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诞生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之后万氏三兄弟又陆续制作了《一封书信寄回来》等等一系列的动画影片。至1941年《铁扇公主》的摄制完成,确立了中国早期动漫在其亚洲的地位。至1949年的时候,新中国成立,而最新组建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皇帝梦》等动画作品。1956年由《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奠定了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这之后中国动画在1958年又拍摄了《猪八戒吃西瓜》这种剪纸动画,可以说这种动画充分的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之后拍摄的《小蝌蚪找妈妈》在世界上受到了极大的肯定。在这之后,中国动

中国动漫起源于何时?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

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

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片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纵观中国动画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始终致力于一条本国特色的道路。

首部国产科幻动画《冲出地球》定档:

2021年6月16日,电影《冲出地球》正式宣布定档今年7月30日,并发布定档海报和预告。《冲出地球》是献给当下“00后”少年们的一份成长礼物:因为是少年,所以敢挑战“不可能”。

影片设定在星际间自由飞行通航的未来时空,一场巨型陨石雨,使大半个地球沦为“废土区”,人类自救迫在眉睫;此时,宇宙势力“银河眼”借保卫地球的名义密谋“天墙计划”、禁止飞行。

在此背景下,将飞行视作理想的少年麦当,意外间肩负起了冲出地球、保卫家园的重任。面对家人反对、众人不解、高等势力管制,他将如何一步步冲破封锁、“冲出地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动漫

国漫和日漫的起源?

国产动画发展之路漫长艰难,但特点就是突出了我们中国的特色,下面简述下国产动画发展的历程。

49-55年:初创期。关于这一个历史时期,从艺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看到,以继承为多,而创新发展较少。关于这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不多,基本找不出什么东西来。

56-60年:辉煌期。从56年开始,我国的艺术事业开始了真正的民族化历程。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扛鼎之.

61-65年:曲折发展期。关于这一个历史时期,其所取得的成就远远不能和前一个历史时期相提并论。但是即使如此,还是凭借着上一个历史时期的余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动画片界产生了《牧笛》和《大闹天宫》这两部经典。

76-84年:延续期。这一个历史时期,拨乱反正。对应于艺术事业,当然也不能示弱。这一历史时期的作品的特点用六个字概括,数量大质量差。好一点的比较少,例如:《哪吒闹海》、《三个和尚》。

85-91年:衰退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里,我国的动画事业只剩下吃老本的份了。

92-06年:复兴期。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里,各种制作技术被应用到动画制作中来,这个时候的作品五花八样,而且动画也开始就观众年龄层进行分类。大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翻版。我给大家推荐下几部不错的动画片,益教类型的:《宠物宝贝环游世界》、《海尔兄弟》、《宝莲灯》、《西游记》。

07年《快乐星猫》引领国产动漫产业整装待发!!《快乐星猫》这部动漫系列,将会吧快乐带给全国的小朋友们。快乐星猫幽默风趣!很讨人喜爱!希望这部动漫,能带动国产动漫产业发展!

12世纪由日本真言宗(日本佛教的一派)僧侣绘制的“鸟兽戏画”通常被认为是日本漫画的起源,鸟兽在绘者轻松、随意的笔下行为表现有如人和菩萨。

1814年,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画家葛饰北斋创造了“漫画(manga)”这个词,用来指代他绘制的一种笔法随意、线条简练、突出人物主要特征,以神话、历史及日常生活为内容的组画。

当代的日本漫画从禅画、浮世绘、狂画、春画等日本传统绘画中吸取了很多表现手法。

19世纪针砭时事政治的讽刺漫画出现。1841年创刊的英国漫画杂志《Punch》(又译:《笨拙画报》)在这方面最有影响力。《Punch》的日文版于1862年出现。“Punch-绘”后来被用来指代欧洲风格的讽刺漫画。1877年日本出现了《Punch》风格的刊物《团团珍闻》。其中的漫画采用了气球对话框和一些西方绘画技巧。1902年日本第一部有排版对话的四格漫画出现。

