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勉强宝宝认生的行为。宝宝刚开始认生是很平常的,不能够急于求成,让宝宝就要不怕而需要寻寻渐进,慢慢来,在宝宝认生期间,不要让别人陌生人抱来抱去,这样会让宝宝很没有安全感,会更加害怕生人的。

2、多让宝宝和家里人接触。我们需要葱熟人开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比较熟悉的面孔,都是亲人,宝宝会自我感应,会知道这些人都是见过的,妈妈认识的,可以把宝宝抱来抱去的,这样多接触亲人,让宝宝有个体会过程就不会那么怕生了。

3、适当给宝宝爱的抱抱。宝宝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喜欢被人抱着,尤其是妈妈的怀抱,如果有人想要抱宝宝,可以先让他抱着,然后宝宝想哭的迹象再抱回来,这样一来二去的,宝宝也会觉得被安抚了,会有安全感,就不会那么怕生了。

4、带宝宝外出游玩。在宝宝三个月左右可以带出去玩了,抱着宝宝多和邻居走动,或者小区里面带孩子的宝妈们,宝宝们的语言大人们听不懂,也许别人家的宝宝可以听懂,这样多接触别人,就不会那么怕生了。

5、根据玩具接近宝宝。我们可以在宝宝怕生得时候,别人想要抱抱宝宝就用玩具接近,拿着宝宝喜爱的玩具待在宝宝熟悉的环境家里面,陪着宝宝玩游戏,玩玩具,这样来获得宝宝的信任,就不那么怕生了。

宝宝进入认生期,怕生害羞还爱哭,父母该如何做?

很多宝爸宝妈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家里的小宝宝以前见谁都亲、看谁都笑,谁抱都可以,可是到了6个月到一岁左右(部分宝宝3-4个月就会出现)的时候就完全反过来了,除了父母或者常带自己的爷爷奶奶外,亲戚朋友或者是周围邻居只要一走近,或者是稍微有点亲近的动作,我们的宝宝就会害羞、躲在大人怀里,严重的还会哇哇大哭,有时候感觉到特别的惊恐和害怕。

这时候有的父母会觉得这孩子一点不乖一点也招人喜欢,做父母的也会觉得特别没面子,有时候还会用孩子以前不这样,今天没睡好或者是这两天有点感冒不舒服等等理由来解释。

其实孩子见到生人害羞、哭和害怕,不是什么问题,也不是孩子性格上的一种倒退,是因为孩子到一岁左右会进入一个叫“认生期”的特殊的一个时期。

德国曼海姆大学的教育学专家Christiane博士,经过长期研究观察发现:“孩子的认生期随着他的长大自然产生,可能在一夜之间,认生期就到来了,你就发现孩子完全不一样了”。

认生期的孩子开始对大人的声音、外形及周边的环境有一定的认知,孩子会觉得不是每天朝夕相处的人都是陌生人,会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当这些人靠近以后孩子就会觉得特别恐惧,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约有80%的孩子出现“认生期”的情况,如果父母过度较真,极有可能加重孩子这种情况,使孩子长大后变得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人交流等。

作为父母我们做好三点,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认生期”,培养出健康、快乐开朗的宝宝

第一点就是不要强迫孩子,这是很正常的成长现象,他感到恐惧就出现这种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这时候家长越强迫孩子,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就越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也很不利。

第二点就是这样经常带孩子去陌生的环境里,有意识的让孩子见见周围的亲戚朋友或者周围邻居等等,让孩子多观察观察,不要一上来就要又亲又抱,这种热情往往是这个时期孩子最接受不了的,或者让我们的朋友多送给孩子多送一些小礼物,帮助孩子逐渐克服认生期的过程。

第三点就是少批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是被情绪左右,我们父母要多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要多批评孩子,这样宝宝才能更勇敢的去探索这个世界。

认生期不会持续太久,一般12个月以后就会消失,极少部分宝宝会持续到3岁,宝爸宝妈们不要过分焦虑,正确的引导加上顺其自然的心态,宝宝自然而然的就会恢复到以前开朗爱笑的状态了。

在宝宝出现认生、怕生情况时,家长该如何科学纠正?

