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鸽舍磁场紊乱。在鸽舍附近有大型的矿场,比如铁矿等,它们会影响到赛鸽的磁场,我们都了解赛鸽之所以能准确的回巢,就是依靠大自然的磁场定位,一旦磁场紊乱,相当于人的眼睛瞎了,所以这时要想归巢,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鸽舍附近磁场一定要稳定正常。

2、喂食不当。很多人养赛鸽在鸽子回巢后没有给予足够的补给,使得鸽子在外自行采食,时间一长就对鸽舍没有什么留恋,养成间歇性不回家习惯。另外在赛前不宜喂食过于复杂,平时饲养得很好,但是在赛前不恰当的喂食就会导致其不归巢,有些人仔赛前随便塞食一些食物还有打药,这些都会影响到鸽子的发挥,最好不能归巢。

3、赛后喂药。很多养殖户都会有这么一个情况,在刚比赛是鸽子比较较好,希望很大,但是在后期就不行了,这是因为赛鸽每一次比赛身体需要一段时间回复,才能保证下次比赛的良好状态。如果在每次比赛后没有做好疾病预防措施,以及匆忙的进行下一次比赛,它的身体状态比较差,可能就不会回巢了。

4、鸽子未配对。没有经过配对的鸽子也容易走失,只要赛程比较长,在赛鸽归巢过程中会碰到其他的鸽子,可能机会随之而去,避免在长赛程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鸽子,这给赛鸽归巢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适时配对。另外在鸽舍受欺负的鸽子也容易走失,这种鸽子一定不要进行远程赛事,一旦放远程回来的可能性接近为零。

怎样能让鸽子的归巢性较高?

