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越南琵琶。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中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

琵琶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琵琶,本作「批把」,是我国发明的拨弦乐器
”琵琶”二字,在中国古代是两种基本弹奏方法的名称。汉代应昭的《风俗通义》中说:”批把,谨按此近代世乐家所作,不知谁也。以手批把,因以为名。”说明了琵琶命名的起源。东汉刘熙的《释名•释乐器》曰:”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意思是批把是在马上演奏的乐器,右手向前弹出称为”批”,右手向后拨进称为”把”。但是”琴字头琵琶的定名却是受了古琴的影响”,《说文》琴部,新附有琵琶二字,解云:琵琶,乐器,当用”枇杷”。所以琵琶的定名是经历了从批把到枇杷,最后到琵琶的阶段。据学者们研究确认,”批把”指的是一种圆形音箱琵琶,而”枇杷”指的是一种梨形音箱琵琶,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乐器,两者并不相同。
圆形音箱的琵琶,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共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柄,有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传说是由秦末时出现的弦鼗发展而成的,因此又叫”秦汉子”、”秦琵琶”。在晋•傅玄《琵琶赋》和《旧唐书•音乐志》中均有其相关记载。另一种是四条弦,十二柱,直项用于手弹奏的”汉琵琶”,相传晋朝时的阮威特别善长弹奏此乐器。因此又叫”阮咸”、”阮.,与现在的秦琴、三弦是同一系统。梨形音箱的琵琶有四弦、五弦等多种。四弦琵琶,曲项,四相(无品),横抱并用拨子弹奏,大约在公元350年前又传到南方。

唐朝时期出现的乐器琵琶是来自波斯国的吗,有何依据?

其实琵琶在我国的历史上由来已久,已经长达2000多年了,而之所以人们会认为琵琶是在唐朝时期才在中国出现的,这原因就在于在唐朝时期琵琶可以说发展到了一个顶峰,这个时候无论是唐朝的宫廷乐队还是民间的普通乐队,对于琵琶的使用以及琵琶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琵琶行》当中就有关于唐代琵琶的描写,其中描写琵琶弹奏者的技艺的时候,更是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语句来描写出弹琵琶者的技艺的高超。

而说到琵琶的历史,其实在最早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琵琶的历史追溯到秦朝时期,在秦朝的时候,当时的社会上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并且带有长柄的乐器,这种乐器就是最早时期的琵琶的原型。而我们在唐朝时期所接触到的琵琶,通常都是我国自己本身所产出的琵琶与西域传过来的一种梨形音箱,二者相互结合通过改造做出来的新式琵琶。所以说对于我们如今的琵琶来讲,它其中既有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手法,也有从西域引进过来的另外一种制作手法。

而如今来讲,在琵琶弹奏方面总共可以分为五个流派,这五个流派分别是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而其中无锡派,平湖派以及浦东派发展于清朝时期。而崇明派,汪派主要发展于20世纪。所以说,琵琶是一种我国自古以来自我发明出来的一种乐器,只不过是在琵琶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以外来文化的接触,导致琵琶在发展形式上融合了外来形势。

虽然说如今的琵琶已经不复它在唐朝时候的那种顶峰状态,是一种举国都比较赞誉的一种乐器,但是它依旧是我国在音乐文化上的一种象征。

琵琶,是哪个朝代哪个民族发明的乐器?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琵琶(pí pá)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原先先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 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一、按指系统, 二、推拉系统。

琵琶是起源于哪个国家

琵琶,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琵琶是谁发明的?

琵琶
中国拨奏弦鸣乐器。初以演奏方法而名为“批把”,即右手向前弹出曰“批”,向后弹进曰“把”。凡抱在怀中用此法弹奏的乐器,早期都称琵琶。
在中国历史上 ,琵 琶 有 圆形 音箱 和半梨形音箱两类。圆形音箱的琵琶,相传为秦代在鼗鼓(拨郎鼓)上安弦而改其为拨弦乐器 ,称弦鼗,后世称秦琵琶 。到汉代定型为4弦12品,用手弹拨。汉代解忧公主带到西域,又名汉琵琶。晋代阮咸以擅弹此乐器出名,后人又称为阮咸琵琶,简称阮 。秦琴、月琴、三弦、双清等属此系统。半梨形音箱的琵琶于4世纪由印度传入。曲颈,颈上4相,用拨子弹奏。为区别于当时的直柄圆形汉琵琶,故名曲颈琵琶;又因传入地称龟兹琵琶。5弦、6弦、2弦琵琶(忽雷)及火不思等属此系统 。宋代以后,曲颈琵琶名琵琶,汉琵琶名阮咸。
琵琶
隋唐时曲颈琵琶颇为流行 。至明代 ,已发展为4相9品,19世纪初为4相10品 ,20世纪初增为12品 ,音域扩大至3个八度 。演奏方法也改横弹为竖弹 ,以5个手指代替拨子弹奏,扩展了该乐器的演奏技法和表现力 。30年代初又增为6相18品,现为 6 相25品,半音齐全 ,广泛应用于歌 、舞 、曲艺、戏曲的伴奏,以及器乐合奏、重奏和独奏。
琵琶独奏曲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又称大套,多为多段形式的紧密有机整体或小曲联套形式。大曲中又有文、武曲之别。文套风格秀雅,如《夕阳箫鼓》、《汉宫秋月》 ;武套气概雄健,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鹅》。小曲又称小套,通常为68板结构。

