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中国乒乓球女一队教练,现任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大满贯得主丁宁的主管教练。

2010年,陈彬通过竞聘从二队调入一队,开始担任丁宁的主管教练,承担着丁宁竞争伦敦奥运会的任务。

2016年,陈彬作为编外人员随队参加里约奥运会,见证了丁宁夺得奥运会女单冠军,成为世界女子乒坛第五位大满贯。

2017年带领丁宁获得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女子双打两项冠军。

国乒唯一的女教练,郭焱的球员与教练时代,上演同样的轨迹

引言: 谁知道洒脱的人,用了多少时间才哭干了眼泪。

对于丁宁的主管教练郭焱来说, 可以说是国乒曾经的一位宿将。 对于郭焱的职业生涯来说,是充满着巨大遗憾的。因为郭焱的那个时代,前有王楠、张怡宁,后有李晓霞与丁宁,职业生涯始终没有参加奥运会比赛,不得不说留有巨大的遗憾。 现在人们都说刘诗雯是国乒的悲情英雄, 其实是一种误解。刘诗雯毕竟还参加过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虽然一次是通过P卡,一次是参加了团体赛,但相比较一次奥运会都没有参加的郭焱来说,幸运多了。

郭焱早在1998年就入选了国家队,直到2006年才首次拿到了世界杯这个大赛冠军。而世界杯单打的夺冠, 战胜的正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张怡宁,应该说这个世界杯的冠军含量很高。 郭焱所处的那个时代,国乒选手当时人才济济。在王楠跟张怡宁两位大满贯选手的映衬下,郭焱想取代这两位师姐的位置,在当时确实不现实。再加上还有一个更加年轻的郭跃, 郭焱始终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

可以说自从王楠、张怡宁退役之后,当时的郭焱作为女乒队中年龄最大的选手, 又要面对更加年轻的丁宁跟刘诗雯的冲击。 当时的国乒教练组更加看好丁宁、刘诗雯这些年轻选手,郭焱在女乒当中始终处于一个过渡的角色。在这个过渡期的郭焱其实表现还算不错的,也短暂登顶过世界第一的排名。最重要的是在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女单决赛,在当时丁宁跟刘诗雯先后失利的情况下,郭焱压力倍增,为当时的国乒在女团决赛愣是抢下了一分。

当时莫斯科世乒赛的决赛,郭焱的表现 证明了当时身为老将的价值。 在2010年的世界杯郭焱击败香港选手姜华珺夺冠,职业生涯第二次拿下了世界杯冠军, 在决赛能够打败外协选手夺冠,含金量非常高。 郭焱虽然在国乒的成绩一般,但在国际乒联的巡回赛,还有乒超联赛郭焱的表现都是顶尖的。在亚洲杯跟亚锦赛郭焱成绩也很突出。最遗憾的就是郭焱也曾经获得了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当时的国乒教练组选择了更加年轻的丁宁,参加伦敦奥运会。 那是郭焱最接近参加奥运会的一次,都已经入围了奥运会的参赛名单,可最终还是失之交臂。 最终的郭焱在2014年初退役,退役之后的她在北京开了一家自己的俱乐部,专门教授乒乓球的小选手打球,据说非常受欢迎。郭焱也经常在网上发表一些教学视频, 通过那些视频就能够看出,郭焱对发球的研究很有一套。

随着丁宁曾经的教练陈彬的退休,国乒教练组让郭焱担任了丁宁的主管教练。毕竟两人曾经是国乒的队友,而且还是北京队的队友,彼此互相熟悉, 双方不需要磨合,就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 不过教练组忽略了一点,郭焱崇尚的是前三板的进攻,这也是她球员时代的特点。而丁宁是那种传统的防守反击型打法,作为老球员很难进行技改转型。王艺迪更适合郭焱执教,毕竟王艺迪的球风跟曾经的郭焱就很相近,她也指导王艺迪4:0横扫伊藤美诚。

郭焱在球员时代打球的特点就是前三板进攻很火爆, 缺点就是进攻节奏的单一性不善于变化,临场的应变能力是一大短板。 在2020年的卡塔尔公开赛,当时丁宁对阵伊藤美诚的时候,作为场外指导的郭焱,面对比分上的落后,当时就要求丁宁应该主动进攻,主动的进行搏杀。最终的结果球迷都知道了,丁宁跟郭焱确实是两种不同风格类型的,在球风上有着本质的差异。

作为国乒教练组唯一的女教练,随着丁宁的渐渐转型,目前的郭焱 也像曾经的职业生涯一样,处在隐退当中,很少出现在国乒集训的视野当中。 因此不少球迷认为,当时的教练组应该让郭焱去执教更加年轻的选手,这样才是知人善任。不过能在目前的国乒教练组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唯一的一名女教练,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少球迷认为,郭焱在球员时代和教练时代,都走出了相同的轨迹,都缺少一定的存在感,确实比较惋惜。

当然对于郭焱来说,即使未来不在国家队执教,她拥有着自己的乒乓球俱乐部, 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选手,将执教精力放在更加基层的一线,多为国乒输送人才,可能作用会更大。 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与思考。

黄海诚之后,又一功勋离开教练组,世锦赛上她为国乒挽回一丝颜面

近日,有消息说,国乒教练组又一位教练离开,她就是丁宁的主管教练郭焱。从奥运会、全运会、乒超等比赛的现场看,早已不见她的身影。

此前,孙颖莎的主管教练黄海诚指导因为家庭原因,向队里申请离开,得到应允的他,已经回广东,目的之一是想助力大女儿成为像孙颖莎那样的选手。

郭焱,是在丁宁原主管教练陈彬(现中国乒乓球学院副院长)因身体原因离开后,接管丁宁,可惜由于打法所限,她鼓励丁宁攻出去,宁队没有像郭焱那样凌厉的前三板技术,大满贯丁宁还曾被伊藤打出过11-0,最后因不适应现在的节奏,考取北大研究生,当起了学生。