环境.选种.遗传的解决之道
都说“要为成功好方法”,那么在拥有良好赛绩的情况下,只要鸽主掌握可以控制且操纵的部分,影响成功的变数也就能够减到最低。作者以环境、选种、遗传各个层面如何经过人为操作,为读友说明成功操之在己的真实性。
提起养鸽漫谈,题目大而且散,不能专一而述。如果专一地讲一个固定的话题,又恐把养鸽中遇到互相联系的问题漏掉。因为养鸽涉及到种、养、训放等诸多问题,因此以漫谈为名,就可以随意地将个人的观点摆出,以供鸽友参考。
地理环境与路线
首先谈一谈训放路线对鸽子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谈了很多年了,怕已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具体到何种地理条件对鸽子归巢的影响最大,多年来似乎以山区对鸽子归巢的影响列为首位。
事实是否真是如此?我在此先不做定论,以下将我想到和我常思考的一些问题提出,供鸽友们讨论。
我处在石家庄以西约50公里处的井陉矿区,四面环山(山不太高),地下地质结构复杂(近百年的煤炭开采史),属石家庄市信鸽协会.1998年以前放忙线,500公里秦皇岛,300公里天津站。在放300公里天津站以前,基本上都是我自己自行车进行10~30公里的训放,然后随鸽车直接参加300公里的天津站放飞,多有归巢。速度稍快的当天可见鸽,如果飞得较好,当天中午即可见鸽。此种训放比赛倒也颇有情趣,胜负则次之。
然而在1998年以后,石家庄鸽会改飞南线 300公里河南新乡站,500公里漯河站,而50公里则是在石家庄市以南的元氏县。就是这届50公里放砸了(我们以为是很好的鸽子,却放得让我们弄不清东西南北,措手不及,归巢率还不到百分之五十)。这使我们掉入了不解和困惑的深渊中,也让我们陷入了默默的沉思中。后来,通过鸽友们的了解,知道了石家庄市鸽友的鸽子放飞元氏站时飞得也都不很理想。甚至于有一些放飞北线500公里、700公里的成绩鸽也都飞失。这些消息就像?盆污水淋在了我的头顶上,更加使我陷入了沉思。小小的元氏站为何吞没了这么多优秀的鸽子呢?是什么影响了鸽子归巢及对导航的理解呢?经过寻找资料、研究、思考,我开始探索性地寻找答案。
迷飞之谜
元氏站距石家庄只有50公里,而且一路平坦,没有高山,没有大工厂,没有大型的电力设备。在这样近的距离内飞失鸽子,而且还有一些是好鸽子,真是让人不能理解,但事实的确如此,说出来甚至让人笑话。没办法,这是事实的全部吗?经过仔细思考反而觉得这些事情的发生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由于元氏县附近有岩洞,而且元氏和临城均是井陉矿务局设的两处煤田开采处,由于对地下煤炭进行了大量的开采,地下形成了很多的空洞,破坏了地质结构,破坏了地磁原有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强弱分布的规律性。由于地磁原有的规律性遭到了破坏,给信鸽归巢导航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因素。很多信鸽飞失在元氏站也就不难理解了。或许有的鸽友会问果真如此吗?我可以告诉您,这非偶然。
经过近百年的开采,井陉矿的地下已是一个纵横交错,处处空洞,地质结构遭严重破坏,是磁场极度紊乱的信鸽盲区。记得前几年,每到训飞季节,天上多有鸽子在井陉矿的上空盘旋,久久不能离去,有时多达上百羽,有的几天都飞不出这小小的井陉矿,这些飞失或进入他人鸽棚的鸽子以山西鸽居多。也有一些北京、河南、辽宁、山东、四川等地的信鸽。可想而知,这些失鸽中一定有一些是较优秀的信鸽,为什么却飞不出小小的井陉矿呢?肯定是因为井陉的地下地质结构遭破坏,地矿紊乱所造成的。细心的鸽友你们可有同样体会和经历训放点选在老的矿井上或地磁结构紊乱的地方,信鸽的归巢率是否会明显下降?如果有意识的话,我愿给各位提个醒,请各位多加关注,以免将自己的信鸽断送在自己的失误和盲目上。
另外,前几年在杂志上得知云南放鸽难,因为云南这个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在同一条训放线上如果有3级以上的地震,这时如果训放信鸽,有好多信鸽在会里230公里的距离上消失。原因是地震损坏地层的地质结构,地磁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信鸽的导航机能而飞失。由此看来,影响信鸽导航的首要因素当数地磁,这只是我这几年来探索的结果,当然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鸽友们参考。至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只能在信鸽放翔中对体力造成影日向,而对于导航的影响当数次要。谈到雨天,如果雨大,鸽子羽毛被打湿,飞都飞不起来,又怎么谈得上归巢呢?
经验分享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如何去训养一羽鸽子,又如何去评估它们的优劣和特质。早年初养信鸽时购买了很多的鸽刊杂志,在这些资料中有谈血统的,有谈眼砂的,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看起来说的都有理,而且有实例加以佐证。因为是初养信鸽,没有经验,没有实践,只好将两种理论都奉为实证,根据各种理论进行操作实践。结果呢?事与愿违,成功的机会少。我引进过有飞翔成绩且经回交的鸽子做种,先作出的后代飞不出成绩,有时在近距离都会飞失。在这里我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引进的是一般有较好血统的信鸽,而非世界铭血。况且我也没有条件引进世界上的铭血,对于绝大多数的鸽友来说,我想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养鸽除了经济上的投资,更重要的是智力上的投资,否则赛鸽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了。
作者 许迁红
转发!
贵州初春放鸽以正午一点归巢为好 一年一度的训放开始了,如何掌握训放路程使自己鸽子归巢不累又达到训放目的呢?总结历年自己的放鸽经验,结合贵州的地理气候等特点,本人认为贵州初春训放鸽子以正午一点归巢为好。初春,贵州气候反常,气温随着晴天和雨天的变化而大幅度变化。遇有雨,早晨气温低且有雾;晴天有时候同样也是雾茫茫。如果没有避开雨,鸽子放出后本身羽毛就带有毛雨,加之气温低,鸽子在飞翔的过程中超负重飞行,同样鸽子在雾中飞行,鸽子身上也带有毛雨,鸽子一样也是超负重飞行,加之能见度差,给早已找不到食物的鹰隼创造极好的机会,饿鹰隼很容易就抓到鸽子,故丢鸽子将是必然的了。我有一个朋友,很早就起床,把鸽子抓好装好,早晨5点钟就出发,到地点后一看有雾,还自言到这是锻炼鸽子的好机会,8点钟鸽子放出,随即开车回家一看,几十只鸽子没有回家,哪知等到下午4点钟才有鸽子归巢,但有的鸽子已筋疲力尽,有的再也没有归巢。同一天,在同一个地方,我自己同样去放鸽子,一看有雾,我就多等两个小时,雾善了,天气明朗了,十点钟鸽子放出,等回家一看,把鸽子一清点,全部到齐。养鸽几年来,自己总结,在500公里内放鸽子,不论你放多远,你首先观察天气情况,把握时机,计算路程和分速,只要你的鸽子能在正午一点归巢即可,这样鸽子得到锻炼,正午一点归巢吃食喝水也得到休息,也达到训放的目的。这种训放鸽子,目的是在训放期间尽量少丢鸽子,保存实力参加鸽会正式竞翔。如果鸽友们认为你鸽子要通过雨天和雾天锻炼出来,那就等天气好转。一般白天气温达到18度,夜间气温达到15度以上,你就可以大胆试验了。但也最好使你心爱的鸽子在正午一点前归巢。曾经有的把鸽子在12点到下午4点种训放,结果从开始的200余只鸽子放到最后,其结果正式比赛只有10来只鸽子归巢,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如何提高信鸽的速度及归巢率

