论迂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语句圆融轻快;情感节制内敛;语气轻重和谐;节奏有张有弛;语言清丽而富于韵律。在这个秋气正浓的季节,不妨打开《《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一方面欣赏作者优美的文字所带给你的艺术美感,另一方细细品味秋之色、之容、之气、之意,体验自然和人生。

作者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可见可闻。文章开头便用形象的比喻描写秋夜西风渐起,触物有声,再用星月皎洁、四无人声加以烘托,一萧瑟幽森的画面便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以“四壁虫声唧唧”收尾,也紧扣住季节的特色。中间两大段用赋体的传统铺陈手法,渲染秋天的肃杀和万物的凋零,抒写对人事忧劳的悲感,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又转喻祸根在人,发挥了清心寡欲的老庄哲学,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这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在赏析该文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该受古人消极情绪的影响。 “悲秋”是历代文人骚客写作的主题,他们借对秋的悲,抒发对时政不满而产生的郁闷心情;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宦海沉浮,人生艰难的不幸遭遇。 欧阳先生的《《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在立意方面,虽然通过感伤秋之肃杀而烘托出感伤世事之肃杀,但仍然难免有很浓的悲伤情调。

文章第三段开头“嗟乎”二字多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悲伤的情感;而此段的最后“奈何”、“念谁”两句更体现了作者凄苦愁闷的心情。

古代的封建文人墨客,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和传统人生观、世界观的束缚,因秋而生悲的伤感情绪是必然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而指责他们的消极情绪。建议大家在欣赏《《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时有必要读读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和现代作家俊青的散文《秋色赋》。

【出处】

《秋声赋》——欧阳修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关键词注解】

欧阳子:作者自称。

方:正在。

悚(sǒng)然:惊惧的样子。

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淅沥,形容轻微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等。以,表并列,而。萧飒,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鏦鏦(cōng)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枚,形似竹筷,衔于口中,两端有带,系于脖上。

明河:天河。

秋之为状:秋天所表现出来的意气容貌。状,情状,指下文所说的“其色”、“其容”、“其气”、“其意”。

惨淡:黯然无色。

烟霏:烟气浓重。霏,散扬。

云敛:云雾密聚。敛,收,聚。

日晶:日光明亮。晶,亮。

栗冽:寒冷。

砭(biān):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用为刺的意思。

绿缛:碧绿繁茂。

一气:指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一气”运行的结果。

余烈:余威。

刑官: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天肃杀万物,所以司寇为秋官,执掌刑法,称刑官。

有时:有固定时限。

渥:红润的脸色。

黟(yī):黑。

星星:鬓发花白的样子。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即宋仁宗嘉佑四年。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欧阳修 古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高中语文《秋声赋》优质教案

高中语文《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秋声赋》优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秋声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赋的基本常识,疏通文句,掌握文中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3.体味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即作者由无形的秋声而引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理解秋的意境。

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

2..领悟本文由自然事物的描绘而引出的感慨,思考作者得出的人生哲理是否有积极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阅读、品味形成自己的认识。

2.点拨法

3.学生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播放幻灯片1—14,背景音乐《秋日私语》)

夏日迈者蹒跚的步伐离去

把背影留给了季节的风和雨

凋零的叶子伴着秋的足迹

在沉吟中

默默无望的叹息

岁月的眉梢

凝着一颗颗凄凉的泪滴

摇摇欲坠的心事

在颤栗的寒潭里铺展

汇成了一江绵亘不断的愁绪

知道失望是灰色的天际

知道秋的落寞

不会演绎出轻盈翩然的舞姿

当班驳的思绪

在萧瑟的风里枯萎

我依旧怀念深深

不忍滴落那最后的牵挂和别离

就这样沉浸

沉浸于秋日的私语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以来很多文人不厌其烦地追随“悲秋”的主题,抒写宋玉式的悲凉,那么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秋声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赋的常识{单击图片播放短片后整理知识要点}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短片,并根据自己的预习材料说说你所了解的欧阳修和赋的相关知识。。

明确: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庆历中任谏官。因支持范仲淹改革,直言谏事,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颍州。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谥文忠。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古文运动的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赋,①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②主客问答的方式。主客问答是传统汉赋的特点。

高一已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是欧阳修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也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三、初读