郭焱职业生涯坎坷,但实力不用质疑,曾在世界杯决赛战胜张怡宁夺冠。在2010年世锦赛团体赛,教练组疑似揠苗助长,大胆启用19岁刘诗雯、20岁丁宁担大任,结果两人决赛均丢分,小枣丢2分,那场决赛输新加坡队,唯有郭焱拿了1分,才没有被剃光头。

退役后的郭焱,致力于基层抓起,培养小球员,创办了炎上乒乓俱乐部,专业的、业余的,都可以来学习,她用一个平台来热爱着乒乓事业。

在奥运期间,郭焱在社交媒体更新,传了一段视频,号召大家一起为奥运加油,为男团加油。全运会期间,她没去现场,出席了某活动,与球迷合影、签名,一起欢乐。

像郭焱这样的退役国乒选手,从基层做起,来培养小球员的还有许多,比如初代大魔王曹燕华、现役教练组刘恒的爱人牛剑锋,孙颖莎主管教练黄海诚回归了老本行。

国乒能够长盛不衰,除了国家队教练带领队伍在世界舞台叱咤风云,还有一些默默无名的青训教练、基层教练,弟子每一次夺冠,也有他们一份荣誉。

丁宁最后的教练,如今创办乒乓球学校,培养年轻后备人才

许多人将丁宁在国家队最后一任主管教练郭焱,称作是悲情英雄。主要原因就在于郭焱在职业生涯的前半阶段,与张怡宁、王楠这样的大满贯前辈做比较,确实很难成为领军人物。好不容易等到张怡宁、王楠先后退役了,结果丁宁、刘诗雯这一批选手又崛起了。


处于中间位置的郭焱在张怡宁时代,还能称作是年轻选手,可是张怡宁一退役,就被称作是老将了。郭焱本来能够参加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但最终还是没有竞争过丁宁,最后当时的教练组还是希望培养年轻选手,改变了主意。

郭焱职业生涯最后的一次奥运会参赛机会,就这样错失了。郭焱职业生涯拿到了两次世界杯冠军,这算是最高成就了。 与刘诗雯相比,郭焱竟然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都没有,这也难怪球迷感觉到郭焱才是悲情英雄。


不是说郭焱没有那个实力参加奥运会,实在是因为队中竞争激烈。再加上当时的国乒教练组策略是培养年轻选手,郭焱在年龄上当时不占优势了。只能说刘诗雯确实运气好,职业生涯年龄都到了30岁了,依然参加了奥运会,尽管没有拿到冠军。

郭焱真是生不逢时,要是放在现在的国乒,那绝对是队中不可或缺的选手。现在的国乒为什么最多?老将最多。 但当时的郭焱情况正好相反,老将大部分都退出了,自己尽管没到30岁,反而成了老将。 现在的陈梦还被球迷称作是中生代选手,尽管真正的中生代选手是陈幸同和王艺迪。


刘国梁称陈梦是奥运会小将,说明陈梦尽管年龄已经很大了,由于是首次参加奥运会,必须要按照小将的待遇来对待, 所以奥运会的团体赛陈梦基本上没出任第一单打,反而是真正的年轻选手孙颖莎跟王曼昱承担起了老将的责任。

老将最幸福的时代,就是目前的这个时代。年轻选手很好地替老将分担了责任,郭焱要是再晚出生几年,也能赶上目前的红利时代。 老将享受的都是荣誉,这是许多乒乓球选手终其一生都难以达到的待遇啊。


退役之后的郭焱办起了乒乓球学校,着重对乒乓球后备力量进行培养。这应该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只不过郭焱还是想到国家队当教练。这个愿望也实现了,当时的丁宁主管教练陈彬退出了国家队,郭焱作为丁宁曾经的师姐,关键时刻出任了丁宁的主管教练。

应该说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决定,当时的丁宁已经被伊藤美诚给击败了。不管是打法上还是年龄上,丁宁都跟年轻选手有差距,处于职业生涯的下滑期。 可是郭焱还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个责任,来给丁宁担任教练。


只是没有想到刚刚一年的时间,丁宁就在奥运会开赛前的卡塔尔公开赛,被伊藤美诚给横扫出局,这一战可以说是丁宁职业生涯重要的分水岭。此后的丁宁就认识到了自己技术上的不足之处,就淡出了国家队。

顺理成章的郭焱也是悄然退出了国家队,没有所谓的告别仪式。应该说郭焱跟丁宁都是不甘心的,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这就是竞技 体育 ,本身都带有很大的残酷性。


如今的郭焱还担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 体育 老师, 成立了乒乓球文化传播工作室,一直致力于乒乓球的推广,也没有闲下来。 虽然离开了国家队,郭焱依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做着跟乒乓球相关的事业。

球迷朋友经常能够看到在相关社交媒体上,郭焱跟球迷互动讲解乒乓球的视频。而且自己开办的乒乓球学校,也一直在运转,这一点倒显得难能可贵, 这可是做了一件好事。 因为很多退役的乒乓球选手大多数从事行政工作,开办乒乓球学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是比从事教练工作还要复杂艰难的事情, 最起码光学校的经营运转方面就要自负盈亏,只能说郭焱是个很有勇气的人。 能让更多的年轻孩子爱上乒乓球运动,相信这才是郭焱的初衷。

这样的贡献力,其实还远远大于从事教练的工作。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开一扇窗。郭焱开办乒乓球学校培养青训人才,为国乒的后备力量增砖添瓦,确实是值得提倡的事情。


如今球迷还在为老将刘诗雯的前途在考虑,郭焱其实已经为这些后辈示范了一条很好的道路。 不管是刘诗雯以后当教练也好,还是从事行政工作也好,其实首要任务是多为国乒培养后备人才是关键。 尽管这是一个劳心劳力的工作,但确实比较的充实快乐。

球迷也不必纠结于让刘诗雯当国乒的主教练, 有些事情不必坚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重要的。 一个乒乓球选手,并非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乒乓球教练,二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郭焱已经验证过了,相信刘诗雯应该有所感悟,不会重走之前的老路。


世乒赛中国女队教练是谁?

