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球是指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否则即为持球犯规。

对持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持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判罚,其他裁判人员均不得对持球犯规进行判断或出示手势。

2、断持球的主要根据是球是否停滞在身体上。合法的击球是一个单一击球反弹动作,而持球犯规是先使球停滞,再将球击出。

3、第一裁判员应根据不同的比赛性质和对象确定对持球的判断,掌握好判断尺度。做到双方一致,前后一致。

4、第一裁判要明确该条文的制定目的是鼓励防守

排球比赛中什么叫持球?

排球持球:

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求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否则为持球犯规。

判断标准:

球与手之间相对无运动的时间超过0.3秒。手臂向后应该是让球"入手"缓冲,专业二传都有这个动作,但缓冲过程分解来看手与球是同向运动的而且有速度差的,球"入手"后必须立刻靠蹬地、腰力、甩腕、弹指等方式将球"弹出"。这个过程太长就可以判断为持球(先让球停在手里再用各种方式"扔"出去),即使这个过程做的很连贯,也会被判为持球。

在排球比赛中的“持球”是什么?排球运动员比赛时可以用头顶球吗?

1、在排球比赛中,什么是“持球”?

排球比赛中,我们看到球在运动员手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据测验只有十分之一秒左右的时间。掌握传球技术之所以较难,就因为要求运动员既传得准,又不能“持球”犯规。什么是“持球”?怎么判断“持球”呢?规则规定:当球在队员腰部以上身体任何部位停留时间较长时,则判为“持球”。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球接触腰部以上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要有一个停留时间,由于技术动作不同,停留时间的长短也不相同,这段时间,一般称为“合理”的停留时间。判断是否“持球”,就要看是否超过该技术动作的合理停留时间。例如传球时出手过慢,有搬送动作。又如单臂垫球用手掌往上“捞球”,就会超过它的合理停留时间,扣球合理停留时间也很短,如果用整个手掌往下推送球,也必然超过合理的停留时间,所以这种球都要判为“持球”犯规。

近几年来,广大裁判员根据判断持球的主要依据停留时间,认真研究了各项技术动作的合理停留时间,分析了各项技术运用的时机,从技术的运用上,击球的声音中对合理的停留时间的认识不断深化,并从中找出了许多有参考作用的依据,从而对“持球”尺度的掌握更加准确。

2、排球运动员比赛时可以用头顶球吗?

“头球”是足球运动的重要技术,这是人们都熟悉的。打排球也可以用头顶球,因为规则规定“击球”可以用腰部或腰部以上身体任何部位击球。队员击球或被球触及,都作为击球。头是腰以上身体的一个部位,当然用头顶球是允许的。不仅允许用头顶球,就是腰以上的其他部位如肩、肘、背等触球也是允许的。这些部位触球或被球触及只要不“持球”、不“连击”,都是合法的好球。

既然允许用头顶球,为什么在比赛中很少用呢?因为用手和小臂比较方便,容易主动地去击球,可以较好地控制传球方向,以便组成攻防战术。而腰以上的其他部位主动迎击球不太方便,也很难控制来球的力量和速度,击起的球不易准确地落在预定的目标上,很难组成有效的进攻,所以一般都不用头或其他部位击球。

排球怎样才算持球

持球 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否则即为持球犯规。对持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持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判罚,其他裁判人员均不得对持球犯规进行判断或出示手势。 (2)判断持球的主要根据是球是否停滞在身体上。合法的击球是一个单一击球反弹动作,而持球犯规是先使球停滞(接住或抛出),再将球击出。 (3)第一裁判员应根据不同的比赛性质和对象确定对持球的判断,掌握好判断“尺度”。做到双方一致、前后一致。 (4)第一裁判要明确该条文的制定目的是鼓励防守。因此运动员第一次击球时或抢救险球时,判断应放宽,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