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范读,注意正音和朗读的节奏。

1、听范读。正音,注意朗读的节奏。

教师播放录音,听读课文后展示文本字词,找一名学生朗读,强化正确听读。

悚然sǒng萧飒sà砰湃pēng鏦鏦铮铮cōng烟霏云敛liǎn栗冽lì砭人肌骨biān

呼号háo丰草绿缛rù渥然wò槁木gǎo黟然yī戕贼qiāng

2、自由读。感受文体特点。

⑴、学生自由放声诵读,教师巡视指点。

⑵、分四组进行朗读比赛。

四、悟读理解文意

学生以研讨小组为单位,根据书下注释疏通文义,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段文言要点:

⑴、欧阳子正夜读书①正在 ②夜,名词作状语,夜里

··

⑵、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句式)①从 ②定语后置

·

⑶、悚然而听之①修饰

·

⑷、其触于物也①代词,它 ②到

· ·

⑸、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①快 ②跑

··

⑹、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①只

·

⑺、此何声也?(句式)①判断句

⑻、四无人声,声在树间①数词作名词,四周

·

2、第二段文言要点:

⑴、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①句式:判断句 ②何,何故

·

⑵、盖夫秋之为状也①那 ②主谓间,不译 ③呈现

· ··

⑶、其色惨淡,烟霏云敛①色彩 ②聚集

··

⑷、其容清明,天高日晶①容颜

·

⑸、其气栗冽,砭人肌骨①秋气 ②刺

· ·

⑹、其意萧条,山川寂寥①秋意

·

⑺、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①所以 ②发出

· ·

⑻、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①承接 ②承接

··

⑼、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①用来……的 ②是 ③句式:判断句

···

3、第三段文言要点:

⑴、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①句式:判断句 ②在 ③属于④在⑤属于

· · · ·

⑵、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①这 ②把 ③作,作为

·· ·

⑶、天之于物,春生秋实①古义:自然今义:天空 ②对于 ③名词作动词,结出果实

· · ·

⑷、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①所以 ②代词,指秋天 ③代表 ④是,属于

··· ·

⑸、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①句式:判断句 ②已经

·

⑹、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①句式:判断句 ②经过,过了 ③形容词作名词,繁盛期

··

4、第四段文言要点:

⑴、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①古今异义,古义:有……的时候今义:偶尔,不经常

··

⑵、人为动物,惟物之灵①是 ②句式:判断句

·

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①劳累 ②身体

· ·

⑷、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①那些 ②主谓间,不译

· ·

⑸、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①变为

·

⑹、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①奈何,为什么②用

···

⑺、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①残害 ②怨恨

··

5、第五段文言要点:

⑴、童子莫对,垂头而睡①回答 ②修饰

· ·

⑵、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①只 ②应和 ③的

五、议读理清文章思路

师:在疏通文本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请大家进行分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讨论后明确:这篇散文,先写秋声,再写“秋之为状”,再论“何恨乎秋声”,概括而言,即摹秋声、绘秋状、论秋感三个部分。

师:第二段写秋之为状,为什么会有如此之状貌?

明确:因为秋意味着刑、阴、兵、伤、杀,因而2、3两段可以合为一部分。

师:最后一行写童子沉睡,虫声唧唧,是文章的尾声,也可与第4段列为一段。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的具体意境是什么?

明确: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鸣,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

六、布置作业:背诵1、2自然段

附板书:

秋声赋

欧阳修

夜读——摹秋声——绘秋状——论秋感(自然/人事)——童子垂头而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背诵1、2自然段(教师根据背诵情况予以指导或点评)

二、导入课文

同学们,高二上学期我们学过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还有印象吗?余光中用诗化的语言、丰富的联想,把雨声写得具体可感,让我们高度享受了雨在听觉上的美感,并传递了浓重的文化乡愁。

雨有声音,大自然的一切都有声音。

学会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不但要用耳聆听,更要用心聆听,有所感悟。那么,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又在《秋声赋》中听到了怎样的秋声?从秋声中得到了怎样的感悟呢?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师: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结合课文谈一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

明确:考查写作手法与技巧解题步骤:写作手法——解读手法——运用效果

明确:比喻

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淅沥萧飒的(风雨声)、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虚为实的手法)。

2、师:胡适认为描写声音的四大名篇——《琵琶行》、《秋声赋》、《赤壁赋》、《明湖居听书》。下面,我们一起来体味其声音描写的精妙之处。

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生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明确:比喻、通感

⑵.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心理感受)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视觉形象)。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视觉形象)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刘鹗《明湖居听书》

明确:比喻、通感

⑶.小结:声音描写的方法

①.描摹声音:以声写声——比喻,以形写声——通感

②.音响效果:夸张、想象、比喻

师小结:第一段写出了秋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时现时隐、凭虚而来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悚然”的原因,并自然地引出下文和童子的对话。

四、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呢?即,这秋声“胡为而来哉”?