提高信鸽的速度和归巢率的最佳途径就是有规律的科学训放。
幼鸽正式上天飞满3-4周后,就可以进行5公里左右的训放(初级训放)。每次都进行单个训放,以利提高幼鸽的定向能力;每次训放方向都不同(东、西、南、北);每次放飞间隔6天,最好是星期天,且选择晴天。然后进行10-20公里的训练,同样是从东西南北几个方向进行。经过这种基本训练后,既可以把幼鸽放醒,又可以让幼鸽熟悉四周围的地理环境,同时也提高幼鸽的定向能力和竞翔力。在这样训练的基础上,再时行一次特殊气候的训练,让每羽幼鸽选择在阴天、小雨、大风及傍晚,在距离鸽舍3-公里处有意识训练一次,以提高其恶劣气候下的归巢率。
初级训练后,就进入中级训练阶段了,也即定向训练过程。这时,幼鸽也满了月龄了,可以随鸽会放,有条件的也可以自己训放,距离为50100公里。让每羽信鸽能训练2次以上(注意,幼鸽在长血管翅时停放)。通过这阶段的训练,可以说,幼鸽的素质如何,鸽主基本上上中有数了,一些素质差的已被淘汰了,另一些优秀的“苗子”也脱颖而出了,鸽主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好苗子,精心饲育,让它们满六个月后参赛。可以说,这些希望之星的归巢率和速度决不定让鸽主失望。冠军将来就在它们中间产生。
调整好赛鸽营养搭配。饮食的调整一不能使鸽子营养不良而消瘦;二不能营养结构不平衡造成抵抗力下降;三更不能摄食量不足而产生消化的疾病,引起身体的不良后果。根据食物成份调整赛鸽饮食其实赛鸽体内蛋白质转换而储存的,所以在调整食物结构上不必要担心脂肪摄食量不足,因为赛鸽机体能自身调节达到平衡为止。那么调整好赛鸽的营养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季节气候变化,以及赛鸽在育雏、训放、竞翔所需要营养的要求供应足够的食物成份,满足赛鸽机体的需要。例如换羽季节,就应该在脱羽时,投放一些水份含量少的粗粮,甚至可以隔餐法,断水饲养二、三天,加快脱羽速度,使羽毛一次性换齐。而在新生羽毛生长时期,就适当添加一些油脂食物,像油菜籽、火麻仁、少量的花生生仁等,而且每天要供应足够的矿物质和清洁的饮水。因换羽时赛鸽机体的新陈代谢是最旺盛时期,若是营养不足很容易造成羽毛质量的低劣,三齐五短,松散粗糙失去光泽。所以调整好赛鸽的饮食是一门技能。首先必须掌握一些营养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中总结一些经验,根据现有的条件拟出一份适合自己鸽棚全年的食谱。当然要按赛鸽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正,调整好饮食,保持长年处在一种最佳状态。
加强营养成份,是赛鸽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必须得到保障的。如赛鸽有育雏、竞翔时期就应该加大饮食用量,提供足够养分,并在一般的食谱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附属品,像药物、能量食物和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提高工作效益。在实践中不少鸽友就是根据赛鸽的状态,为了提高竞翔分速和归巢率,添加一些从参、蜂王浆来激活机体内储藏的能量,得到最大的效应。

