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三年在历史上是公元1991年。

平成是日本天皇明仁的年号,由1989年1月8日起开始计算直至现在。1989年刚开始叫昭和64年,但因昭和天皇的去世,元号需要改变。经过日本国会等机关的协商,当时的官房长官小渊惠三1998年至2000年任首相发表了平成二字,并规定从皇位继承日1989年1月8日即起叫平成元年。

平成三年日本楼市崩盘,房地产泡沫破灭,住宅用地大跌百分之46,进入长期的经济危机,引来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平成三年在历史上为何时?历史意义?

平成是日本天皇明仁的年号,由1989年1月8日起开始计算直至现在。

平成三年是公元1991年,当年日本楼市崩盘,房地产泡沫破灭,住宅用地大跌46%,进入长期的经济危机,引来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平成是什么年代

日本平成指1989年至今。

平成(日文平假名:へいせい)是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年号,日本国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清晨,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驾崩,享年88岁,55岁的皇太子明仁登基,于次日起改元”平成“,这标志着平成时代的开始,并沿用至今。

2017年12月8日,日本政府上午在内阁会议上通过关于明仁天皇退位时间的行政令,正式决定明仁天皇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

皇太子德仁于翌日登基,并启用新年号,届时,使用时间长达31年之久的平成年号将迎来终结,明仁天皇也将成为日本皇室自1817年(文化14年)光格天皇禅位给仁孝天皇200年来首位实现生前退位的天皇。

扩展资料

“平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以及《尚书·虞书·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取其“内外、天地能够和平”的意思。

“平成”在庆应改元之际(1865年)曾作为年号候补之一。

“平成”也曾在中国北宋神宗元丰改元之际(1078年)作为年号候补之一。

“平成”是日本历史上使用时间第四长的年号(昭和64年,明治45年,应永35年)。

“平成”也是亚洲历史上使用时间第十长的年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成

日本平成年与中国日历怎么转换

平成年份 = 公元年份 - 1988;公元年份 = 1988 + 平成年份 。

平成是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年号,1989年起改元”平成“,即平成元年,1990年为平成2年,并沿用至2019年2月底(仍在使用)。

故平成年份与公元年份的换算关系是:平成年份 = 公元年份 - 1988;公元年份 = 1988 + 平成年份 = (平成年份 - 12) + 2000。

扩展资料:

平成年号的地位:

1、“平成”在庆应改元之际(1865年)曾作为年号候补之一。

2、“平成”也曾在中国北宋神宗元丰改元之际(1078年)作为年号候补之一。

3、“平成”是日本历史上使用时间第四长的年号(昭和64年,明治45年,应永35年)。

4、“平成”也是世界历史上使用时间第十七长的年号(截至2019年2月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成

日本昭和时期和平成时期的历史。

一、大正、昭和时代(1912年7月30日—1989年1月7日)

大正天皇被称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2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来说,是黑暗的2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痛苦的困难。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单独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美国接连在东亚发动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均大力扶持日本原来发达的军事工业,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日本迅速崛起。日本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发达国家。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开始执行“多边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访华,于9月29日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趋于正常化。

二、平成时代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没。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陷入长期不景气阶段。这一时期失业攀升,财政赤字庞大,加上奥姆真理教发动的一系列恐怖攻击与阪神大地震,社会陷入不安。

2000年后,日本经济已稳健复苏,逐渐摆脱了长期低迷的局面,政治方面则因多方面原因频换首相,自2006年至2011年已先后6人出任首相,分别为安倍晋三(2006-2007)福田康夫(2007-2008)麻生太郎(2008-2009)鸠山由纪夫(2009-2010)菅直人(2010-2011)野田佳彦(2011)。

日本煎茶道的形成历史

通常我们把喝茶称作泡茶,日本人却呼之为煎茶,一个“煎”字,令人油然联想起茶与中药的绵长渊源。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煎茶道的形成历史,一起来看看。

日本煎茶道的形成历史

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小笠原流的远祖小笠原远光是初代幕府将军赖朝的礼宾奉仕官。他初步奠定的幕府礼仪成为了日本传统礼仪的基础。