宝宝宝出现怕生的情况,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和别人交流,然后让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孩子在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妊娠的现象,而且他们特别的害羞。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出门遇到了亲朋好友还会害羞,躲到家长的后面也不叫人,所以家长会觉得孩子没有礼貌。家长一定要明白认生并不是孩子自己的错,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如何与别人交流。每一个人的性格差异都大不相同,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区别对待。

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时候,被家里的人细心照顾孩子,就已经产生了依恋的情结。他们认为只要亲近亲人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他们才会有安全感。如果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那么孩子就会出现焦虑。而且孩子在出生之后的6个月就会发生这种现象,也有专家表明孩子认生的程度,其实和他们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天生性格比较内向的话,孩子认生的程度就会严重一些。

孩子的心理活动

家长一定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活动,不要总是让孩子保持在紧张的情绪里。要让孩子能够近距离的去观察和别人相处,而且让孩子慢慢的和陌生人靠近,鼓励孩子和别人互动。千万不要总是逼着孩子做事情,否则的话孩子的焦虑感就会逐步提升。只要适当的去引导孩子,那么孩子才能够克服妊娠的表现。

孩子敏感的表现

而且也有很多的大人在被孩子抗拒之后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他们就会责怪孩子。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错误的引导,一定要让孩子健健康康的,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不要让敏感的孩子变得更加敏感,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机会,相信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为什么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总是会认生害羞呢?怎样帮助孩子走出害羞?

多领孩子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例如领孩子去自制蛋糕或是去采摘草莓,随后激励孩子与他人沟通交流。父母要有耐心,一开始孩子可能不想要多说话,孩子讲错或说的不太好时,别严厉打击孩子。并谨记不能当他人面,指责孩子。回家后,能够对于今日孩子的主要表现,开展正脸积极主动的点评。多领孩子去长见识,孩子会慢慢落落大方的。孩子的性情关键在于先天性,在于家庭氛围。人们都感觉性格是先天的,不易更改,即江山易改。

其实不是,性情与爸妈的塑造密切有关的,直接点画杨桃习惯性类似,全是必须爸爸妈妈从小培养的。孩子全是以爸爸妈妈做为楷模的,要想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我们应该从自身做好,做好表率。多带她们触碰一下外边的人,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给他一定的随意,慢慢的就会变的乐观起来了。多带孩子出去玩玩,他结交朋友。我觉得羞涩的孩子胆量仿佛也有点儿小,多鼓励赞美他,提升他的信心。离去孕妈或是就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有,她必须归属感来保持心理平衡。

爸爸妈妈能够选用相拥法来给与孩子慰藉心理学专家曾经说过,成年人每日必须四个情深的相拥,孩子每天要有20个抱抱才可以做到内心均衡。每一个孩子都期望获得别人的毫无疑问和夸奖,怯懦的孩子更需要她们自身就愧疚,欠缺胆量,在做某事以前,预料的是自己不好。假如这时候为他一些激励,提升他的胆量,他会把事儿做的很好公平了解温馨的家庭自然环境,能给孩子胆量和自信心,摆脱孩子的腼腆要有这种自然环境。

在孩子眼前不必乱用父母权威性,尤其是对易腼腆的孩子家里的事,特别是在与孩子相关的事,要多征询和重视孩子的建议。这说明了孩子的社交媒体层面的紧缺,长时间不跟陌生人往来,会对路人造成不适合。因此要让孩子多和别人相处,也需要给予他与别人相处的机遇。在外面,他自己能办得到的事儿,家长要激励他去进行!多让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根据和小朋友的相处,找到自己的楷模,多夸一夸孩子,让他对自己对自己有信心,那样对路人也会出现信心,这一内向型也慢慢的来,不可以过急。

孩子认生怎么办?