世乒赛中国女队教练是李隼。
李隼(sǔn),1963年7月12日出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
1996开始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在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是张怡宁和李晓霞的主管教练。
2016年7月18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李隼名列出征乒乓球教练名单。2017年4月,出任中国乒乓球队女队教练员。5月30日,李隼暂代中国女乒主教练。2017年带领朱雨玲获得2017年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冠军。

乒乓球运动员丁宁的主管教练是谁

她的主管教练是陈彬。
谈及对弟子的帮助,陈彬也非常谦虚低调。
陈彬强调在里约奥运会周期里,丁宁真的是为夺冠这个目标非常咬牙、非常刻苦地去训练,两个封闭训练我们练得非常好,可以说从来没有这么这么好过。

现在国乒主力队员的教练都是谁?

如下:

男队主教练秦志戬

樊振东主管教练王皓

许昕主管教练陈玘

林高远主管教练刘恒

梁靖昆主管教练刘志强

王楚钦主管教练刘国正

女队主教练李隼

丁宁主管教练郭焱

刘诗雯主管教练马琳

王曼昱主管教练肖战

陈梦主管教练黄海城

孙颖莎主管教练黄海城

中国乒乓球队成立于1952年,中国乒乓球队队训是“你不要这一分,祖国还要这一分”。在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经历了由弱到强、持久昌盛的发展历程。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队四十多年来共为祖国夺取124.5个世界冠军。

2018年2月25日,在伦敦举行的2018国际乒联团体世界杯团体决赛中,中国男队、女队双双夺冠。2020年3月8日,在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卡塔尔公开赛中,国乒收获4冠1亚,全体队员将246900美元奖金全部捐献给武汉抗疫前线。

2021年5月16日,中国乒协在官网正式公布国乒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男乒方面,马龙、樊振东、许昕携手出战。女乒方面,陈梦、刘诗雯、孙颖莎获得参赛资格。

7月26日,许昕、刘诗雯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银牌。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中,中国队3-0战胜日本队,获得金牌。8月6日晚,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中国队3-0战胜德国队,最终以大比分3比0取胜,获得冠军。

丁宁、马龙退役后,谁更适合做教练?



马龙技术全面,堪称“战术大师”,低调内敛对乒乓球事业“情有独钟”。

马龙是真心热爱乒乓球的,这点跟刘国梁一样,两个人的终身事业也离不开乒乓球。马龙现在就任中国乒乓球协会运动员委员会主任,而他也曾表达了退役后想做教练员的想法。有这样一位超级“全满贯”来执教国乒队员的话,那真是小将们之福了。



1.职业生涯跨越“二王一马”时代,技战术+心理素质均极为全面。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过磨砺,哪能就如此随随便便成功。马龙是国乒男队 历史 上唯一一个“全满贯”,乒乓球赛事几乎所有的冠军都被他收入囊。而谁又能想到,早在2013年年仅25岁的马龙就曾想到过退役,那个时期正是国乒男队“二五一马”的盛极时期。 与小胖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相比,马龙在那个阶段要连续翻越马琳、王皓、王励勤“三座大山”。 再加上三个人当时都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彼时稍微青涩马龙想要翻过一座的山难度都比较大。 特别是王皓3次世乒赛将马龙挡在半决赛之外,也让马龙不得不产生了退役的想法。



但作为一个强者,成为构建起“二王一马”之后的“龙王朝”,马龙在与“三座大山”这么多年交手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技术、战术乃至心理都一点点地磨砺出来了。正是由于对手强大,才最终成就了现如今的“六边形战士”。刘国梁曾形容马龙打球像“捆大闸蟹”,他用他的战术把你一点点捆紧之后才下手杀死。 这种战术的编织、构建能力,恰恰是像樊振东、梁靖昆等年轻球员一味靠“以暴制暴”所急需的。 除了技战术之外,马龙在场上的沉着、应变、冷静这些都是成为一个大满贯球员所必需的心理素质。如果马龙退役后执教,他正好可以把这些比赛的经验、体会全部传授给年轻队员。



丁宁技术打法已完全落后,执教新生代其风格完全是格格不入。

丁宁在打法上与新生代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玩命防守,靠不停地周旋等待对方失误得分;而另一个追求速度、力量,女子技术男性化,这就是现代女乒发展的方向。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丁宁退役后回国乒当教练都是不合时宜的。



1.与女子技术发展背道而驰,丁宁执教无立足之地。 要想当教练必须要有传授给的新技术、新思想,丁宁自己在大球时代已经被完全淘汰, 就她的打法她本身自己就很难体会到什么叫“女子技术男性化”, 作为外协会选手伊藤美诚完全没有给丁宁留面子的必要,伊藤靠自己近台的速度、力量打丁宁11:0符合规则,而队友们像孙颖莎、王曼昱、陈梦、王艺迪,包括老将刘诗雯都可以对丁宁打出11:0的比分, 只是碍于情面只有刘诗雯让丁宁在2019世乒赛“吞蛋”。



作为教练或老师,你自己都是落后被淘汰的,新生代的力量、质量又完全体会不到,那丁宁可以教孙颖莎什么呢?所谓的“大赛经验”、“能咬能拼”在现在这个攻势乒乓球下还起多大的作用呢? 经验是靠队员一场场比赛自己去打去积累的,并不是丁宁一句话就能把“大赛经验”倾囊相授的。 况且,孙颖莎、王曼昱等小将的心理素质,“大心脏”甚至都是一些老队员所不能比的。因此,从技术、心理,再到经验,丁宁完全没有可教新生代的东西。 退役后,她真的不适合再回国乒了,赶紧腾地方吧。








 

丁宁和马龙,两个人做球员都是世界顶级的球员,但是,如果做教练谁更适合,这可能还真不太好说。

毕竟,做球员和做教练、打球和教球,二者之间还是差别很大的。

虽然说,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是,有一点经验可以借鉴,那就是: 好像男乒队员更适合做女乒教练,并且,成绩也比女乒教练要好。