在日本的室町时代(1333—),小笠原家族不仅掌管着幕府礼宾奉仕权,而且接管了天皇的礼宾奉仕权。三菱定纹的设定来自“王”字,代表着小笠原家族礼王的历史。

进入江户时代(1603—),日本的幕府政治十分安定,在强调形式主义、尊崇格式和以武士阶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确立了复杂而严格的仪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从那以后,“小笠原流”作为日本最高礼法的代名词,其礼法统治了日本的礼法界各流。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是与礼法同步发展起来的。抹茶道形成于室町时代,其开山者是从师于一休禅师的村田珠光。煎茶道则形成于江户时代中晚期,在文人墨客间十分流行,为日本茶文化中的文士茶。此外,当时从中国传入的大量明清文物、艺术品使煎茶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召来了众多的爱好者,也使日本煎茶道与中国的文人文化结下了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收藏、鉴赏和使用中国文物仍是煎茶道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日本的明治时代(1868—),日本煎茶道得到广泛普及,出现了许多流派。各流派为独树一帜,强调点茶的技巧,墨守程式。一时期,煎茶道被少数人所独占。后来在“让茶回归自然”的高涨呼声中,煎茶道得以健康地发展至今。

小笠原流煎茶道的作法是以小笠原流礼法为基础而形成。大正初期(1910年),小笠原流煎茶道的第一代宗家以茶道的精神革命为主旨正式创立了小笠原流煎茶道。此后,历代宗家继往开来,在时代的变迁中,努力强调社会人的精神革命的同时,完善着小笠原流煎茶道的形式和内容。现在的煎茶方式在保持传统中加入了现代的内涵,收到了礼法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良好效果,被广大日本人民所喜爱。

平成三年(1991年)得到日本文部省的许可,成立了财团法人小笠原流这一社团组织,以新的面貌活跃在日本茶道界及世界各地。

日本煎茶道的渊源

1. 隐元与煎茶道

了解日本煎茶道的历史必须从隐元禅师说起。隐元,俗姓林,明万历二十年(1592)生于中国福建省福清县一普通农家。18岁时,开始学习佛法,21岁往浙江寻找父亲下落时,曾到舟山群岛的名刹普陀山潮音洞当过杂役,为僧众煮茶。在拜见观音佛像时,萌生出家之念。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其母过世,即在福建省黄檗山万福寺出家,四十五岁时成为临济宗高僧。顺治十一年(1654),受日本长崎崇福,兴福诸寺的四度恳请,隐元赴日弘法,并在日本兴创了黄檗宗。隐元东渡日本,不仅弘扬了黄檗禅风,而且直接传播了中国明清文化,涉及建筑,医学,绘画,书法,音乐,诗词等诸多领域,尤其是他带去的明清煎茶法,经日本煎茶道始祖卖茶翁柴山菊泉(1675-1763)的努力,渐渐形成了日本煎茶道,再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的努力,最终确立了煎茶道的地位。全日本煎茶道联盟总部理所当然的设在了由隐元禅师所创建的京都宇治“黄檗山万福寺”内。

2. 煎茶道的精神与意义

煎茶道自形成以来就以幸好自由精神,不拘泥于单一形式而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对自由的精神追求最早由卖茶翁所提倡,他把文人修养的诗乐等与饮茶的趣味统一起来,由此培养了一个以卖茶翁为中心的文人集团,其中上田秋成的《清风琐言》对于煎茶精神形象的确立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从精神上进一步加强了文人与煎茶的关系。煎茶道不像抹茶道那么繁复华美,它尊重美,但以简洁为美,提倡“和敬清闲”的理念,与抹茶道“和静清寂”一字之别的“闲”,体现了煎茶道注重的是轻松愉悦的煎茶过程,营造和谐的环境,设置优美的煎茶席,让客人感受饮茶的情趣,渐渐体会茶的奥妙,最终入无我之境。笔者所学习的小笠原煎茶道流,其门人必须奉守五戒条,以诚为贵,莫求技巧,莫夸华美,朴实无华亦文雅,勿以我心为师,做心之师。在煎茶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心灵的感悟和超然无我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