导读:很多的宝宝在差不多六个月的时候家长发现宝宝开始认生,开始变得非常害羞,尤其是再大一些的孩子,跟家长出门碰到亲友,不仅害羞的躲在后面,也不叫人没有礼貌,让家长感到很没面子。今天就给各位家长支招如何正确面对孩子这种认生。

首先,各位家长要了解的一个知识点是,认生并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什么天生的性格缺陷,而是正常的小儿在成长发育中都会发生的阶段,并且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有些孩子不会出现认生的情况,有些孩子认生的程度会严重,要区别对待。

认生是孩子社会化的一种表现,在孩子还是小婴儿时期,被家人悉心照料,已经产生一种依恋的情结,认为只有亲人熟悉的人在身旁才有安全感。而陌生人则打破了这种局面,有些孩子就会出现焦虑的反应,并且有些宝宝从出生后的六个月起就会发生这种现象。

还有的专家指出,孩子认生的程度与天线素质有关联。如果性格天生比较内向,胆小的宝宝,认生的程度就会严重一些;而天生性格开朗,喜欢社交的宝宝认生的程度较轻。

从六个月开始,一直到八到九个月逐渐明显,一岁时认生可以达到高峰,并且会持续一段时间。

孩子出现认生现象?没关系,这三招教你如何消退!

1、系统脱敏法

家长要照顾到孩子这个阶段特殊的心理活动轨迹,并且尽量减少孩子紧张的情绪。

比如,当家里来客人时,妈妈可以先抱着孩子足够的距离,在远处观察环境,然后在逐渐的向陌生人靠近,再逐渐鼓励让孩子与陌生人产生互动,但不要逼着孩子干着干那,慢慢降低孩子的焦虑与恐惧。

通过适当的诱导方法,才能逐渐克服孩子认生的恐惧感。

2、处理好成年人的情绪

可能很多大人,尤其是老人,当被孩子抗拒之后,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

比如,有些老人想多逗逗孩子,但被孩子抗拒后,就会生气说,“你现在这样以后想让我抱也不抱你了”,“才几个月没见,脾气见长”,“……”等等负面情绪出现,其实孩子都是听得懂的,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感。作为妈妈应当提前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并向大家解释孩子并不是故意的,千万不要责备孩子。

3、不要过分的逗弄孩子

处在认生时期的宝宝,本身就比较敏感,容易焦虑与恐慌,但是有些成年人却很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强行逗趣孩子,尤其是孩子哇哇大哭时,大人觉得更加有趣好玩,还会拍下视频纪录。

其实这种方式会更加让认生的宝宝感到痛苦,与害怕,如果身边有大人正在这样做,尤其是妈妈,请及时出面制止。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会说话,稍微懂事的孩子,还处在认生阶段,请家长朋友一定不要用这样的言语攻击孩子,比如说,“你看看隔壁王阿姨家的小妹妹,年纪比你小几天,但是人家出门从来不怕生,非常有礼貌……”等等这样的话语,并不会缓解孩子的认生情况。

重要提示:换位思考,作为成年人,还每每要求自己要谨言慎行,而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就更不应该强求自己的孩子了。

小孩去人多的地方就捂脸,好像认生怎么办?

宝宝认生是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反应,这是正常的一种现象,属于宝宝自我保护以及认知的行为。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解决:
一、多带宝宝到陌生的环境,让孩子逐渐适应陌生环境以及陌生人,孩子接触多了就会对这种情况适应,从而慢慢就不认生了。
二、家长耐心根据孩子认生的程度,让孩子逐渐、缓慢地接受陌生人,不要强迫孩子强制性的立刻接受,孩子心里有一个缓慢的认知,时间长了孩子逐渐就不会紧张,认生的状态也会逐渐消除。

小孩害羞怎么办

小孩害羞怎么办

小孩害羞怎么办,面对孩子害羞的行为时,家长们都会觉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如何纠正。其实害羞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心理和行为表现,通过积极的引导可以发生改变的。小孩害羞怎么办?