关于这一点, 从目前我们中国乒乓国家队的教练组人员构成也可以看出:从刘国梁(总教练)、到孔令辉,再到马琳、李隼、黄海诚、肖战……等,女乒教练几乎清一色都是男士执教,并且,成绩还不错,其中,女教练就只有一个郭炎不显山不露水的,基本没有多少存在感。

所以,从以上情况来看,好像男士比女士更适合执教女乒, 可能主要原因是:男士执教,推行“女子打法男子化”更加容易,效果也更好的缘故吧。

女乒的教练大多都是男士,那男乒的教练就更不用说了,更是清一色的男士, 比如:秦志戬、刘国正、陈玘、王皓……等,女士更沾不上边。

这样,对于女士来说:女乒教练当不上、男乒教练不能当,那像丁宁这样的球员,退役后做教练的空间就比马龙小多了。

当然了,女士做教练的少,这也可能是由于: 女乒队员与男乒队员不太一样,退役后受家庭羁绊,不能或不愿执教 比如:王楠、张怡宁、邓亚萍等,退役后嫁人过个舒服日子、享受生活得了 但是,怎么着 ,这也算是一个“不适合执教”的原因吧。

总之,个人认为:从综合判断,如果从做教练这方面来考虑,应该是马龙更适合吧。

谢谢球迷之邀。

一哥认为,可以言简意赅的回答好这个问题,不如道球迷是否买帐,试着回答一下,毕竟这个问题很多球迷关心,并且有龙粉和宁粉私信问我,那咱就简单论论……

首先说球打的好,不见得教练当的好。现在就有例子,比如女乒大满贯教父李隼,职业生涯很一般,但是培养了至今三个大满贯,王楠张怡宁和李晓霞。当然了,一个大满贯的成就非一人之力,成长道路上,受人一言终生为师,或许关键战一句话扭转乾坤。比如刘国梁里约一句话,不让他们活!指许昕输球后,水谷隼当场叫嚣!张继科输球,刘国梁说,醒醒吧!这是奥运会不是公开赛,这么打不行……!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秦志戬培养马龙十年磨一剑,肖战培养张继科445天完成大满贯,太多了!

宁队属于外向性格,爱说爱笑爱追剧,还有崇拜名星,但热度不深也不长,说明很随性。她适合当教练吗?要看对象是谁,比如来指导绝对新生代,二队升一队的这几个,陈熠齐菲几个人,宁队无优势,毕竟技术脱节不在一个层面上了。丁宁刘诗雯技术已经落后莎莎和鳗鱼,但技术落后不等于不能指导,毕竟阅读比赛比小将厉害许多,在训练和场外更有发言权。总之,宁队做教练需选对人。国乒女教练不多,张琴退休了,仅剩下郭焱,郭指导至今单身比较单纯。女性结婚,家庭羁绊就来了,精力不太允许。所以邓亚萍王楠和张怡宁等人都未选择执教,家庭和孩子占据了母性更多的时间。

龙队绝对可以当好教练,别说当球员的成功史了,朋友们都知道六边形战士有多厉害了。龙队性格内向,应该和宁队不同。龙队和张继科更不同,他这个性格可以执教男乒,女乒也可以考虑,心比较细。龙队打球输知道怎么输的,赢的别扭就自责,有点小强迫症,这是刘国梁透露过的。追求完美的龙队执教球员,也会按个人套路出牌,聪明的人更适合当教练。这不是讲张继科不聪明,性格问题。别看龙队平时低调,内心同样火热有情怀。比如世乒赛三连冠击败瑞典黑马法尔克是个挑战!多年不过招有可能被爆冷,龙队顶住了。赛后某访直接用英语讲,IammadeinChina!我来自中国!霸气的回应,爱国的表现,当好教练没毛病!

图片来之全网,侵删。

马龙和丁宁,乒乓球大满贯,从运动成绩来看,是顶级运动员,而做教练,则是另一种工作。

乒乓球专业教练,分为省市队教练,国乒二队教练,一队教练。

马龙的打法,以及对乒乓球的思维理念,非常适合做教练,尤其是国乒的教练。

做国乒教练,需要竞聘上岗,需要资格,有一定的硬性规定。运动成绩,以及省市队执教经验等等。

马龙的运动成绩是足够资格的,如果要做教练,可以先从国乒二队执教一段时间后,再进入一队执教。如果一队领导同意,直接执教一队也未尝不可。用先进的思维理念,帮助小将提高技术水平。

丁宁的技术打法,基本功较为扎实,而单板力量不足,女子打法中有些粘,靠相持,步法,纠缠对手。

如果做教练,丁宁适合做省市队教练,以及国乒二队教练。

省市队练习的主要是基本功,基本技战术。丁宁如果做省市队教练,可以用国乒先进的训练方式,以及乒乓球理念,帮助队员更深入理解乒乓,提高乒乓技术。

如果做国乒二队教练,面对的都是国乒未来的栋梁,也可以用自身大满贯的经历,在技术衔接,以及战术运用上对小队员有一定帮助。最主要的是,小将比赛经验,尤其是大赛经验都很缺乏,丁宁可以将自身的经验传授与小将。

而国乒一队,目前女队打法逐渐向男子化转变,男队的教练肖战,马琳,都已进入一队执教,用男子的方式去训练女队,而丁宁在这方面是较为欠缺的。

所以说,马龙可以做国乒一队的教练,而丁宁更适合去做国乒二队教练,或者省市队教练。

能否当教练,全在丁宁、马龙退役后的个人意愿。如果都愿意,国乒教练组肯定欢迎,也有竞争力。至于谁更合适,我认为都合适。尤其是女性教练更是稀缺资源,如果丁宁投身其中,更是开了女子大满贯选手当国乒教练的先河,值得肯定和期待。如果非说丁宁不合适当教练,那直拍单打一面攻的秦志戬,却能指导出六面型的横板选手马龙,夺得全满贯的现象,当如何解释?李隼、肖战等平生乒涯平淡无奇之人,培养出大满贯选手,又如何解释?所以,断定以守为攻、攻守平衡的丁宁当不了教练,未免有点先见为主,小看丁宁了吧?

