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直拍拉球方法如下:

1、正确握拍,拉球时大拇指压拍,食指稍微放松以便击球时根据球的旋转调整拍形,球拍后中指一定要顶拍,无名指也可辅助用力;

2、正确站位,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同时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

3、重心转换,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着手臂的移动,开始进行重心移动,在重心移动时,腰部要略有转动;

4、正确引拍,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

乒乓球直拍拉球技术

1.击球点与击球时间

过去我们常强调拉球的击球点在腹前,现在看来,在实践中还有些出入,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现在的击球点,一般在身体侧面就比较合适,但不要超过身体后方的最远点,稍前一点。从目前情况看,在这一点击球,可能更容易发挥手臂挥动的加速度,因为此时力臂最长,容易发力。

拉前冲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初期,因为高点期很难把握,时间太短,并且借力也有一定的问题。拉加转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期。这时有较长的时间摩擦,制造弧线。

再说说用力方向。总体上讲,拉球的用力方向是向前上方发力。但只记住右后下向前上发力是不够全面的。从生物力学拍摄的连续图片的运作轨迹投影来看,拉球的手臂运动轨迹是向内倾斜的半弧线。实际上是由右后下方向左前上方用力的过程。这一点从实践中优秀运动员肘部运动轨迹就可看出,它是一个由内向外再向内的小半圆形。所以在学习拉球时,切记肘部不要前后移动,影响日后提高阶段的拉球质量。

2.板形与击球部位

现代乒乓球的拉球更讲究“打摩”结合,所以拉球的板形不必过于前倾,这样容易造成摩擦过多,球的前进力不够。常用的板形是在拉球的起始阶段。板面保持与地面垂直即可。在击球的一瞬间,伴随着手腕内收,板面略有前倾,给球一定的摩擦。摩擦与撞击同时进行。在拉加转弧圈时,摩擦多一些;拉前冲弧圈,只要能保证有适当的弧线,使球过网上台,要增加撞击的比重,使球产生足够的向前冲力;当在第一点拉时,可增加摩擦的比重;反拉时摩擦要多一些,自己发力拉时,撞击要多一些。

在击球部位上,拉下旋和一般旋转的上旋球,接触球的后中部向中上部摩擦;为了增加拉球的准确性,接触点可稍向左侧面一点,但千万不要侧面过多,形成拉侧旋球的情况。

3.站位

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4.重心移动

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着手臂的移动,开始进行重心移动。在重心移动时,腰部略有转动,但不要转动过大,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在右脚上就可以了。在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略有下沉。支撑腿略弯曲,但不能弯曲过大,以免造成重心过低发不上力。在这一环节上,业余选手容易犯的错误是过大的转动髋部,使身体重心在垂直轴上运动过多,造成拉球时的力量分散,不能有效的发挥向前的力量。比较好的做法是,重心在垂直轴上略有移动的同时,在矢状轴上要有一定的运动,使得重心有足够向后运动的距离,这有利于在发力时向前移动。如果重心移动有投铁饼的感觉那就错了。在重心移动过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重心在脚上的位置是全脚掌略靠前外侧,这样可充分发挥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5.引拍

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在这一动作中,任何多于动作都是没有用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经最经济的路线把球拍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要自然。正手拉球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体右侧腰部下方,大腿中段的后方一点。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这样会影响拉球时的动量转递。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这样容易造成僵硬。这时肘关节的夹角一般在150°~170°之间即可。

在引拍过程中,对于学习拉弧圈球的人来说,令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这样极大的'影响拉球发力。如果有这样的毛病,必须坚决改掉。在整个引拍过程中,肘关节几乎始终与手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前后方向上超过手的位置,那说明引拍就有问题了,其前后顺序是,前臂带动肘关节移动,不能是肘关节拉着前臂做前后运动。上臂在引拍过程中,与身体的距离要自然打开,不要夹臂,大约有一拳的距离即可。

6.发力

总体上说,拉球的发力是一个动量传递的过程。其传递的基本原则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传递,由身体的下方向上方传递,由身体的近端向远端传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右脚的外前侧向前上方蹬地开始,重心逐渐向上抬,由小腿、大腿、髋关节、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后作用于球拍击球的一瞬间。在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要适当前顶,腰部和腹部收紧,控制住力量,使其集中。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击球一瞬间抓紧球板。直板拉球时,要在抓紧球板的同时,注意中指顶板的动作,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7.随势挥拍与还

球离开拍后,手臂还要继续挥动一段距离,我们把这一段叫做随势挥拍。其作用是缓解手臂发力运动的惯性作用,对增加球的力量没有什么太大作用,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否则动作将不够连贯和自然,影响协调性。

有关还原的位置,要根据下一板球的击球情况来选择。如果采取单面连续拉,那么还原时的重心就要偏向右侧,以节省下一板进攻的时间;如果准备采用两面进攻,重心则宜偏向中间,可随时向两边移动。球拍置于开始时的位置——腹前。

求乒乓球的直板拉球技术!

个人见解(右手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直拍横打):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趋于平行。身体前倾,双腿自然弯曲。在对方击球后,开始转体向后引拍,同时重心稍微下降。等到球从台面上弹起后,在球的下降期,用稍微前倾的拍型,去摩擦球的中部。在拉球的时候注意腰部的转动,和小臂的摆速,还有胶片吃球的感觉。还有可以根据球拍的运行方向和小臂摆速,拉出前冲弧圈球和高吊弧圈球。另外在球从台面弹起后的上升期,快速摩擦球的中上部,能拉出更加快速的弧圈球。

乒乓球直板如何拉搓球

你这个拉很近的搓球我可以理解为,高过半网,过半台,但不出台的球吗?1.这样的球首先站位近台,2.重心压右腿,膝盖弯曲,腰弯曲(应为你要考腰得向前转动切入台内)重心前压,以脚掌为支点重心向前,向下压(整所有动作坐下来保持这个重心)3引拍,重心重压右腿,膝盖弯曲,轻微转腰,手臂轻微做引拍动作(如果你不理解轻微的概念,那么你就理解成不引拍。(台内球动作过大,会造成击球点错位。4出手首先节奏是慢慢快,第一个慢是蹬腿转腰找击球点迎合击球点,第二个慢大臂微微张开或收缩,微调击球单位制,快就是再出拍前期过程中所有的地方都找好,拍子也切到的球的前边距离,然后蹬腿转腰小臂向前收集中摩擦。这是拉,,当然拍子切到前边后你也可以轻微转腰,小臂贴住球后,快收小臂进行挑打。(不管怎么打关键是动作不要太大,引拍别太后甩,打胎内球,关键是基本没什么引拍,要不时间来不及。

乒乓球直拍如何拉球?

首先拉弧旋球是一个比较高难度的技巧!除了技术技巧以外,就是你的基本功和平时训练了!台上一分钟,太下十年功!最后告诉你我的一些小经验,可以改变球拍的角度,拉球的时候动作要快,同时运用你的腰和腹部的力量和惯性,双膝弯曲!想更快的提高还是要多训练。可以看看相关的视频!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