小孩害羞怎么办1

小孩害羞的原因

1、孩子害怕见到陌生人。

其实认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在孩子认生哭闹躲闪的时候,父母需要用温暖的语言和动作给予孩子安慰,先满足孩子的安全需求。有研究表明,当家长对孩子的敏感需求作出适当安慰时,孩子的害羞程度会显著降低,在孩子感觉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在鼓励孩子有对外探索的欲望。

2、孩子进入新环境后大变样。

在家里与家人在一起时有说有笑、活泼开朗,但是一旦处于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就像变了一个人,表现得十分扭捏,孩子在身处陌生情境时所产生的最本能的自我保护就是回避或逃离,因此不说话、不肯参加活动,都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卸下防护,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孩子新环境是安全的;其次在到达新环境之前家长要给孩子进行一些心理准备,比如告知孩子新环境是怎样的;最后要允许孩子有一定时间来充分感受和适应陌生环境,不必着急的催促孩子马上融入这样会减少孩子的焦虑感。

3、不想在外人面前表演。

在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或者是在孩子有表演的欲望之前,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表演,如果想让孩子在外人面前展示才艺,家长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看孩子是否愿意。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和舒服的方式行事,而不是被强迫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让孩子从展示自己最有把握的才艺开始,也能让那些害羞的孩子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不断增加,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自信。

4、父母成了孩子的“代言人”。

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表达不清晰,或者是自作主张的替孩子发声、做事,剥夺了孩子练习与外界沟通的机会,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独自解决问题的机会。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多为孩子创造接触周围生活环境的机会,多为孩子创造能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和交流的机会。

小孩害羞怎么办2

1、一般说来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都会有些胆小害羞,这是很正常的,随年龄增长后这种情况就会自然的减少,有些家长就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急切的希望改变孩子胆小害羞的情况,总是强迫孩子去表现,如果孩子不愿意还要在别人面前说是胆小害羞,这样的做法是并不能改变孩子胆小害羞的情况的,反而会对孩子有不良影响,让孩子胆小害羞的情况更严重。

2、做父母的对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并且采用正确的方法,孩子会胆小害羞主要是见得比较少,之所以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得到改善,就是因为孩子会随年龄增长而见识到更多,因此要改善孩子的这种情况,就应该自然的多带孩子去接触外面,多见一些世面,多与人交流,多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是改善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

3、在带孩子见世面的过程中,家长还要注意多做鼓励,少些教训,教训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加的退缩,而鼓励的方式则会让孩子更愿意去表现自己。

小孩害羞怎么办3

孩子害羞不是个问题

孩子在家像只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但到了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似乎有点胆小,说话小声了,也不敢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躲在你的身后。孩子这么害羞,家长就担心上幼儿园后没有孩子陪他玩怎么办。

想太多了!在幼儿园老师的带动下,天天和小朋友一起玩,即使再害羞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之所以比较害羞,是因为孩子外出少,很少参加群体活动,不知道怎么打招呼很正常。只有爸爸妈妈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一下不同的.小朋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像在家一样活泼开朗了。

去公园玩的时候,用心观察一下,那些爱说爱跳的孩子,一般家长也没闲着,正坐在一旁和其他家长侃侃而谈,分享孩子的趣事,或者交流育儿经。有这样的家长,孩子天天看着,在爸爸妈妈的示范下学习怎么交流,即使面对陌生人也不会怕生,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接受孩子害羞的性格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很有可能会变得害羞。因为孩子的智力在不断地发展,开始对环境、人和事的变化敏感。有些孩子可能对这些变化产生积极的反应,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轻微的不适应,让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这些不是问题,有点害羞是正常的。孩子对着家人能说个不停,面对陌生人才变得安静,说明他只是有点慢热,给孩子一点时间就可以适应。有研究表明,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行为敏感,并且能够对孩子的需求做出适当的反应,那么孩子就不会太害羞。

心理学教授克里斯托弗·科尼博士说,害羞的孩子可能不会成为社交蝴蝶,但家长仍然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在社交环境中怎么建立人际关系。害羞的孩子不善和陌生人打交道,却是个很好的听众,而且体贴善解人意。

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家长主动示范打招呼。多带孩子出去玩,并在孩子面前展示如何和别人打招呼,带着他主动认识一些新朋友,引导孩子们在一起聊天,玩耍。孩子紧张不主动,没关系,可以先陪着孩子在一旁,给他一点时间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朋友。

