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振兴的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了我国国家体制的一次重大转变,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对辛亥革命的全面评价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广大人民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一代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索,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一起遗弃。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的思想。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的背景

1、清朝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2、革命党反清运动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如何客观评价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公元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

2.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开始,至1912年隆裕太后下诏袁世凯组织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段时间内在中国发生的革命事件。

3.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4.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5.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6.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和法治发展、中央和地方政治关系、国内各民族间关系等有重要影响。

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刺激了民主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从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在1912-1919年间取得进一步的发展;4.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