马龙、丁宁作为国乒男女队队长,都是队伍中的表率,都是各自男队女队的领军人物。表现好,球技好,成绩好,都是大满贯,都夺得三次世锦赛桂冠,马龙更突出些,丁宁也厉害,还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两个并驾齐驱,都起模范带头作用。目前二人仍在现役,马龙强势回归,准备打来年的东京奥运会;丁宁何时回归存在变数,能否上东奥,看今后发展,不好断言。

东奥过后,大概率是两人都得退役吧,有人说马龙可打到40岁,在欧洲有可能,因为他们那里无人接班,在国乒人才济济,有可能打到不惑之年?丁宁肯定是退役。至于当教练,大家看好马龙,我也认为马龙行。但丁宁呢?我认为也行。还是那个话,只要她愿意,愿意投身教练事业就行。但如象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那样不愿当教练,那也无法,就另当别论了。

看这幅图,丁宁有没有当教练的认真劲?当教练主要是理念,善于分析,作出精准的分析,不在于教练自己能否掌握此门技术,如果说以守法为主的打法,就不能指导攻球选手,那秦志戬直拍反手就是个摆设,又如何指导马龙的横板技术,还把马龙培养成六边形打法呢?因此,机械的对照指导,那国乒的那些功勋教练哪一个合格?更别替那些无名教练了。因此,辩证的看待教练生涯,别死板对照,才能开拓思路,选好教练,要通过实践才能证明的,先见之明在此不大通用。

就说丁宁吧,他的打法学的是张怡宁,全攻全守,追求的是坚持比你多打一拍。张怡宁成功了,双满贯,女乒大魔王;丁宁也成功了,目前现役女乒唯一大满贯,只是丁宁在攻球上没有把张怡宁那一手学到,随着年龄增长,攻球乏力的软肋才显现出来,从打伊藤4:0到0:4就说明这个问题。这样的经历和经验教训,如干教练更能以自身体会教导队员,是其他教练所不拥有的宝贵经历,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说丁宁如当教练,有自身的优势。决不是人说的,指导不了打攻势乒球的孙颖莎、王曼昱,如果真是丁宁指导他们,就弱于肖战、黄海城吗?不见得吧!关键还是那句话,丁宁可愿意从教练员事业?愿意,她肯定行;不愿意,一切免谈。

俗话讲,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国乒的选手,成绩出类拔萃的除许昕外,都是横板选手。而其功勋教练呢,则清一色的直拍出身。两个主教练都是单打并不出色的底蕴,却都能带出大满贯。所以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秦志戬、李隼用自身的从教经历证明了这点,说明时无常态,没有约定俗成的陈规陋习,只有变化、变革,锐意进取方可成功。

丁宁也一样,雄厚的乒乓技术,有作为的现实表现,现在的女乒队长,在队中可称大姐大,受到上下一致称赞。打法中规中矩,攻守兼备,与各位主力及小将多次交手,各有胜负,明了她们的技术特点及优劣,对外战绩不俗,只是近期稍欠,但更清楚对手的长处和软肋,以此指导队员更有的放矢。因此丁宁退役当教练,我认为行,不但行,而且会干得很好。不过,还是那句话,这是第三次重复了:她可愿意干?

丁宁和马龙都是世界乒坛的“大满贯”选手;在技战术素养上众望所归;经验丰富,底蕴十足;个人浅见,均可胜任教练工作;原因概括如下:

首先,无论国家、省和市各级教练队伍,基本都是退役的优秀运动员;

从国家队教练的构成,大部分是前世界冠军;例如:容国团、徐寅生、李富荣、郗恩庭、许绍发、刘国梁、陆元盛、秦志戬、马琳等;

其二,和其它 体育 项目一样,乒乓球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很高;乒乓球世界冠军执教,就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对这项事业的发展也极为有利;

其三,世界冠军本身自带光环;年轻队员口服心服;更能自觉的按照教练员意图去训练比赛;进而力争好的成绩;在证明自己的同时,为团队乃至为国家赢得更大的荣誉;

综上所述,马龙和丁宁适合做教练;以上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马龙更适合做教练!

已经退役的女子大满贯选手都没在国家队任教练,比如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和李晓霞,所以丁宁退役后也未必留国家队任教。——当然,这也只是推测,毕竟每个女子大满贯选手背景不同,而且人各有志,或许丁宁反其道而行之会选择留在国家队当教练。

邓亚萍退役初之后有更好的选择,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王楠和张怡宁都嫁给了富翁,退役后过着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生活。李晓霞退役后也选择了回归家庭,暂时要照顾孩子。——丁宁也会有类似的生活,毕竟已经30多岁了,总要相夫教子的,如果离开乒乓球久了,可能回来的动力就不大了。

当然,如果丁宁选择做国家队教练,相信她一定会是非常好的教练。丁宁有丰富的大赛经验,这是宝贵的财富,她会帮助小队员少走弯路,更容易成功。

中国男子乒乓球大满贯选手有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和马龙。刘国梁是马龙最崇拜的人,或许马龙也会走刘国梁相同的路,做刘国梁的接班人,就像当初刘国梁接班蔡振华一样。但是,马龙与刘国梁性格又不同,所以马龙也可能有其他的选择。

孔令辉离开了国家队,张继科看起来也不会做教练,国家队需要马龙这样的教练,但是,如何选择还只能拭目以待。我觉得马龙会听从国家队的召唤,也会听从内心的向往,无论如何选择,我们也都支持马龙。

在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

当然是马龙!有疑问吗?