鸽子看上去状态不错,为什么训放归巢慢

训放快好还是慢好 作者:御星鸽舍 来源:原创 发布者:御星鸽舍 阅读(163次) 训放快好还是慢好御星鸽舍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回答,首先我先说说训放的目的不过如下两种: 一、鸽子放醒后的多次训放练鸽子的定位准确性,对于这种观点大家都是认可的,不过在大家认可的同时还有两个细微的观点一直也是鸽友争论的焦点,就是: 1.追随比赛地点的方向训放,大多数鸽友认为单一方向训放能使鸽子快速利用地磁辨别方向,从而达到快速归巢的目的,也就避免利用飞反逆定判别方向耽误时间了,一旦鸽子是利用飞反逆定判别方向出去的距离偏长会影响归巢速度。 2.全方位训放,也就是说另一部分鸽友认为鸽子利用飞反逆定判别方向比单独利用地磁辨别更快速。不过鸽子在训放过程中归巢的学说有多种,在此我们展时不做细致的讨论,但是归根一点就是鸽子在放醒后的合理训放能增进鸽子的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可质疑。 二、利用训放练鸽子的定位准确性的同时刺激鸽子进入状态,鸽子的比赛是需要如下两个最基本的条件的: 1.鸽子的定位准确性,也可以说成快速定位并找到家的方向。(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就不在赘述) 2.鸽子的颠峰状态,赛鸽出现巅峰期状态的外在表现并不会以单一形式表现,都要以复合形式显现,当你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巅峰状态,一旦获得选手进入巅峰期,只要品种、质量好,选手鸽对上代的优良基因承袭不出现问题,幸运之神必将拥抱并亲吻你,不出意外情况,你必会夺得理想成绩。 如果你对于训放的目的和我一样的看法哪么我告诉你,对于训放中鸽子回来的快与慢距离的长与短都不重要,因为不是比赛,在没有出状态的情况下鸽子归巢速度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鸽子在没有到达巅峰之前状态是不稳定的,归巢速度的快慢都是正常的,一旦出现巅峰后的不管是训放还是比赛如果慢了说明鸽子或者人出现了问题。需要找出答案及时加以改正,对于出现巅峰的鸽子比赛速度慢的话,我会再给他一次比赛或者说生死抉择的机会,继续的慢和真正的快基本可以定这只鸽子的生死了,养鸽一年的辛苦每个鸽友都知道,至于鸽子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都是他自己选择的。

鸽子在高空中飞,找不到家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赛鸽竟翔中时常会发现有许多赛鸽因为种种原因而沦为天落鸟。这些天落鸟受各种自然因素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而迷失方向或者被人捕获,导致从此不能回家,那么这些鸽子因为什么不知道回家的路径呢?

赛鸽归巢我们都知道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比如说在阴雨天气,强逆风天气,气压很低的低云层天气中都会出现许多鸽子在比赛中丢失现象。在一些地球磁场异常活跃的时候也会出现赛鸽的迷失现象,赛鸽本身归巢根据地球磁场的变化来寻找归巢方向。

如果地球磁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得异常活跃,或者出现地震现象,或者出现强对流风现象或者火山喷发现象甚至潮汐现象都会对赛鸽的归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干扰了赛鸽自身磁场,导致赛鸽无法正常的通过磁场判定归巢的准确方向,所以才会出现许多赛鸽在比赛中不能安全归巢现象。

赛鸽归巢受到天气影响很大,阴雨天气的比赛中赛鸽丢失率会很大,在一些太阳黑子爆裂的期间由于地球磁场产生很大变化也会让比赛中的鸽子不知道怎么回家了。季风对赛鸽归巢路径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由于侧风或者强逆风,一些赛鸽被迫偏离自己原本的航道,而伴随着风向去飞行,虽然在飞行过程中赛鸽会时常修正方向,但是风力过猛会让赛鸽很难沿着一条捷径归巢。它们会被风带到一条更远的归巢路径中去,并会沿着这条稍远的路径归巢,但是由于这条路径受到风的影响使得一些赛鸽由于体能不支而造成归巢延误或者迷失。

