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的长度的一种技术措施,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

1、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两侧相邻混凝土同时浇筑;

2、间歇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一侧相邻的混凝土同时浇筑,而另一侧是施工缝;

3、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与常规后浇带的浇筑方式相同。在主体工程结束的时候浇注,后浇带的龄期是28天。具体要看的工程上的后浇带是什么性质的后浇带,一

请问,后浇带的浇筑时间是什么时间?膨胀加强带的建筑时间是什么时间?

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捣28天后才能浇筑;防水混凝土两侧的混凝土浇捣42天后才能浇筑。沉降后浇带待沉降稳定后浇筑;温度伸缩后浇带为混凝土浇筑后42或60天浇筑。

膨胀混凝土加强带是一种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的混凝土,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浇浇筑技术。主要用于替代后浇带的连续浇筑无缝施工技术。

扩展资料

膨胀加强带的构造为带宽2m,带两侧挂密孔铁丝网,网孔直径Φ<10mm,目的是阻止砼中的石子通过。带中钢筋配筋率提高10-15%,伸入两侧砼各1m,带内砼强度不得低于两侧砼强度。

施工时,先确定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并挂上铁丝网,混凝土浇筑从一边推进,当小膨胀砼浇在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砼,加强带浇毕,再改回原配比小膨胀砼,如此连续浇筑,不留伸缩缝或后浇带,一次施工完毕。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缝称为沉降缝,因为比较宽,故也称为带,即沉降后浇带。后浇带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膨胀混凝土加强带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超长地下室膨胀加强带的设置与施工

膨胀加强带与两侧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是多少?一般如何施工?

膨胀加强带要求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一般也就是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各每间隔30m~50m设一条加强带,带宽1.5m,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Ф6mm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35mm,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

在超长、超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一般每30-40m设一道后浇带,等40-60天后再后浇膨胀混凝土。

扩展资料

膨胀加强带具体用途

1、地下建筑物:如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隧道、矿井、人防工程、基坑等;

2、水池、游泳池、水塔、储罐、大型容器、粮仓、油罐、山洞内仓库等;

3、高强度公路路面、桥梁混凝土面层、涵洞等;

4、预制构件、框架结构接头的锚接、管道接头、后张预制构件的灌浆材料、后浇缝的回填、岩浆灌浆材料;

5、水泥制品:自应力、预应力与钢套预应力混凝土水管、楼板、柱、梁柱、防水屋面板等;

6、机械设备的地脚螺丝、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无收缩灌注;

7、铸铁管、钢管的内衬防护砂浆;

8、自防水刚性屋面、砂浆防渗层、砂浆防潮层等;

9、体育场看台、城市雕塑、博物馆、宾馆等建造高强度、高抗渗竖井、大坝回槽填充混凝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膨胀加强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膨胀混凝土加强带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的区别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

1、后浇式的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类似,两侧需要预埋止水带,两侧先浇筑,待达到强度后浇筑带内混凝土,因而有两道施工缝;

2、间歇式的加强带是先浇筑一侧的混凝土,然后待达到强度后一起浇筑带内混凝土和另一侧混凝土。因此在先浇筑一侧需要预埋止水钢板,施工完毕后有一道施工缝;

3、连续浇筑方式就是带内和带外混凝土一起浇筑,两侧均不埋设止水钢板,浇筑完毕后没有施工缝。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简单地说:后浇带需要后浇;膨胀加强带是预留一段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无缝技术进行浇注而达到与后浇带类似的作用,不需要后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