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反比定律是一个物理学定律,又称反平方定律、逆平方律、反平方律;如果任何一个物理定律中,某种物理量的分布或强度,会按照距离源的远近的平方反比而下降,那么这个定律就可以称为是一个平方反比定律。

平方反比定律指物体或粒子的作用强度,随距离的平方而线性衰减,即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关系。例如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或灯泡的照度都是随着距离的平方线性衰减。

平方反比定律是什么?

定义

平方反比定律指物体或粒子的作用强度,随距离的平方而线性衰减,即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关系。例如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或灯泡的照度都是随着距离的平方线性衰减。

两大平方反比定律

“物理学是优美的,它的美表现于基本物理规律的简洁和普适性"。十七、十八世纪相继发现的两大物理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可以说是物理学史上一次伟大革命,这两个定律表述简洁,内容深邃,构成了思维与自然和谐的统一。

1、两定律发现的历史背景

万有引力定律是伟大科学家牛顿致力二十多年研究的结果,他从苹果落地开始思考,直到星际间的运动,总结出物体之间的作用规律,最后发表于1687年,其数学表述为:

。他是在开普勒、第谷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并推广到任何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宣告天上和地下的万物都遵循同一条规律,彻底否定了宗教势力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牛顿应用万有引力成功地解释了潮汐现象,接着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使天上的运动和地面上的运动统一在一起,揭开了神秘宇宙的第一层面纱,为人类认识宇宙、了解自然迈开了第一步。

库仑定律是法国科学家库仑在1785年确立的,库仑注意到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万有引力有许多类似之处,并大胆地假设静电作用的规律与万有引力有类似的形式,他将电荷的作用力表述为:

被后人称为“库仑定律”。

力和距离都服从平方反比关系,库仑定律中的电量q与万有引力中的m相当,不同的是,万有引力总是引力,而库仑力可以是引力也可以是斥力。

2、关于静电力恒量K与万有引力常量G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后后一百多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于1798年用精巧的扭秤装置对万有引力常量G作了一个比较精确的测量,在当时无人超过他测量的精度,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存在这样一个常量,但不知道它为多少,阻碍了人们研究星球质量、密度、半径等一系列与星球有关的问题,万有引力常量是测得最不精确的基本物理常量之一。

因为要测量G,就必须先测引力F,而引力太弱,又不能屏蔽其它物体对它的干扰,实验很难做,国际科联理事会科技数据委员会1986年推荐的数据为G=6.6725985×10^-11m^3/kg*s^2(或N.m^2/kg^2),不精确度为万分之1.28,而这样的精确度并不高。

对于静电力恒量K,库仑在推测静电作用的规律过程中也是用的扭抨测量K值,不知是库仑根据卡文迪许的实验得启发而采用扭秤,还是两人思维不谋而合,仍判断不清。

静电力恒量的测定比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要精确得多,因为两个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是比较明显的,也容易屏蔽外界的干扰,在国际单位制中,K=8.9875×10^9Nm^2/C^2

3、关于两定律中距离平方是否可靠的问题

平方反比定律是否会出现偏差?即r的指数是否一定等于2,这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库仑定律中平方反比若有偏差,理论上会导致光子的静止质量不为零,从而出现真空中光速可变(真空散射),黑体辐射公式要修改,电荷不守恒,这样便会动摇电磁学乃至物理学整个大厦的基础。

几百年来,随着精密仪器的出现和实验技术的提高,并经过不少科学家的努力,距离指数已达2+3×10的精确度。尽管精度很高,但是它是否严格等于2,仍受到物理学家的普遍关注,并将进一步得到检验。

如果万有引力的指数有偏差,则会引起力场的高斯定理不成立等一系列问题,是与我们所学的知识背道而弛的,这些基本物理规律被破坏当然不可能想象。譬如说,如果有人宣布r的指数比2略大或者略小,哪怕只是一丁点儿,物理学则可能重新被修改。

还有,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在形式上的相似性,是否意味着这两种作用的某种内在的质的统一性,这还是一个谜,有待我们去揭示。

4、两个定律的适应范围

在中学阶段,库仑定律中电荷要视为静止(两电荷相对静止且均在惯性系中)的点电荷,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物体要视为质点,但如果不能视为点电荷和质点,也能根据力的矢量迭加原理和微积分理论求得其值。

库仑定律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定律,包括著名的a粒子散射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在内的大量实验表明:库仑定律在小至原子、原子核的线度,大至地球的线度内,即在10^~10m的范围内是可靠的,但在小至10m以下和大至天文距离时,库仑定律能否精确成立还未经实验证实。

当然也没有理由预料在大距离下库仑定律会遭到破坏,万有引力定律在太阳系内讨论天体运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威力究竟能力能延伸多远?当今牛顿万有引力的新版本——广义相对论已证明“万有引力理论的普适性超越了宇宙的边缘”(赵凯华语)。正是这样,从苹果落地到月亮,从太阳到宇宙,上穷碧落下黄泉,凡是有引力参与的一切物理现象,无不归结到一条简洁定律之中。茫茫宇宙,看似杂乱无间的星体运动都被一条精简的数学语言——平方反比定律约束着,这不是知识的力量、人类智慧的结晶吗?