明确:由秋状而来。

师:请大家找出描写秋之为状的句子,说说是从哪几方面写秋状的?

明确:从四方面,秋色、秋容、秋气、秋意。分别具有什么特点?想象一下画面。

秋色 惨淡,烟霏云敛

秋容 清明,天高日晶

秋气 栗冽,砭人肌骨

秋意 萧条,山川寂寥

师:“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刘熙载《艺概·诗概》

“秋声之韵味写不尽,以秋状写之。”

2.为何秋有此声此状?作者是如何精辟议论的?

明确:这一切源于秋性。

如果说第二部分前一段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一段就是在议“秋之心”,即秋的心性。作者吸纳前人有关秋的种种说法,列举刑官、兵象、阴阳五行、五声六律等跟秋有关的例子,突出秋心的肃杀,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

对于自然之秋的这种肃杀之气,古人也有种种说法,如《礼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称秋气为义气,《礼记》云:“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把秋与杀戮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五、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师: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找出文中主旨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明确:主旨句——“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的多。因而,想想这是谁对他们的伤害,就不会去怨秋声了。简言之,人事忧劳对人的伤害,更甚于秋气对草木的摧残。

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悟呢?我们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况来理解。(展示写作背景)

儒家传统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秋声赋》写于晚年,当时欧阳子就是处于很不得意的人生阶段。另外还应该注意到,宋代正是儒释道三教(此处仅指哲学思想,与宗教无关)融合的时期,在独善其身时往往身上表现出道家的思想,如文中的“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于草木而争荣”即可表现出这一点,这个在宋代是很正常的现象。如著名的《太极图说》即出自周敦颐之手。

小结:第三部分由感慨自然转为感慨人生,点明了题旨: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对命运无常的苦闷感慨对宦海沉浮、对怀才不遇的自我安慰。

六、研读尾段

师:欧阳子对秋声的描述如此优秀(已近千载,此文仍在传诵即是明证),可童子为何听得“垂头而睡”呢?(学生讨论)

对文本解读发现的答案举例:

(1)欧阳子是夜读有感,发而为文而童子没有感觉,是在欧阳子的指使下被动听“秋”(情感基础不同)

(2)欧阳子采用赋体来形容秋声,童子没有这么丰富的知识积累,故而不懂(文化基础不同)

(3)欧阳子历经沧桑,而童子风华正(人生感悟不同)

师:童子的反应“莫对,垂头而睡”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寂寞的秋心。

七、研讨:说一说本文的独到之处

明确:秋,是一个很奇特的季节,一边是丰收的喜悦,一边却是衰落的伤感。所以有那么多人会在这个肃杀的日子一遍遍感叹生命的无常与短暂。中国的文人有的是忧郁的气质,这种忧郁不大分时代,性格,而是弥漫在所有人的心里。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也许是说尽了古代文人对秋的,对外物引起内心悲伤的情绪,因此即使有少数的人,如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也改不了这无尽的秋意所带来的阴郁。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八、总结:《秋声赋》集评

1.赋每伤于俳俪。如此又简峭,又精练,又径直,又波折,真是后学作文之点金神丹也。(清·金圣叹)

2.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末归于人之忧劳自少至老,犹物之受变自春而秋,凛乎悲秋之意溢于言表。结尾虫声唧唧,亦是从声上发挥,绝妙点缀。(清·《古文观止》)

九、作业

1、背诵3、4段

2、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任选写一种,100-200字。

板书设计

秋声赋

欧阳修

秋声——比喻——悲

秋状——虚实结合烘托秋声

秋气——肃杀

主题——抒发人事忧劳的感慨

结尾——对比——悲凉、孤独

高中语文《秋声赋》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 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