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

词语出处:

《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匹夫之勇意思

匹夫之勇意思如下:

读音:[pǐ fū zhī yǒng]

1.出处:《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2.例句:你说尽一孤忠,上有寡母,下有娇妻,倚托何人?不可使匹夫之勇,懊悔无及。(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

3.近义:一夫之勇 血气之勇 有勇无谋

4.反义:深谋远虑。

知识拓展: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吴国被囚三年,受尽耻辱,他决心自励图强,立志复国。十年后,越国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将士们向勾践请求出兵吴国报仇雪恨,勾践在出师动员上鼓励将士们不要逞匹夫之勇,要步调一致,共同进退.

匹夫之勇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390 成语 匹夫之勇 注音 ㄆㄧˇ ㄈㄨ ㄓ ㄩㄥˇ 汉语拼音 pǐ fū zhī yǒng 释义 匹夫,一个人。
「匹夫之勇」指个人逞血气之勇。
形容人有勇无谋。
#语出《国语.越语上》。
典源 #《国语.越语上》1>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句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句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2>。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 *** ,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注解〕(1)典故或见于《孟子.梁惠王下》。
(2)旅进旅退:指军队的同进同退。
旅,共同。
〔参考资料〕《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曰:「大哉言矣。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
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王请大之。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
』此文王之勇也。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
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典故说明 据《国语.越语上》载,春秋时,越王句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在吴国被囚禁三年,忍受一切耻辱。
回国后,他决心惕砺图强,立志复国。
十年过去了,越国国富民安,兵强马壮,因此全国的人民向句践请求攻打吴国,复仇雪耻。
但越王句践却再三推辞,经过几番请求,句践终于答应了人民请战的要求。
句践把战士们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表明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从不愁士兵少,只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
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大家能步调一致,同进同退。
前进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这样,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
如果前进的时候不听命令,后退的时候不怕处分,那么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到了出征的时候,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表示服从。
作父亲的勉励他的儿子,当哥哥的勉励他的弟弟,作妻子的勉励她的丈夫,大家都说:「这样的国君,谁能不为他效死呢?」由于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昂,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
后来《国语》中的「匹夫之勇」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人有勇无谋。
书证 01.《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源)02.《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03.《汉书.卷三四.韩彭英卢吴传.韩信》:「项王意乌猝嗟,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也。」
04.《旧唐书.卷五八.柴绍列传》:「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
05.《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
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
06.《荡寇志》第三○回:「我若不相度其情形,观察其行止,而以匹夫之勇,兴重兵以入重地,臣恐不至于丧师不止也,此臣之所谓不利在急也。」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人有勇无谋。
【使用类别】用在「鲁莽不智」的表述上。
【例句】<01>暴虎冯河就是匹夫之勇,是无法成大事的。
<02>临事要戒慎小心,不是光凭匹夫之勇就能解决问题。
<03>这件案子要团体行动,切忌匹夫之勇,弄乱了部署。
<04>这些年轻人血气方刚,常喜欢逞匹夫之勇,滋生事端。
<05>我看他少年老成,与时下好逞匹夫之勇的年轻人不同。
<06>此种平日爱逞匹夫之勇的人,一旦有事,必先落荒而逃。
<07>这种只身潜入匪窟的做法,根本就在逞匹夫之勇,是徒劳无功的。
近义词: 有勇无谋,血气之勇,暴虎冯河
反义词: 智勇双全 辨识 参考语词

匹夫之勇是什么意思


匹夫之勇的解释

[animal courage;reckless courage;foolhardiness]

不用智谋,只凭个人的 勇气 匹夫之勇,可一战而擒也。——《后汉书·荀彧传》 详细解释 谓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勇气。 《 国语 ·越语上》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 项王 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 晦菴 解‘小不忍’之义曰:‘…… 慈爱 而无断,妇人之仁也; 果敢 而轻发,匹夫之勇也。’” 《水浒后传》 第三三回:“不可使匹夫之勇, 懊悔 无及。”

词语分解

匹夫的解释 ∶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 清; 刘开《问说》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 * 。多指无学识、有勇无谋的人匹夫休得逞强!;;《 三国演义 》 骂人的 勇的解释 勇 ǒ 有胆量,敢做: 勇敢 。勇毅。勇气。勇士。英勇。奋勇。 中国 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勇。劲勇。募勇。 姓。 怯 部首 :力。

成语匹夫之勇

【汉字书写】 :匹夫之勇

【汉语注音】 :pǐ fū zhī yǒng

【成语出处】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匹夫之勇的意思】 :匹夫:普通人,泛指平常人,也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指毫无智谋,单凭一已之力蛮干的勇气。

【匹夫之勇的近义词】 :有勇无谋、纸上谈兵、无勇无谋;

【匹夫之勇的反义词】 :智勇双全、有勇有谋、文武双全;