马龙稳重、事业心强、敬业,性格内敛而又富于张力,实乃做教练的最标准模板。早就有媒体大V曾经预测过,若干年以后,中国乒乓球训练馆内,将有一位身材修长、富于竞争力的新教练,指的就是马龙。

不是说丁宁不好。丁宁在职业生涯里的也取得相当的成功,然而本身来说,男女性别之差,在做教练方面就会有一些差别。国家队里是有女性教练,但比例极小。现在丁宁的主管教练是郭炎。

郭炎原来是在北京队任教,完全是因为她和丁宁的个人私交关系和国乒队里的人脉关系才进入国家队的。真正的执教水平和男教练们是有差距的,这也是丁宁一年多来状态不稳定,甚至下滑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主管教练水平让人质疑。

目前来看,原来和刘国梁一起打天下的退役运动员中,王皓、马琳、陈玘、邱贻可等人已经进入了国家队,分别在男、女队任教,对新一代球员的成长已经开始发挥能量。将来马龙退役以后,很大可能就是和他们一样,转型成为教练。不过按照国家队的规定,退役以后不能马上进国家队,马龙有可能先在北京队呆上个两三年,然后调入国家队。

马龙人很稳,想好,决定了的事情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做。而且,马龙已经组建了家庭,也生了娃,家庭这方面已经没有任何问题、而丁宁至今还没有结婚。退役以后,还要面临成家生孩子等一系列事情,可能心思也不会马上完全放在教练事业上。

所以,在这里,我选马龙,更适合做教练。

当然是马龙。第一,马龙的技术的全面性摆在哪里。第二,马龙人品,素质,性格不是一般的高光。仅此就够一个合格的教练。

临近世乒赛,孙颖莎主管教练突然离职,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在距离世乒赛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国乒运动员都在全力备战世乒赛的时候,却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孙颖莎的主管教练黄海诚从国家队申请离职,理由居然是要回家照顾自己的女儿练习乒乓球!

这样的消息还是非常令人意外的,但同时这又是熟悉的一幕。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在2019年世乒赛前夕,当时丁宁的主管教练陈彬指导突然被宣布,因为身体原因,离开国家队,这导致丁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的丁宁已经连续在奥运会、全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中夺冠,被视为东京奥运会的最大热门。

然而,陈彬的离去,让丁宁在一个月后的世乒赛中惨遭刘诗雯0-11横扫,此后状态一落千丈,最终和东京奥运会彻底无缘,无奈宣布退役!

如今孙颖莎的主管教练黄海诚又在世乒赛前夕突然宣布离开国乒,这不由得让人怀疑,这其中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呢?

据黄海诚自己表示:“常年在外对家庭照顾太少,而且大女儿现在练球到了比较关键的时机,她也有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所以我考虑再三,觉得作为父亲,我之前也没有带过她训练,现在应该为她的梦想尽一分力”。

但是这样的理由总是让人感到有点牵强。

毕竟,每一个进入到国家队的教练员,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孩子,既然进了国家队当教练,应该是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又怎么能在孙颖莎最关键的时刻离开呢?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记得在2017年中国公开赛期间,当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曾经出现过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场上罢赛的事情,当有记者采访丁宁,问丁宁对罢赛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丁宁表示:我们还是回到关注比赛本身上来吧。

据悉,在罢赛事件后,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一起吃火锅,但是其中并没有丁宁。

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可能很多球迷应该也能猜到。

2018年,刘国梁担任中国乒协主席,跟随刘国梁一起回来的,还有刘国梁的好兄弟马琳,而这一次,马琳入主女乒,成为中国女乒教练组组长,大受刘国梁重用!

就在世乒赛前夕,丁宁的主管教练陈彬被宣布因身体原因退出国家队,这对丁宁的影响大家都看在眼里。

而当时在直通世乒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陈梦,离开了黄海诚,投入到马琳门下。

从此,丁宁在队内的位置直线下降,中国女乒开始步入马琳时代,因为马琳门下两大弟子刘诗雯和陈梦,为马琳挣足了颜面。

但是在东京奥运会,马琳门下弟子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输球,这对马琳也多少有了不小的影响,马琳想要竞争女乒主教练,就要在执教成绩上压过其他的教练员。

按照孙颖莎目前的成长速度,谁也不知道孙颖莎能在今年的世乒赛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说不定有夺冠的可能,如果孙颖莎夺冠的话,黄海诚在队内的位置肯定会进一步提高。

而这,可能也是黄海诚最终宣布退出国家队的真正原因吧!

丁宁的故事:国乒男队团宠,与刘诗雯十岁配双打,因成绩友情变淡

1990年丁宁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

父亲丁殿国,母亲高凤梅都是专业的运动员,父亲是速滑运动员,母亲还曾经担任过黑龙江女篮的队长。

两人当年都因为伤病错过了入选国家队的机会,早早就选择了退役,退役之后两人就来到了黑龙江省大庆市工作。

在丁宁出生之后,夫妻两人又是在一起燃起了冠军梦,把自己没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

尤其是母亲高凤梅一心想要让女儿继续自己的“篮球梦”,所以在丁宁6岁的时候,在 体育 馆工作的高凤梅就经常把女儿带到 体育 馆。

并且让她和一群同龄的小孩子一起练习乒乓球,当时高凤梅的想法是想让丁宁通过练习乒乓球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之后大一点再去学习篮球。

