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长篇小说《飘》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她在车祸中罹难。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飘》的作者

《飘》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

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佐治亚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黑奴重新获得自由,昔日奴隶主养尊处优的好时光随风而逝,飘得远远的。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放下臭架子,努力奋斗,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连亚兰大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也不得不降贵屈尊,卖糕饼的卖糕饼,赶马车的赶马车。

女性主义文学是开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女性主义的飞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迅速深入人心。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一场为了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而平等的女权运动开始了。1936年出版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2、作品特色

玛格丽父亲是律师,曾担任亚特兰大市历史学会的主席。作为南北战争中落入北方将领舒尔曼手中的南方要塞,那个燃烧的夜晚成了每个亚特兰大市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受到父辈们的影响,玛格丽特自小便对那个未知的战争年代充满好奇,这好奇敦促着她探寻一切历史的痕迹。

她骑马与老兵出游,听他们讲述战争的故事,再加以肆意想象。这些想象出来的故事,只怕正是日后那个伟大故事的雏形。玛格丽特极善于从眼睛来描写人物特点,常常寥寥数笔便能使人活灵活现。她不喜隐喻,不用复杂的形容辞藻,不爱华丽的排比句式,更拒绝朦胧婉转的表述。

她只是忠实地、利落地,将自己脑海中浮现的脸庞如实描绘出来。常常觉得,米切尔用于写作的笔必定有着极其锋利的笔尖,才助她写作时如风般迅疾而不拖泥带水,席卷之后,隐隐现出女性的柔美之感。

小说一开篇便是极锋利的一句:“斯嘉丽·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们像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为她的魅力所迷住时,就不会这样想了。”然而犀利过后,她又细细地公正地描述了这位女主角的长相,像是怕人想象不出似的,一眉一眼都实打实地写在纸上。最妙处是写眼睛。

斯嘉丽猫一样狡黠的绿眼睛,瑞德巴特勒戏谑而带着暖意的黑眼睛,阿希礼忧郁的淡灰色瞳孔,玫兰妮母鹿般温顺的棕色瞳孔,处处透着它的灵魂,每每都比人物动作更快地反应出情感。

即便是玛格丽特本人有意贬损的人物,她也调皮似的着意从眼睛落笔,像她借斯嘉丽之口形容英迪亚的睫毛稀疏如母兔,当真是又形象又刻薄,叫人忍不住也学着瑞德巴特勒一样,低低坏笑出几声来。

写人写实,写事更加真实,这是玛格丽特明显不同于其他女性作家的一点,她的文法似乎更像她个性本身,说的再直白些,或许更像她笔下的斯嘉丽一样,毫不避讳。细观玛格丽特的一生,桩桩件件,似乎都能和她笔下的故事有所牵连。

《飘》的故事落脚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取材于可信的历史故事,再加上米切尔本人的个人经历,几乎是真实到触手可及的地步。譬如她从小生活的菲茨塔拉德庄园便成了文中野餐烤肉的重要场景,阿希礼的原型便是玛格丽特年少时初恋的那位早亡的英俊军官。

而斯嘉丽的几段遭遇更赫然就是米切尔自己生活中不幸的投影。母亲的病逝为玛格丽特的人生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她从不得不成为父亲与兄弟的支柱,到失去生的活力而选择逃避,这和文中的斯嘉丽是多么异曲同工!

唉,若不是生活中有着真真切切的痛苦,人们如何从她的文字里读得出那么多无可奈何的叹息呢。

事实上,作品中处处流露出的温厚的女性主义光辉,也是玛格丽特所独有的。她的外祖母曾是亚特兰大最为激进的妇女组织的主席,常常站在公众场合的凳子上。

用传教士布道式的口吻高声谴责着社会对女性的不公。玛格丽特想必受其影响颇深,然而却未如此激进。她用一种缓缓的,却坚定的方式诉说着女性的独特力量。玛格丽特不曾大肆批驳老旧的陈词滥调,只用一个个坚韧独立的女性剪影。

描画出一个个战争中还能挺起胸膛的南方淑女。当读到斯嘉丽站在十二橡树庄园的废墟中,对着残阳发狠念出的誓言时,不知多少姑娘颤抖着蓄满了双眼的热泪,手掌也忍不住紧紧捏住一个小小的拳头,心里默默念着:明天将是新的一天,明天将是新的一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飘

名著《飘》的作者是谁

书籍的册书根据出版社的出版需要也实际各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飘》只有一本,没有续集。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1949)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佳丽、瑞德、艾希礼、梅勒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飘》这部书,它的作者是谁?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她是美国现代的一个著名女作家,还曾经获得过文学博士的学位,还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一个记者。她的一生非常的短暂,后来是死于车祸,所以她留给大家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光是这一部《飘》就足以定,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史当中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

这部小说是以描写亚特兰大和他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来描绘了当时的内战时期美国南方人的一个生活,她的作品里面刻画了非常多那个时代的美国南方人的一个形象,他们的习俗,礼仪,精神观念,言行举止等等,重现了林肯领导的一个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一个社会生活。

玛格丽亚米切尔她本身就是出生于美国南部的城市亚特兰大,所以她非常喜欢听一下的南大历史的故事,长大了之后也是以亚特兰大作为历史背景来描写的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她这一生唯一出版的一部作品,但是却让她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至今都是让人叹为观止,这本书问世的时候,打破了当时所有的一个出版社的出版记录。

当时所有的人都想见见她,因为这本书让他声名远扬,她的所到之处,迎接他的人,甚至比当时的总统都还要多。这本书还让她获得了1937年的普利策奖和美国出版社协会奖。后来这本书被改编成了电影,叫做《乱世佳人》,这部电影同样也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这部小说被翻译成了27种文字,畅销全球。只可惜她的这一生非常的短暂,最后也是不幸的离世,所以没有给大家留下更多精彩的作品。

《飘》的作者简介是什么?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1900年11月8日一1949年8月16日),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长篇小说《飘》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8月16日,她在车祸中罹难。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