由于饲养者对于赛鸽的健康状况不了解,一些鸽友把一些生病的赛鸽或者病情刚刚有所好转的赛鸽送去了比赛,那么这些赛鸽由于自身体能的不支而被迫落入其它鸽舍或者路上歇息,那些误入他棚的赛鸽从此也就不能归巢了,那些落脚歇息的鸽子也许会很幸运的没有被人捕获,也许遭到人为捕获而成为了商品。这些被捕获的鸽子从此也就不能回家了。还有一些赛鸽因为那些利欲熏心的人而遭到网沾,这些网沾的赛鸽很大程度是是飞行速度很快的鸽子。

那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赛鸽的归巢必经之路下网捕获比赛中的赛鸽,以谋取暴利,一些中国杯开创的赛鸽有时候会被一些不法分子捕获,不法分子通过查找鸽主而索要赎金,有时候赎金高达百万之多。可以说赛鸽的暴利让那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真正意义上让他们一夜暴富。我们要时刻警惕那些不法的网鸽贼,不要去购买它们的网沾鸽子。把它们的销路中断,让他们没有更大的利益诱惑。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还赛鸽一片蓝天,任其翱翔。

血统优良信鸽的后代,在500公里内放飞就丢失了,这是什么原因?

血统优良的信鸽,其后代丢失在近距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首先要确定这路鸽子是早熟鸽还是晚熟鸽。如果是晚成器鸽,你迫不及待的把幼鸽送赛竞翔,无疑是要丢失的。

②鸽舍的适应情况。如果是因搬迁或其他原因,换了地方,到了一个新环境,尚未适应,你就拿去上路参赛,也是要丢失的。

③配对适当否。如果不是“黄金配对”,把能归巢鸽的这种优良性状在遗传过程中,丢失、降低了,也是不能胜任短、中距离的竞翔比赛的。

④有无优良性状。虽是出于名门望族中的名血种鸽,但其本身就不携带优良性状(虽说为数很少,但是,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属于名门望族中的平庸之辈,其子代也是不能上路的。

⑤天气情况。如果天气突变,气候恶劣,这也是影响赛鸽归巢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幼鸽,尚未经历过吃苦和毅力锻炼,归巢也是比较困难的。

⑥有无受伤。幼鸽上笼后,受老鸽的欺负挤压或啄伤,也要影响幼鸽归巢。

⑦意外的灾祸。如果遇到天敌或人们的伤害等就无从谈及鸽子归巢了。

⑧落野误食了拌有农药的种籽,即使死不了也是无法归巢的。

总之名血鸽的后代放丢,这不是奇怪的事。不能因名血鸽的后代放丢了,就对名血鸽有怀疑,必须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否则,是要葬送掉好鸽子的。