起初丁宁对于练习乒乓球没有一点兴趣,而且她还非常的淘气,经常让很多小伙伴都练不成球。

于是教练不得不想办法:那个小朋友打得好,奖励一个乒乓球。

天生好强的丁宁在小时候就不甘于落在人后,所以她每天都想要拿到乒乓球,为此她训练的也是非常认真。

随着丁宁开始“努力”,没过多长时间, 体育 馆一起练习乒乓球的小伙伴就都不是丁宁的对手了。

母亲高凤梅一看女儿在乒乓球上天赋这么高,也逐渐升起了培养女儿练习乒乓球的想法,于是没过多久就把丁宁送到少年宫去练习乒乓球。

刚开始进入少年宫,丁宁面对同龄的小伙伴也基本上不是对手,不过在半个月之后,丁宁又“称霸”了少年宫。

而且在一次比赛中,丁宁那种敢打敢拼的劲头被大庆体校著名教练唐景波看中,于是在1997年,年仅7岁的丁宁就进入了大庆体校。

唐景波对于丁宁非常的看中,经常会给丁宁吃“小灶”,不过丁宁也没有辜负唐景波的看中,在大庆体校训练一年后。

丁宁首次参加黑龙江省少年乒乓球赛夺得女单冠军,之后又拿下了“全国娃娃杯”的女单冠军。

此时,当初一心想让女儿练习篮球的高凤梅,成为了女儿练习乒乓球的忠实拥趸。

为了能够让女儿开阔眼界,成绩能够更上一个台阶,高凤梅先后带着丁宁去到哈尔滨、沈阳等地学习。

并且还自费把丁宁送去参加辽宁省乒乓球苗子集训,于是不满十岁的丁宁就被北京什刹海体校的教练甄九祥看中。

母亲高凤梅也跟着丁宁一起来到了北京,除了照顾丁宁的日常生活之外,高凤梅还要在一些“大事”上替女儿做决定。

比如在什刹海体校训练不久,北京队在选拔队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高凤梅就替丁宁报了名。

在北京队的考试中,丁宁在场上那种毫不畏惧,一上场就充满激情、大喊大叫的冲劲儿令时任北京队主教练的周树森兴奋不已,当场拍板决定留下丁宁。

并且在之后经过教练组的研究,北京队不但将丁宁的全部费用全免,并且还表示在半年后直接给丁宁转正,发工资。

这一天是2000年2月15日,母亲高凤梅和丁宁高兴地抱在一起。

不满10岁的丁宁直接进入北京队,成为乒坛名帅周树森的弟子,当时丁宁的主管教练是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吕林的妻子万芳芳。

万芳芳对于丁宁非常的上心,本身是直拍选手的她,模仿很多对手的打法,比如横板、生胶、削球、长胶等等,就为让丁宁实力能够提升的更快。

而且有一次在场馆中万芳芳还为丁宁蹲下系鞋带,让一些不明内情的小队员还以为他俩是母子。

教练的悉心栽培,同时又加上自己的努力,丁宁在13岁的时候就成功入选国家青年队。

当时丁宁在北京队的队友有张怡宁和郭焱等人,尤其是张怡宁,因为两人都曾经在什刹海体校训练过,而且还都是北京队队员。

所以丁宁一直把张怡宁当成自己的目标,尤其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张怡宁拿下女单金牌的时候,丁宁就隐隐给自己定下目标,以后一定要取得奥运金牌,而此时她还仅仅只是一个北京队的小队员而已。

2005年,15岁的丁宁经过拼杀成功进入国家一队,进入一队的时候她发现跟她差不多大的一个小孩她非常熟悉。

那就是14岁的刘诗雯,两人曾经在10岁的一次比赛中配过双打,因此两人彼此之间非常的熟悉。

不过当时刘诗雯进入一队是因为她在2004年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上取得了女双、混双、团体冠军,女单亚军的好成绩。

所以在当时的中国乒乓球女一队,丁宁和刘诗雯因为年纪相仿,彼此竞争最大,当然刚开始刘诗雯的排位一直都在丁宁之前。

不过这些东西并不会影响两人之间的“姐妹友谊”。

2007年丁宁在城市运动会上先是战胜世乒赛冠军郭跃,之后又战胜世界冠军,李晓霞取得了女单冠军。

刘诗雯和队友则拿下了这届城市运动会的团体冠军,不过在接下来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刘诗雯力克李晓霞拿下全锦赛女单冠军。

当时拿下全锦赛女单冠军的刘诗雯只有16岁,而且因为体型小、速度快,刘诗雯也被大家称为“小邓亚萍”。

这个时候丁宁和刘诗雯虽然存在竞争,但此时的两人还都不是顶尖运动员,竞争还不是那么大。

能够看出来当时两人的关系有多好。

2009年18岁的刘诗雯拿下了世界杯女单冠军,是中国乒乓球 历史 上最年轻的女单世界冠军之一。

同时在王楠和张怡宁相继退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刘诗雯都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运动员。

于是刘诗雯“国乒新一姐”的称号不胫而走。

在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上,时任中国女乒主教练的施之皓在决赛“弃用”郭跃和李晓霞两位世界冠军,让刘诗雯打一单,丁宁二单,老将郭焱为她俩保驾护航。

但谁知道这一次是世乒赛差点毁了刘诗雯,在决赛中刘诗雯一人输两分,丁宁输一分,郭焱拿下了一分,但无力回天。

中国女乒无缘团体世乒赛九连冠,刘诗雯也是因此失去了很多的比赛机会,而丁宁也开始在这个时候实现对刘诗雯的“弯道超车”。

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21岁的丁宁在决赛中击败队友李晓霞,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乒赛女单冠军,并且还在同年世界杯比赛上拿到女单冠军。

这一年的世乒赛和世界杯男单冠军则是国乒男队的张继科,两人一个24岁,一个21岁,被很多球迷认为看作是乒坛“CP”。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丁宁和张继科一样,因为上一年的好成绩,都拿下了奥运会单打名额。

并且两人此时都是在获得一个奥运单打冠军,就能成就大满贯,也是最快的大满贯。

但是显然张继科抓住了机会,成为乒坛 历史 最快大满贯,只用了445天就成就了大满贯,而丁宁则是失利了,并且还因为决赛发生的一些事情成为当时网友们的热议话题。

实际上,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之前,大部分球迷都不看好李晓霞,因为在之前的2011年世乒赛和世界杯上丁宁都是在决赛中战胜李晓霞获得冠军的。

就像张继科也都是在2011年世乒赛和世界杯决赛中战胜王皓夺冠一样,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大家也更看好张继科。