琵琶作为传统乐器,起源于什么时候?为什么琵琶可以经久不衰?

琵琶是我们国家传统的乐曲,目前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琵琶原名为批把,是因为古代人在弹琵琶的时候往前弹称为批,往后弹称为把,所以就取名为批把。琵琶最早出现在中国的秦朝。传说在秦朝修建长城的时候,人们发明了一种击打式乐器形状和现在的波浪鼓非常的相似,后来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劳逸生活不那么的苦,便在乐器上加弦,这便是古代琵琶最开始的模样,也被称为直项琵琶和秦琵琶。琵琶可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琵琶一直是文人雅诗的重要抒情之物,音色非常的清脆明朗,而且能够用琵琶演绎出各种情怀,尤其是琵琶的泛音,是能够带来巨大的感染力。

琵琶形象

琵琶有琴头,琴轴还有四根琴弦。最开始用的是丝线,现在大多用的是钢绳,钢丝制成。在演奏时竖抱琵琶,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对于琵琶演奏技巧也是非常丰富的,有调,分,勾,扣,扫,等指法,右手的指法也是非常多的,是可以演奏出多种的合音,和弦表现力是非常强烈的。

琵琶的发展

在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让中国琵琶逐渐传入,中国古代也逐渐被大众和朝廷接受,到了唐朝琵琶随着音乐歌舞的鼎盛时期,也迎来了第1个历史顶峰,慢慢的琵琶在演奏上的方法也不断的完善,这也逐渐让琵琶变得雅俗共赏。最开始琵琶是由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带来中国,琵琶的叫法是有所不同的,后来和隋唐的琵琶开始融合,形成了目前大家常见的琵琶形象。

最后琵琶是古代音乐民族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琵琶是中国乐器吗?

是的。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根据傅玄《琵琶赋·序》的记载,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修建长城的辛劳之余,将舞蹈的道具“鼗鼓”系上弦来演奏,创造出了一种直柄、圆形音箱、两面蒙皮的竖着演奏的用手弹拨的乐器,后世称之为“秦琵琶”。这应该是琵琶在我国的最早的雏形了。

扩展资料:

琵琶,按照其发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最早出现与我国秦代的由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弹拨乐器,因其多为直颈琵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直颈琵琶”;另一种是由西域传入我国的一种弹拨乐器,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曲颈琵琶”或“胡琵琶”。

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琵琶

琵琶是哪个朝代的是谁发明的!!

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6�1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 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一、按指系统, 二、推拉系统。
到了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传统上是五声音阶。 到了民国时期,已开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码,目前标准的琵琶已有八相三十品,琵琶表现力和适应力大大加强,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并且有利于与交响乐队合作。 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二十世纪中后期,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涌现出一大批融传统音乐和现代作曲理论为一体的优秀的独奏作品, 而且还出现了与各种乐器的重奏以及与小乐队和交响乐队的琵琶协奏曲。 到了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 。
弹弦乐器。刘熙的《释名》称其为“批把”:“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批把后改写为琵琶。由此来看,琵琶是从象声字而得。
约公元四世纪,有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柱(今谓相或品)、四弦,用拨子演奏的弹弦乐器由印度通过西域地区传入北方,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为区别于当时流传的直颈圆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项琵琶。《隋书�6�1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又因其经过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宋代以后迳称琵琶。
至现代,旧式四相十品、十二品、十三品琵琶已基本不用,代之以六相十八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腹内置两条横音梁和三个音柱,与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红木、牛角、象牙或老竹制,内侧开出音孔,又称“纳音”。琴头雕有寿字、乐字、蝙蝠、如意,凤尾等样式,有的嵌翡翠宝石。琴颈称凤颈,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属,背面有凤枕(又称凤凰台)附属。相用牛角、红木或象牙制,品竹制,是音位的标志。全长约96厘米。
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 A、d、e、a 。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