怎样才能使信鸽早出晚归

信鸽归巢究竟依靠什么来定向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截止目前为止,什么太阳定向,地磁定向,气味学说,各有一套理论,各有自己的理论根据。但每一种学说都不能完整解释归巢的现象与本领。实际上信鸽定向只是一种综合性寻巢返家的本能。归巢的快与慢与身体素质和智力密切相关。
信鸽与其它候鸟一样,有 一种迁徙的本领。为了生存就需要寻找适宜生存的环境与食物。动物界也存在着同样的迁徙。如鱼类,非洲羚羊、野马、野驴等。候鸟为了越冬,迫使其 迁徙。无论什么样的气候都能准确迁徙。野生崖鸽,为了寻找食物,常常飞翔几十公里,甚至一、二百公里,早出晚归,从不间断。这种定向归巢能力是崖鸽与大自然长期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其实信鸽定向是一种寻巢回家的本能。经过人为选择培养,经过千百年的强化而逐步形成的。信鸽的远程归巢能力,有一个进化演变的过程。一百多年前的信鸽也只有几十公里到一、二百公里的能力。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许多养鸽家与育种家的辛勤劳动,使信鸽异地定向归巢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如果太阳导航、地磁导航或气味导航任何一种学说能够成立的话,那么现在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假如太阳导航成立,那么阴天信鸽就无法归巢,事实上阴天或雨天照样有信鸽归巢,只是归巢率较低而已。如果地磁导航成立;那么阴天应与晴天一样。如果气味导航成立的话,说明信鸽的嗅觉特别发达灵敏。也就不存在信鸽中毒的事例发生。再者,再发达的嗅觉也不可能闻到几千公里之外。事实上信鸽的嗅觉和味觉是退化的。只有眼睛的功能得到了进化。根据组织解剖学发现信鸽的嗅球和味觉感受器非常稀少。而神经中枢及视神经却特别发达。按同等重量与体积的脑组织与眼球比较。信鸽的视神经比人类或其它动物要发达的多。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由此可见信鸽的定向归巢是与信鸽发达的视力分不开的。当信鸽在远离巢居地放飞后,信鸽根据太阳的辐射角、地球的经纬度(经纬度不同,自然环境因素不同)地磁感应、地面标志物反射波、温度等的差异性综合判断其方位。然后向巢居地方向飞行。边飞行边快速分析飞行的方向是否正确。越接近巢居地各种参照物的差异性越小,各种自然环境因素越接近巢居地。如果方向偏了或飞反了,这些因素差异性就越大。信鸽在飞行中,用眼不间断寻找熟悉的地标。一旦发现目标,快速俯冲而下。信鸽放飞后,并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巢居的远近。在它们的意念中总是感觉到差异性较大(差异性越大说明距离越远),越飞行差异性越小,说明巢窝就在前面,一直寻找的结果,自然可以归巢。也有的飞到精疲力尽而流落他乡。鸽子天生胆小,当异地放飞后,这种不安全的紧迫感迫使它不停地寻找。这就是幼鸽速度快的原因。鸽子头脑中就象一部高级计算机。具有收集信息加以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说明智力越高。
根据仿生学原理,人类发明了飞机、雷达、计算机与无线电来指挥飞机沿航线飞行。当无线电出现故障时或接近目的地时,飞行员主要是利用视力来着陆的。这时就由仪表飞行变成了自由飞行。信鸽在日常家飞时,周围的高山、建筑物形成的反射波,深置于鸽子的脑海里。当智力健全的信鸽在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即可接收到这种反射波信号,从而快速归巢。这就是为什么平原归巢优于山区的原因。另一方面,军用信鸽在执行任务时,只要看到自己熟悉的巢窝标志,无论它所处的位置是否在原来的地方,照样快速进入巢窝。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鸽子的眼睛是何等的重要。总之信鸽定向归巢视力与智力即综合判断能力,是定向归巢的重要因素。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信鸽定向归巢是一种寻找返家的本能。有人不禁要问,照您这么说,那么鸽子都有这种本能,品系鸽又有什么用呢?事物都是复杂的,信鸽定向综合了多种因素,单一的观点是无法解释其全部本质的。人类的竞争每时每刻都反应在智力的较量上。穷与富,强与弱,都反应出智力的高低。由于人为选择的结果,那些智力低下,归巢不够顽强的鸽子被逐年淘汰,而遗留下来的都是历年比赛的佼佼者。选择的结果定向能力被强化,那些智商高,即定向力准确的信鸽被大量繁殖并保留下来。育种家通过近亲繁殖,从而形成了品系。(关于近亲与杂交的遗传学基础以后再论述)另外,信鸽能否归巢与体质密切相关。信鸽是运动性动物。它的体质强弱直接影响到归巢率。身体结构是否适合于远翔也不容忽视。那些体弱多病,结构不合理的鸽子是不可能夺冠的,即使归巢,也是雨后送伞。