积极响应孩子的需求。当孩子主动要求想出去玩时,积应给予反馈,并在天气好时,多带他出去玩。比如约上朋友的孩子一起聚会,帮助孩子建立起他的朋友圈。

及时奖励孩子的进步。如果孩子在社交方面取得了进步,比如他主动和别人说再见,或者主动递玩具给别的孩子玩时,及时称赞他,或者给他一些小小的奖励。让他觉得自己做对了。

孩子害羞怕生?可能是到了“认生期”,这样做他会变得落落大方

文|秘籍君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重,很多妈妈会发现,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胆量没有变得更大,反而是变得容易害羞认生了。孩子在襁褓中的时候,谁抱抱他,逗逗他,他都能笑。但是,突然有一天,小家伙变了性情,有人想抱抱他,和他亲近,他一万个不乐意。

昨天,邻居还跟我说起,家里8个月大的孩子好像越来越害羞怕生了,除了家里人,谁都不让碰。前些天,带娃走亲戚,亲戚看见孩子,夸孩子可爱,想要抱抱他,结果孩子又哭又闹,弄得别人特别尴尬,最后只能远远地躲着他。这真的很奇怪,当初孩子满月的时候,可是说谁抱都可以,亲戚还夸他胆子大、性格好呢。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扭扭捏捏的......

生活中,和邻居一样有类似疑问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对孩子突然性情大变,害羞怕生的行为感到不解,也非常担心孩子变成扭捏、不大气的人,在社交过程中不招人喜欢。

但其实,孩子长到一定阶段,出现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了,可能是孩子到了“认生期”。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孩子在出生后的6个月左右的时候,就进入了认生期。之后,有陌生人靠近孩子,孩子会感觉到紧张,无法适从,想要回避。孩子出现这种状态后,短则几个月,多则1、2年,才能有所好转,或者是消失。孩子害羞怕生虽然是正常的,但是因为难接近,短期内肯定是会影响社交关系的。

有人会感到疑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能够落落大方地应对周围的人或者事,谁对他笑,谁跟他玩,他都会愿意亲近,怎么孩子越长大,反而开始害羞、怕生了呢?是不是退化的表现。其实,孩子长到一定阶段进入“认生期”,开始害羞、怕生,是有原因的:

①孩子身体器官变得成熟,认知能力变强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身体的器官还有待发育,就比如孩子的眼睛还是“近视眼”,看不清周围的环境。所以,孩子两三个月大的时候,还无法辨别陌生人,有的时候还会因为接触新鲜事物,还会感到开心和兴奋。但是,随着孩子身体发育慢慢变得成熟,他对周围的认知能力变强,反而能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察觉到人细微的变化,所以情绪波动大,害羞怕生。

②孩子需要建立安全感,更喜欢待在熟悉的人身边

孩子出生没多久,对外界事物处于一个无差别的阶段,不知道评估风险,可能谁愿意陪他玩、照顾他,孩子都能从这个人身上找到安全感,所以孩子几乎不会出现认生的情况。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需要稳定的关系,建立安全感,周围的陌生人和陌生的事物就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安,所以比较容易害羞、怕生。孩子出于安全感建立的需求,更喜欢待在熟悉的人身边,建立心中安全的依恋关系,所以才表现出怕生。

③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在不熟悉、不喜欢的人或者事面前,容易害羞怕生

孩子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吃了睡,睡了吃,最大的需求是生理需求。但是,孩子慢慢长大,他 情感 方面的需求变大,会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比如,孩子可能会更喜欢看起来更慈爱、更好接近的人相处,在不熟悉、不喜欢的人或者事面前,感到不自在,就容易害羞、怕生。但是,孩子这样做也是本能的自我保护,和感觉没有危险的人相处。

家长们应该都希望,孩子顺利度过“认生期”,在人前显得落落大方,处理好一切熟悉和不熟悉的人际关系。但是,怎么去帮助孩子呢?

①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怕生的孩子在生活中,容易被人贴上“胆小鬼”的标签,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所以,家长一定要及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缓解自己社交的恐惧,变得勇敢、自信,更容易度过“认生期”。

②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接触人群。 孩子害羞怕生,家长要多带孩子出门,接触陌生的人群,或者多邀请孩子的同龄人来家里玩。孩子接触的人多,胆量会变大,也越来越会处理人际关系。

③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积极地参与社交。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习社交技巧和基本的社交礼仪。父母以身作则,和周围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孩子也会变得落落大方。

【话题讨论:你家孩子容易害羞怕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