【匹夫之勇的故事】

刘邦向韩信请教如何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侯,韩信向刘邦问道:“您觉得在勇、强、仁等方面自已跟项羽比起来如何?”刘邦回答道:“这些我都不如他。”韩信说道:“在这些方面我的'确也觉得您是不如他,我跟过他好多年,知道项羽是个勇者,他的一声呼叫可以吓到几千人,便是他并不懂得使用有能力的将士,他虽然勇但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在仁的方面项羽对人还蛮关心,可是他只玩些假仁假义的小恩惠,因此诸侯百姓对他都怀恨在心,所以他现在虽然强大,但是强不了多久,大王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夺回关中之地指可待,夺取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刘邦认为韩信说得很有道理,便听他的话去做,最后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汉王朝。

【匹夫之勇例句】

《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你说尽一孤忠,上有寡母,下有娇妻,倚托何人?不可使匹夫之勇,懊悔无及。”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二十二回:“项王暗呜叱咤,千人皆惊,独不能任用良将,这乃所谓匹夫之勇,不足与语大谋。”

【匹夫之勇造句】

在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团队面前匹夫之勇的行为是毫无用处的。

事实上在现实的生活中匹夫之勇这样的义气行为并不值得我们推崇。

匹夫之勇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匹夫之勇的故事和含义是什么

1、匹夫之勇,汉语成语,读音是pǐ fū zhī yǒng,意思是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2、成语故事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在吴国囚禁三年,受尽了耻辱:回国后,他决心自励图强,立志复国。

十年过去了,越国国富民强,兵马强壮,将士们又一次向勾践来请战:“君王,越国的四方民众,敬爱您就象敬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如今,儿子要替父母报仇,臣子要替君主报仇。请您再下命令,与吴国决一死战。”

勾践答应了将士们的请战要求,把军土们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表示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为士兵少而忧愁,只是忧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敢,而希望你们步调一致,同进同退。前进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这样,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进不听令,退不知耻,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到了出征的时候,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大家都说,这样的国君,谁能不为他效死呢?由于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涨,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

匹夫之勇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汉文祖刘邦为韩信登坛拜将事毕,刘邦问韩信:"丞相萧何等人在我面前多次称赞将军,说你雄才大略,经天纬地,是旷世奇才,将军对我有何指教呢?"韩信说:"现在能与大王争夺天下的,只有项羽。大王估计自己的勇猛强悍,比项羽又如何呢?"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我远远不如他。"韩信听后躬身下拜,恭恭敬敬地说:"大王真有自知之明,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羽。但是,我在项羽手下做过事,我对他的性格、作风、才能、品行,知道得清清楚楚。项羽可以说是叱咤风云,他的一声大喝,就能吓退千军。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人他不能也不会用人。贤臣良将,在他的手下,一筹莫展,毫无用武之地。所以说,项羽虽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也是恭敬和仁义的,他关爱部属,遇到将士患有疾病,他能问暖问寒,关注饮食起居。但是,当部属有功该分封行赏时,他却常常舍不得,这种仁其实只是妇人之仁。"接着,韩信又指出项羽背信和滥杀无辜的不义。最后总结说项羽的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的仁只是妇人之仁,所过之处,烧杀抢掳,村庐尽墟,尽失人心。如果汉王能反其道而行之,揽天下贤才,任武功强将,以天下城邑,封有功之臣,让人心悦服,得到天下并非难事。刘邦听后大喜,自认为与韩信相见恨晚,对韩信是言听计从。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做了皇帝,在洛阳宫大宴群臣时说:"我所以能成功,取得天下,是我能知人也能用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筹划粮草,整理财政,我不如萧何;上阵打仗,攻城拔寨,率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之杰,我能用,此三杰。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天下怎么能不属于我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项羽。项羽可以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他24岁在江东起兵反秦,26岁夺得秦朝政权。接着楚汉战争,他与刘邦交手四年,最后败在刘邦手下。死时也不过30岁出头。遗憾的是,究竟为何失败,他临死尚不觉悟,仰天高呼:"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司马迁批评他,说他最大的错误是自矜功伐,不肯纳谏,欲以武力经营天下。所以,今天人们称那些没有深谋远虑,又听不进别人意见,只凭武力用事的人为匹夫之勇。

“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的含义是什么

指的是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形容妇女的软心肠,也指小气、斤斤计较似妇人并且不会用智谋只会凭借个人的武力办事。比喻做事不够英明、无远见。做事不思量、易怒、不够大度,行事时只求那一点点的冲动和鲁莽。

妇人之仁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匹夫之勇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扩展资料: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勾践把军土们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表示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为士兵少而忧愁,只是忧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敢,而希望你们步调一致,同进同退。”匹夫之勇的故事就是这么由来的。

参考资料:

孟子-百度百科

请问,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什么有意思?

妇人之仁
〖解释〗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示例〗吴王有~,而无丈夫之决。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匹夫之勇
〖解释〗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示例〗你说尽一孤忠,上有寡母,下有娇妻,倚托何人?不可使~,懊悔无及。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