自然界中基本相互作用已知有四种:万有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强弱相互作用是一种短程力,作用程不超过原子核线度,在微观世界中,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如电子与质子之间的库仑力是万有引力的10倍,因此,在微观领域,起作用的是库仑力。

但在整个电中性宇宙中,万有引力使天体有规律地按轨道运动,它就象一根指挥棒,调节着整个宏观世界的运动。

两个平方反比定律,是物理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支撑着物理学这根擎天大柱,而它们却以惊人相似的表述形式展现于我们面前,我们相信世界是统一的,自然科学便是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科学。

什么是平方反比定律 平方反比定律介绍

1、平方反比定律是一个物理学定律,又称反平方定律、逆平方律、反平方律;如果任何一个物理定律中,某种物理量的分布或强度,会按照距离源的远近的平方反比而下降,那么这个定律就可以称为是一个平方反比定律。

2、平方反比定律指物体或粒子的作用强度,随距离的平方而线性衰减,即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关系。例如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或灯泡的照度都是随着距离的平方线性衰减。

什么是平方反比定律?

实际上,原子就是依存于这种和谐的。使电子束缚于原子核的电引力满足一个叫作平方反比定律的有名的物理学定律。这个定律说的是,假如质子和电子之间的距离加倍,二者之间的电引力就降低为原先的四分之一;假如二者的距离是原先的3倍,二者之间电引力就降低到原先的九分之一,依此类推。这种井然有序的数学规律性也可以在引力中见到,例如,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就是这样。平方反比定律导致了太阳系的引人注目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可用算式表示。运用这些算式,就可以预测日食月食以及其他的天文现象。在原子中,这些规律是量子性质的,表现为能级的排列和发射的光的频谱。但太阳系的规律性和原子的规律性都来自平方反比定律的质朴性。

明白了原子核的结构之后,物理学家们接着就开始探寻原子核内部使原子核结为一体的力。这种力不可能是引力,因为引力太弱,也不可能是电磁力,因为同性的电荷是相斥的,所以,带有正电荷的质子如何竟能在一起相安无事就成了一个谜。显然,必定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来克服质子之间的斥力。实验表明,使原子核成为一体的力要比电磁力强得多,这种力在质子的一定距离或范围之外就突然消失了。这种距离很短,比原子核还要小,所以,只有最近的粒子才处于核作用力的范围之内。中子和质子都处于核力的影响之下。因为这种力很强,所以大多数原子核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破开。重原子核不那么稳定,可以很容易地裂变,放出能量。

核粒子也是按不连续的量子能级排列的,只是没有原子和谐的那种质朴性。原子核是一种复杂的结构,这不仅是因为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数目多,而且也是因为核作用力并不遵守质朴的平方反比定律。

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家们在量子论的框架中研究核作用力,终于明白了这种力的性质是与粒子的结构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物质和力看成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力可以通过引力或电磁效应作用于两个物体之间,或直接通过接触作用于物体。但物质只是被看作是力的来源,而不是力的传播媒介。因此,太阳引力跨越一无所有的空间作用于地球,用场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太阳的引力场(若是没有引力表现出来,引力场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与地球相互作用,对地球施加了一种力。

在亚核的领域里,量子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量子论的一个中心论点是,能量是以不连续的量的方式传导的。这也是量子论的由来。因此,光子就是电磁场的量子。当两个带电粒子互相靠近时,就受到了它们都有的电磁场的影响,电磁力就在它们中间起作用。电磁场使它们的运动轨迹发生偏转。但一个粒子通过场对另一个粒子所施加的扰动必须以光子的形式传导。因而,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应被看作是由一个或多个光子转移造成的脉冲。

有人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比作两个打网球的人,这两人的行为通过球的往来而有了联系。因此,光子的行为颇像个信使,在两个带电粒子之间来回跳荡,告诉这个带电粒子那里还有一个带电粒子,从而引起一种反应。物理学家们借助于这样的概念,就可以计算出原子层面上的很多电磁过程的效应。在所有的场合中,实验的结果与利用计算得来的预测惊人地相符。

电磁场的量子论的成功应用令20世纪30年代的物理学家们倍感欣喜,他们很自然地又把它应用于核力场。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应用量子论,发现质子和中子之间的力实际上可以用二者之间信使般往来的量子为模型,但这里的量子与我们所熟悉的光子大不相同。汤川的量子必须有质量,才能再现出核力的那种作用距离极短的效果。

什么是平方反比定律?

指物体或天体的作用强度,随距离的平方衰减.例如天体所产生的重力,或灯泡的照度都是随著距离的平方减弱.

它与摄影的光线的联系说不大清楚,业余啊

光圈级数和距离

许多摄影师发现,平方反比定律是和一些很重要的数字,即光圈级数密切相关的.由于光圈级数通常是要记住的,所以这种关系很是重要.请考虑下列事实:经试验,发现位于离光源4英尺处的被摄对象,受光量为100光度单位;离至5.6英尺处,受光量为50个光度单位;如果再离至8英尺处,则受光量只有25个光度单位了.这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吗?这些用于光圈级的数字,当变换为距离时,就可以使你洞察平方反比定很的奥秘了.你可以将光圈级的数字转换成任何距离测量单位,并且可确定在那些距离处的光度.

请考虑以下说明.如果某一灯光在4英尺处能产生100个光度单位,则在不同“光圈级”距离时的下降率为:4英尺等于100个光度单位,5.6英尺等于50个光度单位,8英尺等于25个光度单位,11英尺等于12.5个光度单位,16英尺等于6.25个光度单位.现测验一下你对这个原理的认识--上述灯光在2英尺处的光度单位是多少?在22英尺时又是多少?

你可以用英尺、米、英寸,或者其他任何距离单位来测定某一灯光的反比下降效应.

光的平方反比定律具体是什么

平方反比定律又称为照度第一定律.它是一个关于光源照度与被照射物体之间距离关系的定律:在点光源的垂直照射下,被照射物体表面的照度,与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源至被照射物体的表面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公式为

E=cL/r^2

E为照度;L为发光强度;r为光源至被照射物体表面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