日本漫画的另一个主要影响来自于美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漫画大爆炸,《唐老鸭和米老鼠》、《超人》等漫画的出现影响了很多日本漫画家。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日本漫画诞生于“二战”后。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赋予漫画以新的含义。他吸收传统艺术特色,并尝试将各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绘画技巧运用于漫画创作。他将变焦、广角、俯视等各种电影的表现手法融入漫画,使漫画有了电影般的动感。手冢治虫成功地将日本漫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使其有了鲜明的自我风格,为日本飞速发展的漫画产业奠定了基础。

现代日本漫画发展的阶段

“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手冢治虫曾把日本现代漫画的反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头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得道具。

第二阶段:“清楚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可以在不妨碍学习的条件下看一点漫画。

第四阶段:“主食时代”,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TV动画在电视上连续播映,许多家庭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得到社会肯定。

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记号时代”,漫画成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国漫兴起,背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国漫曾一直被广大网友吐槽,它的地位就如同国足一样,受人摒弃。在国漫兴起之前,引领我国动漫市场的一直是日本动漫,《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七龙珠》等等是90后的回忆。中国是人口大国,年轻人对于动漫的需求一直在增大,因此这也是一个人口红行业,国人发现了动漫行业正在被日本侵蚀,青年人看的动漫多是带有日本文化色彩的动漫,有的充满着暴力和幻想,这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播和青少年健康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国漫即使在遭受着冷嘲热讽,也依然有一大批人前赴后继,他们大多是曾经热爱日本动漫的青年。

1、备受嘲讽下韬光养晦。中国国漫的兴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期,也就是听不到任何消息,但一出来就是一鸣惊人的作品,彻底颠覆了动漫爱好者的想象。最初的国漫题材幼稚、情节连接不合理、画质特效很差,神评为五毛钱特效,但近几年的《斗罗大陆》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不仅题材好,情节也一扫不合理的现象。

2、特效差就去突破。特效的展现是通过电脑合成设置的,需要想象力和动画设计,最初的动画做的质量受到技术的影响看着十分难受,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动漫行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最终掌握了这项节能,也很舍得向动漫下投资,其中最令人深刻的就是玄机推出的秦时明月这一款动漫,从百步穿扬到君临天下,画质和特效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中国文化的融入。以前的国漫如同一盘散沙,不仅是从事者少,还没有一致的方向,但现在的国漫采用的题材大多涉及的是中国文化类型的,传播文化的同时传递给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人物形象,改变整个国漫市场的风气,弘扬了中国文化精神。

动漫在中国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呢?

就中国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中国动漫的发展前景一定很好的,未来的话,动漫和游戏结合会是一个趋势,另外,中国特色动漫也会是一个趋势,就像中国风电影一样,成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利器

从动漫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来看,日本本身是动漫大国,欧美环境更是宽松,鼓励创意,而中国,在政策、抄袭等各方面情况下,达到欧美、日本水平的可能性很小,即便达到,也要花很长的时间动漫一词在中国是有怎样的发展呢?首先应当明确动漫的含义,即动画+漫画

然后分析一下日本和欧美的动漫受欢迎的原因。

1.日式动漫的风格多变,容易适应范围较宽的受众。在日本动漫界中奉行的宗旨是小至呀呀学语的孩子,长至年逾古稀的老人都应有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动画或漫画,所以会有关于教育、娱乐、健身、甚至恋爱指南、菜谱等等的漫画

2.日是动漫画风主张美型,写实,内容涉及家常小事到政治,但大多还是关于爱情方面的比较多,毕竟年轻人爱看

3.商业动漫居多,从动画op后面的必不可少的鸣谢就可看出

4.日本动漫界的相关行业比较多:声优培训,动漫歌手,专业制作公司比比皆是,动漫周边,广播剧,还有最流行的动漫主力军:OTAKU。所以就算没人在意,OTAKU们自己叫好也会有很高的收视率

5.欧美动漫主要是注重英雄主义教育,突出表现在战争与奇幻色彩题材占主导优势

6.中国动漫界创意太少,业界抄袭日本画风严重,且没有比较令人满意的自创画风另外受众低龄化很严重,并且教育意义不够会被逼下马,

中国的动漫历史的时间很长的,每个新事物的发展必离不开一些人的默默耕作,辛勤劳苦。日本的动漫其实很好,虽然在中国有所抵制、但可以学习他们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中国现在抵制动漫但是只是一小部分地方抵制,我们要学其用,不管哪个行业用心就可以成功。