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后排违例是指: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或踏及进攻线,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并完成进攻性击球,则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注意,如果是击球后落入前场区,则不犯规;如果是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击低于球网上沿的球,也不犯规。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对于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都是犯规。后排队员或后排自由防守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拦对方来球,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集体拦网的集体,为后排拦网队员犯规。后排队员如果在球网附近,触及低于球网上沿的对方来球,不判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但这次触球算是该

什么是排球后排进攻犯规?

1、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后排由防守队员试图拦网犯规;

2、后排队员或后排由防守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当第二裁判员发现后排队员或后排自由防守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时,包括:

1、后排队员在前区对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2、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在任何位置对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3、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在前场区上手传球后,同伴在整个球体高于球网处完成进攻性击球等,都应该及时鸣哨并做出相应的犯规手势。

只有三个条件都存在,才构成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三个条件是:

一、前场区,此时要注意后排队员起跳是否踩进攻线或在进攻线前;

二、完成进攻性击球,如球触拦网的手即算完成进攻性击球;

三、球整体高于球网。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即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扩展资料:

排球的简单进攻打法:

1、集中进攻

就是指队员在4号位或者2号位扣二传队员传到较靠近3号位、较集中的、不拉开的高球进攻,或者在3号位扣一般高球。

这种打法就是强攻中的集中进攻,较其他打法更容易掌握,适合初学者使用。

2、围绕进攻

进攻队员绕过二传队员扣传出的高球,围绕跑动换位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扣球特长,避开对方拦网的有效区域和扣球后的自动换位的目的。

3、拉开进攻

二传队员将球传到标志杆附近进攻的打法就是拉开打法,这种打法可以扩大攻击面,避开拦网。在进攻路线上更有利于进攻路线的变化。

4、调整进攻

在一传的队员不到位、球落点距离拦网较远的时候,由二传队员或者其他队员把球调整传到网前有利于进攻的位置上进行强攻。

5、后排进攻

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后面起跳扣球,称为后排进攻。

由于后排进攻的击球点距离拦网较远,可以增大对方的拦网难度,并使过网面增宽,更多达到增加优秀进攻队员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排进攻犯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排违例

排球比赛规则什么是后排进攻违例 后排进攻违例的解释

1、排球运动的一种犯规行为。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即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该犯规的三个条件都存在才构成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三个条件是:前场区,要注意后排队员起跳是否踩进攻线或在进攻线前;完成进攻性击球,如球触拦网的手即算完成进攻性击球;球整体高于球网。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即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2、后排队员拦网犯规的三个条件:在球网附近。手高于球网。触及球或参与完成拦网的集体。三个条件均具备才构成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在排球运动中,什么叫做后排违例?举例说明。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或球触对方拦网队员手即被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即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该犯规的三个条件,只有三个条件都存在,才构成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三个条件是:前场区,此时要注意后排队员起跳是否踩进攻线或在进攻性前;完成进攻性击球,如球触拦网的手即算完成进攻性击球;球整体高于球网。
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即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后排队员拦网犯规的三个条件:在球网附近,手高于球网,触及球或参与完成拦网的集体。三个条件均具备才构成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排球比赛规则,什么是后排进攻违例/

排球是6人循环轮转制,分为前排(2、3、4号位)和后排(1、5、6号位)。后排进攻违例要符合3点。
1.该进攻队员是后排队员。
2.该队员进攻时踩到进攻线或在前排进攻。
3.对高于网上沿的球进攻性击球。

排球中后排违例的几种情况

一般二传是不接发球的,因此必须有人到后排替二传来接球,该接球的人虽然位于1号位(或5号位和6号位),但到前排扣球是没问题的。
发球前(不管是本方还是对方发球)轮转到后排的队员,如果在三米线以内起跳(如果在三米线以后起跳,扣球后进入三米线没问题),将高于网口的球打进对方半场,这种情况被称为后排违例。
自由防守队员即便在三米线以后将高于网口的球打进对方半场,这种情况被称为后排违例。

请问男排比赛里的后排进攻踩线违例是怎么回事?不该是任何地方都能进攻吗?为什么有这个规则?女排也有吗

后排违例是排球运动的一种犯规行为,具体情况:后排队员在前场区(有线分隔)完成进攻性击球(或球触对方拦网队员手即被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即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该犯规的三个条件,只有三个条件都存在,才构成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三个条件是:
一:前场区,此时要注意后排队员起跳是否踩进攻线或在进攻线前;
二:完成进攻性击球,如球触拦网的手即算完成进攻性击球;
三:球整体高于球网。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即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后排队员拦网犯规的三个条件:在球网附近,手高于球网,触及球或参与完成拦网的集体。三个条件均具备才构成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排球比赛中,什麽是违例

以下情况都属于排球比赛的违例:

1、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踏及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地面。