这场比赛丁宁采用下蹲式发球,在第一局和第二局都被裁判判罚发球违例罚一分,并且第二局丁宁暂停时超时,被裁判认为是拖延时间出示黄牌警告。

第四局的时候又因为发球被判罚一分,这个时候丁宁觉得裁判不公平,于是把球拍放在球桌上,张开双手向裁判提出异议,于是裁判同时掏出黄牌和红牌,丁宁在被罚一分。

这下丁宁彻底心理防线崩溃,最终以1比4输给了李晓霞,无缘女乒队史最快大满贯。

这场比赛结束之后李晓霞和丁宁都是落泪,李晓霞流下的是幸福的泪水,丁宁则是委屈的泪水。

不过在团体比赛中丁宁还是收获了一枚奥运金牌,也算是勉强追上了偶像张怡宁的脚步。

不过在伦敦奥运会之后丁宁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在2013年的世乒赛上,丁宁作为卫冕冠军。

但是她在半决赛上再一次输给李晓霞,李晓霞也最终夺冠,李晓霞也因为这个世乒赛冠军,成就自己的大满贯。

在世乒赛之后丁宁逐渐地找回了自己的状态,在俄罗斯公开赛、卡塔尔公开赛、奥地利公开赛等等国际乒联巡回赛上都是拿到了女单冠军。

2014年亚洲杯和世界杯比赛中,丁宁两度战胜李晓霞拿下冠军,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

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丁宁最终和队友刘诗雯顺利会师决赛,不过这一场世乒赛女单决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一样,算是丁宁争议最大的两场比赛。

不同的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大部分球迷支持丁宁,而2015年苏州世乒赛大部分球迷则是支持刘诗雯,这一场比赛也被看作是刘诗雯和丁宁关系变淡的开始。

这一场女单决赛一开始,刘诗雯先声夺人以11比7拿下第一局,但是之后丁宁展现技术特长,连下三局,大比分3比1领先。

此时刘诗雯一看比分,决定放手一搏,于是采用凶狠搏杀强攻对手,先后拿下第五局和第六局,将大比分扳成3比3。

这个时候刘诗雯因为是逆转领先,所以势气正盛,所以在决胜局刘诗雯先取得了2比0的领先优势。

不过此时丁宁在中远台对拉的时候不慎扭伤脚踝,请求医疗暂停,当刘诗雯回过头看的时候,教练、队医都是纷纷冲进场内,刘诗雯一脸懵。

所以在医疗暂停之后,刘诗雯状态并没有之前好,丁宁则是一鼓作气以11比8拿下决胜局,再一次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

虽然成绩上取胜了,但是很多球迷认为丁宁这个冠军胜之不武,甚至还有一些极端球迷给丁宁取名“丁炸伤”。

不过竞技 体育 就是如此,场上随时都有任何情况出现,所以有时候比赛并不仅仅只是实力的比拼。

也是因为这一次的失利,刘诗雯再一次无缘奥运会女单名额,丁宁和李晓霞则是第二次出战奥运女单比赛。

这一次丁宁抓住了机会,在顺利和李晓霞会师决赛之后,成功战胜李晓霞,拿下了奥运会女单冠军。

里约奥运会是国乒的一个转折点,里约奥运会之后,因为网友的发达,国乒则是凭借实力快速在网上走红。

丁宁也成为了很多网友喜欢的球星,不过火了之后,之前很多的事情都会被网友一一扒出来,比如两次有争议的比赛等。

于是喜欢丁宁的人还是一样喜欢丁宁,讨厌丁宁的人则是更加的讨厌,而且国乒的球迷们彼此之间还互相攻击。

彼此对立最多的应该就是丁宁和刘诗雯的球迷、张继科和马龙的球迷。

不过丁宁始终成绩都要比刘诗雯好,直到2019年刘诗雯连续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和世界杯女单冠军。

当时大家认为丁宁和刘诗雯都是有机会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而且因为年龄相仿、都是老将,两人经常被放在一起对比。

但是在新冠疫情之后,东京奥运会选择推迟,逐渐的丁宁就很少参加国乒的训练和比赛。

直到2021年4月份左右,丁宁选择去北京大学 体育 部进修,虽然没有正式宣布退役,但其实也已经是退役的状态。

这样她和刘诗雯之间的竞争关系自然也就解除了,不过刘诗雯也因为状态问题,再一次无缘奥运会女单名额。

不知道两人在退役之后,关系还能否回到从前?

国乒丁宁的师傅是谁?砍式发球是谁发明的呢?

作为目前中国女乒唯一一位大满贯选手,坐拥6个世界单打冠军头衔的丁宁是中国乃至世界女乒当之无愧的王者。在丁宁的成长之路上,有许多教练曾经在丁宁的成长道路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丁宁是黑龙江人,后来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丁宁从东北来到北京。当时北京女队主教练周树森在看了丁宁一次比赛之后将丁宁招进了北京女队,可谓丁宁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位“伯乐”。进入北京队后,主管丁宁的教练是奥运冠军吕林的妻子万芳芳,正是在万芳芳的指导之下,丁宁最终才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进入了国家队后,丁宁被分进了国乒的老教练任国强组中。在任国强的悉心指导下,丁宁从刚进队时排名队内倒数最终成为了世界冠军。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之前,丁宁的主管教练从任国强换成了陈彬。丁宁在经历了2011年的辉煌之后,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陷入长期的低迷,最终陈彬和丁宁两人携手合作实现了丁宁的大满贯梦想。丁宁职业生涯另一个重要的教练是师姐郭焱,郭焱从国家队退役后成为了北京队的一名教练,郭焱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丁宁在北京队进行训练以及准备大赛等。可以说丁宁能够成功离不开这些幕后人员的大力帮助。

丁宁在比赛中经常使用下蹲砍式发球,由于使用者较少以及发球旋转多变,丁宁的下蹲砍式发球成为其在关键时刻得分的利器。不过不同他人所说,这一发球使用者不仅丁宁一人。中国前国手刘伟、牛剑锋等人都会使用,外国选手福冈春菜、松平健太、奥恰洛夫也有使用。目前中国女乒里除了丁宁之外,小将范思琦也会使用下蹲发球。

这一发球主要为横板选手所使用,在日本此类发球有个好听的名字——“王子发球”。关于下蹲发球的起源,据说是在日本选手最早使用此类发球的,因为这些成员都在王子俱乐部打球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