关于气候条件影响信鸽归巢的因素也与定向力有关。在晴天,能见度好,归巢率自然就高,而在阴雨天多数鸽会迷失。这是因为能见度差,供鸽子定向的参照物发生变化,信鸽无法判断出方位,就会乱飞。飞机飞行遇到恶劣气候,被迫停航也是这个原因。那么,为什么阴雨天仍有信鸽归巢呢?这要一分为二去分析,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的确有一些鸽子,能力超群,在恶劣天气下,仍然能够依据较少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还要具备顽强的归巢毅力,不急不燥,胆大心细而顺利归巢。我们大家都知道阴雨天对快速鸽系不利,飞失率高。而那些耐力鸽则飞失率相对较低。就是世界级大铭鸽遇到恶劣气候也有飞失的。在阴雨天国产鸽优于外籍鸽也与长期生活环境有关。任何品系都有它培养的环境因素。任何一个品系不可能适应任何全部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有人梦想用一种品系成为万能鸽系,这是痴人说梦。就好比马,跑的快,不一定驮的多。运输机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战斗机。水里游的快,陆上不一定跑得快。抗寒的动物一定不耐热,人无完人,鸽无全能。二是一部分鸽子是歪打正着而归巢的,也有随大流的。这些鸽子由于碰对了方向而归巢了。阴雨天,信鸽由于无法准确定向,能见度又差。就会四面乱飞。而鸽子的本能就是快速返家。以便得到食水和栖息场所,求得自身安全。这四面乱飞的结果,总有一部分碰对了方向,因此阴雨天归巢率都较低,而速度也慢得多。另一部分耐力鸽躲过了阴雨天,从而延迟归巢。比如人类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如果晴天,可以根据太阳,星星判断方位。而在阴雨天则容易迷失。那些智商高,体力好的人比较容易脱困,而智力低,体弱多病的则比较容易困死在旷野里。军事上的野外生存训练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因此培养信鸽就要从提高鸽子的智力与体质两方面去下功夫。而且要制定一定的目标。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培养适于本地的品系。我国幅员辽阔,应该培养出各种品系,耐阴雨的,耐干旱的,耐风沙的,耐高山大雾的,耐晴天平原的。只有这样,无论世锦赛在那个国家举行,我国都有相应的品系鸽。比如去年南非世锦赛就应该选拔大西北的赛鸽。明年北京世锦赛应选北京天津一带的赛鸽。只有这样我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鸽协应在这方面加以考虑。有人不仅要说,名家的鸽子质量高,你大西北有何名系名家。是的,上海是我国信鸽的发源地,名家与名系众多,这是大西北无法比拟的。假如世锦赛选拔赛设立在与比赛国的地理环境相近的省份,那么孰优孰劣,即可一目了然,我们知道无论在那个城市举办世锦赛,当地的信鸽一定比其它城市成绩要好,这是不争的事实。比、荷号称赛鸽王国,而每年世锦赛并不是一定比其主办国好,既可说明这一点。
总而言之,培养信鸽要在智力与体质上下功夫,从幼鸽起即可根据智力与身体素质加以淘汰,15天的幼鸽即可看出端貌。能够争到鸽乳的,一定智力与体质要优于弱小的。断乳后能够很快进食水的,说明适应性好,智力高。与主人亲密力好的幼鸽说明智力好,能分清敌我。爱游棚的说明智力不足。幼鸽训放期间,归巢不稳定,且无规律的,放五次有三次失常的也应视为智力不足。有人说某君从不训放鸽子,照样夺冠。是的,鸽子归巢是天生的本能。只能说某君的种鸽确实是一流的。如果再加上训放,成绩一定会更好。训放是训练鸽子的胆量与适应性。同时训练了鸽子的飞行耐力。并且教会鸽子怎样返家。强化了定向本能。如果几代都不训放与比赛,就是大铭鸽也会成为菜鸟。我们知道许多快速鸽都比较神经质,如果在幼鸽不训放,成年后比较容易丢失。最主要原因就是胆量与适应性变差所致。正好比一个从小生活在山区的人,从未到过大城市,成年后,突然进入大城市,恐怕连厕所也找不到,更别说辨清东南西北了。
总而言之,我们分析信鸽定向归巢性应综合分析,不应死钻牛角尖,非要辩出到底是太阳导航,还是地磁导航。其结果就会误入岐途。当然随着科学的发达,信鸽究竞靠什么导航,总有搞清的一天。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在此愿与鸽友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