2、发球队员在第一裁判鸣哨8秒内未将球击出。

3、球未被抛起或未使持球手清楚撤离就击球。

4、双手击球或单手将球抛出、推出。

5、球抛起准备发球,却未击球。

下列情况为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1、触及发球队队员或没有通过球网的垂直平面。

2、球触网后落入对方场区外,界外球。

3、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体(在发球时,某一队员或2名以上队员密集站位或挥臂跳跃、移动遮挡接发球队员,且发出去的球从他或他们上空飞过,则构成个人或集体发球掩护犯规)。

扩展资料:

技术要点

1、垫球

是借助蹬地、抬臂动作,用双手前臂的前部,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出的技术动作。垫球在比赛中多用于接发球、接扣球和接拦回球,是比赛中争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动变主动的重要技术。

2、发球

由队员自己抛球,用一只手将球从网上空两标志杆内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发球是比赛和进攻的开始。是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别人制约的技术动作。攻击性强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能削弱乃至破坏对方的进攻,打乱对方的部署,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威慑。

3、扣球

跳起在空中用一只手臂作弧形挥动 ,用手将本方场区上空的球,从两标志杆内的球网上空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扣球在比赛中是进攻最积极最有效的武器,因此是得分、得权的主要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球

在排球中,什么叫持球违例和后排进攻违例

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5秒钟内,将球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在球落地前,将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如球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则被认为是第一次发球试图。在发球试图后,第一裁判员应及时鸣哨允许再次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再次鸣哨后的3秒中将球发出。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在每次发球时都允许有一次发球试图。
队员的场上位置: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每排三名队员。发球队员不受场上位置的限制。队员的位置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在发球队员击球的一刹那,场上队员脚的着地部位必须符合其位置要求。在发球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
网下穿越:在不防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允许队员的一只脚或双脚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除脚以外,不允许队员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对方的场区.在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地。
触网:新规则规定触网为犯规,但队员在无试图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不算犯规。
进攻性击球:指发球和拦网外的其他所有向对方的击球。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地空间。后排队员则允许在后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越过进攻线,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
拦网:只有前排队员允许完成拦网,后排队员不得完成拦网。
比赛中的击球:队员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队员若违背上述规定,则为持球。球必须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若球先后触及队员的不同部位,则为连击犯规。
执行规则的原则
执行规则的基本原则是以规则的作用和影响因素为基础的。
主要原则有:
1)使比赛在良好和公正的条件下进行。
2)积极鼓励观赏性。
3)加强裁判员之间的协作。
4.裁判员之间的配合
包括第一二裁判员之间的配合、第一裁判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配合、第一裁判员与司线员之间的配合、第二裁判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配合、第二裁判员与司线员之间的配合以及司线员之间的配合。具体内容在此不详细介绍。
自由人规则:
自由球员"或"自由人"(LIBERO)是国际排联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规则,称为自由球员(Libero Defensive Player)。自由防守球员的功能在于加强防守达到平衡攻守的效果。
自由球员的规则如下:
1. 球队可以没有自由球员,但最多只登记两人。
2.一队在比赛时只能有一位自由球员在场上。
3.自由球员必须身着与其他同队球员明显不同颜色的球衣。
4.自由球员的替补不计入普通球员的替换次数(不纪录)。
5.自由球员的替补必须于一球落地之后至第一裁判发球哨音响起前完成(教练无须请求自由球员的替补或使用号码牌);并只限于替换同一人,且同一自由球员的替换至少须以一球的往返为间隔(即一次死球)。
6.记录表须注明自由球员。
7.自由球员不得列于轮转表上,但可于比赛前替换上场。
8.自由球员的轮转只限于后排。不得发球或轮转至前排,并不得拦网或企图拦网。
9.如球的位置高于网高,自由球员不得于场上任何位置将球处理过网至对方场地。
10.如第二传球为自由球员于前排以高手将球传出,则第三球攻击高度不得超过网高。
11.自由球员不得为球队队长。

排球击球后有几种犯规动作

三种。分别是:1.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体(在发球时,某一队员或2名以上队员密集站位或挥臂跳跃、移动遮挡接发球队员,且发出去的球从他或他们上空飞过,则构成个人或集体发球掩护犯规)。
2.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没有通过球网的垂直平面。3.球触网后落入对方场区外,界外球。
除了击球后的犯规动作之外,还有以下这些常见的犯规现象。
触网:比赛时身体任何部分(不含头发)触及球网都属违例,会判对方得分。最常见的触网犯规是,拦网或扣球落地前身体或手臂触碰到球网。
发球违例:发球踩端线--发球队员击球前脚不能踏入球场,也不能踩到端线,击球后可踩端线或落入场地。8秒违例--主裁鸣哨8秒球仍未击发,会判失分并转换发球权。
后排违例:后排队员不能参与拦网,进攻只能在3米进攻线后起跳,踩到3米线即判后攻违例。与发球一样,落地时可踩3米线或落入前场。
持球:身体的任何部分皆可触球,但不能有明显的停顿,超过0.3秒即可判为持球。
连击:一名队员(不包括拦网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他身体的不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